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445节

  【张议潮刮起的旋风,瞬间收复了十一个州,让大唐的旗帜,在几十年后再次在这些地方飘扬。】

  【而在张议潮崛起的过程中,周边的其他一些势力也虎视眈眈。】

  【想要在吐蕃统治崩溃,而张议潮崛起的这段空档期内,过来欺负一下弱小的张议潮政权。】

  【但张议潮打着唐军的旗帜,也发扬的盛唐时武德充沛的精神。】

  【面对河西走廊,各个方向复杂的局势。】

  【张议潮从不被动挨打,而是积极主动的出击!】

  【吐浑的国王,想要劫掠沙州。】

  【张议潮丝毫不怂!】

  【直接主动出击,追杀敌军一千多里,俘虏了吐浑三位丞相,将其在阵前斩首。】

  【然后令人奏响了,大唐标志性的大阵乐。】

  【又有吐蕃和回鹘联军前来袭扰。】

  【张议潮再次主动出击,沿途疯狂追杀敌人。】

  【尸体铺满了50里路。】

  【此战又俘获了牛羊马匹无数。】

  【就是凭着,拥有大唐遗风的强悍战力。】

  【张议潮的政权,才能在河西走廊的复杂环境中生存下来。】

  【稳定下来的政权,在河西地区完全的废除了吐蕃的残暴统治,和他们那些落后的生产制度。】

  【在相当程度上恢复了唐朝的建制。】

  【并且允许辖区内各民族,恢复自己的文化习俗,做到了充分的尊重。】

  【在治理内政方面。】

  【张议潮带领河西人民,兴修水利工程,让本已被吐蕃的残暴统治严重破坏的经济生产,得以重新恢复。】

  弹幕:

  《天降猛男啊!》

  《我去!一己之力直接打通河西走廊!》

  《群众路线yyds!》

  《紫川秀原型人物。》

  《西凉铁壁,御敌于千里之外!》

  《盛唐武士,亮出光刃!》

  《这么厉害可以考虑独立啊。》

  《和独立也没区别,不如在大唐旗号下混。》

  《哎!唐人尚武,要不是安史之乱,吐蕃哪敢这么猖狂!》

  ……

  不仅是弹幕看了之后纷纷的夸赞。

  包括历代的古人们,看到这里。

  也都是深深的为,张议潮的大义和他的个人能力而折服。

  秦朝。

  嬴政看着天幕画面里,穿着大唐服装,在河西地区威风凛凛巡视的张议潮。

  先是用赞许的眼神,

  认可的点了点头。

  然后又羡慕,且纳闷的说道:

  “怎么……这后世的汉朝、唐朝,动不动就有天降猛男给他们收拾残局?”

  “想要复兴他们这些朝代。”

  “大唐,真就那么好?”

  “还有,在大秦灭亡的时候,属于大秦的天降猛男,那些为了大秦的复兴而努力的人,他们又做了什么呢?”

  “希望天幕能够播放一下,在大秦覆灭的时候。”

  “那些人,为了重建大秦所做出的努力。”

  “这样一来,朕也好提前知道,哪些人是忠臣良将。”

  “方便朕重用这些人。”

  而在汉末。

  刘备看到天幕上的张议潮,身处敌军的重围之中。

  却在乱世之中,高举义旗,庇护一方百姓之安宁。

  并且还取得了成功。

  在成功之后,又连续战争胜利,巩固了胜利果实。

  这一幕,

  让刘备是非常的感动。

  同时也非常的羡慕。

  张议潮起兵的时候,也已经快50岁了。

  属于是大器晚成。

  而刘备又想到了自己。

  虽然自己,在诸侯之间很早就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但直到现在。

  在赤壁之战之后。

  戎马一生,髀肉复生的自己。

  才在荆州有了一块稳固的根据地。

  而张议潮同样是起兵很晚,大器晚成。

  却拥有了河西的千里走廊!

  并且同样是想在乱世中保全民众。

  自己是在这大汉乱世的军阀手中,保全民众。

  而张议潮境界更高!

  直接是在蛮荒的异族夹攻中,保全了一方百姓之平安。

  怎么看,这都是高配的自己!

  几乎是一瞬之间。

  处于汉朝的刘备,就把张议潮当成了自己的偶像。

  也把张议潮的事业,当做了激励自己的目标。

  想到这里,

  刘备忍不住有些遗憾的说道:

  “我在汉乃你在唐,我俩可惜不能相见!”

第367章 西北有孤忠!楚国建立时有多惨?

  而在唐朝。

  李世民看了张议潮的表现,

  也是满满的感动。

  本来,李世民看这段视频,是全程高血压的。

  再加上李世民本来年纪也不小了。

  并且李世民,

  是真的有高血压。

  所以看到后面,

  看到大唐放弃陇右、河西。

  看到吐蕃的残暴统治的时候。

  李世民的情绪,一度都有些控制不住!

  好在直到看到张议潮出现,

  看到他凭借一介白身,硬生生的在如狼似虎的吐蕃的统治下杀出,收复了十一个州!

  建立了一片由汉人统治的土地。

  这让李世民,是既钦佩又感动。

  最后忍不住落下两滴眼泪,缓缓的说道:

  “今日方知,西北有孤忠!”

  ……

  天幕也在继续。

  【按照唐朝朝廷的规定。】

  【地方节度使,是需要有家人在长安作为人质的。】

  【虽然当时张议潮,还不算是正式的节度使。】

  【但是在公元851年,张议潮还是派出了自己的哥哥,率领使团前往长安,向朝廷汇报河西地区的最新战况。】

  【使团一行人,在长安受到了上上下下的热烈欢迎。】

  【唐宣宗也十分高兴。】

  【下令任命张议潮为归义节度使。】

  【正式的为张议潮所辖的藩镇,取了一个名号。】

  【归义军。】

  【又到了公元863年,张议潮率领7000汉族和吐蕃人组成的混合部队。】

首节上一节445/9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