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是康熙 第48节

  “臣儿……恭请圣安。”

  胤自然也跪了,心里却有些不解。

  今天,全府上下,戒备森严,连只苍蝇都别想混入,康熙居然悄无声息的混进了门?

  实在是想不通啊,胤百思不得其解!

  康熙背着手,缓步走到老大的跟前,盯着他的头顶,冷冷的说:“大阿哥,你告诉朕,纳喇氏怎么教你做人的?”

  老大吓得心尖儿一阵乱颤,哪里还答得上来?

  在宫里的妃位之中,姓纳喇氏的,只有老大的生母惠妃。

  老大的运气很不错,他出生的时候,纳喇氏已经晋为惠妃。所以,从小养在亲妈的身边。

  老八就很惨了,他出生的时候,良妃还没有名分,就只能送交惠妃抚养了。

  因此,老八和老大的关系,一直都很好。

  老十四也很幸运,他出生的时候,亲妈刚晋为德嫔。

  皇家需要体面,一般情况下,即使是康熙也不会对惠妃直呼其姓。

  在大清,不分旗民,女人一律只有姓氏,而没有大名。讲究的人家,自家的姑娘,顶多有个小字而已。

  对女人直呼其姓,就和对男人直呼其名一样,都是异常严重的侮辱。

  老大做梦都没有料到,康熙居然亲眼目睹了他的耍横。

  见老大已经吓懵了,康熙也懒得理他了,索性走到了胤的跟前,冷冷的问他:“你方才攥紧了拳头往这边冲,莫不是想打你大哥?”

  “汗阿玛,十五弟毕竟年幼气盛……”老四担心胤吃亏,他心里一急,居然不顾体统的插了话。

  “你闭嘴。”康熙没看老四,一直盯着胤的后脑勺。

  “回汗阿玛,臣儿实在是气狠了,想揍直王,但没敢真动手。”胤也不及多想,索性只说了一半的真话。

  “哼,你的书,也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居然连大哥都不叫了?”康熙明显生气了。

  康熙自己想装圣君,也希望儿子们,个个和睦相处,兄友弟恭。

  但是,现实却是,康熙的儿子们,早就分成了几大黑帮,彼此明争暗斗,刀光剑影。

  胤明知道康熙不爽了,却没有乖乖的听话,就是不肯再叫大哥二字。

  康熙明显看出,胤的倔劲上来了,真敢和他顶牛。

  “梁九功。”康熙忽然唤出了梁九功。

  梁九功多机灵啊,他已经猜到了康熙的心思,当即走到正屋的中央,展开手里的旨意,大声念道:“朕钦奉母后皇太后懿旨,皇十五子胤,友爱孝悌……著晋为愉贝子,钦此!”

  胤也有些懵圈,这算什么?

  不过,他的反应极快,当今皇太后一直不管事儿。这次,她老人家居然亲自下懿旨,只能是秉承康熙的意思。

  “臣儿胤,领旨谢恩。”胤接旨的时候,心里一片透亮,为了保护老四,康熙故意把他推出来当挡箭牌或是磨刀石。

  康熙和太子之间,原本一直亲密无间,父慈子孝,其乐融融。

  坏就坏在,康熙立太子过早了,导致太子被群狼攻击的体无完肤。

  皇太后的懿旨不能被拒绝,否则,真就是大不孝。

  不过,胤心里有数,康熙必有后招。

  果然不出所料,康熙接着又说:“大阿哥胤,狂悖无礼,著降为贝勒。十五阿哥胤,胆大包天,著罚俸五年。”

  呵呵,两个亲儿子,一个降爵,一个罚俸,看似各打了五十大板。

  实际上,无论怎么看,都是胤占了大便宜。

  公平的说,老大想挑拨宫里的关系,真犯下了大错。而胤并不是现行犯,他的拳头还没揍到老大的身上,仅仅是被诛心了而已。

  相对而言,对胤的惩罚,还是比较重了!

  不过,胤当着康熙的面,说了真心话,却没有挨锤,令众人的印象极为深刻。

  这么多皇子阿哥,大家在康熙的跟前,都像是老鼠见了猫似的,循规蹈矩,战战兢兢。

  也就胤这个傻大胆,竟敢放肆的瞎说大实话。

  “汗阿玛圣明烛照,臣儿心服口服!”老四担心再出变故,故意大声颂圣。

  康熙瞥了眼老四,又瞅了瞅胤,朱标和蓝玉的旧事,无可阻挡的浮上心头。

  胤虽然不敢抬头,却猜到了康熙的心思。老四对他太过维护了,难免惹来猜忌之心。

  不过,小瑕疵,并不影响整个大局!

  只要,老四一直沉得住气,就必然会笑到最后!

  不客气的说,老四即使蠢蠢欲动的想下场了,胤也会毫不迟疑的把他拽回来。

  “来人,叫他进来。”

  就在众人以为康熙要走的时候,康熙出乎意料的另有吩咐。

  PS:好戏还在后头,但是,月票确实有点没法看了,如果帮我冲进了历史月票榜的前十,加两更!

第76章 铁杆三人组

  不大的工夫,满脸童稚的老十八,被吴什领到了康熙的跟前。

  “臣儿胤,恭请圣安。”五岁的老十八,像个小大人似的,一板一眼的跪行了大礼。

  唉,天家人,也都不容易啊,小小的年纪,就被逼着懂事了!

  “十五阿哥,朕把你的幼弟带来了,暂且在汝这里寄养一段时间。”康熙忽然喘了口粗气,恨声道,“若是教不好,哼……老账新账一起算……”

  胤做梦都没有料到,康熙竟然会把老十八,交给他来教养。

  不过,把皇子寄养到大臣的府上,早有先例。

  顺治朝时,康熙的哥哥福全和弟弟常宁,都曾抱出宫去,被重臣所抚养。

  在本朝,老大和老三刚出生不久,就曾先后被康熙寄养在内大臣绰尔济的家中。

  但是,康熙还活着,就由亲哥哥抚养亲弟弟,这还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不过,从这件事上,胤分明看出了,康熙对老十八浓到难以化解的父爱。

  胤瞬间秒懂,他能晋为贝子,只因为康熙对老十八是真爱罢了。

  在大清,皇子封了爵,才算是正式开牙建府,有资格独当一面。

  太子已经被养废了,康熙的年事渐高,龙体一直欠安,每天政务繁忙,精力十分有限,实在没办法盯着幼小的老十八。

  胤确实心里有所感,索性伏地大哭,哽咽道:“臣儿愚蠢之极,不该太过倔强,惹汗阿玛动怒。”

  以前,再苦再难,哪怕面临圈禁到死,甚至是掉脑袋的巨大风险,胤也从没有哭过。

  这一次,胤哭得真伤心,涕泪横流,像只花脸猫似的。

  康熙忽然转过身子,拔腿就走,再不理会任何人。

  半空中,隐隐传来一个飘忽的声音,虎毒,尚且不食子,怜之!惜之!

  一废太子时,老大想替父杀弟,康熙也仅仅是圈禁到死罢了,并未杀之。

  比较搞笑的是,老大被圈禁在郡王府期间,拼命的滚床单,居然生了一大堆皇孙和格格。

  老二被复立为太子之后,真想学习李世民了。

  康熙也仅仅是把他禁锢于咸安宫,关到死而已。

  史有明记:康熙真没杀过儿子!

  雍正就不同了,弘时居然被他塞给老八做儿子,活生生的逼死了。

  乾隆也不是个玩意儿,居然拔刀相向,吓死了两个亲儿子。

  这一刻,胤真的看懂了康熙的另一面,一个有血有肉,渴望天伦之乐的康熙。

  只可惜,那把至高无上的椅子,太过诱人了。

  在胤崭露头角之前,康熙根本看不到有人性的儿子,一个都没有。

  康熙走了,没带走半片云彩!

  老大临走之前,故意当着胤的面,恶狠狠的朝地下吐了一口浓痰。

  别说胤了,明眼人谁还不知道啊,这个梁子结深了,必然是不死不休。

  胤只当没看见似的,在他的眼里,老大虽然还是贝勒,却和活死人没啥两样。

  呵呵,你这头蠢猪,不须小爷我动手,自有滚滚天雷,砸得你永世不得翻身。

  不客气的说,明珠垮台的那一刻,老大已经彻底的出局了。

  等客人都走光了,胤陪着老四、老十三,另开一席。

  “四哥,四嫂劳苦功高,就请了她一起入席吧?”胤的提议,赢得了老十三的喝彩。

  “是啊,四哥,这里又没外人!”

  这话让老四听了,仿佛盛夏的三伏天,猛灌下一杯冰啤酒一般,从头爽到脚。

  “来呀,去告诉福晋,就说她辛苦了,我们哥三都想敬她几杯。”

  胤早知道,老四的闷嘴葫芦是装的,却不成想,他竟然这么会说话?

  这年头,汉臣之家的姑娘,忙着裹脚装淑女,把朝廷禁止缠足的旨意,完全当成了空气。

  另一边,旗下的豪门大姑奶奶们,个个都是天足,人人都会骑马,酒量还不低。

  四福晋到了后,也没假正经,寒暄了几句,便坐到了老四的右手边。

  八人座的圆桌,老四两口子,居于上席,老十三在左侧,胤则在右侧相陪。

  “十五弟,恭喜你呀,八喜临门!”老四举起酒杯,主动伸向胤。

  胤心里透亮,他晋升为贝子,又管了内务府,老四难免有点小想法了。

  实际上,胤真不乐意当这个鬼贝子。

  等老四登基之后,封个和硕愉亲王,还世袭罔替,难道不香么?

  但是,康熙成心想把胤顶上来,充当挡箭牌或磨刀石,胤如之奈何?

  “四哥,实际上,我这次真的是险象环生……”

  屋里都是自己人,侠义肝肠的老十三又从不告密,胤也就把在宫里历险的经历,详细的说了一遍。

  老四还没说话,四福晋就叹息道:“十五弟,真难为你了,好悬!”

  “是啊,好悬。不过,富贵险中求,一向如此。”老十三的帮腔,让老四释了怀。

  胤再被康熙看重,康熙也不可能违背祖制,把皇位传给汉女之子。

  更重要的是,胤的母族,不可能抬旗,这就彻底没机会了。

  哪怕是老十三的机会,都比胤大许多倍。

首节上一节48/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