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是康熙 第160节

  不过,白潢作梦也没有料到,少年骤贵的胤,竟然对他如此的客气。

  受宠若惊的白潢,赶紧说:“主子如此礼遇,奴才哪里承受得起?”

  胤的拉拢白潢之心,并不强烈。

  但是,胤作为实权郡王,他的门下奴才之中,若无一人获得提拔,则不利于鼓励更多的骁骑校投入他的门下。

  说白了,白潢忠不忠于胤,一点都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胤需要一个吸引营连长级小军官们的广告招牌。

  说起来,老四也挺倒霉的,他的牛录之中,真正出类拔萃的人物,也就是年羹尧一人尔。

  不过,必须承认,老四真有眼光。

  历史上的老四,早就看出年羹尧的潜力,软硬兼施的迫使他入了伙。

  等山陵崩之后,年羹尧扼住了老十四的粮道,使其不敢兴兵作乱,替老四立下了盖世奇功。

  胤看白潢的心态就不同了。

  别说是按察使了,就算是封疆大吏的巡抚,对于皇位的传承,也没有半点屁用。

  “来人,上茶,看座!”胤一贯是要么不做戏,要演就演全套的习惯。

  白潢装作受宠若惊的样子,拱手道:“谢主子恩典。”

  胤和白潢聊了半个多时辰,他发现,白潢固然对他很恭敬,却并无巴结之心。

  实际上,这就和年羹尧看老四的心态,大致相仿。

  没有胤的提拔,人家白潢已是一省三品按察使,即使熬资历,也可以熬到担任巡抚的机会。

  年羹尧也是如此,他靠着康熙的格外宠信,径直坐上了封疆大吏的宝座,老四没出啥力嘛!

  在官场上,上司留下级谈话,聊的时间越长,就代表了越重视的态度。

  胤看了眼座钟的时辰,嗯,表面功夫已经做足了,好戏也该收场了!

  “近微兄,偏沅巡抚出缺,汗阿玛多次夸奖你,说你操守廉洁,是个能吏!”胤说到这里,端起茶盏,却故意没喝。

  一旁的乌林,随即沉声喝道:“送客!”

  白潢赶紧起身下跪,叩首道:“奴才告退。”

  “好好当差,莫让爷失望!”胤并没有如白潢所料,对他大肆进行拉拢,而仅仅是说了几句场面话而已。

  白潢的第一次登门,胤给足了面子。不过,也仅此一次而已。

  下次,胤就懒得在白潢的身上浪费功夫了!

  因为,二品以上的红顶子封疆大吏,康熙盯得死紧,根本不可能给胤留出拉拢高官的机会。

  等白潢走后,胤喝了口茶,问乌林:“你觉得他如何?”

  “回爷,奴才觉着,白潢仿佛是守成之臣?”乌林揣摩着胤心思,做了试探性的回答。

  胤点点头,乌林的评价非常中肯,白潢此人守成有余,进取则不足。

  等老四登基之后,要干很多大事。其中,在熙朝已经出现试点摊丁入亩,更是重中之重。

  摊丁入亩确实是善政,根子就在于,它把丁赋,摊进了土地之中,极大的减轻了草民牛马们的负担。

  丁赋,又称人头税,只要是成年男性个个要交,负担还很重。

  以前的佃户,除了给地主交租之外,还要替自己交人头税。

  摊丁入亩之后,各类手工业者和佃户,全都跟着受益。

  虽然,大官僚地主,可以利用加租的方法,转嫁摊丁的负担。可是,你收多了地租,佃户吃不消,就跑去别家种地了嘛。

  只要不是垄断的农奴制,佃户有选择的自由,地租就不可能无限上涨。

  这就和现代大城的房东和租客的关系,大致相仿。

  房东确实图利,但也不敢无限加高房租。工作机会多时,租客就多,房租就高。经济不好时,租客赚不到钱,宁愿回乡躺平算了,房租自然下降。

  老四想干的事儿,胤不仅要支持,还必须积极主动的参与进去。

  不过,和摊丁入亩相比,胤更重视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让官僚乡绅们,和草民牛马们一起交税,这个才是千古未有之善政。

  这年头的大地主,底色几乎都是家族有大官僚。

  大官僚地主,有不交税的特权,朝廷没银子花的时候,负担必然会转嫁给了佃户和自耕农。

  只可惜,老四硬推的士绅一体当差纳粮,被乾隆给废除了。

  胤用晚膳的时候,乌林拿着一份手本进来禀报说:“刑部郎中田文镜,在外边候见。他暗中塞了五十两银子,奴才拿人的手软,只得帮他禀了。”

  俗话说的好,宰相的门房,七品官。

  以胤的地位,小小的五品郎中,如果不送大门包,根本见不着他的面。

  乌林这小子,非常聪明,只要暗中收了人家的门包,都会如实的告知胤。

  实话说,胤对田文镜多少有点好奇心。

  若是主动找田文镜聊天,那就太过刻意了。

  现在嘛,既然田文镜主动来拜,胤就打算用罢晚膳之后,见见他了。

  “镶蓝旗汉军,刑部郎中,奴才田文镜,请愉王爷大安。”

  为了来胤这里碰碰运气,田文镜把心一横,索性塞了个极重的门包。

  现在,终于见到了胤这尊大佛,田文镜的心里多少有些激动。

  “起吧。”

  胤仔细的打量了一下田文镜,他发现,田文镜竟然像只干巴巴的瘦猴,一副没吃过饱饭的样子。

  “抑光兄,坐吧!”胤显得很客气。

  田文镜却被吓住了,连连摆手说:“王爷您的跟前,哪有奴才的座儿,使不得,使不得!”

  “让你坐,你便坐,何必鸹臊?”胤故意拉下脸,沉声训斥田文镜。

  田文镜只得硬着头皮,斜签着身子,坐到了椅子上。

  “不知,抑光兄,何以教我?”

  见田文镜颇有些拘束之感,胤索性主动发问。

  PS:喝多了酒,三更早上再看了!

第196章 皆大欢喜

  “愉王爷,奴才琢磨着朝廷试行的摊丁入亩,反而会加重小农的负担……”田文镜的口才一般,但是,他讲的事情,胜在皆有实例。

  胤很有耐心的听田文镜说完,这才不动声色的反问他:“抑光兄,我管的是吏部,不是户部。你这些看法和雍王说,不是更好么?”

  田文镜拱手道:“愉王爷,奴才给雍王请过安。可是,雍王却说,摊丁入亩乃是朝廷的大善政,不容诋毁。”

  胤看了眼田文镜,心说,这家伙起于州县,确实精通庶政,说的话也大半在理。

  不过,田文镜的大局观,真的不行,居然没有听懂老四的意思。

  康熙推行试点摊丁入亩,老四要装孝顺儿子,怎么敢横挑鼻子,竖挑眼呢?

  不管是哪个时代,不当家,就不能乱说话。

  比如说,没有赶走高拱之前,张居正的身段就很软,没有和高拱正面硬怼。

  等高拱被赶下台后,皇帝才十岁,李太后也需要阁臣的支持,张居正大权独揽后,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政务改革。

  “抑光,我让乌林领你去见雍王。”

  胤不想插手户部的事务,但是,他知道,田文镜其实很对老四的胃口。只是,老四还不是皇帝,有些话不方便明说而已。

  “多谢愉王的赏识,奴才感恩不尽!”

  田文镜心下大喜,有胤的引见,老四必然会重视他。

  乌林带着田文镜下去了,胤端起茶盏,心里却在琢磨,老八他们可能的反应。

  老四和胤都是孤臣,即使拿下了八爷党的司员们,也没有可信的自己人,补上那么多的缺。

  康熙希望胤在前边当打手,胤却知道康熙并不想大动干戈。

  所以呢,胤不能不动刀,又不能切太狠了!

  六部少了这么多司员,自然要补人上去。

  一时间,胤的门前,天天被堵得水泄不通。

  这天,富宁安拿着文选司拟定的司员单子,主动来见胤。

  胤装模作样的看了单子,然后轻轻的把单子搁到桌子上,轻声道:“我琢磨着,不如索性公平一些,让六部的所有司员,及候补的司员们,一起抽签决定,未知富太宰,意下如何?”

  富宁安被惊呆了,还能这样玩?

  不过,富宁安毕竟当了好几年的吏部尚书,他也知道,前明选官,经常采取掣签的方式,免得被言官攻击成滥用私人。

  而且,富宁安也没听说过,胤和谁的私交甚密。

  实际上,站在胤的角度,既然不想给康熙留下结党的坏印象,那么当众抽签决定官职,反而是对他最有利的选择。

  “王爷,奴才琢磨着,若是抽签的话,言官们也有不少话说。”富宁安小心翼翼的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胤摆了摆手,说:“无妨,只要你我无私,何须担心言官乱咬呢?”

  富宁安一听这话,算是彻底明白了,胤这是铁了心的想搞抽签选官。

  “富太宰,你若是同意的话,那便和我一起去园子里,觐见汗阿玛吧?”胤故意把富宁安逼到了墙角。

  胤是管部阿哥,富宁安若是得罪了他,必将寸步难行。

  富宁安权衡了利弊之后,把心一横,索性赞同了胤的意见。

  正在御舟上钓鱼的康熙,听说胤和富宁安一起来了,便将他们两个叫上了船。

  “小十五,你的意思是必须掣签?”康熙皱紧了眉头,明显有些不太理解。

  富宁安却暗暗松了口气,愉王果然很了解今上。

  别看今上逐渐怠政,但是,兵权和人事安排,一直紧抓不放。

  若是胤同意了富宁安的司员名单,康熙肯定会疑心:莫不是想大肆安插私人?

  客观的说,胤的提议,反而把富宁安从旋涡里,拉了出来。

  “汗阿玛,司员久处一部,实不利于朝廷施政。再说了,虽是掣签,却也是在现任和候补官员中选人。大家的机会均等,能者上,不能者下,皆无怨言也。”胤讲了这么多,归根到底就一个意思,他并无安插私人之心。

  康熙仔细一想,胤说的确实很有道理。

  俗话说的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让官员们流动起来,朝廷才不需要担心结党营私。

  胤看得很准,小农社会的官儿,最容易当了。

  几千年无变化的农耕文明,当官真心比喝水还容易。

首节上一节160/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