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也没啥可怕的!
几千年来,从来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没有例外。
越被老皇帝嫌弃的人,新君就越爱重用,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
“汗阿玛宠爱十八弟,臣儿的心里,也欢喜得紧!”胤十分委婉的说出了真实的想法,他不想和亲弟弟争宠。
胤这话隐含着两层意思,以康熙的精明,不可能听不懂。
臣儿没有野心,压根就不惦记着大位。另外,十八弟是臣儿的亲弟弟,绝对不能手足相残的争宠。
“哼,你个不忠不孝的孽畜,好大的狗胆。”康熙气得浑身直哆嗦,抬手就是一掌,恶狠狠的拍在了胤的头顶上。
“啪……”胤顶戴上的东珠,都被打掉了两颗,可想而知,康熙是真怒了。
第43章 请十五爷接旨
胤挨了打之后,反而暗暗长松了口气,嗨,总算是撇清了和太子的关系。
晚年的康熙,最忌惮的就是太子想学李世民,其次是八爷党势大难制。
庙堂上的站队选择,往往没有上策可选,只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暂时激怒康熙,和被康熙视作太子的党羽,孰轻孰重,还需要问么?
“汗阿玛,请千万息怒,十五弟乳臭未干,他懂个什么,都是臣儿的错……”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老四焦急的呼唤声,他显然听出动静不对,想闯进来救胤。
“拦住四阿哥。谁敢放他进来,一律杖毙!”康熙厉声喝止了老四,不让他进来瞎掺和。
康熙不是手段酷烈的老四,他不杀儿子,这个千真万确。
“太子告诉朕,打算把他的妻妹指婚给你,你觉得如何?”康熙喘了几口粗气,冷不丁的问胤。
胤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病根子在这里啊!
“回汗阿玛,臣儿从未有此妄想。”胤重重的磕了个头,忽然仰起脸,让康熙可以看清他的神态,“臣儿抖胆,恭请汗阿玛,从下五旗满洲之中选个顶漂亮的格格,赐给臣儿做嫡福晋。”
什么叫作表白心迹?这便是了!
表白没有野心,不想攀附太子,并不是胤说了,康熙就会信。
太子妃的娘家,隶于正白旗汉军,这是妥妥的上三旗。
胤却恳请康熙,指婚一个下五旗的满洲格格,等于是正面拒绝了太子的拉拢。
胤本无母族势力的支持,再拒绝了太子的联姻,等于是明白告诉康熙,他确实只想当个富贵闲王。
“哼,别做梦了,朕必赐个最丑的给你。”康熙的狠话一出口,胤反而心下大定,妥了。
俗话说的好,娶妻娶贤,纳妾纳色。
所谓贤,主要是老婆的娘家有地位,在朝堂上有影响力。
不过,未婚待选的满洲格格们,因为基因尚未改造完成,以歪瓜劣枣居多,漂亮者极为罕见。
娶个丑老婆,其实是胤必须付出的政治代价。
反正吧,如今是绝对的男权社会,只要胤乐意,想纳多少美妾,都不在话下。
虽然胤的真话,看似无君无父,极为不孝。
但是,听在康熙的耳内,却格外的新鲜。
俗话说的好,无欲则刚。
汗阿玛,您不宠臣儿,臣儿对您也无所求,彼此相安无事,这不挺好么?
除了胤之外,在康熙的诸多儿子之中,因为各有所求,没人敢说这种真话。
作为皇帝,康熙的心态,也和一般家长,迥然不同。
既要防着儿子弑父篡位,又惦记着父子天伦之乐,时间一长,康熙的精神肯定出问题。
“你在埋怨朕,不宠爱于你么?”康熙喘了好几口粗气,情绪略微平息了一点。
胤知道,不能把康熙逼急了,不然的话,真被圈禁了,那才是自己找虐呢。
“回汗阿玛,雷霆雨露皆是天恩,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臣儿忝为皇子,从小锦衣玉食,地位尊崇,已甚知足,绝不敢怨怼皇父。”
立场问题,绝对不能错!
胤跪直了身子,大着胆子的直视康熙的双眼,故意让康熙可以看出他的诚意。
康熙仔细的打量着胤,眼神冰冷到了极点。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康熙忽然没有任何预兆的拔腿就往屋外走去。
这一下,胤也摸不清楚康熙是个啥意思了。
康熙走到户部大门前,脚下丝毫未停,嘴上却吩咐道:“去捡回来。”
送康熙出门的老四,很有点摸不着头脑。
可是,跟在一旁的梁九功,却哈下腰,心领神会的小声说:“。”
等梁九功拿着胤记录的节略以及所有的卷宗,急匆匆的追出来时,康熙的马车已经出了胡同口。
老四担心胤出事,一把拦住了梁九功,史无前例的弯下腰,陪着笑脸问他:“梁总管……”
却不料,梁九功却抢先说:“四爷,有些事儿您不能问,奴才什么都不知道。”
没办法,老四和梁九功在私下里,并无深交,梁九功自然不可能吐露内幕。
“四爷,万岁爷还等着回话呢,奴才告退。”梁九功担心老四多问,头也不回的骑马走了。
望着梁九功远去的背影,老四尽管恨的牙痒,却只得无可奈何的回去找胤问个究竟了。
梁九功追上康熙的马车之后,因心里有所猜测,故意没有马上回禀,默默的跟在马车的后边。
“梁九功怎么还没回来?”
谁料,不过半盏茶的工夫,车厢内竟然传出康熙的追问声。
梁九功心头猛的一凛,赶紧催马上前,隔着窗帘,异常谗媚的说:“回万岁爷,奴才跑太急了,摔了一跤……”
没等梁九功把谎圆上,康熙撩起窗帘,就说了两个字:“拿来。”
“。”梁九功赶紧把胤写的节略和卷宗,双手递到了康熙的面前。
康熙接过卷宗和节略后,随即放下了窗帘,再不露面了。
回乾清宫后不久,康熙信步往西暖阁走去,随口吩咐道:“叫张廷玉。”
“。”梁九功嘴上应了,心里却比谁都清楚,最近几年来,南书房行走之中,拟旨最多的就是张廷玉了。
等张廷玉跪下行礼之后,康熙信口道:“衡臣,拟旨……”
以张廷玉的雄厚文字功底,区区小事,自是提笔书就,没有丝毫的滞碍。
康熙看了草拟的旨意,和往常一样的一字未改,径直吩咐梁九功,拿去交泰殿的玺宝房用玺。
去交泰殿的路上,梁九功一直在琢磨一件事,万岁爷又给了太子一次改过的机会。
老四送走了康熙之后,赶紧来找胤。
“十五弟,汗阿玛气得不轻啊!”老四忧心忡忡的提醒胤,“照我看,你必须马上进宫,去向汗阿玛请罪。”
胤微微一笑,说:“四哥,小弟我并无攀附太子之意……”原封不动的解释了康熙生气的原因。
在顶级权力圈内,别的小事,可以不解释。
但是,涉及到了站队的立场问题,胤必须当面把话说清楚了,免得惹来老四的猜疑。
老四装冷脸,已经装习惯了,到哪都是阎王脸。
“唉,唉,你呀,你呀……”但是,他连续叹息了好几声,表面上替胤惋惜不已,实际上,心里肯定有所感。
胤主动放弃了太子的拉拢,宁可当面得罪了康熙,也要跟着老四混,这是何等手足情深?
用晚膳的时候,老四破天荒的准备了八菜一汤,加的腊猪脸和白灼大虾,都是胤爱吃的菜。
“十五弟,你再考虑考虑?”老四是个面冷心热的家伙,他犹豫再三,终究舍不得胤遭到严惩。
“四哥,您甭劝了,我不可能去乾清宫请罪!”胤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想,不赌一把,怎么可能在康熙那里,站着把权势和爵位挣回来呢?
到目前为止,除了胤之外,别的皇子们都惟恐惹怒了康熙,争先恐后的大拍马屁。
偏偏,胤是个怪胎,就他敢当着康熙的面,放肆的说,您不爱我,拉倒!
除了康熙之外,若是雍正或乾隆当权,敢这么嚣张的皇子,早就被灭了。
“来,好弟弟,走一个!”老四把眼一闭,硬是一口扪了盏中酒。
胤心里有数,老四不喜欢饮酒,酒量也很浅,他这么做,已经算是格外的破例了。
“四哥,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是,我宁愿不当这个帮办阿哥,也不乐意汗阿玛误会我攀附于太子。”
既然老四动了真感情,胤也不藏着掖着了,索性直抒了胸臆。
“唉,我觉得啊,你还是……”老四还想再劝,忽然屋外传来了苏培盛的大声禀报,“回爷,梁大总管亲自来了,请十五爷出去接旨。”
第44章 赌对了
在户部的正堂,摆上香案之后,梁九功这才缓步走进堂内正中,面南背北而立。
堂内,以老四为首,众人一起跪着听旨。
“内阁奉上谕,原任福州将军、三等伯石文炳之三女瓜尔佳氏,贤淑端庄……著指婚于皇十五子胤,为嫡福晋。正黄旗满洲包衣参领诺穆齐之次女乌喇那拉氏,为侧福晋。清水桥胡同之旧涛贝子府,赐于胤……钦此。”
在梁九功的公鸭嗓音中,谜底逐渐揭晓。但是,老四被彻底整懵圈了。
此前的指婚旨意,无一例外,都是由女方的阿玛,亲自跪到午门外听旨。
这一次的指婚旨意,竟然发到了户部这边,这也太不合常理了,究竟搞的什么鬼名堂?
还有啊,自大清入关以来,赐婚皇子嫡福晋的旨意里,居然同时指婚了侧福晋,简直是前所未闻啊!
历史上,也就是道光帝在传位遗诏里,先封奕为亲王,再册奕为皇太子,勉强可以相提并论了。
胤却心里明白,康熙想把水搅浑,故意而为的拉郎配。
把太子的妻妹,和老四的妻妹,同时塞给胤,明摆着是想牵制太子。
颁完旨意之后,老四照例要留下梁九功喝盏热茶,顺便塞点银子。
老四毕竟是皇子贝勒,又一直掌握着实权,梁九功便顺水推舟的答应了留下喝茶。
趁着搀扶梁九功的机会,苏培盛暗中将一张会票,塞进了他的袖口内。
梁九功一摸会票的纸质,便心中有了数,500两银子的会票,确实不算少了。
胤看见了老四暗中打出的手势,知道有些话,必须单独问,便故意没有跟进屋内。
屋里,除了老四,就是梁九功,再无旁人。
“梁总管,来户部传旨,前所未见啊……”老四了解梁九功的脾气,直接问他,肯定不可能解释清楚,必须拐着弯子的引出梁九功的暗示。
宫里的大太监们,拿了钱办事,还不惹火烧身,乃是必备的捞钱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