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是康熙 第2节

  等胤坐下喝茶的时候,张嬷嬷小声禀道:“爷,方才,庶妃主子派高嬷嬷过来吩咐老奴,是时候给您安排两个试婚格格,伺候在身边了。庶妃主子说了,您若是有中意的宫女,尽管和高嬷嬷说。”

  胤不禁楞住了,过了一会子,这才明白过来,身体开荤的时节到了!

  照宫里的规矩,皇子年满十四岁之后,由内务府挑选两名身家清白且身体健康的宫女,以试婚格格的名义,负责陪床侍寝。

  说白了吧,所谓试婚格格,就是教导皇子精通床第之事的性玩具。

  将来大婚的时候,如果胤连怎么欺负女人,都搞不清楚了,那还怎么替皇家开枝散叶呢?

  康熙的儿子们,每天锦衣玉食,肉蛋奶不断,骑射弓马的训练活动,也是常年不辍。

  除了老十一那个倒霉蛋,没顶住风寒袭体,意外丢了性命之外。只要是活过了十一岁的皇子,个个都像是小牛犊一般的健壮无比。

  “嬷嬷,那就有劳您老多多费心了。”胤并不在意这些小事儿,索性交给张嬷嬷去办了。

  照宫里的老传统,只要胤不死,就有义务给乳娘张嬷嬷养老送终。

  因此,张嬷嬷是胤身边,最亲近的下人,没有之一。

  “爷,老奴琢磨着,庶妃主子宫里的秋桐,不仅品貌端庄,而且,知根知底,倒挺合适的。”张嬷嬷顺势推出了王庶妃看中的人选。

  胤一听就懂,亲妈想往他的枕边,安插心腹宫女了。

  在宫里,王庶妃,除了没有正式的位分之外,用宠冠六宫来形容,也不足以完全形容康熙对她的宠爱。

  “成。”胤心里有数,他即使想反抗,胳膊也扭不过大腿。

  只要,王庶妃在康熙的床上吹了枕边风,胤就必须乖乖的就范。

  与其,惹得亲妈不高兴了,不如干脆遂了亲妈的愿。将来,求亲妈帮着办事的时候,也会顺畅得多了。

  张嬷嬷完成了庶妃王氏的嘱托之后,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是重新落回到了肚内。

  俗话说的好,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作为下人,张嬷嬷最担心的是,胤心里不痛快,和王庶妃暗中叫劲。

  到时候,倒霉的只能是胤身边的下人了。

  胤是张嬷嬷从小伺候着长大的,他不喜欢庶妃王氏管得太宽了,张嬷嬷也早就知道了。

  “爷,请恕老奴多嘴,德主儿那边,您也要请了她的示下。”张嬷嬷不愧是宫里的老油条了,考虑问题很周全。

  德妃是胤的养母,她若是也想安插人手到胤的身边,胤只能硬着头皮照办。

  总共就两个试婚格格的名额,正好,亲妈和养母各占其一。

  不过,暂摄六宫事务的德妃,眼里只有老十四那个宝贝疙瘩,完全没心思多管胤的闲事。

  她明确表态,由内务府按规矩选人。

  消息传出去之后,张嬷嬷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天下之事,无利谁肯起早?

  此前,阿哥们的试婚格格,哪怕再不得宠,也以侍妾的身份,跟着出宫享清福去了。

  宫规是宫女年满二十八岁后,才可以放出宫去自由婚配。

  实际上,大龄宫女在民间的婚恋市场上,就和现代的“齐天大圣”一般,属于是被彻底嫌弃的对象。

  因为,年龄太大的女子,难产的机率,高得惊人。一尸两命的情况,可谓是屡见不鲜。

  这年头,讲究的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寻常的旗下人家,并不是个个都有铁杆庄稼。

  在旗民不通婚的大背景之下,旗人家里娶个儿媳妇进门,光是聘礼就要借债。若是,生产的时候,母子双亡了,那岂不是亏大了么?

  实话实说,宫女们想当皇子的试婚格格,背后隐藏了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条。

  俗话说的好,母以子贵。

  万一,试婚格格生下了今上的龙孙,后半辈子的好日子,还需要发愁么?

  这日,胤下学之后,刚进门,就见张嬷嬷主动凑过来,略带神秘的小声说:“爷,上头已经定了,除了秋桐之外,良主儿宫里的头等宫女盈月,也中了选。”

  良主儿,就是良妃觉禅氏,汉姓为卫氏或魏氏,是老八的生母。

  胤摸着下巴,心里觉得有些奇怪,他不仅年纪小,而且,早早的和大位无缘了,老八为啥要在他的身边安插眼线呢?

  “爷,您恐怕还不知道吧,盈月那丫头,小脸蛋倒还标致,偏偏两条腿太长了,戳在地上,活像两根长甘蔗。”张嬷嬷愤愤不平的大肆吐槽,她觉得腿长的盈月,是个丑类,完全配不上胤。

  胤撇嘴一笑,我的张嬷嬷啊,爷就喜欢腿长的小美妞啊!

  黄昏时分,胤带着小太监乌林,去给亲妈王庶妃请安。

  别看王庶妃已经替康熙生下三个儿子了,迄今为止,她却只是享受庶妃待遇的答应而已。

  这主要是中年以后的康熙,对宠爱的内宫女子,赏钱赏物都很舍得,唯独在位分上格外的吝啬

  所以,胤若想尽孝道,就只能给养母德妃请安。

  但是,德妃的眼里只有老十四,她特意吩咐胤,每月初一和十五,过去请安即可。

  不过,沾了老十八格外有宠的光,经康熙特许,逢五逢十之日,他们兄弟三人,可以去给王庶妃请安。

  因为位分低微的问题,王庶妃就住在养心殿内的东围房里。

  但是,从东围房出去,走到乾清宫西侧的月华门,全程不足100米的距离。

  不夸张的说,内院六宫之中,唯有王庶妃的住处,距离康熙的寝殿最近。

  进门之后,胤抬眼一看,哟,弟弟老十六已经来了,就坐在王庶妃的身旁。

  “孩儿胤,请姆妈万安!”胤快步上前,跪到了王庶妃的跟前。

  在宫里,皇子私下称呼位分低的亲妈,一般都是口语化的讷讷(音:nene)。

  但是,王庶妃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特别喜欢儿子们唤她为:姆妈。

  亲母子之间,血浓于水,只要不是公开场合,胤肯定会想方设法的讨得亲妈的欢心。

第3章 哈哈珠子

  凌晨三更天,天色尚黑之时,“爷,该起了。”还在熟睡中的胤,被张嬷嬷轻轻的推醒。

  和往常一样,胤翻了个身,又眯瞪了一会子,这才打着哈欠,缓缓从床上坐起。

  张嬷嬷帮胤穿衣的时候,昨晚值夜的小宫女春喜,悄无声息的走到门边,轻手轻脚的打开了房门。

  只见,门外的台阶下,站了一排十几个小宫女。

  为首的一名宫女,手里端着一只大铜盆,盆内盛着热气腾腾的洗脸水。

  其后的宫女们,有捧大白帕子的,有捧着漱口杯盏的,有端着茶盏的,还有拿着玉梳的。

  从起床开始,胤只需要抬起胳膊而已,就已经穿戴整齐了。

  这时,春喜搬来了一张圆凳,春娇搬来了漱口的木盆。

  胤坐到圆凳上,拿起托盘里的翡翠牙刷,蘸着青盐,开始细致的刷牙。

  这种翡翠牙刷,以翡翠为柄,刷头上钻了几十个小孔,里边插满了马鬃毛。

  通常情况下,宫里的各种物件,都归内务府造办处置办。

  为了更好的享乐,康熙又单独下旨,特设了养心殿造办处。

  就工作职能而言,养心殿造办处,类似于御用品研究设计院。而内务府造办处,则是大批量生产的御用百工坊。

  只是,两个造办处要造任何物件,都必须由各自分管的总管内务府大臣,向康熙请旨之后,才敢下料开工。

  胤远不如老十八那么得宠,他也比较怕麻烦,便索性求了老五胤祺,由他出翡翠,请五贝勒府的工匠们,帮着造了几把翡翠牙刷。

  在诸多皇子里边,除了太子之外,也就是老大和老三封了郡王,老四、老五、老七和老八都是贝勒。

  自老九以下的皇子们,包括出身高贵的老十在内,都没有爵位。

  洗漱完毕,胤按照老习惯,走进净室里,坐到了红漆马桶上,例行解决生理问题。

  刚魂穿过来的时候,胤真不习惯他蹲马桶的时候,旁边有个等着帮他擦屁股的宫女。

  不过,时间一长,胤也就心安理得了。

  特权这玩意,只要真正享受过了,几乎没人舍得主动放弃!

  浑身轻松后,胤用宫里特制的檀香皂,把手洗干净了。

  春喜见状,赶紧将手里的托盘,高高的举到胤的手边。

  胤习以为常的抬手拿起托盘里的大白帕子,在手里反覆了几次,把湿手变成了干手。

  等胤在炕桌边落座之后,抬眼就见精致的珐琅茶盏,已经摆到了炕桌的右上角,这是他惯拿的位置。

  趁胤喝茶的机会,张嬷嬷蹲身道:“爷,太平饽饽已经取来了。“

  胤哑然一笑,他今天蹲马桶的时候有些走神,耽误了一些时间。

  张嬷嬷这是变相暗示他,我的爷,时辰不早了,该去上学了呀!

  太平饽饽是宫里的叫法,京里的民间一般唤作是馄饨。

  朝中的大臣们,在进宫早朝之前,没人敢吃汤汤水水的东西。因为,面君的时候,谁敢说肚子疼,想上茅房?

  皇子们就不同了。

  在乾清门左侧的尚书房里,从九岁的老十七,到二十几岁的老九,都坐在同一个课堂上。

  若是,老十七因为年龄小,抑制不住的尿了裤子,丢的肯定是康熙的脸。

  所以,尚书房里读书的皇子们,每半个时辰,允许课间休息一刻钟。

  胤已经是半大的小伙子了,连汤带水的吃馄饨,也不怕尿裤子的出丑。

  羊肉馅的馄饨,搭配上熬了十几个时辰的老鸡汤,胤吃得格外的香甜。

  美中不足的是,宫里和宫外,都没有看见辣椒的踪影。

  这对于无辣不欢的胤来说,甚是遗憾啊!

  不过,以胤的地位,只要他有心,依旧顺利找到了辣椒的弱化版替代品,茱萸油。

  在宫里,膳房分为很多种,比如说,乾清宫御膳房、宁寿宫御膳房、内膳房、外膳房等等。

  除了住在乾清宫里的老十八之外,住在阿哥所里的所有皇子们,均由“皇子饭房”负责提供膳食。

  皇子饭房,只供应早晚两顿膳。其中,早膳的时间,定在康熙的“御门听政”之后。

  中途若是饿了,根本吃不完的瓜果或是各种饽饽,足以让胤垫饥。

  一切收拾停当后,胤出门来到院中,迎面就见一名苏拉小太监,已经跪到了马镫前。

  胤踩着苏拉小太监的背,顺利的骑到了马背上,带着乌林等几个贴身的小太监,去尚书房读书。

  在乾清宫西侧的内务府门前,胤即使是皇子,也必须下马步行。

  隆宗门前的右侧,胤的哈哈珠子玉柱,正翘首以待。

  玉柱是一等侍卫隆科多的次子,其生母是李四儿。

  照道理说,生母分别伺候过翁婿二人的玉柱,并无资格担任胤的哈哈珠子。

首节上一节2/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