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289节

  有心人可能是刘备,死敌嘛,以流言之计乱你后方人心。

  也有可能是身在邺城的曹植,有意散播,以为某种目造势。

  曹冲感激的目光瞥了荀攸一眼。

  这位荀氏新家主,是替他说出不好说的话,提醒曹操要提防曹植铤而走险。

  卞氏做出了暗通刘备之举,犯下如此死罪,两个儿子无论曹丕还是曹植,自然彻底失去了做储君机会。

  大位已定,非曹冲莫属!

  荀攸自然没必要再掩饰立场,直接站出来做曹冲嘴替,来对付曹植。

  曹操听出了荀攸话外弦音,却冷哼道:

  “孤量那个逆子也没这个胆量,必是大耳贼散布谣言,妄图乱我后方人心。”

  “冲儿,孤授你监国之权,你即刻回往邺城,代孤执掌朝政,以安人心。”

  曹冲眼眸一道精光闪过。

  监国之权!

  这是只有储君才有的权力啊。

  曹操这道任命,等于是向天下人宣布,已决定了要立他为魏国世子。

  这也是要告诫他那两个哥哥,大位已定,莫要再对世子之位心存任何幻想。

  “儿臣遵命,儿臣这就启程回京。”

  曹冲强压住窃喜,当即欣然领命。

  就在他要告辞动身时,虎卫匆匆而入,禀称丁仪已从邺城前来,声称是奉魏公之命前来宣诏。

  曹冲猛然止步。

  荀攸,乐进等人,皆是神色一愣。

  趴着的曹操,陡然间挺直了脖子,瞪眼喝问道: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启禀魏公,丁仪自称奉魏公之命,前来彭城传诏,想要入城!”

  曹操懵了。

  他什么时候给丁仪下过诏书了?

  何况他这个魏公,本就身在彭城,要下诏直接下就是了,何必绕个大弯子从邺城发出?

  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么!

  “魏公,邺城可能有变啊!”

  荀攸最先反应过来,急是提醒道。

  曹操心中一凛,陡然间也意识到邺城可能出了大事。

  “速扶孤回郡府,传那丁仪前来相见!”

  半个时辰后。

  曹操已斜着身子,以半边腚坐于上位。

  须臾,丁仪高举着一道诏书,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堂中。

  “新君继位,有诏在此,诸将还不上前听”

  话未出口。

  丁仪陡然间认出了上位高坐的曹操,霎时间骇然变色,吓到如同见鬼一般,两腿一软便跪在了地上。

  “魏…魏公,臣…臣拜见魏公~~”

  丁仪趴在了地上,声音颤栗,浑身剧痛抖动。

  曹操则脸色铁青,沉声喝道:

  “孤还好好的活着,什么时候邺城就冒出个新君来,你给孤解释解释!”

  丁仪趴在地上瑟瑟发抖,吱吱唔唔不敢作声。

  曹操向许褚一个眼神示意。

  许褚便将丁仪手中那道“诏书”夺过,奉于了曹操。

  曹操只看几眼,便是眼眸喷火,脸形扭曲。

  那是“魏公”曹植的继位诏书。

  他这个好儿子,已宣布于邺城奉他遗诏继承魏公之位!

  此诏,一是宣布新君继位,二是给荀攸张等前线诸将加官进爵,令他们扶“先公”灵柩还京,三是封曹冲为县侯,令其先行一步回邺城受封。

  “逆子,你好大的胆子,孤还没死,你竟敢谋逆篡位,逆子”

  曹操是勃然大怒,将手中诏书撕了个粉碎,扔在了丁仪的脸上。

  左右众臣彼此对视,大抵也看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是那位子建公子,以为曹操已重伤不治于前线,便抢先一步宣布继位,令前线诸将不得不接受他已为魏公的既成事实。

  “说,到底是怎么回事,那逆子何来的胆量,竟敢谋逆篡位?”

  曹操意识到了曹植没这么大胆子,背后定然还有人推波助澜。

  丁仪只得战战兢兢,将卞氏以太后身份召集邺城留守百官,伪造曹操遗诏,宣布立曹植为魏公的经过,尽数坦白。

  除此之外,他还交待卞氏已派使者往南阳汝南及关中,乃至于魏国各州郡,向夏侯,曹仁等统军大将,及各州刺史宣布曹植继位的事实,令他们听奉新君号令。

  “贱妇,孤就知道是你野心勃勃,在背后谋划蛊惑曹植那逆子!”

  “贱妇,逆子,你们暗通大耳贼便罢,现下还敢谋逆篡位,孤要将你们碎尸万段,碎尸万段”

  曹操气到脸形扭曲,咬牙切齿的咆哮大骂起来。

  “魏公息怒,臣不知魏公尚在,臣也是为夫人所蒙骗,臣”

  丁仪吓到脸色惨白,忙不迭的告罪,妄想撇清罪责。

  曹操怎会饶他,怒骂道:

  “你以为孤不知,你早就是那逆子党羽,恨不得孤真就不治身亡,你好得一个拥立之功?”

  “你这奸佞逆臣,孤岂能饶你!”

  “来人,将此贼拖下去,给孤斩了!”

  左右虎卫一拥而上,将丁仪拖走。

  丁仪大惊失色,慌忙哀哭求饶,曹操却无动于衷。

  哭嚎声渐渐远去,须臾后,一颗血淋淋的首级,被送回了堂中。

  看着丁仪的项上人头,众臣皆是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那贱妇和她的逆子,犯下了这等谋逆之罪,尔等说,孤当如何处置?”

  曹操总算是压制下了怒火,目光扫向众臣。

  荀攸松一口气,忙是拱手进言道:

  “臣以为夫人和子建公子他们,所以敢铤而走险,必是得知了杨修事泄招供,又误以为魏公当真重伤不治,故而才会铤而走险。”

  “为今之计,魏公当火速回师邺城,平定这场谋逆作乱,向天下昭示魏公尚在的事实,如此方能以最快的速度稳住人心。”

  “此事每多拖延一日,我魏国便多一日陷入内乱的危险,到时外有刘备,内生变乱,我大魏危矣!”

  曹操身形一凛。

  荀攸绝不是在危言怂听。

  先别管自己死没死,曹植曾为刘备俘虏,顶着这样的耻辱继位,岂能服众?

  你威望不够,谁能保证拥兵在外的武将们,不会萌生取而代之的野心?

  那些诸州刺史,封疆大吏们,倘若跟着群起反魏,公然割据自立怎么办?

  到时岂非一夜之间,魏国一片大乱。

  国内大乱,前线士卒必军心瓦解,倘若刘备趁势大举北攻如何抵挡?

  那时可就不是失一个徐州这么简单了。

  “公达所言极是,攘外必先安内,孤要即刻率军北上邺城平叛!”

  曹操决断已下。

  接下来,就是留谁来守彭城。

  彭城只有五万多兵马,曹操北上平叛,至少得带走三万左右。

  留守彭城之兵,就只余下不到两万。

  两万魏军抵挡八万楚军进攻,实力悬殊啊。

  这是一个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任务。

  在场诸将们,不免皆是怂了,一时无人敢请战。

  “魏公,臣愿统军死守彭城!”

  一将打破沉默,站了出来慨然请战。

  正是李典。

  寿春一役被俘,这位曾经的曹魏元功宿将是颜面扫地,在魏国中早已抬不起头。

  今日他这主动请缨,分明是要赌上性命,用一场大功来洗刷自己曾被俘的耻辱。

  曹操自然知晓李典动机,遂欣然道:

  “好,曼成,孤就令你率两万兵马坚守彭城!”

  “徐州的存亡,孤就交给你了!”

  李典长身一揖,神色决毅道:

  “请魏公放心,臣只有一句话,城在人在,城失人亡!”

  曹操满意的点点头,略一沉吟,又向荀攸道:

  “公达,大耳贼麾下谋士如云,萧和那妖人更是诡诈多端,叫人防不胜防。”

  “光靠曼成一人恐难守住,你就留下来,助曼成一臂之力吧。”

  荀攸心头咯噔一下。

  留他在彭城,就是要留他身陷楚军重围之中,令他置身孤城险境啊。

  曹操这是要他拿命来陪李典守城!

  “臣…臣遵令。”

首节上一节289/3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