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751节

  包括看到诸葛恪大破魏军,也应该生气才对。

  但此时的曹操,还真拿不定主意!

  因为无论是诸葛恪,还是丘俭、文钦、诸葛诞,他们的敌人,竟然都是司马师、司马昭!

  是那叛逆贼徒司马家的人。

  “难道,丘俭、文钦、诸葛诞他们不是逆贼,而是忠臣?”

  曹操一时之间估摸不透。

  只能继续看着天幕。

  天幕。

  【第八名:郭淮,统率87,武力78,智力81,政治75,魅力77,特技:不屈部队兵数小于3000时,被攻击时有50%的概率不受伤害。】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长期镇守曹魏西线,与蜀汉对峙多年,经验丰富。】

  【他对战局的判断极为敏锐。】

  【建安二十四年,夏侯渊战死,汉中曹军大乱,郭淮迅速收集散兵,推举张为主帅,稳住军心。】

  【刘备想渡汉水进攻,郭淮力排众议,建议远离汉水布阵,诱敌半渡而击,刘备果然不敢强渡。】

  【诸葛亮北伐时,郭淮开始迎来高光,屡立奇功。】

  【屡次陷入困境却顽强坚守,等待援军,多次反败为胜,是曹魏西线防御当之无愧的核心人物。】

  【青龙二年,他预判诸葛亮必争北原,提前占据,成功击退来攻蜀军。】

  【之后又识破诸葛亮西进是虚,偷袭阳遂是实,提前防备,让蜀军无功而返。】

  【除了与蜀汉对峙。】

  【郭淮镇守西北期间,还多次平定羌族叛乱,稳定了曹魏边疆局势。】

  【凭借赫赫战功,郭淮一路升至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封阳曲侯。】

  【成为曹魏西北战线中后期的顶梁柱。】

  【第七名:文鸯,统率76,武力91,智力60,政治32,魅力63,特技:突袭于陆上攻击时,有50%的几率不会受到损伤。】

  【文鸯,本名文,字次骞,小名鸯,乃曹魏前将军、扬州刺史文钦之子,是魏末晋初的名将。】

  【他胆色、力气超凡,勇冠三军。】

  【正元二年,大将军司马师废黜魏帝曹芳,文鸯随父文钦与镇东大将军丘俭举兵勤王。】

  【彼时年仅十八岁的文鸯,夜袭司马师军营,单人独骑在敌阵中七进七出,每次都能杀伤敌军百余人。】

  【吓得司马师眼珠迸出,病情加重,不久病亡。】

  【这一战,让文鸯名声大噪。】

  【后来他随父投靠东吴,又在诸葛诞反叛司马昭时前往支援。】

  【因诸葛诞杀了文钦,文鸯与弟弟文虎投靠司马昭,被赦免死罪并封为关内侯。】

  【西晋建立后,文鸯都督凉、秦、雍诸军,大破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使二十万部落民归顺,名震天下,河西鲜卑实力大损。】

  【可惜永平元年,文鸯被诸葛诞外孙司马繇陷害,惨遭诛杀并被夷灭三族,一代猛将,结局令人唏嘘。】

  ……

  看到天幕上文鸯七进七出的英姿。

  弹幕也纷纷飞出。

  《乐嘉风起残云散,万均雷震万千均!》

  《秦凉既平,吾定名震天下!》

  《司马师之死可以说是文鸯导致的一大半。》

  《其实司马师不想亲征的,但是当时的情况他没办法。》

  《讨司马师的檄文写的太好了,司马师政治压力空前,兵权更不敢外放,所以司马师不得不自己去。》

  《前有文鸯害三马,后有周处除三害。》

  《七进七出假的吧?连三国志都并没有记录多少文鸯的战绩,假的吧?》

  《魔法晋书也只敢写文鸯带小队冲锋,他司马光直接脑补七进七出!》

  《就算七进七出假的,后面大破鲜卑可是实打实的。》

  而在汉末。

  当年在长坂坡一人没马,护着夫人和阿斗步行撤退的赵云。

  看到天幕上那白马银枪的少年,七进七出杀的司马师眼疮迸裂的英姿。

  也是露出了欣赏的表情。

  “不论七进七出是真是假。“

  “但孤军冲阵司马师可是真的。”

  “能冲击司马师军阵,并且全身而退。”

  “这就已经证明了文鸯的武力。”

  “这位叫做文鸯的后世武将,有万夫不当之勇定是真的。”

第660章 羊祜陆抗!杜预势如破竹!

  天幕继续播放。

  【第六名:杜预,统率85,武力30,政治85,智力80,魅力81,特技:昂扬打倒敌部队就可以回复20气力。】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乃西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与学者,他才学渊博,被尊称为“杜武库”。】

  【太康元年,杜预率西路军直捣江陵。】

  【先巧用离间计,让东吴内部人心惶惶。】

  【又在江陵江面铺设八十条铁索迷惑吴军,却在总攻前夜悄然拆除。】

  【当吴军误判防线稳固时,他亲率轻舟舰队顺江而下,三日连破武昌、夏口、江陵三座重镇,将长江天险化作快速通道。】

  【其“假固实攻“的战术,被录入《武经总要》作经典案例。】

  【后续晋灭吴取得很大战果,然后也进入到了最艰苦的阶段。】

  【正值雨季、疫病横行,司马炎有意撤兵等冬天再战。】

  【杜预却说道:“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力劝晋军一举平定江南,结束三国鼎立,实现全国统一。】

  【内政上杜预参与制定《晋律》,精简条文。】

  【还提出多项改革措施,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开凿河渠,既灌溉农田,又改善交通,促进经济发展。】

  【学术方面,杜预更是对《左传》的研究贡献巨大。】

  【所著《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流传至今,是研习《左传》的重要参考。】

  【也因此进了文武双庙。】

  【第五名:羊祜,统率90,武力64,智力84,政治87,魅力89,特技:精妙击破敌方部队获得技巧点翻倍。】

  【羊祜,字叔子,魏晋时期泰山郡南城县人,出身名门,祖上世代为官。】

  【羊祜年少不凡,谈吐出众,深受当时的泰山郡将军夏侯威赏识,并将侄女许配给他。】

  【早年羊祜多次拒绝征召,直到中年才出仕,但不重名利,生活简朴。】

  【经常推举有才能的人当官,却不让他们知道推举人是谁。】

  【恰逢魏晋交替,羊祜深得司马家信任。】

  【晋武帝司马炎欲灭吴,便命羊祜镇守荆州。】

  【在西陵之战失利后,羊祜认识到灭吴不可操之过急。】

  【在荆州十年间,羊祜屯田整军,开设学校,安抚百姓,让两国边境呈现出难得的和平与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士兵屯田存粮,粮仓日渐充足。】

  【羊祜还推行怀柔政策,对吴军以礼相待。】

  【约束士兵,不侵扰东吴百姓,还时常派人送医送药救助东吴伤病之人,使得边境百姓对他感恩戴德。】

  【与吴国名将陆抗惺惺相惜,建立了深厚的君子之交,成就典故羊陆之交。】

  【但羊祜知道和平只是暂时的。】

  【一边维持和平,一边修缮兵器、训练士兵,还建议将王浚留在益州训练水军,改良战船,为日后西晋伐吴奠定坚实基础。】

  【尽管羊祜生前未能见证平吴,但他提前为西晋统一做好了战略规划,储备了众多人才。】

  【在他去世两年后,西晋依照他的策略一举灭吴,实现天下一统。】

  【司马炎也把羊祜当做灭吴的大功臣,并且在庆功宴上都为羊祜而流泪。】

  ……

  看到名气最大的灭吴二人组出现。

  弹幕也是纷纷发言。

  只是内容却呈现很大的争议。

  弹幕:

  《清荡之势已成,石城尽在眼下!》

  《同时进入文武庙的就只有诸葛亮和杜预了。》

  《杜预其实军事能力一般,反倒是文治的成就更高一些。》

  《羊祜高了,这人就没打过胜仗,实战被陆抗吊打。》

  《你懂啥?羊祜是玩大战略的,又不是非要擅长亲自带兵打仗才叫军事家。》

  《吴国的百姓,都叫羊祜羊公,人心都到他那边去了。》

  《羊祜的仁政就是阳谋,陆抗看破了,但也无能为力,只能保证军事上不输,却渐渐地大势已去。》

  《我军以德感民,亦不可废弛武备。》

  《羊祜、杜预的实战统率都不咋地,游戏里属性倒是高。》

  《我记得神雕侠侣里的襄阳就有羊太傅庙。》

  《其实羊祜也知道灭国是靠对手烂,而不是靠自己强。》

  《他自己就给司马炎说过,假如等暴君孙皓死了,吴国换一个有才能的人上来当皇帝,就算晋国有百万大军,也很难渡过长江。》

  《羊陆之交也是无奈,羊祜确实打不过陆抗,而陆抗带的吴国队也确实打不过晋国。》

  ……

首节上一节751/9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