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是康熙 第99节

  骁骑甲,也就是布面铁甲,重达四十多斤。因为,实在是太重了,很影响机动能力,平时几乎没人穿。

  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准噶尔汗国的火绳枪普及率,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重甲骑兵的正面突击,不仅极难突破敌军的阵形,而且,伤亡率也不低。

  大清的鸟枪不仅很笨重,射速还极慢,远不如准噶尔汗国从罗刹国买来的火绳枪。

  但是,大清可以利用雄厚的国力,造出很多子母火炮。

  噶尔丹被弄死的那一战,清军靠的就是火炮的狂轰滥炸。

  但是,通州大营并无火炮的编制,火炮都归火器营管辖。

  从木兰围场回京,大约一千里左右。

  胤带着500索伦兵和6000精锐骁骑兵,只用了五天时间,就赶到了通州大营附近。

  实际上,这么大股的兵马调动,早就惊动了通州大营都统额伦特。

  说起来,胤和额伦特,也算是老熟人了。

  上次,胤来通州接亲戚的时候,额伦特就出面接待过他。

  胤派人给额伦特送信,让他来这边接旨。

  额伦特作为康熙的心腹,自然不是等闲之辈,他居然先派了名心腹参领过来。

  等验明了旨意和大令无误,额伦特这才带着通州大营的高级将领们,过来拜见胤。

  “上谕,著皇十五子、贝勒胤,接管通州大营……钦此!”

  颁了旨意之后,胤故意把额伦特等人,都扣在身边。

  没人敢挑事的情况下,胤很自然的接管了整个通州大营。

  三万八千名通州精锐,外加500索伦兵,还有6000骁骑在手,嗨,如今的胤,几乎掌握了大清一半的禁旅八旗。

  不过,现在的胤,面临的困境,其实和老十四在青海之时,几乎一模一样。

  胤的手里,看似掌握了无敌的力量,实际上,底下的带兵将领,都是康熙的心腹。

  另外,大军的粮饷供应,也都完全捏在康熙的手心里。

  不客气的说,以康熙的政治智慧,早就料定了,胤即使手里有兵,也翻不起大浪!

  实际上,因为老十三的失踪,引起了康熙的高度警觉。

  让胤控制通州大营,康熙仅仅是未雨绸缪的防御性措施罢了。

  老十三要动手,有两个条件,必不可少。

  其一是,太子在他的手上,其二是密云大营或通州大营,必占其一。

  可是,就在胤坐镇通州大营的第二天晚上,忽然接报,京城里火光冲天,出现了大乱!

  如果是一般人,这个时候肯定会琢磨着,率军进京平乱了!

  可是,胤不仅稳坐钓鱼台,而且,下令紧闭营门,胆敢擅自离开营地半步者,就地处决!

  胤看得非常清楚,康熙给他的任务,仅仅是控制通州大营而已。

  若是,擅自出兵平乱,不仅无功,反有重罪!

  用早膳的时候,胤把额伦特等人,都叫进大帐。

  帐外正在煮羊,肉香味随着微风飘进大帐内,格外的馋人。

  自从胤接管了通州大营之后,营内的伙食水平,蹭蹭猛涨。

  反正吧,通州就近在咫尺,集市上的牛羊,以及仓库里的粮食,也多的是,可以狠命的造。

  “大帅,弟兄们都馋酒了!”额伦特看准了胤的心情还不错,就大着胆子的主动提议赏点酒喝。

  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清军大营里,其实是允许喝点酒的。

  也许是额伦特的这一声大帅,让胤很满意,他便命人拿来了两坛黄酒。

  十几名高级将领,每人只许喝一碗。

  实际上,对于参领以上的将领,胤完全不感兴趣。

  胤真正感兴趣的是,诸多的佐领们。

  八旗兵都是世袭的职务,父传子,兄传弟。所以呢,往往一个佐领里边的人,都是极为熟悉的乡党。

  这就相当于,世袭连长的手下,要么是老部下,要么是老部下的兄弟或儿子。

  在冷兵器时代,这种组合,其实是颇有战斗力的。而且,逃兵甚少。

  逃得了和尚,还能逃的了庙?

  一人当逃兵,全家跟着倒霉,就是很现实的问题。

  所以,就算是和通泊惨败,二品以上的大员,竟然无一投降,要么自杀,要么战死了!

  胤在通州过了十天悠哉乐哉的滋润日子,终于等来了康熙的旨意。

  老十三已经找到了,胤的接管行动正式结束。

  康熙命索伦营和骁骑营,各自归建,不再隶属于胤。

  胤心里比谁都清楚,只要康熙还能喘气儿,任何人都别想摸到实实在在的兵权。

  刚刚回京的胤,就听到了一个消息,老十三被圈禁于宗人府,罪名是擅自和蒙古王妃幽会。

  胤一听这事,当即笑出了声。

  太离谱了,还有比这个更荒谬的理由么?

  不过,胤心里有数,康熙故意这么说,其实是不想宰了老十三。

  康熙回京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召集议政王大臣,一起开会。

  此前,胤并不是议政大臣,可是,康熙却派人通知他进宫参会。

  议政处的会场,就在太和殿内。

  胤进殿的时候,发现马齐一脸喜色的和人家交头接耳,聊得很开心。

  是啊,太子已经被废了。庶长子老大的贝勒府里,被抄出了巫蛊之物,坐实了魇镇太子的恶名。

  剩下的皇子里边,除了立贤王老八为储君之外,还能立谁?

  照道理说,今天的会议十分特殊,不可能出现汉臣的身影。

  可是,张玉书和李光地,这两位汉人中堂,也赫然在场。

  准确的说,张玉书和李光地的出现,标志着康熙掌握的皇权,已经彻底凌驾于八旗诸王之上。

  站在郡王堆里的老四,给胤递了个特殊的眼色。

  胤一看就懂,老四也顺利的完成了康熙给的考验任务。

  太子被废之后,一直归老四监管。

  实际上,这已经说明了,老四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非同寻常。

  此时此刻的太和殿内,若是投下一颗大炸弹,嘿嘿,大清马上药丸!

  佟国维谁也没看,一直盯着胤的一举一动。

  实际上,胤坐镇于通州大营之后的三个时辰内,佟国维已经知道了消息。

  这就必须佩服康熙的高明之处了!

  在大清,任你再有权势,只要手头没兵,就是任由康熙宰割的鱼腩。

  想怎么宰,就怎么宰,毫无反抗的余地!

  等人都到齐了之后,殿内忽然传来了梁九功的鸭嗓:“皇上驾到!”

  “奴才等,恭请圣安!”

  “臣等,恭请圣安!”

  在大片的奴才声中,冒出两个称臣的,多少有些怪异。

  康熙缓步走上须弥座,稳稳的坐到了龙椅之上。

  出乎马齐等人意料的是,康熙一张嘴,就说了太子胤的种种好处。

  比如说,很会读书啊,擅长监国啊,精通河务啊。

  可是,康熙说了半天,竟无一人附和他。

  在场的人,谁不是人精啊?

  康熙的意思是,分明不想正式下诏,废除太子。

  可是,大家都知道,被废过一次的太子,威信已经扫地。

  谁敢支持康熙,就不怕将来整个家族,被新君清算么?

  康熙嘴巴都说干了,连他特意叫来的李光地和张玉书,都一直垂头不语。

  完全找不到友军的康熙,只得硬着头皮的点了胤的名。

  “十五阿哥,你怎么看?”

  PS:这是昨天的第二更,求赏月票,加更在早上。

第131章 一废太子(5)

  满朝重臣,竟无一人支持康熙。

  胤便心里有了数,康熙肯定会点他的名,让他出来当友军。

  不然的话,叫来他此做甚?

  然而,胤若是今天当了康熙的友军,将来在雍正帝的面前,何以自处?

  胤出班之后,老老实实的说:“回汗阿玛,臣儿并非议政大臣,安敢妄议军国大政?”

  是啊,你私下里问我,我肯定可以畅所欲言。

  公开场合下嘛,嘿嘿,那就别怪了,小爷尤为擅长太极神功!

  康熙满是期待的等着胤支持他,可是,胤冠冕堂皇的理由,竟然无懈可击!

  “那好,朕命你兼任议政大臣。现在,你可以名正言顺的说出心里话了!”康熙要耍流氓了,神仙都挡不住。

  康熙先给点甜头,还有层意思:他想诱惑胤主动站出来,替太子说好话,再赏更大的甜头。

  只可惜,再大的甜头,能是皇位么?

  胤还真不稀罕!

  “臣儿唯皇父马首是瞻!”胤并没有吃了糖,就替康熙当枪使。

  哪怕,康熙再怎么循循善诱,胤也不可能当场让老四失望!

  这时,马齐看不过去了,惟恐继续下去,会坏了老八接位的美事儿,赶紧出来狠怼康熙:“皇上,君无戏言,太子已经被您废了!”

首节上一节99/2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