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举并没有被击退,
长安百姓也是始终不安。
粮价就是最好的反应。
要不是有长武大捷,这会估计长安的粮价还在涨。
“你先前拉了一百多石粮到长安卖,是不是亏了?”三娘问。
“亏啥,我的粮食都是三百六一斗米收回来的,拉过去斗米半千,一趟我就赚了一大笔。”
“可现在都七百多钱一斗了,说不定还会涨。”
“不会再涨了,薛举啊,兔子尾巴长不了,他一败,这粮价就会应声而落,斗米匹绢都已经太高了,哪可能一直斗米两匹绢?”
李逸现在是手里没粮,要不他都拉到长安再赚一大笔。
王乡长王里正都有不少粮食,可惜他们看到这价格越发不肯卖。李逸也劝过他们,可惜只能说他们眼光短赚不到这认知外的钱。
吃过早饭,李逸去西院作坊。
两个婢女陪同,现在两人一个是会计一个是出纳,上手的很快,基本把作坊的财务掌管的很好。
西院四口大磨,四头骡子在磨豆子。
最赚钱的腐竹房,三十口大锅在不停的煮浆捞皮,一排排的灶台,一排排的晾竿,
现在有十个妇女在做腐竹,两个磨浆的、六个煮浆捞皮的,还有两个晾晒烘烤和包装的。
“现在一锅只要一个半时辰就能捞完,经过二次浸浆后,一锅能出三斤多成品腐竹,每口锅一天能做四轮,能出十五斤腐竹。”
三十口锅,全力开动一天能出四百五十斤。
这个产量,已经是大幅提升,效率很高了。
大锅一天十二个小时的加工,一人要管五口锅,还是挺辛苦的,尤其是这夏天,这么多口锅,热的跟蒸笼一样。
姬氏掌着账目,告诉李逸现在腐竹产量上来,但还是有些跟不上销量,无极腐竹口碑不错,传的很快,
现在长安城内城外,那些大寺院陆续都在成为客户,订单稳步提升,而如京兆韦杜这样的名门贵族,也是经常采买。
御宿川腐竹,现在还成了长安小有名气的特产。
光是腐竹这项,现在一天进项好几万钱,利润非常惊人。
主要成本就是豆子和劈柴,豆子二千六百钱一石,松木劈柴二百钱一担,都不算贵,人工也便宜,三娘嫂子她们,包两餐,一个月才七斗小米的工钱。最近虽粮价大涨,但作坊早储备了一批豆子,暂没受影响。
李逸对作坊现状很满意,
都不需要再上门去推销了,口碑相传,生意自己上门来,甚至因为腐竹、豆泡、纳豆卖的好,还捎带着让豆腐、千张、豆芽等生意也带起来了。不少寺庙或贵族订购腐竹这些,也会捎带订一些豆腐豆芽等。
本来豆腐这生意并不太赚钱,以前罗二甚至只能勉强糊口,但李逸作坊现在因为订单多,甚至都是先订后做再送货上门,不用担心销量,利润也还可以。
四头骡子、十八个妇女,加上罗二这个管事,李逸这个作坊现在红红火火。
姬氏的账上,已经有很可观的一笔绢、粮。
李逸都没想到,这生意会这么赚钱,而且这么轻松好赚。
一斤腐竹一斗米,腐竹卖的跟盐一样贵。
这个作坊现在生意稳定,一天流水十万钱,真是棵摇钱树。
“腐竹供不应求,要不要再添些锅灶和人手?”
一斤腐竹净利有一百多钱呢,添一口锅一天就多赚一两千钱。
“先缓缓,”李逸考虑了下道。“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我也不给大家画大饼,每人奖励二斗小米,罗二叔做为管事十分辛苦,奖励五斗。”
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实在奖励来的更能激励员工。
基本工钱暂时不变,但绩效可以多发点。
“这个奖励,今天就都发下去,玉漱你安排好。”
“还有,给家里稻地麦田干活的村民,都当天干完活就把说好的粮食结了。”
李逸自己的那五十亩麦稻,根本不用他管,交给了村里的十狗。十狗是村里的保长之一,都六十多岁了,当年他出生的时候,家里的母狗刚下了一窝狗崽,一窝九只,他稍晚点出生,家里就给他取名十狗。
李逸把家里的田交给十狗帮忙打理,一个月给三斗粮,平时放放水巡巡田,若是要施肥、除草等忙活,就让他帮忙雇村民做日工,一天两升小米不包吃。
十狗老叔还是很尽心尽力的,李逸家的庄稼打理的很仔细,因为有服务区的茅厕粪肥,他家的庄稼比村民们的长势好一大截。
“昨天村里的秃子过来想要借钱,说想重修几口窑洞。”
李逸知道这个秃子,四十来岁就秃了头,他媳妇在李逸作坊里做腐竹,以前很瘦的一个人,现在做了一个来月活,每天在李逸家吃两顿,都吃胖了,大家开始喊她胖婶。
“我的原则是救急不救穷,他现在的窑洞也还能住,想住新窑洞可以慢慢积攒钱粮,”
这个秃头有点懒,还喜欢打老婆孩子,李逸是挺不喜欢他的。
经常有人来找李逸借钱借粮,李逸也是要看情况才借,那种揭不开锅要借粮的,或是急病要借钱的,李逸一般都会借点,但像秃头这样想修房子或是其它的,一般不借。
他宁愿给大家多提供点赚钱的活计。
傍晚,
胖婶下工,在西院银杏树下吃饱晚饭,满足的到井边洗了碗筷,今天晚饭是小米饭管饱,一个煮茄子,一个炖杂鱼,还有个蛋花汤。
有油有盐的菜就是下饭好吃,胖婶吃了好几碗。
“发粮了,阿郎说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了,每人奖励二斗小米,罗二叔奖励五斗,这边过来领粮按手印了。”姬氏拿着账本来到院里,对大家喊道。
胖婶借了个口袋,背着自己的二斗小米,满心欢喜的回家去。
回到自家崖根下的土窑洞,
“当家的,村长给俺们发赏了,一人发了二斗小米呢,你看。”
一进门,胖婶发现屋里多了几个陌生人。
第67章 额真想锤死你
虬髯壮汉从怀里掏出一本册子,翻开,金光乍现。
“这是叶子金,一册十二张,四张重一两,一册就是三两,”
壮汉把金叶子从书册里取出,看着极薄的金叶,金光灿灿,秃子的眼睛都直了,死死盯着金叶册不放。
“只要你答应我们的条件,这册金叶子就是你的了。”
秃头呼吸急促,声音颤抖着道:“我可以摸摸吗?”
“当然可以,”虬髯汉子哈哈一笑。
秃头伸出手,胖婶在旁边担忧的喊道:“当家的,”
金叶子很薄,做的如一页书似的,每页的四角和中心都还有印戳,有字。
“这是啥字?”
“四角的字是东市坊西,中间是陈二郎十分金。意思是这金叶是长安东市坊西的陈二郎金铺打造的,十足真金。”
每页是二钱五分,打造的时候每页还留有对等的五份的折痕,这样使用的时候,直接折一下份,就是五分黄金,相当于四百开皇五铢,便于支付。
“这册叶子金,随时可以兑换两万四千枚开皇五铢肉好。”
“你们说话算数?”
“只要你答应,这金叶子现在就归你了。”
秃头紧紧捏着金叶册不肯松手,
“我新妇在李大郎作坊做事,每月七斗粮还包两餐饭,还经常有赏赐,你看今天又赏二斗米。”
虬髯壮汉哈哈一笑,“我们管事的交待了,只要你新妇肯去我们那传授腐竹秘方,我们每月给两石大米,你也可以过去做事,一月也给你两石,还给你们包吃住,并提供住房,还包每年一套春衣鞋袜,两年一套冬衣鞋袜。”
“说话算话?”
“可以立契约。”
秃头咬牙,瞪大着双眼,“我愿意。”
“当家的,你们说什么腐竹秘方?”胖婶急的满头是汗。
秃头捏着金叶子,对妻子道:“我们遇贵人了,要发达了,这位来给我们送富贵的,你也看到了,只要你教他们做腐竹,他们现在就给我们三两黄金,而且以后我们去给他们做事,一个月有四石大米,是大米不是粟米,还包食宿,还给衣鞋,”
胖婶急道:“那怎么能行,腐竹是村长的方子,我只是给人做工,就算知道怎么做也不能卖给别人。”
“你是不是傻,你给他干活,一个月才七斗小米,给别人干一月两石大米,我也还能去做事同样拿两石,更何况这三两黄金就摆在面前呢。”
“这怎么能行呢,村长对我们多好,”
“好什么好,我跟他借点钱修窑洞,他都不肯借,赚那么多钱,却那么小气。”
胖婶把粮袋扔到秃头怀里,“做人得讲良心,反正我是绝不会对不起村长的,那是丧良心,要遭报应的。”
“屁,有金子不要那才是蠢。”
秃头急了,直接握紧拳头就打胖婶,虬髯壮汉一把将秃头拉开,“别打人,好好说嘛,”
“嫂子,你看你现在住这地方,多破多旧啊,听说上次这崖垮过一次,压死了好多人,你就不担心哪天下雨又垮了?
再看你家三个娃,面黄饥瘦的,看着真可怜,
现在有个改变的大好机会,你得珍惜啊,这样的机会可不常有。”
“可做人得凭良心。”胖婶嘴角都被丈夫打破了,却还是坚持道。
“是,得讲良心,但说实话,这腐竹也只是个生意,就算你帮我们也做腐竹,也不影响他的,”
“怎么不影响?”胖婶不信。
“天下那么大,就算多几个做腐竹的,这买卖也做不完啊。何况,我们的腐竹可以卖到洛阳、太原,卖到山东、山南去,保证不跟李村长抢生意。”
胖婶将信将疑,
秃头却急的又想揍人。
“我给你们加二两黄金。”
说着虬髯壮汉,又从书册里取出一份金叶子,撕下八张,递到胖婶面前。
二十页金叶,总共五两黄金,
外加夫妻两人每月四石大米的工钱承诺,还包食宿包衣鞋,这待遇确实比现在高很多。
胖婶面对着递来的黄金,犹豫一会,还是摇头拒绝了。
“那腐竹方子不是我的,我不能这样做,做人得有良心。”
秃头大骂一声挥拳猛锤胖婶,打的胖婶满头包,这次虬髯壮汉只在一边看着不再拉开。
好一会秃头停手,
胖婶眼角也破了,眼眶也乌青了,鼻子还出血了,头发散乱。
“我家里我说了算,这臭婆娘就是欠打,我们现在就跟你们走,到了地方多揍几次就听话了。”秃头把那二两黄金也夺过来。
虬髯汉子点了点头,“好,”他很痛快的将五两金叶子都给了秃头,“赶紧收拾一下,跟我们走吧。”
他并不担心秃头拿了钱不办事,韦家的金子可不是个乡野村夫能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