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146节

  再返回平康坊中曲,找到虞幼娘的假母,

  那假母看了文书,心中虽不舍这棵摇钱树,但也只能无奈放人。

  虞幼娘入教坊以来十年,学艺三年,卖艺七年。

  最后啥也没带走,

  萧十三给她带来了一套新衣,一支银钗一把牛角梳子,一双新鞋。

  虞幼娘洗去铅华,

  脱去了那华丽绫罗,也摘下了那些首饰,

  换上了萧十三给她准备的襦裙,

  头也没回的离开了中曲那个小院,

  萧十三抱着她上了马,一脸幸福的牵着马,

  李逸吃了很多狗粮,也为这对有情人的坚持终于有了好结果而高兴,

  虽然他买的单,换了二十万钱,但换的萧十三留下做他的门客,李逸觉得也不亏。

  回到李逸宅前,

  姬氏还特意给准备了一盆火,

  “火能驱邪,跨过这盆火,也能去除晦气,过去的一切厄运和不幸,都留在了身后,

  跨过火盆,便是浴火重生,是全新的开始!”

  虞幼玉跨过火盆,长呼一口气,对李逸和姬令仪万分感谢,也对萧十三感谢。

  “以后这里也是你们家了。”

  获得了良人身份,不再是教坊女妓,十年的卑贱留在了身后。

  姬氏在一边看着相拥在一起的萧十三和虞幼娘,偷偷抹眼泪。

  李逸走过去,拉起她的手,

  将一张纸放在她手中。

  “这是?”

  “放免文书,现在起,你也不再是奴婢,你是良人了,”

  “奴,”

  “以后你不用自称奴,”

  一张薄薄的纸,盖着官府的红印,这象征着自由,脱贱为良。

  李逸对一边的玉漱也招手,

  “也有你的,”

  又一张放免文书递出,

  新罗婢没想到还有自己一份,喜极而泣。

  她们两人,一个是李渊赏赐的掖庭罪妇宫奴,一个是王大郎相赠的新罗婢,与她们相处了这么久,早有了感情。

  对于自己的女人,李逸肯定要给她们一个安排,

  “等十娘过门以后,我会跟她商量,给你们一个名分,纳为妾侍。”

  新罗婢激动的都说不出话来了,

  她们这些新罗婢虽然很贵,但再值钱也只是奴婢,随时可以被主人转卖、送人,

  成为良人,起码不用担心再被卖,

  而若真能得大妇允许,而被纳为妾,地位还能更高更有保障,若是将来再能生个一儿半女,就高枕无忧了。

  姬氏紧咬着嘴唇,什么也没说,可一双眼睛里,却透露着无限的深情。

  “好了,我最看不得女人的眼泪了,都笑。”

  李逸把萧十三和虞幼娘安排在了东院住,以后萧十三是李逸的门客,主要是贴身护卫,虞幼娘则充做内院管家。

  已经放免为良,成功预定妾位置的姬令仪和金玉漱两人,仍然一个账房会计一个库房出纳。

  马上就要亲迎大婚,

  李逸也开始写请帖,派人采买婚礼所需的物品,布置新房。

  他甚至还忙里偷闲,采购时还考察了东西市,两边各租下了三个铺子,租金倒也不贵,租的是铺面不大,

  一个是卖豆制品的,腐竹纳豆豆泡霉豆腐豆豉千张素鸡等,直接进军长安,两市各开一个铺子,面向长安城几十万人口。

  另外的铺子,则是为卖柿子酒和香皂准备。

  他已经开始安排到乡下各处去收购柿子,李存礼已经正式晋升为掌柜,现在带人去收购柿子,采购大缸。

  柿子酒做起来也容易,前期准备更简单,收购柿子回来,捣碎后入缸封存发酵,

  等一个来月发酵后,就可以蒸馏出酒了。

  香皂也已经可以慢慢试制,反正也很简单,屠市上买来猪胰子猪油,草木灰、贝壳、盐,加工好后倒入模具,阴干几天,然后脱模皂化个把月就成了。

  柿子酒和香皂的前期工作都可以做,

  边做边优化,

  比如香皂的不同模具,后续的包装,不同的新配方等,柿子酒的包装,用坛子还是葫芦还是瓶子,用什么样的宣传,

  这些都可以慢慢来,

  时间就这么紧张而又忙碌中一天天过去,

  转眼就到了九月二十五,

  明天就是迎亲的日子,罗三罗二,刘黑子三娘等也是纷纷提前一天就来到长安帮忙了。

  而董秀才、冯乡佐、王乡长、郭村正等也说好明日一早就来长安。

  李逸检查着已经装扮喜庆的宅子,

  厨房那边也是已经备齐了各种食材,猪羊鸡鸭都已经提前杀好了,

  姬氏笑着道:“万事俱备,只待阿郎明日把十娘迎回来了,”

  宅子内院西南角上,已经搭起了一座崭新的青布帐篷,从东汉至唐初,新人都是在青庐里进行婚礼,这个青庐还要设在西南角吉地上。

  这个青庐,也是新人洞房,明天,李逸和杜十娘的新婚之夜要在这里渡过。

  好在现在天不算冷,帐篷里还备好了庐子,另外床榻、羊毛毡垫也都弄好了。

  李逸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第138章 冰火两重天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

  清晨,

  李逸起床,玉漱先服侍李逸沐浴焚香,新罗婢今天格外的严肃认真,没有半点嬉嬉哈哈,从头到脚给他搓洗的干干净净。

  姬令仪则早早准备好了今天迎亲结婚的礼服。

  唐朝庶民结婚,婚服就是红男绿女,平民男子可以穿绛公服,也就是低级官员的官服,这叫假服,也叫借品。

  结婚是人生最特别的日子,故允许向上借品假服。庶民可穿低级官员的绛公服。

  职事官三品已上有公爵者,嫡子结婚,可以假冕。

  五品以上孙、九品以上子及五等爵婚,皆假以爵弁服。

  唐人结婚,男子婚服有三种等级,冕、爵弁和绛公服。

  李逸是子爵,可以穿爵弁服。

  朝廷官员私家祭祀和结婚亲迎的礼服,一至五品是冕服,六到九品是爵弁,

  冕是四品官礼服,头上冕有六旒,衣服上还有三章。而爵弁是五品以下官的礼服,用的是粗绸制作,冠没有旒,黑帽带,束发用的是牛角导。

  衣服则是青色上衣,浅红下裳,白纱内单衣,青色衣领、袖口、衣边、前襟。

  革带钩缡,腰间大带及裨衣内外都是黑色的,蔽膝上的图案是雀纹,

  红色的鞋子,配白色的袜子。

  李逸原本以为他结婚,也是红男绿女呢,谁知他整这么一出青、红、白搭配。

  “庶民才假服穿绛公服,你可是开国县子,自然是穿爵弁。”

  李逸心想幸好官员的这些公服、常服、礼服都是朝廷统一制作发放的,否则仓促间,他还没办法赶制这么一套出来。

  姬氏半夜就给他准备好了这套爵弁服。

  这套衣服跟李逸印象里皇帝登基的那套有点像,就是头上的冠没有垂下的几串小珠子,那个得五品以上的冕服才有。

  甚至也没有章纹,天子十二章纹,一品九章纹,五品也有一章。

  到他这,一个章纹都没有。

  不过这套礼服还是显得非常隆重正式的,

  看着铜镜中的自己,要是冠上垂几串珠子,

  他就像是要去登基了,最起码也得是一方诸侯国王啊。

  可是五品以下的没有象牙笏,也没有金饰剑,连玉佩都没。

  比起寻常穿的圆领官袍,这身礼服确实是复杂了点,但整个人都升华了啊。

  姬氏帮着李逸穿戴好这身,眼神也有些恍惚,似乎想到当年,她大婚的时候,丈夫也就是穿着这身来迎娶的她。

  定了定心神,她赶紧又仔细的里外检查了一遍,生怕有什么遗漏错误之处。

  “接下来干什么?”李逸问。

  虽说这是他第二回结婚了,但头一回也不在唐朝,还是没经验。

  “要拜天祭祖呢,”

  “然后还要布置青庐,举行安床礼。”

  “可以不用祭祖么?”李逸道,对于那个遗弃他的家族,他没半点好感。穷人活不下去了卖儿卖女还有原因,你堂堂贵族为啥都容不下一个婴儿。

  “阿郎就算不知道父母,该有的仪式也不能少的。”

  祭品都已经准备好了,

  李逸的品级还不够立家庙,所以就跟大家一样,在家里祭祀。他也不知道父母是谁,便干脆祭天祭地罢了。

  猪头、鸡、鱼,取代三牲,再献上酒、饭、馒头,

  这已经是百姓能够使用的最高等级的祭祀礼了,称为一少牢。

  “阿郎,雇的马车已经来了,”

首节上一节146/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