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647节

  【山体呈现白色,十分壮观。】

  【也被称为湖北的布达拉宫。】

  【说是一座山,其实就是一座超巨型的花岗岩。】

  【在这里出产包括黄龙玉,芝麻白,芝麻灰,芝麻黑等品种的花岗岩,品质优良,质地坚硬,耐磨,耐酸碱。】

  【在各种建筑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

  【特别是“麻城白”,以其独特的美感征服了市场,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一致好评。】

  【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

  【而如今,花岗岩也已经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支柱。】

  【透过镜头可以看到,这座巨大的花岗岩的高度达到数百米,从80年代正式开采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开采,在山体的顶部上,已经切开了许多个巨大的采石平面。】

  【并且规划了道路和轨道。】

  【远远的看上去,就像是航空母舰的跑道一般。】

  【在山体之上,无数的大型切割机,把山体切割成一块块5到10吨的条形石块。】

  【再用大型货车运输到山下的加工厂。】

  【加工之后分销到世界各地。】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矿厂,据推算,白鸭山的花岗岩储量高达300亿立方米,每年可以产出价值200亿以上的花岗。】

  【预计可以连续开采100年!】

  【所以说,眼前的这块大石头价值2万亿,绝非虚数。】

  【而是很保守的估计了。】

  【那么考考大家中学的地理知识,学的还牢不牢?】

  【像这么大的一块花岗岩,其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网友:

  《愚公移山原形?》

  《好大的花岗岩,看着方方正正的好爽!》

  《坐高铁能看到这座白山。》

  《我的肾结石罢了,当年随手丢了。》

  《全是电动卡车,下个山就满电了,超省钱。》

  《本地人表示很污染环境,但为了产业本来有的污染也无法避免。》

  《福建很多这种巨大花岗岩山,山就是一整块大石头,村镇就建在巨石之上。》

  《把这座山挖成一个酒店,应该很爽?》

  《那么,挖成酒店看什么呢?看石头吗?》

  《听说当地花岗岩加工厂就一百多家。》

  《这是真靠山吃山。》

  《一百年后,挖完了怎么办?》

  《花岗岩是怎么形成的啊?大的夸张啊!》

  ……

  而古人们,一开始看到天幕的标题,说一块石头2万亿,都觉得是在乱吹。

  是夸张的手法。

  毕竟虽然古人们并不使用后世的货币,但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天幕的讲述,古人对后世货币的购买力和价值。

  也基本上有了一定的了解。

  什么石头值2万亿呀?

  秦始皇嬴政摸了摸自己手上的和氏璧,疑惑的说道:

  “2万亿的石头?”

  “要是朕的玉玺值2万亿,朕眼睛都不眨就卖了。”

  汉朝。

  刘彻看着这么贵的石头,也是眼馋。

  “湖北吗?朕可不可以去开采这片矿石呢?”

  “但好像以大汉的技术能力,就算找到了这片白鸭山,恐怕也很难开采吧?”

  “更很难像后世那样,大规模开采之后加工运往世界各地挣大钱。”

  “赚钱的法子就在前面,可条件不够。”

  刘彻叹了一口气。

  “只能说是有点羡慕。”

  “要是给朕2万亿,朕投资打造20个重装合成骑兵师。”

  “直接把匈奴来回碾压五遍都够了!”

  隋朝。

  隋炀帝杨广,一开始看到这么多的优质花岗岩。

  不禁极度眼热!

  觉得要是运到洛阳来,自己修建一座新的纯白花岗岩宫殿。

  那绝对会美的震惊天下!

  力压秦皇!

  让自己成为,有史以来拥有最豪华宫殿的皇帝!

  但杨广虽然喜欢这些大工程,但他毕竟不傻。

  知道以大隋目前的技术能力。

  开采花岗岩都费老鼻子劲了。

  更别说开采海量的花岗岩,又千里迢迢到洛阳来。

  至于开采花岗岩运到海外去卖钱?

  也没那个条件不是?

  运又运不过来,卖又卖不出去。

  这么好的,一片价值2万亿的花岗岩。

  就这样放着吗?

  感觉又太可惜了。

  要是自己不利用起来,让老百姓闲着没事,那岂不是浪费?

  于是杨广提出了一个想法。

  “诸位爱卿,你们说,是否可以派出20万农夫前往湖北白鸭山,在那里就地开凿。”

  “为朕修建一座白色的花岗岩宫殿?”

  “这样不需要把花岗岩切下来运走。”

  “不怎么消耗民力。”

  “算是朕体谅民情。”

  “然后也可以修建一座气派的行宫,了却朕的一大心愿。”

  “要是连堂堂的大隋王朝,都没有一座花岗岩行宫的话。”

  “那后世的其他皇帝们,岂不是把我大隋天子给看扁了?”

第561章 筷子浮起人头落地!老朱:这贪官九族疑似太多了

  ……

  当然,关于天幕上的花岗岩,古人们在惊叹的同时,

  也疑惑着。

  想要知道花岗岩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好在这段天幕视频的最后一小段,也简单的讲了一下花岗岩的形成原因。

  【地表之下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缓慢的冷却结晶,形成了结构致密均匀的岩石。】

  【而这就是花岗岩。】

  虽然天幕只是用一句话,进行了非常简单的科普。

  但也让古人们知道了,原来花岗岩就是岩浆干了之后形成的。

  ……

  新的一天,新的天幕也出现了。

  【筷子浮起,人头落地!】

  【天下粮仓名场面!】

  画面里出现了一群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灾民。

  对于古人们来说,看到灾民凄惨的场景,那实在是太司空见惯了。

  这些一看,就知道是处于饿死边缘的灾民。

  不需要台词,只需要拍摄他们的样子,就足以震撼人心!

  这一幕对于现代的大导演们来说,可能不太好拍。

  即使尽力发挥想象,拍摄灾民的剧情也很可能拍成衣裳干净整齐,一个个白白胖胖的样子。

  好在这部叫天下粮仓的剧,对灾民们拍的很真实。

  只见天幕上。

  一个穿着清朝服饰的官员,被标注为刘统勋刘大人。

  他满脸痛心的行走在赈灾的粥厂里。

  看着周围那些哀嚎的饥饿的灾民。

  看着他们排队半天,才打到的一碗跟清水差不多的所谓稀粥。

  刘大人又走到正在施粥的棚子里。

首节上一节647/9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