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768节

  【就是李自成把福王和鹿肉放在一起,铁锅炖了,做成了一锅福禄宴。】

  【当然这没有太多的历史依据。】

  【在杀了福王之后,福王的巨大财富被李自成没收。】

  【而他那堆积如山,多到已经发霉的粮食也拿来救济灾民。】

  【根据史书记载,李自成在洛阳开仓放粮之后。】

  【远近饥民,扛着旗子前去投奔的,如流水一般,绵绵不绝。】

  【对于当时的河南居民们来说,投靠李自成几乎是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而李自成所率的部众,】

  【也迅速达到了百万之众。】

  【要说李自成,他并非是什么良善之辈。】

  【胆大心狠,火并不含糊。】

  【但是在河南打开局面之后,李自成也意识到了自己拥有了坐天下的可能性。】

  【正式的开始转型。】

  【他所率的闯军,开始严格的约束军纪。】

  【所有的军需物资一律平等买卖。】

  【攻破城池之后严厉禁止掠夺民财。】

  【李自成甚至还对手下说: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

  【当然我们认清现实,李自成所率的农民起义军,军纪不可能做到像现代军队一样纪律严明。】

  【但是对比一下当时的同行。】

  【立马就出差距了。】

  【李自成的军队,甚至比现在很多的天兵还要纪律严明。】

  【更别说当时明朝的官军了。】

  【本来民间就有一句话流传叫做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明末军队开始藩镇化,又拿不到足够的饷银。】

  【军纪更是看都没眼看。】

  【打一次仗,交上来的人头一大半都是良民。】

  【和他们比起来,起义军简直就是圣人!】

  【于是李自成,作为一个所谓的贼寇。】

  【他甚至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倒反天罡的口号。】

  【剿兵安民!】

  ……

  天幕外。

  汉末。

  刘备看到天幕上的这一句剿兵安民,整个人也是被深深的震动,愣在了原地。

  刘备的眼睛瞪得滚圆,目光紧紧锁住。

  “剿兵安民……”

  “我一生辗转,欲兴复汉室,所为何事?”

  “不过是为百姓谋太平,让这天下苍生免受战乱之苦、苛政之害。”

  “兵者,本应保家卫国,然若为祸百姓,与贼何异?”

  “今天看到李自成这剿兵安民的口号,其心昭然,欲除那扰民之兵,安我困苦百姓。”

  “想我当年,在新野落难,兵败南渡,百姓皆愿随我刘备迁移,为何?”

  “只因曹贼兵过如篦,百姓信我能护其周全。”

  “如今这李自成,提出此等口号,可见其对百姓之疾苦感同身受啊!”

  “看这大明末年,朝堂腐败,兵祸连连,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李自成以剿兵安民为号,必能得民心。”

  “原本觉得李自成是逆贼。”

  “但现在看来,真正的民贼,却不是李自成了。”

  而在刘备的一旁。

  张飞本来看后世明末百姓们的凄惨,看到宗室的麻木,早就看的一肚子火。

  此时看到李自成迅速发展,痛打明末宗室。

  也是不禁哈哈笑道:“好个吃他娘,穿他娘!”

  “那李闯王倒是痛快人!”

  “福禄宴,我也来参加!”

第676章 传庭死而明亡矣!历代帝王叹明!

  而天幕也在继续。

  【到了崇祯15年,河南的大部份区域都已被李自成占领。】

  【李自成第一次攻打河南州县的时候,手上还只有3万饥民。】

  【而一年之后,李自成就号称拥有200万大军。】

  【这种发展的速度,令整个大明朝堂上上下下瞠目结舌。】

  【面对急速崩塌的中原局势,崇祯只能从牢里捞出了名将孙传庭,希望这位大明最后的支柱能够剿灭闯贼。】

  【但今时不同往日。】

  【在坐了几年牢之后,孙传庭绝望的发现。】

  【此时大明和李自成的力量对比早已经翻过来了。】

  【别说剿灭李自成了,明军连自保都很困难。】

  【孙传庭知道,一时半会打不了李自成。】

  【想要积攒力量缓一缓,练练兵,等待机会。】

  【但是在崇祯的死命催促之下,孙传庭只能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出潼关,征讨李自成。】

  【最终一败涂地,孙传庭本人也在战场上不知所踪。】

  【传庭死而明亡矣!】

  【随着孙传庭大军被消灭。】

  【明朝失去了最后的有生力量。】

  【亡国已成定局。】

  【而此时,经过了连续多年的战乱、天灾和大明朝堂上下不做人的残酷统治之后。】

  【明朝的社会也迎来了总崩溃。】

  【崇祯十六年,一位大臣从江淮一路入京城,向崇祯汇报说他从江淮到北京的上千里路上,沿途没有看到一个种地的农民。】

  【安徽赤地千里。】

  【山东的餐馆里公开售卖人肉。】

  【至于四川和湖广地区,经过了官军和张献忠的摧残之后。】

  【已然断绝人烟。】

  【老虎成为了群居动物,城里闹起了虎灾。】

  【在大明王朝总崩溃的阶段,李自成本想稳扎稳打都被迫加速。】

  【崇祯17年正月,李自成建都西安,称西京,国号大顺,改元永昌,正式成为了永昌天子。】

  【而此时的明朝,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李自成了。】

  【短暂的准备之后,李自成率兵东征,开启了灭明之旅。】

  【按理说从陕西出发进攻北京。】

  【这沿途不会太轻松。】

  【崇祯也希望山西作为天下形胜之地,能够凭借着地利优势,阻挡顺军东出河北。】

  【正月26日,内阁大学士李建泰由崇祯亲自送行,代帝御驾亲征。】

  【他带着1500名士兵离开北京出征。】

  【而作为皇帝亲自送行的,代表皇帝御驾亲征的京城来的军队。】

  【这支远征军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支持。】

  【由于害怕官军劫掠,各地的州县甚至不给李建泰开门。】

  【正月29日,李建泰的军队在广宗城外被地方官员拒绝入城,气到李建泰下令直接攻城。】

  【由此取得了督师大人此次远征的唯一一场胜利。】

  【可以说,本来就不得人心的明朝政府,在李自成的威势之下。】

  【统治能力完全土崩瓦解。】

  【朝廷的特使出差,路过百姓家想要吃口饭,百姓问他是明朝的人还是大顺的人。】

  【使者不敢说自己是朝廷的人,谎称自己是大顺的信使。】

  【百姓这才拿出酒菜来招待他们。】

  【崇祯17年2月6日,李自成抵达太原,守军直接开门投降,山西巡抚蔡茂德自杀殉国。】

  【3月1日,顺军抵达明朝军事重镇大同。】

  【大同总兵姜镶不战而降,巡抚自杀殉国。】

  【3月8日顺军到达宣府,当地巡抚想要抵抗,但士兵根本不听他命令,巡抚也被迫自杀。】

  【崇祯皇帝派出去的监军太监,带头出城30里,下跪迎接李自成。】

  【就这样,原本被崇祯寄予厚望,能抵挡李自成东出的宣大兵团。】

  【兵不血刃的投降了。】

  天幕外。

  明朝洪武年间。

首节上一节768/9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