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是康熙 第97节

  但是,有个发神经的亲爹,胤为了自保,必须事先有所准备。

  康熙就坐在榻边,虎视眈眈的盯着来看望老十九的每一个亲儿子。

  轮到胤的时候,他满是焦急的先探手摸了老十九的额头,嗯,烧得很厉害!

  紧接着,胤又摸进被子里,哎,老十九浑身发烫!

  毕竟是亲弟弟,又才几岁,胤很容易联想到年龄相仿的老十八身上。

  这个时候,胤顾不得利害算计了,当即跪到了康熙的脚边,主动建议说:“汗阿玛,十九弟的被子盖得太厚了,不利于退热。臣儿以为,应该少盖点被子,多喝点水,最好用温水擦一擦身子,也许可以帮着快速的退热。若是蒙古王公有冰窖的话,可以取些冰来,敷在十九弟的头上,或是夹在腋下。”

  实际上,胤的做法,都是他儿子小时候,总是莫名其妙的发烧,大三甲儿科教授教他的物理降温的法子。

  因为,人体适当的低烧,其实有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只有高烧持续不退,才是致命的。

  见胤说的头头是道,康熙就有些心动。

  可是,叫来太医们一问,太医们的集体意见是:闻所未闻,匪夷所思。

  若不是胤提的建议,太医们肯定会说:一派胡言!

  几名洋医传教士跟着胤一起来的木兰围场,因洋鬼子的长相十分特殊,肯定瞒不过人。

  所以,胤又主动建议,请洋医来诊治一下,试试看?

  康熙得过疟疾,是洋人传教士治好的,他本来对西医很有信心,便采纳了胤的意见。

  可是,当洋医提出放血的时候,遭到了太医们的激烈反对。

  康熙也觉得太离谱了,就把洋医和胤一起,都赶出了御帐。

  洋医可以不看病,胤却不敢走远,他就守在御帐外,和哥哥们站在一起。

  鱼腥草等天然抗生素,仅仅是有点杀菌的作用而已,并无退烧的作用,胤也就不敢多嘴了。

  万一,老十九吃了鱼腥草后,有个三长两短,胤就是自取灭亡了。

  忽然,大帐内,传出康熙愤怒的训斥声:“二阿哥,你弟弟病得这么重,你居然毫无忧伤之态?朕苦心栽培了你三十几年,竟然没有想到,你竟是如此无情无义之徒……”

  康熙越骂声调越高,越骂心里越发凉。

  胤冷眼旁观之下,赫然发觉,老大莫名其妙的两眼发亮,有种跃跃欲试之感。

  这头蠢猪,胤懒得再看他。

  说实话,胤的哥哥们,包括老三、老四和老八在内,都和老十九没啥感情。

  硬要他们装出哀伤的样子,说实话,真的做不到。

  但是,大清是康熙的大清,一切都要以他的看法为准!

  儿童的高烧,若是持续不退,非常致命!

  拖到后半夜,帐内忽然传来了康熙焦急的叫声,“你们这些太医,全是废物饽饽,快叫小十五进来!”很有点急病乱投医的架式。

  胤进帐之后,赫然发现,老十九已经烧得开始说胡话了!

  危急时刻,胤完全忘记了算计利害关系,赶紧吩咐人端来温水,他亲手拧了湿毛巾,果断的替老十九擦遍了全身。

  高烧不退的另一个负面危害,就是脱水严重。

  这个节骨眼上,胤干脆亲自动手,十分用力的捏紧老十九的腮帮子,迫使他张开嘴。

  “还楞着干什么,赶紧灌水啊?”

  见梁九功迟疑着不敢灌水,胤实在气不过,索性抬腿踢了他一脚。

  这个没蛋的狗太监,就是鬼心眼子极多!

  挨了踢后,梁九功这才端起碗,凑到老十九的嘴前,把温水灌了下去。

  “一碗水肯定不够,再来一碗!”胤也不管康熙是个啥想法了,现在是救人要紧。

  两碗水灌下去之后,胤又亲手拧了温帕子,替老十九擦遍了全身,希望帮他快点降低体温。

  能做的,胤都做了,剩下的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胤重重的喘了口粗气,死盯着老十九之时,忽然额头上被人拿帕子抹了把汗。

  胤几乎是下意识的抬头一看,啊,康熙居然亲自替他擦汗?

  “臣儿该死,忙糊涂了,居然没注意……”胤有些语无伦次的想解释。

  康熙摆手制止了胤的解释,叹息着说:“朕又不是睁眼瞎,你坐下歇会吧?”抬手指着梁九功搬来的小马扎。

  “臣儿不累,只求汗阿玛保佑十九弟,能顺利的退了高热!”

  太子一直站着,胤若是坐了,那才是大蠢蛋!

  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天快亮的时候,老十九身上的高热,终于有所缓解了。

  康熙摸着老十九已经退了大半热的额头,以前所未有的温柔态度,吩咐胤:“你下去歇着吧,别累坏了身子!”

  只是,老十九的病情仅仅只好转了几天,突然急转直下,再次发了高烧。

  到这个时候,康熙就算是再傻,也明白了,太医们对高烧的孩子,几乎束手无策。

  只是,这一次胤再怎么努力想给老十九降温,也都无济于事了。

  没撑到天亮,老十九便咽了气!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康熙,悲从中来,禁不住伏尸大哭。

  胤真哭不出来,但是,他沾着口水,狠狠的在袖内姜帕上搓了一把,捂脸跟着大哭不止。

  哭着大花脸的康熙,无意中看见,太子呆站在一旁,不仅没有哭,反而一脸的平静。

  咔咔,天雷勾动了地火,康熙再也忍不住的对太子破口大骂。

  “毫无手足之情!”

  “亲弟弟走了,居然没有半点哀容?”

  “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唉,康熙鼓动着毒舌,对太子进行疯狂的毒液输出。

  一直干嚎无泪的老大,以为反击太子的好时机到了,忽然挺身而出,主动揭发太子的不轨之举。

  “汗阿玛,臣儿夜巡御帐时,好几次发现二阿哥躲在外边偷窥……”老大的脑子一热,也不管话里是否有漏洞了,硬把屎盆子往太子的头上扣。

  胤赶紧把头一低,老大真是一头蠢猪,黑状都不会告!

  老大这一杆子下去,彻底打翻了一船人,把御帐四周的护军和侍卫,全都扫入了罪人的行列!

  “四阿哥,你和大阿哥一起,把二阿哥看押起来!”已经上了头的康熙,气得当场下令要抓太子。

  如果,太子这个时候,果断下跪,抱着康熙的大腿,苦苦求饶,倒还有缓和的余地。

  偏偏,太子被溺爱了三十几年,一直是想揍谁就揍谁,从来不知道低头服软是个啥滋味。

  “我早就不想当这个太子了!”胤撂下这句狠话后,再不搭理康熙,昂首挺胸的大踏步离开了御帐。

  胤心里透亮,骄横了几十年的太子,居然自己主动放弃了最后的解释机会。

  康熙气得脸色发青,当着所有皇子的面,歇斯底里的吼道:“那朕就废了你!”

  已经走到御帐门口的太子,居然鬼使神差的停下脚步,猖狂的反驳说:“不稀罕!”

  胤赶紧把头一低,这不是往火上浇油么?

  康熙气得浑身发抖,竖手指着太子,却好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时,老大想落井下石,故意猛推了太子一把,厉声喝道:“快走吧,你真想气死汗阿玛不成?”

  “哼,你算个什么东西?竟敢碰孤?”太子恨恨的骂了老大一句,掉头就走,负气离开了御帐。

  胤在心里暗暗一叹,太子这一走,等于是多年的父子亲情,彻底抛诸于脑后!

  “滚,都滚出去!”康熙终于爆发了,把所有人都赶出了御帐。

  话虽如此,胤他们真没胆子走远。

  毕竟,刚死了亲弟弟,真走远了,万一康熙发了神经,天知道会惹出何等大祸?

  胤紧紧的拉着老十八的手,心里默默念叨,天佑吾弟,总算是逃过了死劫!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梁九功忽然出来了,他快步走到胤的跟前,小声说:“十五爷,万岁爷想十八爷了,您看?”

  胤心里有数,康熙这是想从老十八的身上,找到心灵的慰籍。

  梁九功领着老十八进帐不久,里边就传出康熙和老十八的混合哭声。

  胤完全想象得到,康熙一定是抱着八岁的老十八,心里感到后怕!

  老十八当初若不是忤逆了君父,没被康熙带在身边,出事的很可能就是他,而不是老十九了。

  夜幕再次降临,胤正是没精打采的时候,猛然看见老大在魏珠的引领下,鬼鬼祟祟的钻进了御帐。

  胤不由精神一振,莫非,替父杀弟的名场面,这就要上演了么?

  PS:这是昨天的加更。昨天票数差太多了,就三更吧!今天帮我冲上新书月票榜的前三,一定有四更!

第129章 一废太子(3)

  老大偷偷摸摸的进了御帐,实际上,很多人都看见了。

  但是,大家都在装糊涂。因为,傻子都知道,老大巴不得康熙废了太子,换他做储君。

  老大在里边,待了很久,也不知道和康熙说了些啥?

  胤故意没和老四站在一起,越是这种关键时刻,越不能惹来结党的联想。

  第二天一早,康熙就召集了诸王大臣、所有皇子们,公开宣布说:“朕承太祖太宗世祖弘业……”途中几次哽咽停顿,悲伤的伏地大哭。

  王公大臣们,赶紧把康熙扶了起来。

  康熙接着又说:“太祖太宗世祖之缔造勤劳、与朕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以付此人。俟回京昭告于天地、宗庙、将胤废斥。朕前命直贝勒胤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为皇太子之意。胤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

  尘埃落定之后,胤并没有看太子,而一直暗中观察着老大的一举一动。

  康熙公开说,即使废了太子,也不可能立老大为储君,等于是直接宣布了老大的出局。

  啧啧,老大的脸色,变得一团漆黑。可想而知,他心里的沮丧和痛苦,根本无法用语言去形容。

  很显然,康熙有所准备,便命侍卫把告天的文书,交给诸王和皇子们,依次传阅。

  就在这时,一直跪地不起的太子胤,忽然挺直了腰杆子,大声说:“我的皇太子是皇父给的,皇父要废就废,免了告天罢。”

  康熙气得浑身发抖,厉声让老四把太子带走。

  “走就走。”太子还真是头倔驴,妥妥的宁折不弯。

  老四没办法,只得亲自出面,请太子退下了。

  当众废了太子之后,康熙也很有些累了,便宣布即日启程回京。

  即将启程的当晚,老大也许是不死心,也许是还想挽救一下前途和命运,居然又鬼鬼祟祟的来找康熙。

  老大进了御帐之后,过了好一会儿,梁九功忽然出来,叫胤进去。

首节上一节97/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