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说,胤若真想常保富贵,当个逍遥闲王,只须老老实实的在府里待着即可,又何必替老四卖命呢?
历史上的胤,因是太子连襟的缘故,在老四登基之后,被打发去守陵了几年。
因为,胤确实老实的守陵,没敢乱说乱动,老四也没亏待他,后来将他晋为愉郡王。
和老三、老八和老九的悲惨命运相比,在老十六的斡旋之下,胤获得了善终的待遇。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仅仅为了老死于床的所谓善终,胤又何必追随老四呢?
康熙不愧是精明的皇帝,他派张廷玉带来的五百护军,帮了胤的大忙。
这五百名护军,全是胤曾经的老部下。
胤当即下令:“诸位,把你们的护卫,都叫来大帐外。”
等众将照做之后,胤以泰山压顶之势,果断下令,把参领和佐领身边的护卫,一个不剩,全都换成了张廷玉带来的护军。
这一步,尤为关键。
你们的手上,哪怕有再多兵,身边的贴身护卫,都是老子的人。
稍微有个不对,你还没开始作乱,就被老子的人,剁成了肉酱。
就问你们,怕不怕?
胤先后带过两次兵之后,经验已经十分丰富了。
他比谁都清楚,八旗军官们的护卫,就相当于前明将领们豢养的家丁。
只要把护卫调开,换上康熙派来护军,就等于是抓住了牛鼻子!
“传我军令,立即升火造饭,饱餐之后,喂好马匹,就地披甲歇息!”胤毫不迟疑的下达了命令。
“!”
帐内的所有军官们,乖乖的听了令。
胆敢不听话的,看看帐内的躺尸吧!
嘿嘿,在胤的面前,他们就和三岁的孩童一般,被玩弄于股掌之间,没有丝毫反抗的余地。
天光大亮之后,身披重甲的胤,骑于汗血宝马之上,冷冷的对众将训话。
“诸位,爷当众承诺,既往一律不咎。凡是奋死随爷平叛的勇士,有爵者,一律赏三等轻车都尉之世爵。无爵者,赏云骑尉之世爵。另外,参领赏银五千两,佐领赏银三千两。”胤根本没讲什么忠于大清啊,忠于今上之类的大道理,而是只讲个人利益得失之小道理,“居京师大不易。等平叛之后,爷会挨个奏明汗阿玛,赏有功者,每人六进院子一座。”
三等轻车都尉,也就是和中堂袭过的爵,正三品。
世爵,也就是世袭罔替之意,可以子子孙孙的传承下去。
要知道,在场的参领,也不过是三品而已。
“奴才们誓死追随十五爷平叛!”
“平叛!”
“平叛!”
胤坚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只看现场诸将,像饿了五天的大狼一样,疯狂的振臂高呼,胤就知道,军心可用也!
PS:今天的月票,超过7000张,必有三更!
第178章 二废太子(4)
胤刚给前锋营的军官们训完话,就见塞图纵马奔到近前。
塞图翻身下马,扎千道:“爷,奴才给您带回来了八百索伦勇士!”
胤一听,简直是满意之极!
八百五十名索伦铁骑,外加五千精锐的前锋营官兵,嘿嘿,毫无疑问,胤的手心里,已经掌握了决定性的战略军事力量!
胤纵马来到前锋营的士兵阵线前,厉声喝道:“只要跟爷一起平叛的弟兄,每人赏银五十两。若是擒了贼酋,爷保你一个世袭参领的前程之外,再赏骑都尉世爵!”
骑都尉世爵,正四品,世袭罔替。
嚯,原本鸦雀无声的士兵队伍里,传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十五爷,奴才乐意跟您卖命!”
“奴才愿意效死!”
“平叛!”
“平叛!”
重赏之下,何愁无勇夫?
胤敢分别给军官和士兵们,给出高昂的赏格,就一个原因:功高莫过于护主!
不客气的说,就算是平灭了准噶尔汗国,康熙却被太子砍死了,有个卵用?
康熙的安全,和一点点银子和爵位,孰轻孰重,还需要问么?
此时此刻,天光已经大亮,正是杀人抢功的好时机。
趁着军心可用,胤在八百多名索伦铁骑的簇拥下,带着几千名士气高昂的前锋营精锐战士,浩浩荡荡的杀出军营,朝着护军营的营地,滚滚而去。
几万只马蹄,剧烈的敲击在地面上,整个大地都跟着颤抖起来!
只见,胤的身后,两名掌旗官共同使劲,高高的举起一面大旗,上书六个粗大的黑字:节制直隶诸军!
直隶太大了!
热河属于直隶,京城也属于直隶,古北口还是直隶。哪怕是千里之外的大名府,也属于直隶。
节制直隶诸军,比曹魏的都督中外诸军事,还要厉害得多!
曹魏的朝廷禁军,分为中军和外军,并不包括各地的州郡兵。
可是,整个直隶内的所有兵马,现在都归胤管辖!
隐藏于其中的真相:康熙真把身家性命,全部托付给了胤。
《晋书》有云:至洛阳,进位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辅政,剑履上殿。
方是时,胤隐约摸到了一点司马昭的影子!
烟尘滚滚,蹄声如雷!
很快,胤率领大军,逼近到护军营的大营门外。
此时此刻,就见护军营的大门紧闭,里边的人,弓上弦,刀出鞘,一副准备拼命的架式。
胤率先来护军营,主要原因是,护军营若是跟着太子走了,康熙早就被剁成肉酱了!
若是一万多名护军反了,康熙身边的几百名侍卫,肯定被一波带走,砍得连渣渣都不剩。
“乌林,你带上爷的腰牌,去找护军统领穆昆,让他派人过来验令验旨!”
大军压境之下,胤根本不怕穆昆闹出妖蛾子!
非常时期,胤也替穆昆想得很周到,你不是害怕上当掉脑袋么,速派心腹军官过来,验明旨意和大令即可。
以前,胤管辖护军营的时候,护军营的人,哪个不认识红透半边天的大太监乌林?
不夸张的说,拿着红头腰牌的乌林,就是胤的分身!
乌林进营之后,很快被带到穆昆的跟前。
“愉贝勒府首领太监,奴才乌林,请穆统领安!”
穆昆知道乌林的厉害,哪敢受他的礼,便闪身避开了。
“使不得,使不得,乌总管代表十五爷前来,奴才哪敢受您老的礼呢?”
“穆统领,皇上命我们爷,节制直隶诸军,想必您已经知道了吧?”乌林知道轻重,也没和穆昆墨迹,径直说了最关键的问题。
穆昆皱紧眉头,叹息道:“不瞒乌总管您说,奴才已经收到了邸报。”
乌林心想,皇上毕竟是掌权了几十年的皇上,考虑得十分周到。
很显然,下旨给胤的同时,康熙已经把抄录了旨意的邸报,派人送往了直隶各地。
“那好,我们爷就在营门外,你赶紧派出最信得过的高级军官,跟奴才一起去见我们爷。”乌林故意强调说,“方便验明旨意和大令!”
在这个敌我难分的时刻,乌林的态度越坦诚,越容易说服穆昆。
“乌总管,外头真是十五爷?”穆昆心里怕极了,生怕他上了当,搭上全家老小的性命。
御前三营的军官们,个个都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
行宫突然起火,今上生死未明,穆昆这个护军统领,真的怕极了!
有心带兵勤王吧,穆昆又害怕营内隐藏的太子一党,趁机做乱。
若是兵马乱了,穆昆肯定脑袋不保!
只因,护军营的职责,就是拱卫今上。
治军不严的护军统领,要之何用?
既然乌林说的合情合理,穆昆便派出了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参领八十,出营拜见胤。
八十不仅是穆昆的心腹,还是胤的老熟人,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于是,八十跟着乌林出了护军营,一起来见胤。
太阳已经升起,隔着十丈远,八十已经看清楚了,一马当先的胤!
嗨,真的是十五爷啊!
八十赶紧翻身下马,一路小跑着拜倒于胤的马前。
“正黄旗护军参领,奴才八十,请十五爷大安!”
“八十,咱们又见面了!”
“十五爷,奴才虽然来了草原上,却异常怀念,宫里护军饭房里的精美夜宵!”八十不仅不笨,反而贼聪明,他一张嘴就提及了胤管理护军之时的大善政。
正事要紧,胤也没和八十废话,径直把旨意和金批大令,让塞图一起交给八十验看!
实际上,旁边的乌林,若是打出暗号,八十不仅看不到旨意和大令,反而会当场掉了脑袋。
为啥派乌林进护军营呢,根子问题就四个字:可靠+机灵!
别看八十很尊重胤的样子,实际上,验看旨意的时候,他几乎是逐字逐句的仔细甄别。
尤其是,康熙的随身小玺,尽管八十非常熟悉了,却依旧逐寸逐字的进行鉴定。
胤并没有催促八十,而是放任他谨慎而为!
没办法,谁的脑袋都只有一颗,砍了就没有了!
反复验看了三遍之后,八十这才放了心,双手捧着旨意和大令,想送到胤的面前。
可是,塞图手抚刀柄,适时挡住了八十的去路。
八十哪能不明白,塞图这是防备着行刺。
值此危急时刻,胤本人的安全,甚至比康熙,还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