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69节

  “没有你,伯父和父亲他们,不可能打赢这场几乎不可能赢的仗!”

  “没有你,我们此刻还不知道会逃往哪里,说不定已是陨命在曹操的铁骑之下。”

  “伯温,谢谢你~~”

  关银屏头枕着萧和肩膀,杏眼中泛起热泪,口中不停的说着谢谢。

  萧和身躯却是愣了住。

  关银屏这猝不及防的“投怀送抱”,那一声声温柔无限的感激之言,着实是令他毫无防备,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萧和也不知怎么回应这份柔情,只好僵在原地,任由她紧紧偎在自己怀中。

  半晌后,关银屏情绪平伏下来,蓦然间回过神来,忙是将萧和轻轻推了开来。

  那一张俏脸,已是霞生双颊,眸中羞意如水。

  “咳咳,那个…主公既已大胜,我们是不是也该过江去会合了?”

  萧和及时转移话题,打破了微妙的尴尬气氛。

  关银屏连连点头,红着脸应道:

  “主公确实派人来通传,叫我送你过江,往新野会合。”

  “你赶紧把衣裳穿好,我们尽快出发吧,我在江边等你。”

  说罢关银屏不敢回眸相视,忙是转身匆匆离去。

  萧和望着她的背影,喃喃道:

  “没想到,她一将门虎女,温柔起来还真有些叫人招架不住呢…”

  一刻钟后。

  萧和穿戴整齐,信步来到了江边。

  一个熟悉的身影印入眼帘。

  鲁肃正立于岸边,一动不动的望着北岸,眼神表情是翻江倒海。

  “子敬,北岸捷报你应该也知道了,看来家主公运气不错,这一仗还是给我们打赢了。”

  萧和笑着上前,抬手向东一指:

  “咱们两家乃是盟友,我家主公打赢了曹操,就等于是孙将军打赢了曹操。”

  “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子敬得赶快派人回江东报捷,好让孙将军与我主同乐才是呀!”

  鲁肃略显尴尬的一笑,不知该说些什么。

  此刻他的心情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刘备大破曹军,曹操南侵的图谋就此被打断,南方形势就此转危为安。

  忧的则是刘备坐稳了襄樊,一战声威大震,还俘获曹军无数。

  此战之后,刘备名望与实力皆将随之暴涨。

  这之后扫灭刘琮,鲸吞荆州已是势在必行。

  刘备要取荆州,自家主公孙权也要取荆州,两家势必会开战。

  到时岂非又要令曹操坐山观虎斗,渔翁得利?

  更令鲁肃担心的是,刘备握有萧和这么一柄利剑,他们江东当真打得赢刘备吗?

  “和还要过江去与主公会合,就先不陪子敬了。”

  萧和的告辞声,打断了鲁肃的思虑重重。

  鲁肃忙拱手告辞,目送着萧和上船,徐徐驶向北岸。

  “刘玄德本就乃潜龙,今又得萧伯温这一朵祥云助力,这场大胜之后,怕是没人再能阻挡他一飞冲天了…”

  望着萧和远去背影,鲁肃喃喃自语,若有所思。

  良久后,鲁肃方回过神来,向身旁军侯吩咐道:

  “马军侯,速速派人向周都督和主公传信,将刘玄德大破曹操经过,详细禀明吧。”

  那军侯马忠,却并未领命,压低声音道:

  “鲁将军,周都督有密令,一旦曹操北退,请鲁将军即刻返回柴桑,不得有半分耽搁!”

  鲁肃眼神一震,蓦的看向马忠,心中忽然间似乎猜到了什么。

第76章 笑萧和萧和就到!曹操:我是天生乌鸦嘴圣体?

  水东岸。

  艨冲徐徐靠岸,驶入了粮营渡头。

  萧和人还没下船,远远就看到关平带着一众留守武将,已经等候在岸边。

  “坦之将军,攻破粮营可谓大功一件,和在此恭喜你了。”

  萧和一跃下船,笑呵呵的先行道贺。

  关平几步上前,忙将萧和一扶。

  接着礼了礼衣冠,郑重其是的向萧和深深一揖:

  “若非伯温从事这奇谋妙计,平焉有机会成就此功!”

  “若非伯温从事这一计,伯父又焉能大破曹贼,洗雪前耻,我们这些人又焉能跟着扬眉吐气!”

  “此番大胜,皆乃伯温从事之功,平代伯父,代父亲拜谢伯温从事!”

  身后众将,跟着轰然拜谢。

  萧和暗自苦笑。

  从南岸到北岸,从关银屏到关平,每一个见到他的人,无不是各种感激拜谢。

  这一觉醒来,俨然自己已变成了救世主一般,被所有人都顶礼膜拜。

  不过这也难怪了,从刘备到关平,自徐州起跟曹操斗了十来年,屡战屡败,直至被从北方赶到了南方。

  所有人心中都憋着一股窝囊气,都盼着有朝一日能洗雪前耻。

  自己这一计,从某种意义上讲,确实是帮大家伙出了一口十几年的窝囊气,众人对他心存感激也就不足为奇了。

  “坦之将军言重了,仗是你们打的,血是你们流的,我萧和不过动动嘴皮子而已,你这一拜我可受之不起呀。”

  “来来来,大家伙都别拜了,快快起身。”

  萧和忙将关平扶住,自然少不了要一番谦逊。

  关平这才直起了身来。

  接下来就是交待刘备的安排。

  根据战前推算,南面蔡瑁得知曹操大败北逃消息后,必会大为震恐,不出意外将即刻率部南撤。

  介时南面威胁解除,刘备将调诸葛亮回襄阳,坐镇后方主持大局,并整编曹军降卒。

  关平则率本部三千兵马,会同霍峻的樊城兵,合兵七千,护送萧和北上,往新野一线会师。

  最后按照原定战略,会合三万之众,一鼓作气将新野城拿下。

  萧和听罢,点头道:

  “主公安排的甚是周密稳妥,我没有意见。”

  关平遂向不远处一指,说道:

  “既是如此,马车我已为伯温从事安排好,咱们尽快启程去追赶伯父他们吧。”

  萧和瞥了一眼马车,方才明白,关平这是打算走陆路北上。

  有水路不走走路陆,这不是自己找罪受么…

  “坦之将军,我看咱们的战船还都停靠在渡头,为何咱们不走水路北上呢?”

  萧和一指身后战船:

  “曹操北逃,必是水西岸北上,先过朝阳再往新野。”

  “咱们船肯定是比他两条腿快,再者今日乃是南风,正好还是顺风。”

  “咱们乘船沿水北上,直奔朝阳,说不定还能抢在主公他们前边截击曹操。”

  “到时候,就算不能生擒诛杀曹操,坦之将军你照样也是一桩功劳到手。”

  一语点醒!

  关平眼眸放亮,猛一拍腿:

  “对呀,我怎么就忘了,水直通新野,曹操早没了水军,我们完全可以走水路北上截击!”

  现下各路兵马,都在穷追曹操,诸将功劳哪个不是拿到手软。

  关平因要接萧和北上,不得不暂留樊城,本来就是心焦如焚。

  现下萧和一句提醒,让功劳送到了关平碗里,他岂能不喜出望外。

  “多谢伯温从事提醒,又送给我一桩功劳!”

  关平向萧和又是揖身拜谢,尔后喝道:

  “伯温从事的话你们也听到了,咱们还等什么,速速召集士卒登船!”

  “再晚走半日,曹贼逃到了新野,功劳就没咱们的份了!”

  众将立时一片沸腾,一听有功劳可抢,人人都跟打了鸡血一般。

  于是七千余士卒,迅速登船,扬起满帆,借着东南顺风之势,沿着水疾驰北上。

  …

  残阳西斜。

  朝阳以南十里,水西岸大道上。

  五千人困马乏,惊魂落魄的曹军士卒,正喘着气默默奔行。

  马上的曹操,环看四周士卒一眼,一声苦叹。

  从弃营北撤之后,曹军就被打乱了建制,各部失去了联系,十来万人变成了散兵游勇,各自向北逃窜。

  曹操逃到这里时,原先的数万兵马走散的走散,掉队的掉队,就剩下了这五千来虎卫军。

  怎一个惨字了得啊…

  “只要丞相安然无恙,等到了新野振臂一呼,逃散的将士们自然会自行前来聚拢。”

  “此役,我们最多也就损失五六万人而已,还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身旁的程昱,看出了曹操的惆怅,便是故作乐观的宽慰道。

  曹操心情舒服了几分,遂是不以为然一哼:

首节上一节69/3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