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曹操的侄女,乃是孙权的弟妹,张飞的正妻又是夏侯渊的侄女…
沾亲带故归沾亲带故,战场上还不是要你死我活,岂能因一家之私,就误了国事?
以诸葛亮的格局气量,萧和相信,诸葛亮绝不会因蔡蒯两氏跟他沾亲带故,便有意袒护,而误了刘备抗曹大业。
道理萧和当然懂。
不过鉴于自己新入伙未久,对蔡蒯两族开刀这种事,却还是不宜由他点出来。
这点人情世故,职场之道,萧和自然也懂。
于是话锋一转,萧和一笑:
“这襄阳豪姓大族,谁是铁了心要投曹,谁的家业最肥,谁又最应该被动刀,想必元直兄应该比我更清楚才对。”
徐庶与诸葛亮乃好友,又师出同门,这种事自然由其出口更合适。
徐庶略一沉吟后,向刘备一拱手:
“主公,襄阳附近占田最多之豪姓,无外乎蔡氏与蒯氏。”
“蔡瑁和蒯越二贼,受刘景升厚恩,却背弃刘景升抗曹遗志,挟裹刘琮举荆州不战而曹,实乃不忠不义之徒。”
“且主公收复襄阳,此贼携刘琮南逃至江陵,如今仍听从曹操号令,尽起大军猛攻我宜城,欲配合曹操置主公于死地!”
“庶以为,蔡蒯两姓罪大恶极,主公当即刻宣布其罪状,夺其所侵占田地收归官有并分赐百姓,抄没其所囤钱粮以充军需!”
徐庶一进言,在场荆州籍,尤其是襄阳籍文官武吏,立时群起响应。
没办法,蔡蒯两族在刘表时代独揽大权,将其他姓压制的太狠,大家们心里边都憋满了怨恨啊。
现下徐庶提议拿蔡蒯二姓开刀,众人自然是求之不得,没拍手叫好就已经相当克制了。
“兄长,伯温此策,确是解我粮草难题的良方。”
“元直所提蔡蒯二姓,确实也是罪有应得。”
“先不论此二贼不忠不义,将刘景升基业拱手卖与曹操以求荣华富贵,实为可恨。”
“兄长莫非忘了,当初兄长往襄阳赴刘景升宴会时,此二贼还曾设计,险些谋害了兄长?”
“于公于私,现下都是该对蔡蒯二氏清算的时候了!”
关羽也站出来表态。
提及当年那二人谋害刘备之事,他更是恨到咬牙切齿。
“尔等所言,吾都明白,蔡蒯二姓也确当重重惩处!”
刘备微微点头,却又面露几分顾忌:
“只是孔明军师与蔡蒯两氏,或多或少存有些亲缘关系,备不能不顾,此事还得容备斟酌斟酌才是。”
此言一出,帐中顿时安静了下来。
诸葛亮乃军师,首席谋臣,刘备身为主公,做决策要考虑诸葛亮的感受,这是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众人自然不好有异议。
萧和却是一笑,宽慰道:
“和倒以为,主公多虑了。”
“孔明军师行事向来公私分明,以其气量格局,非但不会对此事有异议,反倒会极力赞成。”
“没准孔明军师现下正在修书,打算亲自提请主公对蔡蒯二姓动手呢。”
萧和这番对诸葛亮的评价,自然是发自肺腑。
放眼古今,似诸葛亮这样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的权臣,有几个是能不忘初心,善始善终?
他们哪个不是废帝的废帝,篡位的篡位?
以诸葛亮忠正无私,会因蔡氏蒯氏跟自己沾点亲带点故,便有意袒护而误了刘备匡扶汉室的大业?
刘备心头一震,蓦然明悟。
就在这时,亲卫匆匆而入,称有信使自宜城而来,将诸葛亮的亲笔书信刚刚送到。
一听是诸葛亮来信,刘备忙是接了过来,迫不及待的展开细看。
只看过一眼,刘备腾的站了起来,脸上浮现惊喜之色。
再看下去,脸色上的惊喜变成欣慰,口中更是唏嘘不已。
众人瞧着刘备表情变化,皆是心中好奇,诸葛亮信中写了什么,会令刘备如此。
刘备则深吸一口气,以敬佩的目光望向萧和,发出一声慨叹:
“知卧龙者,萧伯温也!”
求月票,求推荐票,求追读,冲三江了兄弟们!
第58章 斩蹋顿之人,我都忌惮三分,你敢轻视?
“主公,你这…”
萧和茫然的看向刘备。
刘备遂将诸葛亮那封书信,展示给了萧和及在场众人。
真相大白。
这是诸葛亮的一道献策书信。
诸葛亮虽身在宜城,却已算准了襄阳粮草已不足,无力再支撑四万大军所用。
于是诸葛亮主动提出,公布蔡瑁蒯越罪状,对蔡蒯两姓开刀,收缴其田地钱粮,以供军需。
萧和这才恍悟,明白了刘备那句感慨的意思。
“备竟不及伯温你懂孔明军师,当真是惭愧之极。”
刘备面露愧色,尔后赞叹道:
“伯温你不光知孔明军师,竟还算准孔明军师会主动提请对蔡蒯两姓清算,果真是料事如神依旧呀!”
诸葛亮大公无私,这萧和敢肯定,至于诸葛亮会主动来信献策,对蔡蒯两姓开刀,却不过是他随口一说。
没想到还真就被他说中了。
面对刘备的赞叹,萧和也不好解释什么,只得一笑受之。
众人传阅过书信,自然是既佩服诸葛亮的公私分明,又折服于萧和的“料事如神”。
关羽则是一拱手,欣然道:
“兄长,既是孔明军师也有此意,兄长还有何可顾虑。”
“事不宜迟,请兄长下令,对蔡蒯二氏即刻清算!”
刘备再无顾虑,脸上冷意浮现,厉声道:
“蔡蒯二贼先欲设计害吾,后又卖主求荣,胁裹刘琮举荆州降曹,今又响应曹操举大军来攻,欲置吾于此地!”
“吾一再忍让,如今已忍无可忍!”
“传吾之命,即刻抄没蔡氏两姓,将其田地收归官有分赐百姓,收其库存钱粮以供军需!”
“三日之内,吾要看到蔡蒯两姓的钱粮,全部归入官仓!”
…
豫章郡,柴桑城。
江东军水营,琴声悠悠。
一位面如美玉,气度儒雅的男子,正盘坐于江边,双眸微阖,抚琴弄乐。
鲁肃站在那男子身后,几次欲要开口,却又不好打扰那人抚琴。
琴声到高亢处,戛然而止。
琴弦断了。
男子盯着断弦,长眉微锁,心中似乎闪过一丝不好的预感。
“公瑾!”
鲁肃见状,忙是上前作揖相见。
他口中公瑾,正是孙权的水军都督,江东美周郎周瑜是也。
“子敬?你不随主公攻合肥,为何又回柴桑来了?”
周瑜对于鲁肃的到来显然颇为意外。
“主公命我再往襄阳,就近监视襄樊战事,以便随时向主公传递消息。”
鲁肃一面跪坐下来,一面解释了此来原由。
周瑜眉头微皱。
“子敬,你该留在主公身边才对呀!”
他给鲁肃斟了碗汤茶,语气中略有几分微词。
鲁肃一怔,眼神茫然,未能领会周瑜言下之意。
“你我乃生死至交,我就与你说几句关起门来的话。”
“主公此番亲自统军去攻合肥,我是既不赞成也不放心!”
周瑜与鲁肃坦诚相待。
鲁肃心头微震,忙是瞥了一眼左右,以确认亲卫们足够远,听不到他二人对话。
“公瑾此言何意?”
鲁肃压低了声音,顺势给周瑜也斟了碗汤茶。
“我江东的战略向来是先荆州后淮南,今刘表病死,荆州陷入三刘分立的局面,正是我们趁势吃掉荆州的天赐良机。”
“就算不能吃掉整个荆州,至少我们也要拿下江夏郡,做到随时能截断汉水和长江。”
“主公却因忌惮曹操,反与刘备结盟,放着江夏不取,却反倒兴师动众去攻合肥。”
“此举实在是本末倒次,轻重不分,乃是下下之策!”
鲁肃低头干咳几下,不敢作声表态。
毕竟结盟刘备是他力主,孙权亲征合肥,他到最后也是改口赞成过的。
“主公既已做了决断,执意要亲征合肥,木已成舟,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只是子敬你怎能如此大意,竟然也不留在主公身边?”
周瑜宣泄过对孙权战略不满后,又将矛头对准了鲁肃。
鲁肃一愣,眼神不解道:
“公瑾此言何意,还请明示?”
周瑜呷了口茶,轻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