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1023节

  【并被擢升至古罗马的骑士经济阶级,即Equites。】

  【对于一个“蛮族”出身的人来说,这是极其罕见的殊荣。】

  【在罗马人眼中,阿米尼乌斯堪称“罗马化”成功的完美典范。】

  【他先是参加过,帝国在伊比利亚半岛镇压大起义的战役。】

  【随后在日耳曼尼亚前线,指挥着由日耳曼人组成的辅助部队作战。】

  【他被罗马高层视为极其可靠、值得信赖的军事指挥官。】

  【阿米尼乌斯被任命为骑兵队长,率领辅助部队作战。】

  【能够与罗马高级军官们平起平坐,自如地与总督瓦卢斯并肩骑行交谈,用流利优雅的拉丁语讨论军务。】

  【罗马人对他的信任,甚至到了允许他自由穿越边境,回到自己部落探亲的程度。】

  【然而,罗马人万万没有想到。】

  【阿米尼乌斯所展现出的忠诚与同化,不过是一层精心编织的假象。】

  【在罗马的心脏中生活成长的岁月里,他亲眼目睹了总督瓦卢斯的傲慢无知、罗马军团的残暴不仁。】

  【以及日耳曼各部落,在压迫下日益积聚的滔天怒火。】

  【这一切让他内心深处的日耳曼之魂彻底觉醒。】

  【他暗自立下誓言,终将利用罗马教会他的一切语言、战术、对罗马思维的理解等作为武器。】

  【调转矛头,给予这个傲慢的帝国最致命的反击。】

  天幕视频里,饰演阿米尼乌斯的演员十分帅气。

  弹幕观众也是纷纷的发言。

  《什么荣誉罗马人。》

  《罗马努尔哈赤,竟能如此相像?》

  《刘渊:这不巧了么?》

  《也就是一个骑兵队长,看来还是不受重用,所以要叛。》

  《罗马军团骑兵队长可不差,基本等于军团二把手。》

  《辅助军团实力可不差,某种意义上就是特种兵,因为他们中很多来自当地,善于操作某些兵种。》

  《再怎么罗马化,终究是日耳曼人。》

  《再怎么汉化,终究是游牧民族。》

  《其实阿米尼乌斯的计划,被他的岳父出卖了,只是瓦卢斯不信。》

  《,不仅有努尔哈赤,还有舒尔哈齐是吧?》

  而在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看到这里,也是连连摇头。

  李世民叹道:“虽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但这罗马的指挥官瓦卢斯,是否也过于傲慢了一些?”

  “提出建议的是日耳曼人。”

  “进攻的目标是日耳曼部落。”

  “然后另一个日耳曼人还提出了警告。”

  “像这种情况,即使继续信任阿米尼乌斯,也得做两手准备啊!”

  “瓦卢斯啊,由你率领,罗马这一场惨败,倒是输得不冤。”

第880章 当森林开始说日耳曼语

  天幕继续讲述:

  【当罗马人正沉醉于,将日耳曼尼亚彻底纳入帝国版图的鸿图时。】

  【阿米尼乌斯以其敏锐的洞察力。】

  【捕捉到了同胞心中熊熊燃烧的怒火。】

  【在他眼中,罗马的税收,远远不只是经济负担。】

  【而是强加于自由部落民身上的屈辱枷锁。】

  【罗马的法律体系,粗暴地践踏着他们古老的传统与习俗。】

  【而那些驻扎在部落土地上的军团,更是赤裸裸的侵略者象征。】

  【当然,阿米尼乌斯深知仅凭满腔怨恨,远不足以撼动罗马帝国的根基。】

  【日耳曼诸部落虽然血脉相连,同宗同源。】

  【却长期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

  【他们以亲族为纽带,结成松散的社群。】

  【却又因世代的仇恨、领土纷争和旧日恩怨而四分五裂,各自为战。】

  【阿米尼乌斯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根深蒂固的分裂,正是罗马得以维持统治的关键。】

  【如果不将这股分散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那么即使日耳曼人的愤怒再炽烈十倍,也终将被组织严密、装备精良的罗马军团逐一击破,永无翻身之日。】

  【团结,是生存的唯一希望。】

  【于是,阿米尼乌斯悄然行动起来。】

  【他脱下罗马军官的戎装,以同胞的身份秘密联络各部落的首领与长老。】

  【他不再使用拉丁语,而是用日耳曼方言传递着信息。】

  【他让大家相信,罗马军团并非不可战胜。】

  【而眼下,正是千载难逢的复仇良机!】

  东晋。

  桓温看着天幕,也再一次的说道: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看天幕上的罗马,如此的繁华、强大。”

  “而日耳曼人,只是生活在部落里的一群蛮夷。”

  “阿米尼乌斯在罗马,是军团二把手,在前线仅次于瓦卢斯,和其他高级军官平起平坐。”

  “而在日耳曼人那边,他只是一个部落的王子,并不是所有日耳曼的王。”

  “但就是这样,阿米尼乌斯依然选择背叛。”

  “呵呵!”

  “我华夏也曾经吃过这亏。”

  “但在神州陆沉、衣冠南渡之后,想必大家都是懂了。”

  “以后的朝代,也会吸取我大晋的教训。”

  ……

  天幕继续

  【阿米尼乌斯巧妙地利用各部落,对罗马高压统治的共同仇恨,在幽暗的森林深处、在偏远的部落营地,促成了无数次秘密会谈。】

  【凭借其王族出身,和在罗马世界的经历所带来的威望。】

  【阿米尼乌斯艰难地弥合着部落间的裂痕。】

  【渐渐地,一个脆弱的反罗马联盟开始成形。】

  【战士们从四面八方悄悄聚集。】

  【武器在森林的阴影下被磨砺得锋利。】

  【一场旨在彻底驱逐罗马人的反抗风暴,在无声中酝酿成熟。】

  【日耳曼人是天生的战士。】

  【十分的悍勇。】

  【但阿米尼乌斯比任何人都清楚,仅靠蛮勇,绝无可能在正面战场上击败瓦卢斯麾下,那三个久经沙场的罗马军团。】

  【三个军团加上辅助部队,总兵力约在20,000至25,000人之间。】

  【以罗马军团的战斗力,哪怕是十万日耳曼人,正面对抗也不是对手。】

  【阿米尼乌斯的计划,是让罗马人自己走进坟墓。】

  【他继续扮演着忠诚的罗马指挥官角色,向总督瓦卢斯紧急报告了一个“情报”。】

  【在日耳曼尼亚腹地的森林深处,有部落正在密谋叛乱,必须立刻出兵镇压以儆效尤!】

  【他信誓旦旦地向瓦卢斯保证。】

  【他和他忠诚的日耳曼辅助兵,熟悉路径,可以担任向导。】

  【引领军团安全、快速地穿越这片令人望而生畏的密林。】

  【被“罗马化模范”阿米尼乌斯所蒙蔽,瓦卢斯对此深信不疑。】

  【他拒绝了手下一些经验丰富军官提出的谨慎建议,其中包括对行军路线和情报来源的质疑。】

  【执意亲自率领第17、18、19三个精锐军团以及辅助部队,浩浩荡荡地离开了莱茵河沿岸,相对安全的罗马化区域,和宽阔的军事大道。】

  【一头扎进了条顿堡森林。】

  【那片罗马人从未涉足的,充满未知与凶险的幽暗世界。】

  【军团的目标是深入如今德国下萨克森州地区,建立军事据点,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奠定基础。】

  【而阿米尼乌斯,早已为他的猎物选好了屠宰场。】

  【他深谙罗马军团的运作方式。】

  【庞大的后勤辎重车队是其命脉,也是拖慢行军速度的累赘。】

  【他需要一处能彻底瓦解罗马军团协同作战能力、令其引以为傲的阵型完全失效的绝地。】

  【最终选中的伏击战场堪称完美。】

  【一条狭窄得仅容数人并行的泥泞小道,蜿蜒穿行于茂密的橡树和山毛榉林间。】

  【道路的北侧,是广阔而难以通行的沼泽湿地。】

  【南侧则是陡峭的、森林覆盖的丘陵山坡。】

  天幕外。

首节上一节1023/10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