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181节

  弹弓威力却也不小,尤其是射鸟、兔比箭还好,

  李渊、长孙晟等都是用弹弓的好手,李世民老丈人长孙晟当年出使突厥时,不仅一箭双雕,还曾跟可汗游猎时,遇鸢群飞,可汗还不信长孙晟曾一箭双雕,让他把这群鸟都射下来,

  长孙晟取弹弓,连发十丸,十发俱中,群鸢应丸而落。

  李渊就算当了皇帝,也经常在宫里拿弹弓打鸟,据说用金弹子,谁捡到就当是得赏赐了。

  而一般贵族公卿家的纨绔子弟,还有个称呼,挟弹公子。

  贵族纨绔公子们喜欢打金弹,不过大多数实际用的是铜丸。

  “这弹弓好学否?”李逸问赵永安,

  “弹弓为暗器之最厉害者,其用法与弓相同,但擅弹弓,再练弓也就很容易了,这两者开弓站式都一样。”

  “初学弹弓,身法要站稳,弓要双手拉圆,后手拉至距眼后耳前三厘七分,放时不要出气,出气必低,吸气恒高。

  要打三圆,即弓圆、窝圆、弹子圆,不然不准。

  晚间可练打香头,白天打靶,关键就在乎一个熟字,日后即随心所欲也。”

  李逸问,“多久能练成?”

  “三年可成。”

  听说要三年,他还是有点惊讶的,“会不会伤手?”

  他小时候看人家玩丫形弹弓,也跟着玩,结果打手,皮开肉绽,骨头都差点打裂,

  几次之后,就不敢再玩了。

  “初学肯定会打手,所以要勤练,一开始不能直接用泥丸、陶丸、石丸这些,得用软的,如用纸丸等软的弹丸先练习。”

  赵永安对李逸也是没有藏私,把知道的都教给他,甚至还直接展示,“还有一点,就是弹丸打出去的一瞬间,握弓的手要翻一下腕,这样就能避免打在弓把或手上了。”

  李逸拿他的弹弓拉了几下,

  确实跟一般弓箭是一样的,不像丫形弹弓靠皮筋弹力,这个靠的是弓身,弓弦没有弹力。

  “多练,三年后,基本指哪打哪,而且再练箭也是相当轻松。”

  弹弓打小猎物,鸟、兔最好,还不损毁猎物。

  再则一个,民间百姓,用箭损耗大,用弹丸便宜。

  而有的朝代,还禁止百姓拥有弓箭,那就只能用弹弓了。

  李逸也练了一段时间弓箭了,但没啥恒心毅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一直也没啥进步。

  “赵哥,我跟你学弹弓学射箭如何?”

  赵永安老家河东西河郡,现在是浩州,他家以前是永安县人,如今永安并入灵石。

  老家有著名的雀鼠谷和高壁岭,他家以前就世代猎户,弹弓打鸟雀鼠兔,那是家传本事。

  当初李渊起兵之初,太原南面的西河郡仍忠于隋朝,李渊于是派建成、世民率众取之,

  兄弟俩人往还九日,西河遂定。

  赵永安就是在那个时候,加入的李唐军,随后成为李渊南下三万大军中的一员。

  不过他原不是隋军,是在攻取西河后招募的。

  在太原发兵时,李渊对三万人马泛加宣惠、绥德二尉官,人人赏赐了正七、从七的散职官,赵永安那时就获得了从七品散职。

  李渊攻入长安后,不少西河子弟,家乡有产业的,都又回到河东,赵永安家以前就是个普通猎户,自己的田地都没,平时佃种田地,所以就没走,被安置到渭北三原,分了一百亩上好的肥田,成了元从禁军。

  但也不知道赵永安是运气不好还是什么,从西河一直到长安,他就没赶上一场像样的仗,

  一年多的时间了,

  靠着几次赐勋,现在是三转的视六品的大都督,授正七品散职宣惠尉,

  至于军职,仅是个火长,连从九品下的队副都还没挣上。

  当初西河那么多人加入唐军,不管是留在京师为禁军的,还是回西河郡做府兵的,大多数起码也凭着这元从之功勋,捞到一官半职的。

  李逸觉得赵永安长的很高大魁梧,这一手弹弓本事很强,那肯定也擅用弓箭,做为第一批跟着李渊起兵的,连个从九品都没捞到,确实奇怪。

  也许是性格使然,又或许得罪了人。

  “浅水伯若是看的起某,以后某便每日教导浅水伯练弓。”

  “好,回无极堡,我就敬茶拜师。”

  “拜师不敢,指点一二而已。”

  在塬上收获了数只野兔,

  李逸还找到了个教弓的老师,

  大家继续前行,

  很快经过冯家堡,经过上次事情后,冯家堡的冯六郎和董秀才两位乡佐大户,也是号召冯家堡一众村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也在这段时间把东、北两道堡墙,又加高加固,堡门也更换了更厚的。

  西、南两面是崖,倒也不用担心。

  而冯六郎也把自家的冯家山庄园,又增高加固了一番,远远就能看到,越发雄壮了。

  李逸一行从北堡门进入,

  这里现在还增加了村民当值守门,虽不需交税、盘查,但万一有贼匪什么的来,也能及时发现关门。

  有人认出是李逸回来了,

  纷纷过来打招呼,

  李逸才知道,原来守门的也是他创立的兴盛里保安团的人,现在保安团改名了,不叫兴盛里保安团,叫御宿乡团结营,

  从团升级为营了,

  甚至雍州还特意拨给了一批府兵淘汰下的弓矛刀盾,之前说是一个团,连一队都不足,

  但现在把整个乡五百户囊括进来,大小二三十村,豪强地主大户也三四十户了,不仅是大户子弟和家丁加入,乡民们也挑选加入。

  每户一丁编入乡团结营,农闲时会集训上几天,平时呢轮流,五百丁编成十队,每队十天,一百天轮完一圈。

  大户子弟们担任队头、伙长、伍长等。

  乡团结营现在听着名头挺响,毕竟有上次守住了冯家堡,还斩首旁地,斩杀十二名羌兵的彪悍战绩在,

  又有李逸这个团结营的团练使,他现在乡里名气可是很大的。

  李逸都不知道他啥时就又有了个御宿乡团结营团练使的头衔。

  “李县伯你看堡门上的旗帜,那就是咱们团结营的大旗呢,雍州府衙直接赐下的。”

  堡门上插着一面大旗,

  红色的旗子中间有黑色的大字:团结。

  没有各种日月星辰章纹图案,也没有狮虎猛兽,很简单的旗子。

  有人道:“咱们御宿乡团结营这面旗子立起来,每村都插着,村村都有安排日夜守村门、巡路,

  这偷盗情况都好多了,”

  “上次冯乡佐还说呢,说无极堡建好了,李县伯也该回来了,等你回来后,把咱御宿乡团结营五百人全都召集,来一次大演练,还要请雍州、万年县的上官来检阅参观呢!”

  这冯六郎倒是挺会来事的,

  风雪中,

  李逸一行终于下塬坡,回到了罗家堡,

  远远的就看到了两座堡子立在河北岸的罗家湾桥边,

  两堡相距也就百米左右,

  十米高墙,再加上墙上外侧的护墙内侧的女儿墙,还有几个墙墩台上的几座楼阁,

  又坐落在塬坡土峁上,

  真真雄壮,

  李逸一眼就喜欢上了,

  虽然一个才占地十亩,一个占地六亩,也就两地主大院,可这高高的黄色夯土墙,看着就安全感十足。

  这才是他心目中的私人庄园,

  集防御与住宅为一体,

  加上护墙达到了四丈高,这用在庄园上,就是再遇到三千乱兵,也能防个十天半个月了。

  还有宽两丈深两丈的壕沟。

  姬素君和金玉漱看到这两座无极堡,也都惊呆了。

  以前的无极草堂,跟这一比,真是相差太大了。

  “这真还是我们家吗?”

  大小两座土堡,就矗立在罗家湾桥北,好像是两只巨兽。

  “咱这两座堡,一下子就把冯家山比下去了。”

  高一丈二,宽一丈一的堡门,坚固且霸气。

  堡门上还有砖木建成的门楼,门外上方正中嵌有石雕‘无极堡’匾额。

  李逸看着一大一小两座无极堡,

  心里兴奋不已,

  爷也是有城堡的男人啊,从今天起,他也是堡主了。

第171章 私人城堡

  黄土墙与白雪相映衬,树木银装素裹。

  犹如一副水墨画卷展现在眼前。

  “阿郎,”

  在家里猫冬的村民,闻得车马声出来查看,见到李逸一行站在那,连忙上来招呼。

  很快,一个接一个村民赶来。

  罗三笑着对他道:“满意吧?”

  “嗯,确实挺满意的,甚至是被惊艳了,我没想到无极院能建成这样,本以为不过是加了四堵高院墙而已。”

  刘黑子也赶了过来,

  “何止是四堵高墙啊,完全大变了样,麻雀变凤凰了,四丈高的堡墙,两丈宽的壕沟,大堡的堡墙上还有八座楼阁呢,”

  修建无极堡,李逸一直没回来,让罗二罗三还有刘黑子帮他打理。

  在刘黑子罗三他们陪同下,李逸进堡。

首节上一节181/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