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73节

  “宛城离襄阳甚远,又靠近我许都腹地,以刘备现下的实力,定然没胆敢染指,必只会止步于新野也!”

  曹操起身踱步,沉吟不语。

  满宠所提之顾虑,其中利害关系,自然不无道理。

  只是若放弃新野,就意味着南征所夺城池,全部得而复失,一座不剩。

  这也就等于向天下人宣告,他此番南征以彻头彻尾的失败而告终。

  而坚守新野,则南征好歹也算有所收获,还可以在刘备眼皮底下扎一根钉子,让刘备日日难受。

  “我军若弃新野,则刘备便能全力南下蚕食荆州,倘使大耳贼吞下荆州,其羽翼一旦丰固,将来我们伐之何易?”

  “丞相,新野绝不可弃!”

  “仁愿率一军镇守新野,为丞相守住这柄悬在刘备头顶的利剑!”

  曹仁站出来反对满宠提议,慨然请缨留镇。

  这番慷慨陈词,正中曹操下怀。

  “子孝言之有理,新野断不能弃!”

  曹操重重点头,遂问道:

  “子孝,孤只能给你留一万兵马,你可有信心守住新野?”

  曹仁脸上燃起傲然,冷哼道:

  “丞相这一问,也太小瞧我曹仁了。”

  “那霍峻单凭五千兵马,便能抵挡我十五万大军围攻,守得樊城固若金汤。”

  “丞相莫非觉得,仁不如霍峻那寂寂无名之徒吗?”

  曹操眼中仅存的一丝顾虑瞬间云散。

  曹仁是谁?

  曹氏宗亲第一大将!

  论资历地位略逊于夏侯,论统兵能力,绝对位居曹氏夏侯氏两姓之首。

  就算外姓诸将中,能与曹仁丕敌者,只怕也寥寥无几。

  我家子孝,还能比你刘备的霍峻差?

  “好,子孝你守新野,孤放心。”

  曹操一拍案几,欣然道:

  “孤就给你一万兵马,你给孤守好了新野,来年孤再率大军南下与你会合,我们再伐荆州,扫灭刘备!”

  曹仁慨然领命。

  计议已定,曹操想着穰县还有侯音作乱,便留曹仁守新野,自己率主力班师,顺道平了侯音之乱。

  满宠见曹操执意要守新野,便也不好再反对。

  只是听得曹操要亲自平叛,满宠忍不住又一拱手:

  “丞相,宠还有一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原本已起身的曹操,不得不重新坐了下来,拂手示意他有话直说。

  “侯音叛乱固然其罪当诛,然现下我军新败,南阳必定为之震动,人心越发不稳。”

  “宠以为,丞相此去平叛,当以安抚为主,不宜轻用杀戮。”

  “故宠请丞相只诛侯音等乱贼便可,万不可再屠穰县!”

  曹操脸色渐黑。

  对叛乱城池屠城,乃是他是惩戒反叛,震慑人心的惯用手段,这一次岂能破例?

  再者屠城令已下达,你满宠这是叫我收回成命?

  何况樊城惨败,他心里边也憋了一口气,正也需要借屠穰县来宣泄!

  “平叛之事,孤自有分寸,伯宁你就不必关心了,你就留在新野,辅佐子孝守城吧。”

  曹操既没有答应,也没有当场拒绝。

  满宠明白,曹操这还是要执意屠城,只是怕自己再次劝阻,方才将他留在新野。

  心下暗叹一声后,满宠不再进言,只默默领命。

  当天,曹操便连夜启程北归。

  曹仁会同满宠,率一万兵马,继续留守新野。

  …

  新野南三十里,朝阳城。

  数万刘军将士,正浩浩荡荡北上,杀奔朝阳而来。

  一路上,刘备和关羽徐庶三人,还在商议着,该如何速破朝阳之策。

  等到大军杀奔下时,三人脸上却同时涌起惊喜。

  朝阳城头,竟已高悬起了“刘”字旗。

  关平和萧和二人,已是驻马于城门外,等候他们多时。

  刘备几人彼此对视,皆是面露奇色,忙是纵马上前相见。

  “和拜见主公。”

  “平拜见伯父。”

  萧和与关平翻身下马,笑着迎上前来。

  刘备一跃下马将二人扶起,一脸惊喜道:

  “伯温,坦之,你们怎会先于我们攻下了朝阳?”

  萧和笑而不语。

  “这得多亏了伯温从事的神机妙算,是他叫侄儿走水…”

  关平敬佩的目光看向萧和,便将他们走水路抢先于朝阳南设伏,截击曹操,全歼其五千虎卫军,斩杀夏侯尚…种种经过,一一道来。

  三人这才恍然大悟。

  “还是伯温兄思虑周密,庶竟忘了我军还可以走水追击曹操,惭愧惭愧呀。”

  徐庶面露折服,口中自嘲道。

  关羽亦捋着美髯,啧啧称赞道:

  “虎卫军乃曹操最精锐之师,伯温之计令坦之将其全歼,实可谓是再断曹操一臂,令其雪上加霜!”

  刘备满面欣喜,刚想盛赞萧和几句,忽然间眼眸一动,想到了什么。

  当下刘备什么话也不说,拉着萧和便上了城楼,接着又令陈到准备案几,香炉,烛台等物。

  萧和一脸茫然,看不出刘备这是要整哪一出。

  关羽和徐庶却看出端倪,二人对视一眼,会心一笑,却并不点明。

  刘备便在萧和狐疑的目光下,焚香祭拜天地,口中念念有词半晌。

  最后。

  刘备捧起一杯酒,双手敬于萧和眼前。

  “先前备已与伯温你约定,击退了曹操,便拜伯温你为右军师!”

  “今曹贼已败,正当履约定之时!”

  刘备道明原由,神色庄重的向萧和深深一揖:

  “备拜请伯温为军师,助备讨灭天下汉贼,再兴我大汉社稷!”

第79章 剑已见血,军师你就别藏了!主公,要防火防盗防孙权啊!

  萧和恍然大悟。

  刘备整这么隆重,赶情是要拜自己为军师啊。

  回想当初刚打下襄阳时,刘备确实说过要拜自己为右军师,当场就被他给婉拒了。

  说老实话,这军师他是真不愿意当啊。

  毕竟官位越大,责任就越大。

  现下还只是个从事,这一场襄樊之战下来,被迫也好主动也罢给刘备出了多少主意,头发都薅掉了不知多少根。

  这要是升成了右军师,身上担子岂不得跟诸葛亮一样重,指不定得有多压力山大。

  搞不好将来刘备真成就帝业了,再给自己升个右丞相,岂不得跟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

  这官当多大才叫大啊…

  所以对萧和来说,做军师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真不如朝九晚五来的舒服。

  “主公,咱们有过这样的约定吗?”

  萧和只好装起了糊涂,看看能不能再蒙混过关。

  刘备一愣。

  襄樊一战都打赢了,曹操十五万大军都被你的妙计打垮了,这一战后你已是一战成名,全天下都知道你萧伯温的大名。

  孙权那边不用说,曹操那头,必是会知晓你萧伯温神机妙算之名。

  你这柄暗藏的宝剑,都已经出鞘见血,还有必要再低调下去,怕为曹操所知吗?

  “伯温,备知你先前不肯做右军师,是怕树大招风,令曹操知晓你的存在,存了提防之念。”

  “可现下大战已结束,你萧伯温的大名不可能再藏得住,到了这个时候,伯温你也没必要再心存顾虑了吧。”

  “也该是让天下人知晓,我刘备得遇了你这么一位奇谋军师,给天下忠于汉室的义士,再添一份希望!”

  刘备情绪越说越振奋,将酒杯再奉向萧和。

  萧和苦笑,心说我还真不是为低调,就是单纯想隔三差五能摸个鱼而已。

  “萧伯温!”

  “你当初可是默认了的,打败了曹贼就做伯父的右军师,我们可都是见证人。”

  “大丈夫当言而有信,你可不能说话做数!”

  关银屏看得也是急了,杏眼瞪向了萧和。

  “君才十倍于庶,足可与卧龙齐名,君为右军师,庶心服口服,孔明亦不会介意,还请伯温兄万不可有所顾虑。”

  徐庶了站出来宽慰劝说。

  显然徐庶是以为,萧和一再推脱,是怕自己资历浅,若是答应了做右军师,诸葛亮与他会有想法。

首节上一节73/3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