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给他们发些生活物资,就怕他们饿着、冻着。】
【发配宁古塔的人当中,也不少被拉去给索伦人为奴。】
【文化上,清朝还算开明。】
【尊重索伦人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让他们保留自己的语言、宗教信仰,还有传统节日。】
【可以说,清朝人是很想保持索伦人族群的。】
天幕外。
诸葛亮也再次点点头,说道:
“这不挺好?”
“清朝统治者得到了战力强悍的索伦人。”
“索伦也可以通过战功,提升个人的待遇。”
“立功的索伦人多了,索伦人整体的地位也将进一步提升,整个族群都可以很好的发展。”
“不得不说,这清朝的统治者与索伦人之间,建立起了一个良性循环啊。”
“索伦人的武力,能协助清朝保持国家安全。”
“而清朝的皇帝们,也一定会尽力的保持索伦人的繁荣。”
可以说,直到这里的时候。
大部分的古人看了,都觉得清朝与索伦人的模式很不错。
甚至是值得效仿的。
但天幕的画风一转。
画面里的索伦老兵,六十岁依然背井离乡出征。
天幕也继续的播放。
【但是呢。】
【清朝统治者对索伦人的好,这只是表象。】
【深层次里。】
【清朝统治者,对索伦人只有极度的压榨!】
【因为清朝老是频繁地征调索伦人参战。】
【特别是乾隆时期,更是频繁征调。】
【这可害苦了索伦人。】
【一场场战争打下来,好多索伦青壮年男子都战死沙场了。】
【大家想想,家里的顶梁柱没了,这家庭还怎么维持啊?】
【劳动力少了,社会经济发展肯定受影响。】
【关键乾隆时期作为清朝巅峰,打的仗也是真的多。】
【索伦人就一个小族群,哪儿顶得住连年征兵?】
【而且,清朝看自家的八旗子弟,在入关接触花花世界之后,迅速的腐化失去了战斗力。】
【生怕索伦人也跟自己一样失去战斗力。】
【为保持其野性,清廷严禁索伦人务农,即便在东北黑土地也只能渔猎。】
【每个索伦家庭每年需缴纳五张貂皮要知道在雪原猎貂,十人进山能有三人还已是万幸。】
【乾隆四十五年,清廷突然以“防民私斗“为由,三文钱强行收购索伦猎枪。】
【逼得猎人只能用祖传骨箭对抗西伯利亚虎。】
【清朝还规定:“索伦子弟不得科考,通汉文者鞭八十。“】
【也就是说索伦人进入不了文官体系。】
【这造就了诡异现象。】
【当湘军将领靠着战功封侯拜相时,索伦人即便斩首百级,最高也只能当个从三品协领。】
【当然,那个时候索伦人也早就没落了。】
【没落的原因其实正是因为清朝自己。】
【乾隆朝征调索伦兵73次,青壮年死亡率达60%!】
【翻开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会看到触目惊心的数据!】
【顺治初年索伦人口约15万。】
【乾隆六十年(1795年)降至8万。】
【宣统三年(1911年)仅存3.2万。】
【大清前中期武德确实充沛。】
【但在一场场硬仗中,索伦人是为大清流尽了几乎最后一滴血。】
【索伦人也不想看到族群没落。】
【但他们别无选择。】
【清朝统治者看到索伦人越来越少,也是着急:他们也想着可持续性竭泽而渔啊。】
【为补充兵源,清廷针对长期在外出征的索伦人发明了军营生子政策。】
【索伦妇女被集中运往前线,白天洗衣做饭,夜晚充当“生育机器“。】
【在条件艰苦的前线,生下来的孩子夭折率自然很高。】
【乾隆三十五年伊犁军营记录显示,当年出生的427名索伦婴儿,有193人冻死在第一个冬天。】
【当历史走进19世纪,索伦人的悲剧达到顶点。】
【面对英法联军的后膛枪,他们依然冲锋在前。】
【1860年八里桥之战,300索伦骑兵高举祖传虎头盾,在法军机枪扫射下化作血雾。】
【而这,也是索伦兵时代最后的绝唱。】
【索伦人的故事,是部浓缩的边疆开发史。】
【处于中国最东北角落的他们。】
【却在西北的荒漠草原,在西南的深山老林,在长江的湿润平原里。】
【一代代的战斗并死亡。】
【整个族群,也几乎因为过度征兵灭亡。】
【他们用整个族群的存续为代价,换来了中国版图的完整。】
【当我们凝视故宫珍藏的索伦箭囊,那些细密的鱼皮纹路里,依然能听见黑龙江的涛声,看见寒夜篝火映照的刚毅面孔。】
……
弹幕:
《索伦人虽然战斗力强,但战损也高。》
《被满人当牲口用,太惨了。》
《打尼泊尔的时候,乾隆非要从东北调1000索伦兵,还下令索伦人到来之前不准出发。》
《海兰察能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小兵杀到世袭公爵。》
《这么看清朝对索伦待遇很好啊,千人的部族里出了一个四字一等公爵,历史仅有了。》
《待遇好个屁!不让人家种地,不让入关,只能在苦寒之地渔猎,穷尽征兵最后都快征没了。》
《强行让人保持纯真,甚至不让人家种田,保持少民特色了属于是……》
《索伦人这么能打为什么不反抗清朝。》
《因为八旗早期更能打!后面清朝又是联姻,又是高官厚禄,控制的很牢。》
《索伦人封侯拜将的比例都快赶上旗人了。》
《也是,族群压榨的同时,个人待遇也确实好。》
《索伦猎人用步枪照样很强,苏联有个王牌狙击手诺莫科诺夫就是鄂温克人。》
《东北抗联主力很大部分都是索伦三部人。》
《打完小鬼子后,鄂伦春族只剩1000人了,差点灭族,但灭族也不降!》
《鄂伦春的双枪女侠关丽华,曾率领骑兵队,救出过杨靖宇将军。》
《致敬!》
《怎么区分鄂温克、鄂伦春这些啊?》
《驯鹿的是鄂温克族,养马的是鄂伦春族,驯鹰的是达斡尔,捕鱼的是赫哲族。》
而天幕外。
刘备坐在营帐之中,神情专注地盯着天幕,看完索伦人的种种事迹后。
特别是看到他们族群几乎灭绝,却依然坚持抗日。
更是让刘备钦佩不已。
“这索伦人,当真英勇无畏,令人敬佩啊!”
张飞也在一旁用力点头,大声说道:“我张飞,就喜欢这般勇猛的汉子,要是能与他们并肩作战,那得多痛快!”
刘备也先是微微点头,然后叹息道:
“只是,他们如此英勇,却被清朝过度驱使,在一场又一场的战役中损耗。这实在是让人痛心。”
“此等忠勇之士,竟如草芥”
而在明末。
崇祯看了之后只能是忧心忡忡。
“女真鞑子就已经极难对付了。”
“没想到索伦人比建奴还要野性!”
“虽然朕也很佩服他们在后世抵抗外国侵略,即使灭族依然坚持抗日的举动。”
“但是现在,这些索伦人为鞑子所驱役,反倒将成为大明的威胁啊。”
但在崇祯的旁边,因为天幕的讲述,现在被崇祯委以重用的孙传庭,则有不一样的想法。
孙传庭分析道:
“陛下,从天幕讲述的内容看,索伦人是在女真自己本部兵马,失去战斗力之后,才使用倚重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