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237节

  “让开,”郭氏怒。

  可守门的家丁却并没有退让,反而将两支木杖一架,彻底把路挡住。

  郭氏气的浑身颤抖,但这是杜如晦宅,这些家丁自然都听杜如晦的,何况郭氏已经连诰命都被褫夺。

  郭氏转身去找杜如晦,

  杜如晦已经接到李逸派人送来的信,知晓了杜敬爱被擒入雍州狱,也才知道原来刺杀案居然是这个堂弟策划指使,

  更可怕的是这个堂弟,跟他那个叔父一样狠辣,居然打算今晚三更天把他也杀了,还要抢走郭氏烧了杜宅。

  杜如晦气的发抖,

  这对父子已经彻底没了人性,

  “阿郎,阿婆要见您。”

  杜如晦收起信,

  郭氏怒气冲冲进来,

  “你知不知道你弟敬爱现在被关进雍州狱了?”

  “刚刚得知。”

  “那你还不去救他出来。”

  杜如晦长呼口气,“大母知晓杜敬爱为何会关进雍州狱吗?”

  “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你们是同一个祖父的堂兄弟,你岂能见死不救?”

  杜如晦反唇相讥,“杜淹还是我阿耶的亲兄弟呢,可他却亲手杀了我阿兄,囚了我弟弟。”

  “你阿兄是王世充杀的,不是四郎杀的,”

  杜如晦不理她,

  郭氏咬牙,“你要怎么才愿意救敬爱?”

  “大母,解铃还须系铃人,杜敬爱理应在洛阳,他为何却来了长安,为何又下狱?

  因为他行刺李逸,

  既然此事皆因行刺李逸而起,那么大母要想救杜敬爱,也应当是去找李逸,而不是来找我。”

  “你去找李逸,让他放过敬爱。”郭氏道。

  “哈哈哈,”

  杜如晦大笑,

  “关我何事?”说完,杜如晦起身,“我还有要事在身,就不能陪大母了,请回吧。”

  郭氏变脸,怒斥杜如晦,“你还是不是人,敬爱是你弟弟,他现在都已经被关进大牢了,你还要怎么样?”

  杜如晦冷笑着直接离开,他都恨不得亲自宰了杜淹儿子,哪还会去救他。

  西市东边的光德坊内,

  李逸在十名禁军羽林,二十名太子旅贲的护卫下,乘马车来到坊内的雍州廨。

  在门口,他碰到了升任大理寺少卿的师兄孙伏伽。

  “师兄,”

  “你也是为杜敬爱而来?”

  “嗯,听到这消息,实在是震惊的难以置信,特意来看看。”

  “走吧。”

  有孙伏伽带着,李逸跟着一路来到看守重重的雍州狱。

  狱中弥漫着一股令人做呕的气息,骚、臭、湿、霉,甚至是腐烂的味道,

  粗糙的墙壁上,几盏油灯摇曳不定,维持着牢内昏暗的光线。

  在一间单独囚室里,

  李逸见到了他的那个大舅哥,

  杜敬爱已经被换上一身囚服,他站在阴暗潮湿且寒冷的牢中,与这牢房格格不入。

  面色惨白,身形略显单薄。

  两人目光相撞。

  虽然从未见面,可杜敬爱手里早有李逸的画像,

  “没想到在这里相见。”

  “是啊,我也没想到。”李逸看着他,“我实在有些想不明白,我娶了你同父同母的妹妹,我们婚后也很恩爱,你和你耶为何却非要置我于死地呢,真有这个必要吗?”

  杜敬爱看着李逸,眼神中仍带着高高在上的审视,甚至夹着几分鄙夷。

  “你不配娶十娘,

  你诱骗了十娘,你也亵渎了丰乡侯府杜家,杜家不容亵渎,你必须死。”

  “是吗?可现在要死的是你。”李逸最瞧不起这种高高在上的样子,就因为他们觉得李逸配不上杜十娘,两人没按他们的意愿在一起了,于是他们就要杀了李逸,然后逼十娘改嫁?

  这是什么做呕的观念。

  杜敬爱别过头去,眼神中有不甘。

  “你来长安杀我,是奉杜淹之意?”李逸问。

  杜敬爱转身,“大人名讳也是你能直接提起的?”

  “你们不是不承认我是杜家女婿吗,那杜淹算我什么大人?”

  杜敬爱冷哼一声,不再理他。

  李逸不屑的朝地上吐了口痰,杜敬爱见了眉头皱了几下。

  “以前十娘跟我说起过你这个阿兄,说你是如何的聪明智慧,可如今看来只是个十足蠢货。”

  杜敬爱怒视他。

  “不承认?你不看看你做的这些蠢事,谁会像你这样行刺,挑了个正旦大朝贺的日子,还是在平康坊里,

  你难道不知平康坊那天有多少贵族官员要去参加大朝贺,那街上会有多少人你不知道?

  还是说你故意要增加难度,想搞的轰轰烈烈一点?

  可你倒是成功啊。”

  杜敬爱咳嗽几声,“你别得意太早。”

  “哦,你是不是以为你的那两记后手还有成功?你难道以为,你们都被抓了,那这计划还能不暴露吗?

  明早,

  你那些潜伏在长安的爪牙,就会都来这里跟你会合,一个都跑不了。”

  “你?”杜敬爱震惊,

  整个人剧烈的咳嗽起来,怎么也止不住,没有手绢,只好以手去捂,咳了满手血。

  李逸见状赶紧退后,

  尼玛可千万别是个痨病鬼,万一是肺结核可是会传染的。

  可不能密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

  “师兄,叫个大夫来给他诊查一下,这动不动咳一脸血,可别是得了什么大病,万一会传染可就麻烦了。”

  “行。”孙伏伽也有些惊讶这人这么年轻,居然咳血。

  李逸离的远远的,拿衣袖摭住口鼻,“杜敬爱,我送你一句话,自做孽不可活!”

第223章 收网

  夜,

  静谧寂寥。

  平康坊南门东,菩提寺。

  寺中墙壁和殿柱上,布满了精美的壁画,

  李逸虽住平康坊也有段时间了,却还不知道就在家不远处还有这么一处精美的佛寺。

  师兄孙伏伽道:“这些壁画都是前朝著名画家郑法士所绘,当年慧觉上人用信众布施的钱财,修建了这座占地广阔的菩提寺,在竣工后酿酒百石,摆在寺庙的门廊屋檐下,供人品尝,

  郑法士连饮八斗美酒,一口气绘制了这些精美壁画”

  曾经的菩提寺香火鼎盛,连杨素都经常邀请寺中僧人去讲经,有次一个年轻的僧人讲法出色,还被杨素赏赐了一件精美马鞍,转手就卖了七万钱,引起不小轰动,

  “可后来一位寺中知名僧人去给杨素讲法,却仅得到一件小物价相赠,令高僧失望至极,”

  夜里很冷,他们在等待着杜敬爱的手下刺客自投罗网,孙伏伽讲起寺中一些故事打发时间,

  “这位高僧出了杨素府,随手把那枚小物件施舍给了一个路边乞丐,乞丐在西市欲以此物向胡商换十个胡饼,胡商摇头,说此乃宝骨也,原来那竟是一枚珍贵的佛骨舍利。胡商竟直接出价五百千,买下此物,那乞丐也一下子发达起来,买宅置地娶妻纳妾

  人人都说那菩提寺高僧的贪婪和愚昧,也盛赞西域胡商的眼光和诚信。”

  “经那事后,杨素再没有找菩提寺的僧人讲法了,甚至许多贵族也不再为此寺布施,连那些商人、百姓,都不把钱放到菩提寺中香积厨生利,于是菩提寺也就慢慢冷清了下来,”

  李逸觉得这个故事肯定经过了许多次加工,

  杨素送高僧佛骨舍利,没理由不明说,那个高僧也不可能不认识,还把杨素送的东西直接扔给路边乞丐,当然更离奇的是,乞丐拿这个去换十个胡饼,可胡商居然掏了五十万钱买下。

  太离谱了。

  李逸更相信,若真是一个乞丐拿着个价值几十万的宝骨去换饼,那胡商真要识货,可能立马就换了,甚至事后还有可能把这乞丐弄死灭口。

  之所有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出来,

  再结合现在菩提寺冷清,李逸觉得真相更有可能是菩提寺的对手攻击他,或是菩提寺得罪了杨素,杨素整了这么一个故事搞菩提寺。

  杨素,那绝对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出将入相,智计百出,而且这人亦正亦邪,不能得罪。

  想当年无逸的母亲张氏跟李芝已经订婚,还有夫妻之实,结果杨素想让李芝做女婿,就搞出了一桩悲剧。

  “朝廷刚任命李芝为河州刺史,你可知道?”

  河州,隋之罕郡。薛举起兵后,率两千兵,主动进攻拥兵一万多的隋将皇甫绾,双方大战赤岸,当时风雨暴至,先是薛举军逆风,皇甫绾却没抓住机会,结果很快风向改变,隋军逆风,薛举抓住机会,策马先登,一举破敌,遂夺取了罕。

  随后,罕的羌族首领钟利俗以两万部众归附,薛举高兴的把女儿嫁给了钟利俗的儿子钟俱仇,称帝后还让这女婿当了左仆射。

  泾州大战时,钟俱仇留守河州,薛举败后他便献州归附。可不久后,河西李轨发兵攻占了河州。

  眼下河州在李轨手上,

  李芝这个新任河州刺史,跟杨恭仁那个凉州总管一样,地盘还得打下来再说。

  李芝以前做过陇西郡太守,跟河州紧挨着,也算是熟悉那边风土人情,甚至跟羌人打过交道。

  不过他原本是开府,正四品下,现在调任河州刺史,下州刺史也是正四品下。

  可连河州都还在敌人手上,这个刺史调任,明显就有点贬降,甚至是让戴罪立功之意了。

首节上一节237/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