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267节

  【汉尼拔由此声称,他进攻萨贡托并没有违反和平条约。】

  【并不是主动挑起战争。】

  【实际上,汉尼拔是在引诱罗马宣战。】

  【罗马此时四处扩张,暂时抽不出手来对付强悍的汉尼拔,于是采用外交手段来向迦太基施压。】

  【但汉尼拔始终不给与罗马正面的回应。】

  【在此期间一直持续进攻萨贡托。】

  【明明萨贡只是一座小城,却硬生生的打了大半年。】

  【始终都不打下来,给了罗马充分的反应时间。】

  ……

  天幕外。

  看到这里。

  夏侯是哈哈一笑。

  “之前说汉尼拔,又是翻越阿尔卑斯山,又是伟大的汉尼拔巴卡。”

  “烘托的这么厉害。”

  “我还以为他多强呢!”

  “结果现在一看,连打下区区一座小城都打了大半年。”

  “就这水平,估计也就是四线水准。”

  ……

  位高权重的夏侯敦无所顾忌的发言。

  不过一旁的曹操。

  在听了夏侯敦的话之后,倒是表达了不赞同。

  曹操呵呵的笑了笑,说道:

  “元让啊,话不能这样说。”

  “孤倒反而觉得,汉尼拔可能是故意慢慢的攻城。”

  “萨贡托只是一座小城,其实并不重要。”

  “而汉尼拔是名将,迦太基是一个大国。”

  “即使罗马,是当时的最强地中海国家。”

  “但和一个大国开战的时候,也得谨慎才行。”

  “如果汉尼拔闪电般的攻克萨贡托,形成既定事实。”

  “再加上萨贡托的位置,本来就在和平条约中被设计为迦太基的势力范围。”

  “那么说不定,罗马索性就把萨贡托给卖了。”

  “但汉尼拔专门打萨贡托,打了半天。”

  “这就让罗马很难受。”

  “打吧,为了区区一座小城,和一个大国全面开战,很吃亏。”

  “不打吧,堂堂世界第一强国的脸放在哪里?”

  “所以说别看天幕上的罗马使者气势汹汹,抓着迦太基的人狂骂。”

  “但其实,罗马一方是真的在寻求和平的解决方式。”

  “而汉尼拔就是打你罗马的盟友,一直打又不打死,就逼你罗马主动宣战。”

  “这样一来,汉尼拔就没有违反之前的和平条约。”

  “从而在道义上取得了优势。”

  曹操是何等聪明的人物!

  以他的统帅指挥能力,自然很轻易的就看出了这一点。

  看出了气势汹汹的罗马,其实在寻求和平。

  而看似弱势的汉尼拔,打个小城都打得费劲。

  实际上在不断的挑战罗马的战略定力。

  “这,属于战略上的设计。”

  ……

  连三国时期的曹操都看出来了。

  后世的现代观众们,自然许多也都悟出来了。

  《怎么这汉尼拔,一股拖鞋军的即视感?》

  《那罗马的战略腚力,怕是不够啊!》

  ……

  天幕上。

  【在罗马宣战之后,汉尼拔率领迦太基本部兵马以及大量的雇佣兵,开始朝着罗马进军。】

  【汉尼拔计划的路线,是经高卢南部,也就是如今的法国南部。】

  【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把战火烧到意大利的本土。】

  【当时军国主义的城邦们,一个个都很卷。】

  【罗马极限动员能力25万人。】

  【其他意大利盟友城邦,也能动员50万人。】

  【汉尼拔需要面对75万大军!这自然是不可能取胜的。】

  【汉尼拔设计了自己的战略。】

  【通过一场又一场的军事胜利,来瓦解罗马同盟,把罗马的小弟们,一个一个的踢出战争。】

  【最后拿下孤立的罗马!】

  【这就是他的战略,也就是为什么他被西方称为战略之父。】

  【汉尼拔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的想法很美好。】

  【但是汉尼拔也知道,这一路绝不轻松。】

  【为此他已经计划好了,在沿途失去一半以上的兵力。】

  【但只要能够翻越阿尔卑斯山,抵达山内高卢部落。】

  【那些高卢人长期以罗马为敌。】

  【可以从当地招募高卢人作为补充兵力。】

  ……

  【汉尼拔的十万雇佣大军,从西班牙出发,进入了高卢境内。】

  【随后便消失在了法国南部的森林与沼泽里。】

  【罗马方面得知汉尼拔起兵的消息,非常震惊!】

  【他们迅速地做出了反应,首先派遣部队前往南部的西西里岛,防御迦太基从北非跨海进攻。】

  【另一支部队则准备渡海前往西班牙。】

  【但来到西西里岛的罗马军队,发现海对面的迦太基本土,风平浪静。】

  【丝毫没有战争的迹象。】

  【另外一支罗马军队两个军团,准备前往西班牙汉尼拔的大本营。】

  【他们首先来到了法国南部的马赛港。】

  【在马赛的罗马执政官科尔涅,得到了一个令他非常惊讶的消息。】

  【那就是汉尼拔竟然是走出了西班牙!】

  【科尔涅立马派遣数百名骑兵,到处寻找汉尼拔主力的踪迹。】

  【但面对故意玩失踪的汉尼拔,一时之间也难以找到他的踪迹。】

  【而实际上,汉尼拔在走出西班牙来到法国南部之后。】

  【兵力已经损失了一半。】

  【因为并不是每一个雇佣兵,都有勇气跟着汉尼拔,去进攻当时的地中海世界第一强国。】

  【汉尼拔觉得这是好事。】

  【他的部队不需要懦夫,那些胆小的雇佣兵跑路,还能人汉尼拔剩下雇佣费。】

  【在当时还比较蛮荒的法国南部地区。】

  【汉尼拔五万大军,很轻易的在茂密的森林中隐蔽了起来。】

  【但森林中行军也并不安全。】

  【森林是高卢人的地盘。】

  【高卢分属各个不同的部落,其中大部分虽然对罗马不怀好意,但同样也不喜欢汉尼拔。】

  【在森林中行动又损失了一万多人之后,汉尼拔顺利的度过了罗纳河。】

  【前方可以直通阿尔卑斯山。】

  【直到三天之后,罗马的侦察兵才姗姗来迟。】

  【而此时的汉尼拔,已经率军来到了阿尔卑斯山脚下。】

  【这里全都是充满敌意的高卢部落。】

  【汉尼拔用财物贿赂高卢部落的长老,并且向他们表明自己不是入侵者。】

  【自己是罗马的敌人。】

  【高卢人和罗马人是死敌。】

  【许多高卢人在得知了汉尼拔的意图之后,不仅不为难他,反而还为汉尼拔送来了一些御寒的衣物、斗篷以及粮食补给等。】

  【并且,汉尼拔还得到了部分高卢老乡的带路。】

  【在爬山的过程中,汉尼拔让大象部队走在部队的前方。】

  【因为这些来自非洲的披甲战象,看上去十分的威猛。】

  【可以威慑住那些在山区里生活的高卢人。】

  【但其实生活在非洲的大象,在阿尔卑斯山也是自身难保。】

首节上一节267/9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