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134节

  刘琮直接懵了,看着突然间大义凛然的蒯越,竟不知如何是好。

  蒯越则拔剑在手,厉喝道:

  “我们江陵城固若金汤,我们还有五千兵马,江陵城还守得住!”

  “荆州将士们,报效国家就在此时,我蒯越命尔等死守城墙,不得后退半步!”

  蒯越歇厮底里的大叫,妄图激起士卒们死战之心。

  左右荆州兵们,却是目瞪口呆的看着他。

  就象在看一个疯子一般。

  仗都打到这份上了,就凭咱们这几千号人,怎么可能守得住江陵?

  什么为了朝廷,为了国家,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不全都是为了保住你蒯家,保住你蒯越的性命么?

  士卒们不傻,还未等刘军攻至城下,便开始丢盔弃甲,向城下逃去。

  蒯越急了,挥剑大叫道:

  “谁敢做逃兵,军法从事~~”

  无济于事。

  军中毫无威信的他,全然镇不住这溃散,士卒们依旧是望风而逃。

  “城上荆州将士们听着!”

  一道雄浑而熟悉的喝声,响起在了城下。

  众人心头一震,不约而同向城外望去。

  只见晨光下,刘备身披金甲,手执利剑,已出现在江陵城下。

  “吾已生擒文聘,斩杀蔡中,你们偷袭我大营兵马,已尽数归降。”

  “吾今攻取江陵,只为诛杀蒯越那不忠不义之奸贼,余者只要归降,皆无罪!”

  “尔等都是荆州儿郎,没必要再为蒯家自相残杀,做无谓牺牲,速速开城归降吧!”

  刘备并未急于攻城,而是发动了攻心战术。

  目的明确,只除蒯越这首恶,其余人皆既往不咎。

  这一招杀伤力何等巨大,尚未溃散的士卒,如同抓到救命稻草一般,目光如刀刃一般,齐刷刷的聚向了蒯越。

  蒯越如芒在背,狠狠打了个寒战,立时心中已发虚。

  “尔等休听大耳贼蛊惑,若他攻破江陵城,必会将尔等杀尽!”

  蒯越佯作暴怒,长剑向城下一指:

  “速速放箭,射杀大耳贼,给我放箭”

  士卒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无人动手。

  蒯越除了无能狂怒,冲着士卒们大吼之外,别无办法。

  “王威,你还愣着做什么,速速命士卒射杀那大耳贼啊”

  蒯越只得将剑锋指向了王威,想利用王威在军中的威信,来驱使这些不听话的士卒。

  王威眼中再无敬意,一道寒芒陡然闪现。

  佩剑出鞘,电斩而下。

  蒯越还未反应过来时,执剑的右手已被削断。

  “啊”

  伴随着一声惨叫,蒯越捂着断手,跪倒在了地上。

  王威手提剑血,大喝道:

  “刘豫州的话尔等也听到了,我们岂能再为他蒯家白白赔上性命,速速打开城门,随吾归降刘豫州!”

  王威要反。

  一旁张允见状,勃然大怒,拔剑便砍向了王威,大骂道:

  “好你个王威,你竟敢造反作乱,我杀了你”

  王威眼眸一聚,手中血剑刷刷几剑舞出。

  张允岂是他对手,眨眼间脖间便被一剑割破。

  张允惨叫着一声,捂着涌血的脖子,便是跪倒在地,顷刻间已是毙命。

  “王威,你焉敢如此对我,你焉敢”

  跪倒在地的蒯越,脸形扭曲着痛苦恨怒,咬牙切齿的大骂。

  王威却不理会他,径直走向刘琮,喝问道:

  “主公,末将就问你一句话,你可愿归降刘豫州?”

  刘琮早已惊到目瞪口呆,惊恐落魄的僵在原地。

  眼见王威提剑走向自己,以为是要杀他,吓的连连后退。

  当听到王威所问时,刘琮方才松了一口气,不假思索的重重点头。

  王威也松了口气,遂高声喝道:

  “主公有令,打开城门,向刘豫州归降!”

  众士卒如蒙大赦,纷纷丢下兵器,争先恐后的打开城门放下吊桥。

  一面面降旗,也高挂在了城楼之上。

  刘备的将旗,升起在了江陵城头。

  这座荆州最后的城池,就此宣告易主。

  天光大亮时。

  刘备带着众谋臣武将,已是意气风发,登上了江陵西门。

  满身是血的蒯越,捂着断手,被王威等降将拖至了刘备跟前。

  这位权倾荆州,一手遮天的蒯氏家主,实质上的荆州之主,世人公认的荆州第一智者,现下则以阶下囚的身份,出现在刘备的眼前。

  “蒯越,我们又见面了。”

  刘备只是冷冰冰一句开场白。

  沉浸于痛苦中的蒯越,心头一震,颤巍巍的艰难抬起了头来。

  当看到那熟悉的身影,意气风发的站在自己面前时,蒯越心头是万千滋味涌上。

  懊悔,愤恨,无奈,困惑…

  所有的情绪,最终化为了一种情绪

  恐惧。

  对死亡的恐惧,对步蔡瑁后尘的恐惧。

  长吸一口气后,蒯越强挤出一抹苦笑,屈身叹道:

  “玄德公,江陵城是你的了,整个荆州也全都是你的了。”

  “我蒯越恭喜你,今日终成我荆州之主!”

第123章 荆州在手,复汉有望也!孙权:萧和,你安敢如此辱我!

  蒯越终于认怂了。

  这一番话,意味着他已接受现实,承认了刘备为荆州之主。

  虽未明着说出口,可这话中明显有向刘备屈膝臣服的意思在内。

  显然他还抱着一丝侥幸,想为自己,想为蒯氏一族谋一条生路。

  此情此景,与当初生擒蔡瑁时,可谓如出一辙。

  这一次,不用萧和再提醒,刘备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当日萧和说过的话,回忆起了对刘琦的承诺。

  “临死之前,你还何什么话可说。”

  刘备没有一丝纠结,宣布了对蒯越的裁决。

  杀!

  不杀蒯越,岂非寒了那些愤恨于蒯氏压制,投身于自己麾下的荆州豪杰?

  不杀蒯越,岂非言而无信,违背了当日在夏口对刘琦的承诺。

  不杀蒯越,如何给天下心向汉室的忠义之士一个交待?

  抛开种种,就凭蒯越有负刘表信任,在刘表尸骨未寒的情况下,就挟裹其子降曹这一件,也非杀他不可。

  蒯越自然听得出刘备的杀意,身形陡然一凛,一时间恍惚失神的僵在了原地。

  最后一丝侥幸,还是破碎了。

  恍惚良久后,蒯越终于缓过神来,一声无可奈何的黯然长叹。

  “我早该知道,今日之刘玄德,已非当年之刘玄德,你怎么可能饶我一死呢。”

  “也罢也罢,死在你刘备手上,我蒯越也不算委屈了…”

  蒯越自嘲着,嘴角掠起苦笑,已是接受了现实。

  与蔡瑁的下跪求饶,丑态百出相比,这位荆州名士,蒯氏家主,显然要有风骨得多。

  刘备敬他坦然赴死的风骨,遂也不屑言语折辱,拂手令将蒯越推下去斩首。

  就在蒯越转身之时,突然间想起什么,猛的又转过身来,目光扫向了刘备身后一众谋士。

  “玄德公,可否让我知道,那位传闻是仙人弟子,有未卜先知之能,助你破曹公败孙权,如今又一计将我蒯越送上断头台的奇士,到底是哪一位?”

  赴死归赴死,蒯越却想死明白,要在临死前知道,自己死在了谁的奇谋妙计下。

  刘备自然不可能不满足他临死前心愿,遂转身向萧和一指:

  “这位便是吾右军师萧伯温,正是你所说的那位奇士。”

  蒯越眼睛瞪圆,目光刀锋一般打量起了萧和,仿佛要将这张面孔刻入心头,带往九泉之下一般。

  诸葛亮他见过,徐庶也见过。

  前者羽扇纶巾,一派飘然洒脱,道风仙骨的气质。

  徐庶则是儒雅之中,又透着一股侠气。

  眼前这个年轻谋士,俊朗倒是俊朗,只是浑身上下,却弥漫着一股慵懒随意之气,眉宇间还残留着几分倦意,一副没睡饱的样子。

  这是世外仙家的弟子?

  这么一个人,竟然神机妙算之能,竟能以种种奇谋妙计,戏曹操破孙权,将他们玩弄于指间,助刘备以区区襄阳一隅之地,鲸吞下了整个荆州?

首节上一节134/3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