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231节

  洛阳的国子监祭酒徐文远,那样名重天下的大儒,都只能亲自出城去砍柴烧,结果还被李密手下俘虏,

  如今的洛阳国子监,早就名存实亡,根本就没有老师能安心教学,也没有学生能安心读书,

  跟长安这边对比,年轻公子直摇头。

  “让人担忧啊,”

  一名汉子寻来,先对魁梧护卫低声禀报。

  “公子。”

  “可是东市留下的尸体被发现了,可是顺着留下的线索,找到韦挺头上去了?”年轻公子笑道,他对自己的安排很是自信,可称天衣无缝,一环扣一环,环环相连。

  朝廷的鹰犬,必然会被他牵引的团团转。

  “出事了,”魁梧汉子压低声音,“不知哪出了差错,米三身上居然还有一枚东市郭六邸店的木牌,他们顺藤摸瓜,查到夫人和阿郎身上了,

  刚得到消息,皇帝在宫宴上,下旨褫夺了老夫人的诰命,还下旨把老夫人和阿郎及六郎名下的产业全都查抄没收,转赐给李逸。

  李逸,还被晋爵浅水县侯,赐紫袍、金鱼袋。”

  一直面带微笑的年轻公子脸色沉了下来,

  阴沉的可怕,

  那本就苍白的脸上,更是没了半点血色,

  眼神阴翳,

  生人勿近。

  许久,他终于出声了,“上次我阿耶派萧十三回长安,知晓他反水后,便立马把郭六邸店关掉了,人也撤走了。

  米三哪里来的郭六邸店的牌子?他哪来的牌子,哪来的?”

  年轻人咬牙切齿,不复潇洒。

  “米三不可能有郭六邸店的牌子,他也没去过那间邸店,也没跟郭六接触过,不应该的,”魁梧壮汉也疑惑不解。

  年轻人长呼一口气,“我阿祖可还好?”

  “皇帝让杜如晦把老夫人接回安民坊中去了,”

  年轻人眯起眼睛,低声喃喃自语,“我要杀了杜如晦和李逸两个狗奴。”

  “公子,现在平康坊守卫森严,盘查严密,我们很难下手。就是安民坊,如今也加强了守卫和巡逻。”石禄山提醒。

第217章 一锅夹生饭

  “朕也挺好奇,这五雷正法到底是怎么炼成的,以前还有所怀疑,可如今这么多人亲眼目睹,能在黑夜发出一道电光,还一击打晕一个八尺拓羯壮汉,确实了不得。”李渊跟太子感叹道:“道家还是有许多真正隐世高人的,李逸的老师绝对算是一个。”

  建成如今倒也不反对李逸是个人才,只是此人很不识抬举。

  尤其是韦挺可是他真正心腹,如今却被李逸弄的这般狼狈。

  “你身为储君,得有容人之量,韦挺是你从前好友,如今更是你心腹,朕岂不知,可韦挺却一直还跟洛阳那边暗里往来,不得敲打敲打?

  想想薛举父子,兵败之后的下场,若是我们父子败,不免如此结果,但韦挺等人照样在新朝做官。”

  “杜淹在洛阳杀了多少暗里联通长安的官员,此人固然可恨,但杜淹从何得知那些人身份的,难道就没有长安这边的人跟他传递机密,那人未必就不是韦挺。”

  “李逸人我已经再次送到你东宫了,能不能让他为你所用,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李建成应声。

  “叫你来,还有另一件要事。”李渊让侍者将一副河西陇右地图展开,“去年世民败薛举父子,然李轨趁火打劫,大举进攻陇右,

  张掖、敦煌、武威、西平、罕、金城,河西之地尽属于李轨,

  不过去年河西大旱,李轨内部不稳,

  如今安兴贵回河西,与兄弟安修贵等已经联合了河西诸胡与一些薛轨旧部反李轨,形势大好,

  朝廷需要派人出兵接应。”

  李渊虽已任命了杨恭仁为凉州总管,但杨恭仁只是文臣,手下没有兵马。

  “朕打算让你率兵出原州,前往接应。”

  建成毫不犹豫应道:“儿臣愿往!”

  去年浅水塬兵败后,东宫官属也有人曾建议让建成请缨领兵迎战薛举,可当时有人认为薛举兵锋甚锐,建成领兵去给李世民擦屁股,这仗未必好打,建成也犹豫了。

  谁知后来李世民就来了个长武大捷,结果就是泾州大捷,一举灭了薛举父子。

  泾州大捷后,李世民表现出了极大的野心,对薛仁杲等大力拉拢,让建成感受到威胁,

  于是就有了后来皇帝急召李世民回京,甚至不顾反对处死了薛仁杲兄弟,以及猛将宗罗等,

  又让窦轨、柴绍等去接收陇右。

  但也因李渊处死了薛仁杲宗罗等,使的不少陇右薛举旧部和地方豪强,转而归附了李轨。

  本来一桌好席,最后硬是让李渊整成了锅夹生饭。

  陇右不少薛举地盘,最后落到了李轨手上。

  这事李渊也有些后悔,

  好在二李分薛,但李轨却并没能把握好这机会,如今河西饥荒,手下胡汉分裂,这给了李渊可趁之机。

  “朕给你从关中抽调两万精锐府兵,另外陇右兵马也归你调度,够吗?”李渊问。

  两万人,这是一个完整的野战军团,中军四千,另有左右虞候和左厢前左厢后,右厢前、右厢后六军,

  左右虞候每军两千八,左右厢每军两千六。

  每军一个总管加两个子总管,每总管统一营,下面再指挥各战队。

  如果再搭配相应的辅兵民夫等,还有陇右地方部队,那李建成手中这支兵马其实已经不少了。

  “有两万兵足以,”建成自信道。

  父子俩又商量了一些统兵将领人选,最后李渊决定以建成为凉州道行军元帅,以杨恭仁为行军长史、唐俭为行军司马,右监门卫大将军杨毛、驸马都尉左翊卫大将军柴绍为副将,

  另挑选了七位将军统领七军,以左武卫大将军王长谐统领中军。

  “臣请以韦挺随军效力,将功赎罪。”

  “可以,便让他白衣效力军前,若有功再赏。”李渊点头,“把李逸也带上吧,署行军记室。”

  李渊给太子挑选的将领配制豪华,如杨毛、王长谐都是太原起兵的元勋,也曾是建成左军的统军。

  “父皇,河西骑兵精锐,儿臣想借调二郎麾下的那支精锐玄甲骑。”

  李渊捋须,

  最后还是拒绝了这个请求。

  本来先前若不是皇帝急于把李世民调离,陇右河西可能已经平定,现在要把世民那两千骑调出来,只怕世民不会同意,李渊也不想过于刺激到次子。

  “你这两万军,朕给你配四千骑兵,一人配双马。”

  四千骑兵,这已经是挺不容易了,如今到处都在用兵,李唐本就缺马少骑,跟薛举之战,损失了不少战马,虽然事后也获得了更多,但李唐依然还很缺骑兵。

  骑兵不是有马就是骑兵,既得有训练充足的战马,也还得有训练有素的骑兵,都不是一朝一夕可得的,

  但每次用兵,骑兵,尤其是战马的损耗都很惊人。

  往往一场高烈度的战役下来,骑兵就得损失几成的战马。

  战马其实是非常骄贵的,耗费大,损耗却也大。

  一支千人骑兵部队,每年日常训练就要损耗掉两百匹战马左右。

  一次大规模战役,出征几万匹马骡,回来只剩下一成,都是屡见不鲜的事。正常情况下,会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马死于劳累,还有许多死于伤病,以及不少残废。

  汉武帝一次漠北之战,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击匈奴,据载,这次公家、私人出动的战马共计十四万匹,最终回到边境的却只剩下三万匹,

  而就算到了近代战争中,骑兵战马损失率仍接近一半。

  大唐的骑兵一人要配双马,相比起突厥习惯一骑三马,已经落后了,但给建成四千骑兵,也要出动八千匹战马,

  还不算驮动物资装备,以及步兵们骑乘的马,

  可以说,李渊这是为建成下了血本了。

  这次给建成两万兵后,李渊也得抓紧在关中再点选扩招府兵,否则朝廷可用之兵就紧张了。

  本来让李世民出战,应当更合适。

  可李渊和建成都默契的没提这个能打的二郎,

  此时让太子亲自出兵原州,本就是为了提升太子军中的威望,以盖一盖李世民,

  在李渊看来,河西平灭李轨这一战很重要,但相比打薛举那次,应当会容易不少,毕竟安兴贵入河西,传回的消息还挺乐观。

  建成领兵,不会很难打,可以轻松的立下这个军功。

  “李逸是个福星,好好用,”

  建成走前,李渊还特意叮嘱。

  建成出太极宫,心情有些激动,父亲愿意让他统兵平河西,这是意料之外的惊喜。

  “李逸,”念着这个名字,李建成打算再给这个家伙一个机会。“去浅水侯李逸宅,”

  

  “夫君,刺客肯定不是我阿耶派来的,这定是误会。”

  回到府上,杜十娘眼睛都哭肿了,这个时候仍不能接受丈夫是被娘家人派刺客行刺的事实。

  李逸安慰她:“这事朝廷也还在调查,你也别急,总会水落石出的,我其实也不相信丈人会要杀我。”

  “夫君你伤势怎样了,还疼吗?”

  “找御药要了点止疼的药,现在好多了,”

  安抚好她,李逸叫来今天早上护卫他的部曲们。

  直接赏赐了忠心护主的宋义两万钱,

  还有一头牛、十石粟,并答应为他家修三孔新窑洞,升他为护院家丁队头,以后每月两石粟工钱,并免他家佃租的五十亩地五年租。

  今天其余部曲,也全都赐粮一石绢一匹。

  至于赵永安四个禁军,每人粟两石绢两匹,赵永安拿双份。

  “我已让厨房炖羊肉煮酒,一会大家吃肉喝酒,感谢大家今日拼死护卫,”

  新来的二十名禁军,每人也先赏一匹绢,晚上也吃羊肉。

  这段时间的安保可就靠他们了,李逸可不敢大意。

  转头,

  李逸提了两坛柿子烧去了隔壁李靖家,

  今天还得多亏李靖夫妇拔刀相助。

  “这么见外做什么?”

首节上一节231/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