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拿破仑就在这样动荡的环境里呱呱坠地。】
【父亲卡洛波拿巴为谋求子女前途,利用法王路易十六为安抚科西嘉人设立的奖学金制度。】
【将9岁的拿破仑送入法国本土的布里埃纳军校。】
【在那里,拿破仑这个来自偏远小岛、操着一口带着浓重意大利口音法语的孩子,成了同学们眼中的异类,遭受了不少排挤和嘲笑。】
【但拿破仑可不是那种轻易就被打倒的人。】
【他把这些挫折都化作了前进的动力。】
【在军校的冷眼与嘲弄中,这个操着意大利口音的少年展现出惊人的数学天赋和孤傲性格。】
【他在自述中写道:“我要用火与剑,让世界记住我的名字。”】
【1778年法国与科西嘉独立领袖保利的决裂,成为少年拿破仑人生第一个转折点。】
【他被迫在故土情怀与个人前途间抉择。】
【最终,意大利出身的拿破仑选择效忠法国。】
【1784年,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拿破仑以炮兵少尉身份从巴黎皇家军校毕业,成功考入巴黎军官学校。】
【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军事理论,结识了一群和他一样胸怀壮志的青年才俊。】
【他们一起探讨战争、梦想着未来。】
【拿破仑的视野也因此变得更加开阔。】
【正当拿破仑在军校里潜心学习的时候,法国大革命的风暴席卷而来。】
【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片混乱,学校也无法正常教学。】
【但拿破仑没有丝毫犹豫和慌乱。】
【因为拿破仑知道,这个混乱的时代,却是一个可以让他大展宏图的舞台。】
【1793年的土伦战役,成为拿破仑军事生涯的引爆点。】
【法国南部的土伦城被保王党和英军联合占领,这对新生的法兰西共和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拿破仑临危受命,担任炮兵指挥官。】
【24岁的炮兵上尉提出用密集炮火压制要塞、配合步兵突袭的战术。】
【并且,拿破仑敏锐地发现了英军防御体系中的一个关键弱点小直布罗陀炮台。】
【这个炮台位于港湾内,是英军防御的核心据点。】
【拿破仑果断地组织炮兵,集中火力对炮台进行猛烈轰击。】
【当他的炮弹准确命中联军弹药库引发大爆炸时,整个战场为之震动!】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法军成功夺取了炮台,英军舰队见状,只好灰溜溜地撤离。】
【土伦战役的胜利,让拿破仑一战成名,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年仅24岁的拿破仑,被破格晋升,连升四级成为准将。】
【此役大胜后,拿破仑崭露头角。】
【成为了当权者们的所看重的对象。】
【罗伯斯庇尔弟弟在报告中惊叹:“这个科西嘉人身上燃烧着革命的闪电。”】
【1795年“葡月政变”中,拿破仑用大炮轰碎巴黎街头的保王党叛军,被督政府授予“葡月将军”称号。】
【这场血腥镇压不仅巩固了革命政权。】
【更让拿破仑开始进入权力核心的视野。】
【次年3月,他被任命为意大利军团总司令,率军出征意大利。】
天幕此时给出了一张油画。
就是那张世界名画《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
画面上的拿破仑,身姿英武不凡,霸气外漏。
网友们的弹幕,也纷纷的飞出。
《世界名画!》
《这张真的太帅了。》
《据说真实的历史,拿破仑此时是骑的骡子翻越的阿尔卑斯山。》
《意大利战役期间才是拿破仑的巅峰。》
《拿破仑一生最意气风发的时期,五战北意大利,72场大小战役,69胜2负1平,神仙战绩!》
《九个月,四倍杀伤,偏师杀进维也纳,督政府和奥王室都惊呆了。》
《27岁就达到了其他将领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说开挂都不为过。》
《仔细研究一下拿皇的意大利战绩,发现操作真的天秀。》
《劣势兵力无限机动,直接把奥地利军队打懵了。》
而天幕外。
看着天幕上意气风发的拿破仑。
看到拿破仑,率领一支三流军队,即将在意大利创下辉煌。
韩信不禁想起自己面对赵国二十万大军,背水列阵,绝境求生。
“当年我以数万杂牌部队,对抗强敌,唯有置之死地,激发将士求生斗志,方能取胜。”
“这拿破仑身处异国征战,翻山越岭,想来也是面临着严峻战局,才出此翻越雪山的险招。”
“看天幕说拿破仑在意大利的战争发挥很秀?”
“能有多秀?”
而在唐朝。
李世民看着天幕,问李靖道:
“卫公,你怎么看?”
李靖观看着视频,答道道:“启禀陛下。”
“这拿破仑在复杂局势下,率士兵跨越天险,展现出非凡的军事领导力。”
“我们也知道,在意大利拿破仑肯定是战绩辉煌。”
“战争需审时度势,知己知彼。”
“他能把握时机,敢于冒险,定是对自身实力和敌军情况有清晰认知,如此方能在战场上纵横捭阖。”
李世民哈哈一笑。
“此时的拿破仑,应该才刚刚成为军团总指挥,正是需要建功立业的时候。”
“二十多岁的他,应该是做到了。”
“而当年二十多岁的朕,同样是做到了。”
“越是需要功名的时候,就越需要打出奇迹的战例!”
“并且这拿破仑带着的意大利军团,不是什么精锐,补给装备也不足。”
“可以说,拿破仑获得的资源是很少的。”
“但很显然,拿破仑取得了很大的战果。”
“由拿破仑指挥打仗,对整个国家肯定也很有帮助。”
“少量兵力取得大胜,这一点,也很符合朕的战争经济学。”
“要是拿破仑此子生在大唐,朕让他做天策府副总管!”
第695章 世界名画再放送!拿皇加冕!
天幕也继续讲述。
给出了一些影视剧的片段。
可以看到,拿破仑带着装备并不好的士兵们。
在意大利的山峰、田野与河流中穿梭。
全程忙忙碌碌。
赶赴多个战场。
【当时的意大利半岛,正处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局势错综复杂。】
【而拿破仑所指挥的法国的意大利军团,不是什么精锐。】
【拿破仑率领的军队,装备简陋,补给也不足。】
【许多士兵不仅没什么训练。】
【甚至连鞋子都没有。】
【但拿破仑却凭借着灵活多变的战术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一次次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
【在意大利战场,拿破仑展现出超越时代的战争艺术。】
【采用分进合击、迂回包抄、单点突破等战术。打得奥军节节败退。】
【面对兵力占优的奥地利-撒丁联军,他采用“内线作战”原则。】
【充分发挥部队机动能力。】
【以蒙多维战役击溃撒丁王国,逼迫其签订《凯拉斯科停战协定》。】
【接着在洛迪桥战役中亲率掷弹兵冲锋,赢得“小班长“的传奇称号。】
【最经典的卡斯蒂廖内战役中,拿破仑利用地形分割奥军,以伤亡5000人的代价歼敌3万。】
【此战也被后世军校奉为“战略包围”的教科书案例。】
【在意大利的战场上,拿破仑不仅为法国掠夺了大量的物资。】
【还把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传播到了这片土地上,点燃了意大利人民追求自由的火焰。】
【但拿破仑的野心不止于军事。】
【他在意大利建立奇萨尔皮尼共和国,将教堂金银充作军费,用缴获的艺术品充实卢浮宫。】
【不断的强化军团实力。】
【也提高个人的威望。】
【拿破仑在意大利的辉煌胜利,让他声名远扬。】
【但也引来了巴黎督政府的猜忌。】
【1798年,拿破仑受命率领远征军远征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