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刚至府门,一位身着墨衣的文士,便在亲卫的引领下,大摇大摆,昂首阔步的走了进来。
那气势派头,必是庞统无疑。
只是那一副相貌,却令众人眼前一亮:
短须灰面,横眉掀鼻,身矮脸长…
这副样子,难怪亲卫适才曾说,来者相貌略丑。
不,庞统的相貌,不能用丑来形容,而是怪!
众人目光,不由瞥向了诸葛亮。
都是水镜先生的高徒,并称卧龙凤雏,瞧瞧人家诸葛亮,长得是高冠长剑,仪表堂堂。
再瞧瞧那庞统…
若非亲眼所见,谁能想到,这是与卧龙齐名的凤雏啊!
刘备显然不是颜控,忙是紧步上前几步,拱手一揖:
“备久仰凤雏先生之名,不想今日竟有幸一见,备有失远迎,还请先生见谅。”
原本负手昂头,派头十足的庞统,立时吃了一惊。
刘备的礼贤下士,他自然是早有耳闻,也深信不疑。
不然也不会以一介布衣之身,便敢来叩大将军府的门,叫着要拜见刘备。
可刘备再礼贤下士,那也是当朝大将军啊!
堂堂大将军,亲自出来迎接自己不说,一见面便是长身一揖,这是何等的礼遇!
这也太看得起他庞统,给他面子都给上了天吧…
原本倨傲的庞统,被刘备“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时间有此不知所措。
“士元,大将军可是虚位以待你多时,你今日才来,着实是姗姗来迟了呀…”
一旁诸葛亮笑着提醒自己这位同窗。
庞统蓦的回过神来,忙是拱手一拜:
“襄阳庞统,拜见大将军。”
“统不过一介白衣,大将军如此大礼,统愧不敢当也!”
刘备忙将庞统扶起,哈哈笑道:
“士元你过谦了,诸葛卧龙的同窗,伯温军师口中的王佐之士,你当得起备这一拜!”
诸葛亮便罢,乃庞统的同窗,对他的实力知晓也不足为奇。
刘备提到伯温军师,却令庞统心头一震。
伯温军师……传闻中神仙下凡,奇谋鬼算,威震大江南北的萧和萧伯温,他岂会不知其名?
这样一个传说中的神人,跟自己素昧平生,没有过任何交集,竟曾对刘备评价自己是王佐之才?
庞统目光向刘备身后众人一扫,一眼便落在了那俊朗飘逸的年轻文士身上。
“足下可就是传闻中,那位算无遗策的萧和萧军师?”
庞统满面好奇的问道。
萧和淡淡一笑,拱手道:
“正是在下,士元兄,久仰了。”
庞统心头一震,忙是还之一礼,口中慨叹道:
“萧军师自樊城横空出世,助大将军取荆州,平江东,败曹操,种种奇谋妙算,统是敬佩已久。”
“没成想,我庞统一介乡野闲士,萧军师竟知我?”
庞统话中显然有受宠若惊之意。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你庞士元若为乡野闲士,那这天下之人,便皆是目不识丁之辈了。”
萧和也摸准了庞统性情,给足了他面子,可劲儿的吹捧。
能得名震天下的萧伯温如此盛评,庞统心下自有几分得意,面上却少不了继续谦逊几句。
当下刘备便拉着庞统入府,摆下美酒佳肴为其接风洗尘,奉若上宾。
“士元,适才听亲卫来报,说你此番前来,是要助大将军攻取淮南。”
“不知士元你有何良策,不妨向大将军呈上?”
几巡酒过,诸葛亮率先将话题引入正题。
刘备忙放下酒杯,拱手道:
“士元若有妙计,还请教赐。”
庞统遂放下酒杯,反问道:
“统冒昧猜测,大将军是否已在谋划攻取淮南,只因曹操十几万大军正兵向宛城,而大将军受制于兵力有限,正纠结于是否该增兵宛城,又当增兵多少?”
此言一出,刘备不由看了萧和一眼。
果然如他所说,庞统智计不凡,并未参与适才军议,竟能推测出他的面临的难处。
“实不相瞒,士元所说,正是备所为难。”
“倘若分兵少,则不足以确保宛城不失,而若分兵太多,则我攻取寿春乃至淮南之兵又不足。”
“士元既知吾难处,必有两全其美之策?”
刘备也不隐讳,对庞统是坦诚相待。
庞统嘴角微微上扬,不紧不慢道:
“依统之计,大将军根本无需向宛城增派一兵一卒,只尽起江东之兵,全力北上夺取寿春便是!”
刘备神色一震。
关羽的能力是毋庸置疑,麾下还配备了魏延,徐庶等良将谋士辅佐,荆州军团亦可称得上是精锐之师。
可再精锐,数量也只有四万余人。
曹操南下之兵,据细作所报,可足足有十五万之众。
宛城毕竟不是襄樊,有汉水天险可恃,有水军优势可用。
四万对十五万,兵力太过悬殊。
一兵一卒都不增援给关羽,多少是有些不妥吧…
庞统自然知刘备心中所想,便起身来到地图前,抬手往宛城西北一指:
“统所以叫大将军不向宛城增兵,是因为曹操此番南下,乃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
“他是要假借攻宛城为掩护入南阳,以部分兵力佯攻宛城,却以大军出其不意由武关杀入关中。”
“曹操真正意图,乃是扫灭马韩等西凉诸将,一举拿下关陇,一统北方!”
第193章 三大谋士定计!刘备:吾奉天子之命讨贼,三路大军过江,北伐!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佯攻宛城,实攻武关,收取关陇…
庞统语出惊人,霎时间在堂中掀起一片议论。
刘备与众人目光,齐刷刷聚在了地图上,尽皆都站了起来。
“当年高祖灭秦之时,正也是由武关杀入关中。”
“先前伯温为取宛城,亦曾向大将军献计,邀马超率军由武关入南阳助战,曹操以牙还牙由武关反杀入关中,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嗯,士元的推测不无道理。”
诸葛亮羽扇指着地图,不禁微微点头。
鲁肃也捋着细髯,说道:
“潼关固若金汤,曹操前番西伐关中便受阻于潼关城下,而且偷袭蒲坂之计,又为伯温军师算出,事先令关中诸将有所防备。”
“曹操若要伐取关陇,倘使依旧走潼关和蒲坂老路,势必又会重蹈覆辙。”
“以曹操智谋,另辟蹊径,走武关出其不意杀入关中,确实极有可能。”
话锋一转,鲁肃却又疑道:
“只是这一切,皆是推测而已,士元你如何就能断字?”
庞统张口欲言,话到嘴边却忽然收住,目光笑看向了萧和。
“萧军师神机妙算,统的这些推测,在萧军师面前不过是班门弄斧而已。”
“统猜想,萧军师应该早也有相同推测了吧。”
庞统这是明着恭维,暗地里却想趁机试探一下萧和的智计。
对于萧和种种传闻,庞统也只是听闻而已,并未亲眼见证。
自视甚高的他,心中自还存有几分侥幸,不太相信这世上有人的智计会高过他这凤雏。
正是在这个念头驱使下,庞统便利用这机会,有意想一试萧和。
萧和自然心如明镜。
若是当初,他自然是巴不得来个更强的谋士,替他挑起大梁,他还乐得清闲。
然现下自己已位居军师将军,乃公认的刘备谋主,便不能允许有人挑战自己的权威了。
萧和一笑,也不急于回应,重新翻看起了那些关于曹军的情报,以寻找蛛丝马迹。
翻着翻着,目光停留在了一道情报上。
“大将军请看。”
萧和将那道情报,奉于了刘备,缓缓道:
“这道情报中称,曹操此次集结了近两万骑兵,差不多已是其能动用的所有骑兵。”
“而攻取宛城,乃至于趁胜南下,饮马汉水,多为攻城战,甚至水军的作用都比骑兵重要。”
“那曹操集结这么多骑兵,甚至不惜从幽并边骑抽调大部骑兵,又是图个什么?”
听到这里,庞统脸上的试探之色,渐渐重新转为了敬佩。
萧和则一指关中所在,冷笑道:
“唯一的解释,曹操集结这么多骑兵,根本不是为了攻我宛城,而是为从武关杀入关中后,与西凉骑兵交锋。”
“士元,不知我的推测,是否与你不谋而合?”
萧和笑着转向了庞统。
庞统脸上已是由衷信服,拱手慨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