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是康熙 第155节

  但是,胤担心委屈了亲闺女,干脆吩咐了下去,两个格格,在府里享受一模一样的待遇。

  在极其重男轻女的社会里,像胤这样疼闺女的顶流天龙人,实在少见。

  鱼儿已经咬钩了,可是,胤仿佛没有看见似的。他不仅没有抬杆,反而在大格格的小脸蛋上,狠狠的亲了一口。

  大格格还不会说话,咿咿呀呀的发出听不懂的音符。

  这时,乌林快步走到胤的身边,小声说:“爷,隆科多来了,在王府门外候见。”

  胤不禁微微一笑,隆科多这个二五仔,只怕是来探听消息的吧?

  和隆科多打交道的时日,已经不短了。

  胤清楚的知道,隆科多这家伙,就是典型的想赢怕输之辈!

  让隆科多不问是非,只站立场,唉,不上手段,怕是不成滴!

  投机分子,哪朝哪代,都不老少。

  但是,隆科多一直学不乖,始终看不透一个真理:忠诚,必须没有退路!

  胤若是像老八一样的大肆结党,除非康熙脑子进水了,才会把步军衙门交给他管。

  “你去告诉他,就说我是待罪之身,不方便见他。”胤吩咐了乌林之后,就俯身逗亲闺女玩耍。

  隆科多正坐在王府左侧角门的长条凳上,见乌林来了,赶紧起身,拱手说:“乌总管,王爷在钓鱼吧?”

  乌林不动声色的看了眼隆科多,这家伙真的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看看雍亲王吧,人家明知道好弟弟胤被弹劾了,却故意不来露面。

  这种节骨眼上,胤啥都不怕,就怕结党二字!

  “隆中尉,我们王爷吩咐了,他正在待罪,不方便见您,请回吧。”乌林对隆科多一如既往的很客气。

  在大清,绿营提督都被称为军门。

  比如说,赵丹主演的老电影《林则徐》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就是关军门。

  但是,步军统领不是一般的提督,其职权范围类似于汉代的执金吾,别称中尉。

  隆科多亲热的拉住乌林的手臂,将一张折叠成小块的会票,硬塞进了他的袖口。

  “乌总管,麻烦您帮着美言几句,就说我确有要事禀报。”隆科多不死心,很想见胤一面,才能决定下一步的走向。

  因为,老九亲口许诺过,只要隆科多支持老八,将来不失中堂之位,而且,佟国维的一等公之爵,将来肯定由他承袭。

  拿人手短的乌林,装作帮隆科多说话的样子,转身进了王府。

  只是,乌林进了垂花门后,根本没去见胤,而是回了他自己的住处,由贴身小太监伺候着捶腿、揉肩和捏腰。

  乌林早就口渴了,顺便喝几口温茶,润润快冒烟的喉咙,乃是顺理成章之事。

  足足歇息了半个时辰,乌林这才起身,踱着悠闲的四方步,出来见隆科多。

  “隆中尉,实在是不好意思,王爷不方便见您。”乌林装出一副拿了好处,却没办成事儿的愧疚样子。

  见胤确实不想见他,隆科多只得悻悻的走了。

  胤的衣衫,又被二格格尿湿了,他只得把两个亲闺女,交给了她们的乳娘,回屋去更衣。

  换好了衣衫后,胤缓步来到内书房,在年观音的伺候下,开始平心静气的练字。

  每逢大事有静气,一直是胤的座右铭!

  作为职业老官僚的胤,官场上的起起浮浮,他真的是见多了。

  不说旁人吧,就说胤自己,二起二落,总是有的。

  人还没走,茶就凉了的世态炎凉,早就司空见惯。

  所以,胤深刻的认为,全小将的那一套,才是成大事的基础。

  哪怕身边围满了红顶子大员,也不如一个带兵数百人的营长管用。

  真到了拼命之时,红顶子的大员们,谁不惜命?

  营长就不同了,一旦干成了大事,肩膀上挂颗星,难道不香么?

  大清没有留中不发的规矩,康熙收了十几名御史的联名弹章之后,便命议政大臣和六部九卿,集体商议此事。

  谁料,议政处商议的时候,旗主诸王们,越议越生气,越议越上火。

  最后,贝勒充保,拍案而起,厉声喝道:“如此乱臣贼子,其罪当诛!”

  充保,是前任顺承郡王勒尔锦的第七子,因军功封为贝勒。

  现任顺承郡王诺罗布,看了眼侄儿充保,却闭紧了嘴巴,一声不敢吭。

  充保这小子,简直是利欲熏心,被野心蒙蔽了双眼。

  唉,就充保的那点小心思,打量着诺罗布看不出来么?

  穆布巴病死后,按照兄死弟继的原则,王爵本应由关系最好的弟弟,贝勒充保承袭。

  然而,康熙憋着坏心,故意跳过了充保,居然让穆布巴的伯父诺罗布,袭了郡王爵。

  不仅是侄爵伯袭,而且,死去的侄儿,还有两个未成年的亲儿子。

  唉,也只有康熙那个老流氓,才干的出这种龌龊之事。

  这时,庄亲王博果铎,轻咳一声,提醒说:“哪门子的乱臣贼子?明明是贪赃枉法和行为乖张嘛!”

  诺罗布暗暗点头,姜还是老的辣!

  充保还是太嫩了,想扣个谋反的帽子,让胤也和老大一样,被终身圈禁于府。

  只是,充保说得很轻巧,康熙又不是傻子,乱臣贼子的证据呢?

  还是庄亲王博果铎厉害,他提醒大家,只抓住胤的污点,狠狠的发起进攻,干倒胤即可,绝对不能拔高到谋逆的程度。

  诺罗布和胤虽然有点交情,却不深,他自然不可能顶着旗主诸王的口水,替胤说话了。

  两不相帮,就是对得住交情了!

  简亲王雅尔江阿,很是知道胤的厉害。不过,胤若是垮了台,他其实是乐观其成的。

  没办法,身为旗主之一,雅尔江阿自然看得懂,康熙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手段,今天削几个牛录,明天夺几个牛录,日积月累之下,逐渐削弱旗主之权的险恶用心。

  不过,乐见胤倒台是一回事,主动跳出来,攻击胤又是另一回事了!

  正因为知道胤的厉害之处,雅尔江阿真没胆子,领头进攻胤。

  万一,没打到七寸,等胤缓过劲来,就轮到先出头的那小子,倒血霉了!

  既然庄亲王定了调子,旗主诸王们,也就醒悟了过来。

  既然一棒子打不死胤,就先搞臭了,赶下台,再慢慢的收拾他。

  于是,议政处的大会,在庄亲王的引导下,集中攻击两个要点,胤管不住下半身,并且贪赃枉法。

  一时间,旗主诸王们群情激愤,恨不得把胤,当场拉下马,再踩上几十脚。

  旗主诸王支持老八,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他对抗康熙罢了。

  在旗主堆里,大家都不傻,谁敢正面对抗康熙,那是主动找死!

  皇太极逼死阿巴亥,整死阿敏。多尔衮当上摄政王后,想方设法的弄死了豪格。

  康熙这个老流氓,虽然不杀兄弟和儿子,但是,被他夺爵的旗主诸王,不下五人之多。

  以前的惨痛教训,大家都没有忘记过。

  实际上,六部九卿的人堆里,才是老八的真正基本盘。

  六部九卿,仅仅是泛指而已,其成员包括内阁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各部尚书、侍郎,以及大理寺卿、通政使等实权官员。

  鄂伦岱早就恨极了胤,他率先开了第一炮,厉声喝道:“此等狼子野心之辈,岂能留之?”

  老四的姨父阿灵阿,为了替老十出气,也站出来帮腔说:“贪皇上的银子,秽乱皇族至亲,玷污宗室血脉,即使不杀,也应该永远圈禁。”

  隆科多眨了眨眼,心说,阿灵阿比鄂伦岱聪明得多。

  鄂伦岱一张嘴,就想置胤于死地,这显然逾越了康熙的底线。

  废太子,举兵真谋反了,康熙都没有杀他,更何况是,并无反迹的胤呢?

  老十的亲舅舅阿灵阿,攻击胤的借口,就狠毒多了。但凡,证实了一条,胤肯定完了!

  内阁大学士萧永藻,是老八的死党,他淡淡的说:“贪皇上的银子,才最可恨!”

  老四瞥了眼萧永藻,这个狗东西才是最坏的那个!

  所谓秽乱皇族宗亲之罪,实际上,除非狠狠的拷打曹佳氏,否则,谁有实证?

  再说了,敢把这种丑事公诸与众,天家的颜面,还要不要了?

  老四冷眼旁观,所谓六部九卿的集体商议,居然变成了铺天盖地的批判大会。

  被批判的主角胤,真的好可怜,连一个帮他说话都没有。

  老四并不在乎旁人的态度,他只关注一个人的立场。

  舅舅隆科多,以前像个跟屁虫似的,一直黏在胤的身上,今儿个怎么一言不发呢?

  此时此刻,老四看到的景象是:满世界都是胤的敌人,惟恐他死得太慢!

  老四情不自禁的想到了一句话: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若是一般人,多半被吓住了。

  老四不是一般人,他冷冷的扫视了全场一周,下意识的挺直了腰杆。

  你们都来吧,索性让暴风骤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爷要是眨个眼,就不配当小十五的亲哥哥!

  PS:今天有点时间,感恩各位爷的支持,不求月票,直接四更,这是第一更!

第191章 可有皇位继承?

  这时,老九正想说话,却见老八凑到他的耳旁,小声嘀咕了几句。

  老九立时脸色大变,赶紧小声说:“八哥,这不妥吧?”

  老八眨了眨眼,说:“萧永藻绝对不会骗我。”

  内阁大学士萧永藻,听名字像是汉臣,实际上,他是地道的旗人,隶于镶白旗汉军。

  只可惜,不是老四的门下奴才!

  老九赶紧扭头告诉老十:“你我分头告诉大家,赶紧改口,都帮小十五那条毒蛇说话。”

  大家通过耳语传话,一传十,十传百。

  结果,就在老四的眼皮子底下,老八的人,忽然反了口,他们众口一词,御史言官们居然乱咬胤。

  老四也傻了眼,还能这样?

  与此同时,议政处的旗主诸王,也接到了老九的通知。

  于是,众口一词,全都改了口。

首节上一节155/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