家父是康熙 第13节

  这话简直是妙不可言!

  实际上,出自电影里的经典台词:朕不给,你不能抢!

  胤的问题,不是学问和治政水平的问题,而是康熙活太长的精神压力问题。

  客观的说,胤已经被康熙折腾出了精神病!

  明明是亲父子,康熙却一直采取各种手段,持续压制胤日益膨胀的势力。

  直到,羽翼被斩的胤,心里一直发虚,惟恐被康熙废了太子之位。

  可是,胤越想反击,康熙撒出去的大网,就收得越紧。时间一长,就形成了恶性死循环。

  胤一不受宠,二不当差,三不想攀附任何人,太子胤顶多也就是羞辱他一下罢了,难道还真敢杀弟不成?

  正所谓,无欲则刚!

  胤还从未遭此顶撞,他越想越气,情不自禁的厉声喝道:“取孤的鞭子来!”

  弘皙见势不妙,赶紧跪下,抱紧了胤的右腿,颤声道:“阿玛,臣儿以为,十五叔父是个少有的诤臣。”

  “你说什么?”胤怒不可遏的抬手挥出一掌,狠狠的扇在了弘皙的脸上。

  照常理,天家人即使再恼火,也不作兴亲自动手打人,那太跌身份了!

  只是,胤跋扈惯了,王公大臣们,包括小跟班弟弟老四在内,谁没被他打过?

  “阿玛,臣儿以为,十五叔父是少有的诤臣。”弘皙也被打急了,拼着挨鞭子,也要把话说清楚。

  毕竟切身利益相关,胤若是被废,弘皙就彻底丧失了大位的继承权。

  道理很简单,废父立子,会让弘皙背上永远都洗刷不清的恶名。

  也许是吸取了胤的教训,康熙没有太过溺爱弘皙,采取了刚柔相济的教育方式。结果,弘皙成了颇有贤名的,宠冠大清的毓庆宫二阿哥。

  “你……”胤气得浑身发抖,可是,真拿鞭子抽弘皙,他又下不去手。

  胤的太子之位,是否坐得稳当,还要靠格外有宠的弘皙,在康熙那里帮着维持。

  换句话说,如今的弘皙,拥有无可比拟的桶战价值!

  “爷,二阿哥说的没错,他十五叔是个敢言的诤臣!”关键时刻,太子妃瓜尔佳氏及时赶到,打破了现场的尴尬。

  太子妃快步走到胤的面前,毕恭毕敬的蹲身甩帕子行礼。

  “爷,妾身虽然头发长见识短,却也知道,他十五叔真的为了您好。”

  太子妃的露面,让弘皙长舒了口气,就凭他自己,还真难挡住盛怒之下的胤。

  客观的说,太子妃瓜尔佳氏不仅是胤的发妻,还权摄六宫,又深得康熙的信任,胤或多或少,要给她一些颜面。

  “是你说的,要请小十五来这里作客,我也答应了。可是,小十五太不懂事了,居然口出妄言……”胤开始喋喋不休的数落胤。

  太子妃瓜尔佳氏,不禁暗暗松了口气。

  胤不发脾气的时候,还是很明白事理的。只是,为了维护所谓的太子体面,必须强词夺理罢了。

  不得不说,爱新觉罗家的男人,从太祖老奴开始,个个都喜欢耍流氓。

  作为利益共同体的太子妃,她比谁都清楚,只要索额图不死,将来山陵崩了,胤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掌控朝局。

  因为,太子胤不方便亲自出面的时候,都是索额图利用权相的地位,在暗中帮他拉拢党羽。

  现在嘛,胤的太子之位,已经变得岌岌可危了。

  人在不安全的境况之下,难免做出一些过激的反应,比如说,竟然把老四踢昏了过去。

  殴打亲兄弟的烂事,传到康熙的耳朵里,他会怎么看胤?

  哦,朕活着的时候,你就敢如此放肆了。等朕死了,亲兄弟们还不得被你杀个干净啊?

  “爷,他十五叔不仅年纪小,还有两个一母同胞的弟弟。”太子妃委婉的提醒胤,胤的亲弟弟老十八,不仅颇得圣宠,还一直住在乾清宫里,应以拉拢为上。

  离开了毓庆宫之后,胤情不自禁的长嘘了口气,这一趟真没有白来。

  只要,他劝太子的话,传入康熙的耳朵里,孝父尊兄友弟的好人设,也就立稳了脚跟!

  尽量不把太子胤得罪的太狠了,一直是胤的基本原则。

  因为,距离太子完全垮台之时,还有六年之久。

第21章 康熙的问话

  这日,骑射的功课刚做完,老十六就缠着胤,要去老四的贝勒府尝鲜。

  因为,四福晋的弟弟五格,从山东的微山湖,找来了一个大厨,一手鲁菜的绝活,令人垂涎欲滴。

  在诸皇子的嫡福晋之中,四福晋乌喇那拉氏的家世出身,和太子妃瓜尔佳氏大致相当,甚至,超越了八福晋。

  四福晋出身于满洲名门,其玛法(爷爷)是一等承恩公博瑚察。她的阿玛费扬古,曾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和步军统领,妥妥的今上心腹重臣。

  八福晋的外祖父,虽是安亲王岳乐。但是,在大清的正式场合之下,女子的出身只论父系,不论母系。

  胤抬手指了指冒着油汗的额头,叹息道:“我这个样子,怎么出门?”

  “那快去洗干净了,换了衣衫就走。”老十六拽住胤的胳膊,死活不肯撒手。

  胤心里明白,一定是四福晋暗中嘱咐过老十六。不然的话,老十六也不至于硬要拉他去老四的贝勒府。

  老十六太磨人了,胤无奈之下,只得答应了。

  回到阿哥所里,胤洗漱完毕,换了身干爽的绸衫,正打算去神武门前,与老十六会合。

  却不料,乌林三步并作两步的奔了进来,喘着粗气,禀道:“爷,乾清宫的梁大总管亲自来了。”

  胤不由一怔,一般情况下,他想见梁九功一面,都挺难的。

  实际上,作为无宠又不起眼的小阿哥,胤这里几乎见不到乾清宫的掌权派。

  反倒是,住在对面的老九,经常被康熙叫去对飙洋话。

  所谓的洋话,指的是拉丁文。

  令一般人想不到的是,康熙和老九,都可以用拉丁语进行日常对话。

  不看僧面看佛面!

  既然,乾清宫最有权势的大太监来了,胤即使贵为皇子,也必须给几分薄面。

  梁九功正往里走,迎面就见胤站在台阶上的屋檐下,他赶紧抢前几步,主动扎千请安。

  “老奴梁九功,请十五爷大安!”

  胤亲手扶起梁九功,笑着说:“梁老爷莅临寒舍,鄙人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宫里的太监,分很多种,既有洒扫的苦力太监,也有梁九功这种一等一的超级大太监。

  公公,其实是太监们最忌讳的一种称呼,形同指着鼻子骂他们是:没蛋的阉货。

  在宫里,但凡有点身份的太监,都喜欢以老爷自居。

  比如说,《茶馆》里的庞太监,就被尊称为庞老爷。

  胤混得再差,也是康熙的亲儿子,他当面尊称梁九功为梁老爷,面子已经给得足透了!

  梁九功按捺住心中的得意,哈下腰,故作谦逊的说:“瞧十五爷您说的,老奴哪敢在您的面前,以老爷自居啊,还要不要脖子上吃饭的家伙什了?”

  胤心里暗暗冷笑不已,别看梁九功一口一个老奴,实际上,已经很没规矩了。

  照常理,梁九功在胤的面前,正经的自称是奴婢。

  老奴,不过是梁九功仗势欺人的倚老卖老罢了。

  不客气的说,他敢在太子的跟前自称老奴,太子就敢用鞭子,抽他个皮开肉绽,好好的教他做人。

  胤轻挥折扇,笑着说:“梁老爷,里边请。”暗中冲乌林丢了个眼色。

  进屋之后,尽管胤再三让座,但是,梁九功多少有些自知之明,频频推辞着,硬是没敢落座。

  胤心里有数,梁九功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大概率是康熙让他来的。

  果然不出所料,梁九功四下张望了一下,胤赶紧挥手示意屋里的下人们退出去。

  等屋里没有外人之后,梁九功走到室内的中央,面南而立,忽然扯起嗓门,大声说:“传万岁爷的口谕,著十五阿哥明白回话。”

  在宫里,康熙称呼儿子们,包括太子在内,都按照出生的排行顺序。

  比如说,老八就是八阿哥,太子就是二阿哥,老大就是大阿哥。

  胤赶紧跪下,叩首后,直起腰身,等着领旨。

  在大清,至高无上的皇权,只掌握在康熙的手心里。

  距离康熙越近,越得康熙的宠信,其影响力就越大!

  梁九功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每天都在康熙的身边伺候着,掌握着很多外人不知道的禁宫内幕。

  以梁九功的身份,肯定没能力提拔胤。但是,他若是成心想陷害胤的话,总能找到机会。

  宫里,最怕的就是小人报仇,十年不晚!

  “十五爷,万岁爷问您,看望四阿哥,有何企图?”梁九功不动声色的问胤。

  胤赶紧答道:“回汗阿玛,臣儿和十六弟经常去四哥那里蹭吃蹭喝,四哥病了,我们两个做弟弟的,理应前去探望。”

  梁九功瞥了眼胤,接着又问:“十五爷,万岁爷还问您,为何不去找十八阿哥?”

  胤一听这话,心里不由暗自冷笑,不经常去看老十八,怪得着他么?

  老十八住在乾清宫的后殿里,胤要去看他,必须先递牌子给康熙请安,获得允许之后,才能进去见老十八。

  更重要的是,日理万机的康熙,哪里是胤想见就可以见到的呢?

  一等就是几个时辰,乃是家常便饭。

  胤又没有受虐倾向,他何苦去受这个罪呢?

  不过,话虽如此,胤必须给个合理的解释。

  “回汗阿玛,臣儿不敢以私废公,耽误了汗阿玛处理军国大事。”胤理所当然的端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即使是都知道的演戏,也必须有拿得上台面的理由,这才演得逼真。

  “十五爷,万岁爷还问您,可愿协同四阿哥在户部当差?”梁九功面无表情的传达了康熙的意思。

  胤和梁九功不熟,即使梁九功使了眼色,他也肯定看不明白。

  “回汗阿玛,臣儿学问不深,见识异常之浅薄,恐耽误了朝廷大事,不敢受命当差。”

  胤如果是野心勃勃的老八,肯定乐意去户部当差。

  然而,老九、老十、老十二、老十三和老十四,都被关在尚书房里读书,无差可当。

  若是,年纪小的胤反而出去当差了,肯定会惹来众人的眼红。

  再说了,太子尚在储君的宝座之上,堂而皇之的监国。

  胤现在出来当差,肯定会夹在康熙和太子之间,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何苦难为自己呢?

  照规矩,明白回话,也就是康熙问什么,胤就答什么,把话解释清楚了即可。

  整个过程中,梁九功只能转达康熙的意思,而不能添油加醋的乱问一气。

首节上一节13/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