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第9节

  马寻连忙说道,“我这是为了姐和太子,自家人说这些做什么?”

  朱重八瞪着眼,不高兴了,“你也知道是自家人,给你封赏就推三阻四,你什么时候拿俺们当自家人了?偏偏就是你这个小的要护着你姐、你外甥,俺这个当姐夫的给你点好处,你就和俺不是自家人?”

  朱标也连连点头劝道,“舅舅,娘是皇后、我是太子储君,舅舅就是立了不世之功!再说外公本就是徐王,不让你承袭王爵都有些对不住您了。国公之位就该是你的,还该是诸国公之首!”

  马秀英也连连点头,自家小弟不当王爷可以理解。但是救了太子、救了大明社稷,这就是不世之功!

  马寻被这一家三口捧的五迷三道,险些都找不到北,都有些膨胀了,我真的立了不世之功?

  等到马寻离开乾清宫,马秀英立刻对朱标说道,“你以后当了皇帝,可千万对你舅舅好些!”

  “娘,您说的是哪里话!”朱标不高兴的说道,“舅舅待我如何,我心里没数?”

  马秀英饱读诗书、熟读史书的优势就发挥作用了,“汉武苛待其舅田,唐高宗流放其舅长孙无忌,是也不是?”

  朱元璋都在旁边点头了。

  朱标就哭笑不得的解释,“娘,田咎由自取,我舅舅可不是那么跋扈、不知进退的人。长孙无忌虽有大功,只是晚年也有大错。我舅舅不会!”

  朱元璋心思一动,“俺还是得防着些,给你舅舅金书铁券,到时候可免死!”

第14章 相中了

  马寻现在有些一言难尽了,本来以为自己可以出宫了,但是现在变成了在皇宫里干活。

  好消息是得到了自由,现在要去的地方不少,不用整天都在陪太子读书了。

  坏消息就成为了‘保姆’,准确的来说是保健医生,现在要做的事情自然也不算少了。

  现在如今这座皇宫是三年前开始建造,当时是以精通堪舆术的刘伯温为首选择了这个风水宝地,发动二十万人填燕雀湖建宫。

  皇宫不用说,自然是富丽堂皇、气势巍峨,也遵循礼制、呼应天象、顺应自然,没得挑剔。

  这毕竟是故宫的模板,奠定了后世的一些建筑风格。

  但是马寻觉得地势有点低,而且在填湖造宫的情况下,也有点潮湿。

  东宫前的梅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被砍了,后花园的那些花也被砍了,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然后太医院那般传出来了一些消息,陛下震怒责罚了一些太医,幸亏皇后和太子保护,这才么有杀人。

  马寻这个国舅爷又一次被人认知了,小道消息就是他诊出皇后和太子有疾,一时间人心惶惶。

  至于爵位等没有立刻封赏,千说万劝总算暂时拦下来了。

  老朱之所以答应倒不是熄了封赏的心,而是他原本就打算等到北伐成功之后大封功臣,不出意外的话就是明年的事情了。

  到时候一起封,虽然对开国功臣的封爵有了初步的排序、计划,但是还要进一步的完善。

  沐英看到马寻的时候直接跪下,“外甥给舅舅磕头了,若是皇后有恙,我不及尽孝,万死莫赎!”

  马寻赶紧扶起来沐英,“像什么话!皇后是我姐,用得着你这样!”

  沐英还是心有余悸,抹着泪说道,“皇后与我有活命之恩,若非殿下抚育,岂能有我今日!”

  “真想给皇后做点事情,你安排人去广东。”马寻说道,“那边好像有一味药叫做化橘红,化痰止咳,那玩意儿看着像柑橘。”

  马寻仔细看过一些草药,没有找到化橘红,他也着急。《本草纲目》还没出来呢,以后的一些贡品现在也没出现。

  沐英立刻认真起来,“舅舅,您细说,俺仔细听着。”

  沐英在认真记着,身边的小太监也在记着,而一个小侍女悄然跑走。

  朱元璋来了,激动万分的问道,“小弟,你找到了奇药?”

  “不算奇药,稍微有点用。”马寻顿时头疼,赶紧解释,“姐夫,您派人去广东,那边有些人该知道这玩意儿。我叫它化橘红,不知道其他人怎么称呼。”

  朱元璋欣慰的拍了拍马寻的手,“小弟,以后有这类东西,你只管安排人去取,不怕找不到。”

  马寻不怕找不到这些东西,他怕的是空欢喜一场,到时候没办法交差,他又不是正经医生。

  在如今这个年代,一场感冒说不定就能要人的命,更何况是以后即使医学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依然无法根治的哮喘呢!

  看到马寻要出宫,老朱又要嫌弃了,“你姐和你外甥病着,你倒是想要出去找媳妇,你倒是好大的心!”

  马寻忙不跌的说道,“姐夫,姐和太子没病,没多大的事,小心护理就好。您别自己吓唬自己,更别吓唬他们,心情好了、不受累,自然就好了!”

  朱元璋也立刻点头,自家妹子和好大儿虽然有气疾,但是不严重、不影响生活等等,这就行。

  他怕的就是自家妹子像长孙皇后那样,这都有点应激、反应过度了。

  看着朱元璋,马寻问道,“姐夫,我现在还能不能出宫?”

  朱元璋立刻催促起来,“去啊,快些去!你要是看不中刘基那老匹夫的闺女,回来和俺说!”

  在内心深处,他还是希望马寻看不上刘伯温的女儿。只是碍于皇后和太子的意见,所以暂时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要是马寻也反对,那就可以偷着乐。

  给小舅子找个好生养的多好,找个娇娇弱弱的大家闺秀,哪像是种田人家该有的样。传宗接代才是第一位,膀大腰圆就算了,起码得大腚好生养啊!

  昂昂昂

  朱元璋嫌弃的看了一眼旁边的傻驴,“蠢东西,除了叫就会吃!”

  马寻补充一句,“还闲不住,出门就得带着它。”

  朱元璋笑了起来,“倒也通人性。”

  对于马寻这个小舅子,朱元璋是越来越喜欢了。性子好、守本分,还救了皇后和太子。

  现在也不像最初那样时时刻刻恪守本分、小心翼翼,多了些亲近,是真的成了一家人,不用时刻拘束着了。

  朱元璋对沐英吩咐说道,“护好你舅舅,他一身功夫稀疏平常,遇到狠一点的就招架不住。”

  沐英连忙保证,“陛下放心,臣就是豁出性命也护着舅舅安全!”

  “我就是去看看媳妇,怎么说的好像是要打仗了?”马寻不理解了,“真要是这么凶险,我去找大姐夫说话,我去逗景隆。”

  朱元璋不说话了,他要是坏了马寻的好事,皇后要跟他拼命。马寻的婚事,这可是大事!

  再次出宫的马寻看着街上的行人说道,“应天府到底是京城,富贵繁华。”

  沐英骄傲说道,“应天府本就是江南重镇,陛下夺得这里已经十四年了。这里龙盘虎踞、是我大明基业之地!”

  在沐英的带领下,马寻到了刘伯温的府邸,刘伯温都五十九了,小女儿才十七。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刘伯温生孩子也比较晚,他的长子才二十三。

  原配没能留下子嗣,继室生下刘琏、刘以及女儿后过世,在投奔朱元璋后被老朱赏赐章氏,这是侍妾了,虽然也育有两个女儿,但是岁数太小、且是庶女。

  刘伯温打量了几眼又黑又瘦又高的马寻,笑着作揖行礼,“老朽见过国舅。”

  “御史中丞有礼了。”马寻也连忙还礼,“我不通经史,陛下和皇后殿下多有不满,令我上门讨教。”

  刘伯温心里苦,前些天她的小女儿才被叫去宫中,据说皇后还亲自问了姓名、生辰,这本来就不合适。

  但是这也不算什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刘伯温只是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些勋贵。

  宗室就不用担心,因为那些皇子们的岁数不合适。

  一家有女千家求,刘伯温对于自己的女儿非常喜欢、骄傲,哪知道被皇后惦记上了,看样子要许给这个当过和尚的国舅爷。

  进府后枯坐,刘琏和刘也被叫了过来,名义上是请教学问呢。

  沐英急了,说道,“御史中丞,您的子女并未全过来吧?舅舅喜欢喝茶,让人奉杯茶如何?”

  刘琏和刘兄弟两个很意外,他们非常了解。

  别看沐英是皇帝、皇后的义子,也带过兵打过仗,但是极其喜欢读书,和偏将军李文忠平时都穿儒生服,说饱读诗书都不为过,怎么现在这么无礼了?

  刘伯温心知肚明,一家有女千家求,但是现在他的女儿要被贵人挑剔,“这就让我女儿奉茶。”

  沐英立刻笑了起来,非常开心,“这就好、这就好!”

  刘琏和刘也反应过来了,沐英都成家、有了子嗣,那就是这么国舅爷了?

  一时间兄弟两个喜忧参半,皇后的地位他们自然清楚。可是这位国舅爷,据说是不怎么读书,看着也是有些粗鄙。

  一个少女轻移莲步,端着托盘来到了庭中。

  “父亲大人,请用茶。”

  声音清脆,有些甜美。

  马寻的眼睛有点直,鹅蛋脸、狐狸眼,身高应该是一米六左右,可甜可御啊。

  沐英立刻起身,一左一右的拉着刘琏、刘,“上回读到《经》有些不解之处,我们去探讨一下。舅舅读书不少,御史中丞可以解惑。”

  刘琏和刘还想反对,不过根本不是沐英的对手。

  刘伯温叹了口气,女儿看起来是保不住了,国舅爷应该是看上了!

第15章 亲戚

  没什么一见钟情,无非就是见色起意。

  在明白没有什么婚姻自主权的情况下,马寻当然希望找一个漂亮的,性格稍微好一点的妻子。

  马寻回到了皇宫,被通知直接回院子,他顿时大感不妙。

  李贞的院子里一屋子的熊孩子,朱、朱等人还好一点,朱棣、朱就是在逗李景隆。李景隆这小屁孩也不争气,非得跟着朱棣等人玩。

  “快快快,把旺财送回去。”马寻头大了,立刻对沐英说道,“给栓好、锁了门再过来。”

  沐英就忍着笑,结果朱跑了过来,“舅舅,我送旺财回去!”

  马寻立刻出言阻止,“你们几个都回去,让沐英送!快走!”

  李贞等人笑呵呵的看着,时间长了就可以看出来人心,马寻现在虽然还是保持着一定分寸,但是不会处处见外。

  几个跟屁虫开始‘声讨’了,一个个的都不满自家亲舅舅小气,连旺财都不愿意贡献出来给他们玩。

  马秀英打趣说道,“看样子是相中了?”

  李贞老怀开慰,“这就好,小弟眼界高,他能相中就好。”

  朱元璋不满意了,冷嘲热讽的说道,“穷讲究,自个儿一穷二白的,还想要寻个大户人家的娇小姐,怎么想的?”

  马秀英更加不高兴了,话里带刺的说道,“放牛娃都敢惦记地主家的小姐,俺家书香门第、诗书传家,怎么就配不上刘先生的闺女?”

  朱元璋偃旗息鼓,也就是徐达、汤和这些人不在京城,要不然就撕烂他们的嘴,四处透风的嘴、什么都说!

  朱标就开心的说道,“婉儿先说过我那小舅母颇有才情,为人也伶俐,肯定是舅舅的良配。”

  朱元璋顿时吹胡子瞪眼,“你和她什么时候又见过面?你们两个都说些什么?还要不要礼数了?”

  朱元璋骨子里还是有些封建老古板的特点,对一些事情看的比较重。

  马秀英更加不满意,“你瞎说什么?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家标儿和婉儿私定终身?管好你的嘴,传出去了婉儿如何做人?”

  李贞也提醒朱元璋说道,“重八,这话哪能说出来。你也是长辈了,身份又尊贵,话说出来容易让人多想。”

  马寻抓住机会落井下石,“大姐夫说的对,陛下是皇帝。我想无非是太子前几天接送她们出入宫的时候见过,路上说了几句话罢了。”

  朱元璋忽然笑了起来,“就俺是外人?姐夫,俺俩关系可更亲!哪能帮着他们数落俺!”

  “姐夫帮理不帮亲,再说了,俺是外人了?”马秀英笑着说道,“小弟明年成亲,须发长长一点,能戴冠了就成亲。”

  马寻的头发不算短,都到了后脖颈了。只是放在如今这年代,那就是短了,不知道的是以为刚还俗没多久,或者是刚出狱呢。

首节上一节9/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