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11节

  刘琮眼中掠过一丝苦涩,只得叹道:

  “既是木已成舟,你二人力主降曹,我只能依你们便是。”

  蔡瑁和蒯越对视一眼,会心一笑。

  “只是那刘玄德已知晓此事,他与曹操乃是死敌,多半不会随我们降曹。”

  刘琮面露几分顾虑,提醒道:

  “倘若他闻知我们归降曹公,一怒之下翻脸率军来攻如何是好?”

  蔡瑁神经立时紧绷起来,眉宇间流露出对刘备的忌惮。

  蒯越却是淡淡一笑,不以为然道:

  “刘备自诩仁义,为虚名所累,我料他顾虑着景升先公临终前托付,必不会对主公对手,发兵来攻襄阳。”

  “以蒯之判断,刘备要么会顺汉水南下,去江夏投奔刘琦,要么会越襄阳南下,去抢占江陵。”

  “若他选前者自然是最好不过,我们便可安心等曹公大军前来。”

  “若他选后者,我们只紧闭城门不出,放他南下去江陵。”

  “至于是今后是招抚刘备,还是讨灭刘备,都交给曹公决断便是。”

  蔡瑁松了口气,脸上燃起自信:

  “莫说那刘备迂腐,如异度所说,多半不会来攻我襄阳。”

  “就算他真来攻,我城中有三万兵马,虽现下军心不稳,关起门来也足以坚守三五日,守到曹公大军前来。”

  “主公莫忧,刘备不足为虑也,主公只与我等安心等曹公驾临便是。”

  刘琮默然。

  …

  翌日,深夜时分。

  樊城水营。

  刘备扶剑立于栈桥,冷峻的目光,凝视着对岸襄阳城方向。

  身后数以千计的士卒,正在张飞等众将的督喝下,井然有序的快速登船。

  樊城水营不过兵马两千,刘备大军突然杀到,稍作抵抗便或降或逃。

  刘备兵不血刃,夺占水营。

  奇袭襄阳的第一步,就此顺利达成。

  接下来,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渡河,天明前大军杀奔襄阳城下。

  “主公,我大军皆已登船,过江吧。”

  身旁诸葛亮羽扇向着南岸遥指。

  刘备不语,却拿出了魏延那道亲笔回信。

  “孔明军师,你说那伯温先生举荐的这个魏文长,当真可堪大用吗?”

  刘备再次审视那封书信,言语间显然还存在些许担忧。

  诸葛亮却神色坚定,轻摇着羽扇道:

  “我们已夺下水营,等于同刘琮开战,箭已在弦,不得不发。”

  “至于这魏延,主公既信那萧伯温,便当也信他举荐之人。”

  刘备神色一震,若有所悟。

  书信收回,深吸一口气后,脸上只余如铁杀机。

  刘备马鞭向南一指,厉喝道:

  “传吾将令,全军即刻开船渡河,奇袭襄阳!”

  老作者新书,大家放心收藏,求追读

第12章 刘备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一艘艘战船徐徐驶出水营,借着夜色掩护,向着汉水南岸飞驰而去。

  不到半个时辰,旗舰一马当先,靠上南岸渡头。

  此时从北逃来的士卒,已将刘备动武的消息传回,渡头守军早就一哄而散。

  百余艘大小战船,兵不血刃登上渡头。

  近八千余刘军士卒迅速下船,如潮水般向着近在咫尺的襄阳城袭卷而去。

  …

  襄阳城,州府。

  此刻已乱成了一锅粥。

  还在梦乡中的刘琮被强行唤醒,蒯越和蔡瑁也闻讯匆匆赶到。

  跪伏在地的士卒,将刘备突袭樊城水营,大军急渡汉水的消息禀奏。

  “什么?刘玄德突袭水营,强渡汉水?”

  “他这是想干什么,难道要来攻我襄阳?”

  刘琮脸色骇然大变,脸色刷的一下变白,目光急是射向了蒯越。

  自己这位玄德叔父的能耐,他还是很清楚的。

  放眼天下,那是硕果仅存的一个,能跟曹操掰一掰腕子的猛人。

  这要是前来兴师问罪,自己怎么吃得消!

  蒯越脸上同样惊疑密布,显然刘备此举,着实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不过作为荆州第一谋士,些许的惊慌后,蒯越很快就平伏下了心绪。

  “主公莫慌,我料刘备此举并非意在襄阳,多半是想南下去抢占江陵。”

  “刘备此举,依旧在越的意料之中。”

  “我们只需紧闭四门,以不变应万变便是。”

  蒯越捋着细髯一番分析,重新恢复了运筹帷幄的气度。

  “异度言之有理,量那刘备也没那个胆量,以区区不到万人兵马,就敢来攻我襄阳!”

  蔡瑁亦恢复冷静,拱手道:

  “主公放宽心,襄阳城有瑁在,必固若金汤。”

  当下蔡瑁便扶剑转向,准备前去主持城防大局。

  一步尚未踏出,一员斥侯跌跌撞撞而入。

  “启禀主公,启禀蔡将军,北门外发现大队兵马,打着‘刘’字旗号,正向我北门逼近!”

  刘琮脸色大变,惊愕的急看向蒯越和蔡瑁。

  你们两个不是信誓旦旦,断定刘备不会来犯襄阳吗?

  那刘备这大队人马前来,又是做什么?

  总不会是来吃刘表的席吧。

  “没道理呀,刘备为仁义所累,岂会在先公尸骨未寒之时,就率军来攻主公?”

  “这不象是那刘备能做出来的事呀。”

  蒯越额头浸出一层冷汗,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四个字。

  蔡瑁却咽了口唾沫,咬牙道:

  “我早说过,那大耳贼野心勃勃,图谋我荆州已久,现下他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

  “襄阳城中有兵马三万,我倒要看看,那大耳贼有什么能耐,能过得了我这一关!”

  蔡瑁冷哼一声,提剑扬长而去。

  刘琮一屁股坐了下来,情绪稍稍平伏,却依旧手脚冰冷。

  “主公放心,有德坐镇,刘备休想跳入我襄阳半步!”

  “曹公大军距樊城不到三日,只要我们撑过三日,刘备便放弃攻城,南下逃往江陵。”

  蒯越亲自给刘琮斟了碗汤茶压惊。

  刘琮接过茶碗,连灌了几口,双手才停止了发抖。

  “希望如你所说吧,唉…”

  …

  襄阳北门。

  近五千余刘军士卒,已列阵城下。

  阵中战旗数量,却足足是正常情况下的两倍有余,营造出了全师在此的假象。

  虽城头灯火通明,但毕竟天色未明,刘军虚实难辩。

  刘备在陈到一众亲卫环护下,拨马出阵,进抵襄阳北门前。

  深吸一口气,刘备高声喝道:

  “吾乃刘备,叫你们州牧前来回话!”

  城上荆州兵一阵议论骚动。

  蔡瑁清了清嗓子,大声道:

  “主公现下正为先公守灵,无法抽身前来见你。”

  “刘玄德,景升先公尸骨未寒,你便谋反作乱,兵犯襄阳,你可对得起景升公对你的厚恩?”

  刘备心中一阵厌恶。

  身为刘表重臣,刘表一死就胁迫其子降曹,竟还有脸在大庭广众之下,一口一句“景升先公尸骨未寒”!

  当真是厚颜无耻之极啊。

  “蔡瑁,你这不忠不义的奸贼,竟然还有脸在此大放厥词!”

  “景升先公生前视你为左膀右臂,将一州军权尽付于你手,更是娶你姐姐,与你蔡家结为姻亲。”

  “而今景升兄尸骨未寒,你竟伙同蒯越,胁迫刘琮投降曹贼,将景升兄留下的基业拱手相送,卖主以求荣华富贵。”

  “备今日提兵过江,就是为攻入襄阳,斩除你们这班不忠不义的奸佞宵小,以报景升兄对我的厚恩!”

  刘备马鞭指着城头,劈头盖脸的将蔡瑁骂了个狗血淋头。

  四周的荆州兵们,又是一阵的骚动,一双双质疑的目光,皆是偷偷看向了蔡瑁。

首节上一节11/3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