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韩国在战国时期,也几乎没有过高光时刻。】
【单论存在感的话,韩国的存在感是远不如燕国!】
【所以,韩国,在军队和国家动员能力要强于燕国的情况下。】
【因为其天崩开局的战略环境,被我排在第七名。】
【第六名自然就是燕国。】
【燕国和韩国,两国的纸面军事实力几乎是半斤八两,人口都在两百万左右,可出动兵力都在二十万左右。】
【同时,由于韩国的军队装备更好,恐怕燕国还很难在韩国身上占到便宜。】
【但是燕国有一个优点呀!】
【首先它地处战国七雄的东北角落,在战略防御方向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其次,国土面积极大,从今天的华北地区覆盖了部分的内蒙、辽宁。】
【沿着辽东一直统治到了朝鲜半岛。】
【虽然除了华北之外的地盘,在当时的眼光看来都是烂地中的烂地,不能为国力提供太多的支持。】
【但却为燕国提供了相当广阔的战略纵深。】
【足以支持燕国面对强敌的时候,游刃有余。】
【和难兄难弟韩国比较的话,燕国在士兵、人口、经济的实力上要逊色于韩国。】
【但它的边角位置,国土面积和战略纵深又弥补了这一点。】
【根据史书记载,燕国有好几次都被打得差点灭亡。】
【更是在战国后期被残血的赵国给吊打。】
【但就是凭借着其广袤的国土面积,和优势战略纵深。】
【每一次都能够复活,从而一直坚挺到战国大结局。】
【另外,真正使得在我的排行榜中,燕国能够力压韩国排名第六的原因。】
【是因为燕国历史上,有过一次极其著名的高光时刻。】
【那就是由乐毅率领的五国联军伐齐。】
【一口气将当时最强大的齐国,给打得一蹶不振,从此退出了霸主争夺战。】
【也算是彻底改变了天下大势。】
【在那一波,燕昭王配合乐毅的高光时刻中。】
【燕国一度占领了齐国的大部分土地,如果能够消化成功的话,燕国也将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只可惜燕国自己的实力太过弱小,即使短暂占领了齐国,也没有能力吃下,很快又全部都吐了出去。】
……
天幕的第一段内容讲述结束,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们大部分都点头称是。
因为战国七雄垫底的是韩国和燕国两兄弟。
这是毋庸置疑的。
汉末。
此时的魏王曹操心中,也在拿韩国和燕国的位置以及面积做对比。
在一旁的夏侯,看到曹操在那里一脸思考的样子,知道曹老板一定是正在思考天幕上的内容,于是问道。
“主公,您觉得天幕上说,韩国和魏国分别是第七第六名,这个排名合理吗?”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
“燕国和韩国两个国家排名最后两位,这是毋庸置疑的。”
“具体是谁第六,谁第七?倒也并不重要了。”
夏侯又问道:“那主公,觉得如果是一方诸侯创业的话。”
“是燕国的土地好还是韩国的土地好?”
这一点,曹操也没有丝毫的犹豫说道:
“如果从守土方面看的话,那燕国明显更好。”
“占据辽东土地,退可以像公孙一族那样,守土自立,不失为一方诸侯。”
“要进取的话,也要看到燕国可是有河北北部这片区域的。”
“他们也是有能力入驻整个河北、甚至南渡黄河占领整个中原的。”
……
不过画风一转。
曹操又还是把目光,看向了韩国。
“但如果是孤的话。”
“让孤二选一做选择孤还是会选择韩国。”
“韩国的确,战略环境非常的恶劣,属于很容易就灭国的那种类型。”
“但韩国的位置,只要能够活下来,并且取得几场关键的胜利。”
“就能极大的提升国力!”
“在燕国那边,打生打死100年,所取得收益可能还没韩国一天之内拿下的城池多。”
“在开始阶段就把最艰难的仗打完,打完之后天下可定矣。”
“占据中原,天下传檄而定。“
曹操自己就是从中原起家。
在中原这个最卷的地方打生打死,打出了一片基业。
奠定了成为天下霸主的基础。
所以曹操会有这样的感悟。
并且更偏向于选择韩国的土地作为基业。
并且也说的很有道理,让夏侯很信服。
第202章 楚国八百年,七百年老二!我蛮夷也!
而网友们也针对韩国和燕国,哪个更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理。
《燕国第六韩国第七?这博主到底懂不懂历史啊?》
《就是,某抖的历史就这水平?韩国不把燕国吊起来打?》
《韩国有种,寡人佩服!战国时的韩国是小国生存的典范啊!》
《综合实力肯定是韩国强一点,但是燕国的位置更好。》
《燕国起码辉煌过。》
《第七肯定韩国,谁让人家燕国来个乐毅整了个大活呢?》
《切!燕国的高光全靠其他国家的军队,纯属狐假虎威!》
《燕国领土排战国第三!》
《领土大有屁用?人口、耕地才是真的。》
《说领土没用的真是笑了,懂不懂燕国的庞大耗干了我们?》
《燕国不一定有宋国强。》
《燕国多次出兵十万以上,参与五国相王,联齐伐宋,联赵救魏,合纵抗秦,比其他非七雄国家强不止一个档次。》
天幕。
【第五名,魏国。】
【魏国很像是一个加强版的韩国。】
【地处中原的魏国土地肥沃人口众多。】
【并且在吴起的推动之下建立了古代的第一支职业军队当时全天下最强悍的重装步兵魏武卒。】
【不仅质量高,关键数量也多!】
【巅峰时期魏国拥兵超过五十万,镇压群雄。】
【凭借着肥沃的土地,充足的人口,以及强悍的步兵。】
【魏国在一段时间内,都充当了战国时期的版本T0,带头大哥。】
【如果能够在打残秦国之后,一举灭掉秦国的话。】
【拥有了一个稳固后方的魏国,甚至有可能问鼎天下,表现出统一的潜质。】
【但可惜没有如果。】
【而魏国的问题,也正是韩国一样的问题。】
【地处中原腹地的魏国,有着争霸的资本,却有着极为恶劣的地缘政治环境。】
【无险可守,四面都是敌人。】
【国土碎成一地,到处都是飞地。】
【在这种环境之下,魏国如果能够一直保持明君辈出,保持国力的强势的话。】
【倒是可以快速的兼并其他国家,拥有碾压群雄的实力。】
【但战国其他国家,也都不是白给的。】
【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可能轻轻松松的就被魏国给吞并。】
【这也导致魏国在连连的战争中,收获一般,反而使自己的外交局势愈发的孤立。】
【同时由于魏国的国君水准下降,以及国内复杂的政治环境。】
【导致许多优秀的人才魏国都留不住。】
【稍微衰弱一点的魏国,便在诸侯的围攻,特别是齐国的打击之中陷入了衰落。】
【不过即使在战国的后期,魏国还是可以出动二十万以上的大军。】
【可以说,和之前的韩国以及燕国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存在。】
【第四名赵国。】
【赵国在战国开局的时候,算不上是一线强国,存在感较低。】
【但也拥有相当雄厚的晋国遗产作为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