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91节

  

  李叔良急召刘感至总管府议事。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秦王已经率两万援兵和大批粮草从长安出发,很快就会到来。”

  “还有一个好消息,薛贼粮尽矣,他已于昨夜悄然撤军,连营房都没有拔。”

  胖胖的李叔良兴奋的在屋里转圈,

  刘感听闻也是欣喜不已,“天佑大唐,天佑吾等泾州将士百姓,终于有救了。”

  只要敌人撤军,那泾州城围困也解除了,哪怕粮食一时未到,大家也能够出城先弄点野菜树叶什么的充充饥,或是让百姓往长武等地就食。

  “刘将军,还有一个好消息。”

  “还有什么好消息?”

  “折城薛军,有将领愿归附大唐,派人秘密前来,说愿意交出折城。”

  李叔良让刘感率一支兵马,赶紧去接收折城,

  “收复折城,也是大功一件。”

  刘感倒没有被这连串好消息就冲昏了头脑,“此事是否有诈?”

  “薛贼大军来犯,在此僵持数月,他们的粮草情况是可以推算的出来的,此时粮尽,我援军又将至,他们撤退那是必然,而折城负责留守的薛军,也是有自知之明,此时献城投降,那也是必然的,”

  虽然刘感觉得还是应当小心提防,

  可李叔良已经直接以总管身份下达军令,命刘感率三千人迅速前往接收折城,

  刘感将令难违,也只得点齐三千人马往折城而去,

  他们的骑兵本就少,结果战马还被杀了充饥,这三千人也只得步行前往。

  一路赶到折城下,

  却见城门紧闭。

  城上一员将领喊道:“将军远来辛苦,请先在城外休息,”

  刘感意识不妙,喝令打开城门,可城上的人却不理会。

  “放火烧门,”

  刘感他们来的急,也无攻城器械,点火烧门,城上立即倒水浇灭。

  “撤,”

  刘感当机立断,已经能够肯定折城是诈降,而他们诈降,说明薛仁杲可能根本没撤。

  唐军方转头后撤,

  城头上却已经升起了三股烽火。

  狼烟起,直冲云宵。

  早埋伏在外围的薛仁杲军,立即包围过来。

  刘感亲自断后掩护部队且战且退,

  可三千许久没吃过饱饭的唐军步兵,又如何敌的过数万陇右精锐步骑,尤其是对方的精骑冲击下,唐军不断倒下,

  唐军退到百里细川终究还是被包围了,一场恶战,

  唐军死伤大半,其余皆被俘虏,连刘感也被俘了。

  “与刘将军对战许久,还是头一次见,将军勇悍让人佩服,尤其是刚才本有机会逃走,却一直在断后,”

  薛仁杲没杀刘感,反而亲自给他解绑,并赐酒一杯。

  “只要刘将军帮我劝泾州守军投降,朕封刘将军为左骁卫大将军、高昌郡公。”

  “我有一个条件。”

  “说。”

  “泾州城投降后,希望勿伤城中将士和百姓一人性命,”

  “我答应你。”薛仁杲见刘感居然如此顺从很是高兴。

  当即率军杀了个回马枪,重来到泾州城下。

  刘感缓缓从阵中走出,独自一人来到泾州城下。

  城中李叔良赶来城门楼上,看到刘感被薛仁杲带来,惊的李叔良面无人色,差点晕倒。

  “泾州城中的弟兄们,”刘感放声大喊,

  “薛贼已粮绝,撑不住了,你们再坚持几日,秦王的十万大军马上就要到了。”

  “薛逆必亡,大唐万胜!”

  后面阵前的薛仁杲听到这喊话差点从马上摔落下来,

  “狗奴,安敢欺朕!”

  “把那狗奴拖过来!”

  薛仁杲气极,命令在泾州城门前挖了个坑,把刘感埋到膝盖,如同一个靶子一样立在那。

  薛仁杲上马,就当着双方无数人的面,

  往来骑射,一箭又一箭,把刘感射成了刺猬。

  刘感一直大声喝骂,毫不求饶。

  “薛贼全我忠节,我亦何惧,我死后陛下会抚恤我的妻儿子女。城中弟兄们,坚持!”

  刘感最后就满身箭矢的死在泾州城前,

  薛仁杲虽歼灭泾州三千兵,但劝降失败,愤而强攻了一阵,丢下一地尸体后,仍只得撤回折城。

第91章 给我三千精骑

  金光门外大营,

  李逸看着那些高级将领们的明光甲,羡慕的流口水。刘黑子和陈良二人,更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那明光锃亮的两个大圆护啊,都能当镜子用,还有超强有防箭能力。

  “无逸,”

  许洛仁笑着过来,

  “许将军。”

  “跟我来,”许洛仁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让李逸挺好奇的。

  很快他被带到军营一角,那里辎重堆积如山,

  “苏典签、杨参军,”许洛仁跟两个绿袍官员打了个招呼,“秦王让我带李参军来领物资。”

  “都已经准备好了。”

  苏勖带他们过去。

  “犀牛皮甲一具,铁兜鍪一顶,战袍两件,战马一匹,驮马一匹,角弓一把,弓弦两条,箭三十支,胡禄一个”

  东西很多,既有铠甲战马,也有弓箭横刀,还有住的帐篷,吃饭的铁马盂,生火的打火镰,睡觉的毯子、遮阳的毡帽、磨刀的石头,

  甚至还有一口小铜锅和一个舂米的石碓,装水的水囊。

  最后麦饭、粟米、盐、酱、药,

  他是文职,还领了纸墨笔砚。

  一大堆的东西,着实让李逸震惊了不少。

  不过做为文职,也没有长矛大盾马槊这些。

  李逸带了两家丁两仗身,也领了一些装备,仗身是自带了弓箭横刀马匹的,黑子、陈良两家丁也各骑了匹马来,李世民特批给他们四个,每人一匹驮马。

  两家丁还一人发了一把横刀一张弓和三十支箭还有一个木盾一把长枪。

  还领了不少粮食。

  清点交接,签名按手印,

  许洛仁带着李逸五人来到一处大营一处地方,说是他们就在这扎营便可。

  “军营中不得喧哗,不得奔走,更不得随意进出,你的两个仗身是府兵,知晓这些军规,你的两家丁初来,多听仗身的。”

  “谢许将军关照。”

  刘黑子平时虽然挺胆大,但进了这军营后感觉老实了许多。

  到处都是披甲执锐的士兵,他那能放倒一头牛的力量,也就不足为奇了。

  两仗身都不是头回入营,便张罗着开始搭帐篷,这是十人一伙的那种帐篷,不算大,但野外行军安营也是必备的,尤其是要遇到雨雪,更不可或缺。

  帐篷刚扎好,

  李靖也见完李世民后过来了,

  他爷三带着的十五个家兵,直接扎了三个帐篷,他们五个家丁随从守护一人,李逸是四人护他一个。

  “李公没有带仗身么?”

  “我之前在秦王幕府也没个职事,所以并没配仗身。”李靖笑着道。

  上面已经通知,要后天才出发,但李逸他们现在已经是正式入营,不能再随意离开了。

  哪怕他们就在长安城外,李逸也是不能再回家了。

  两人都顶着个行营参军的名头,但跟其它忙碌的文职们相比,他们俩就有点无所事事。

  “这晚饭是要自己做吗?”李逸问。

  “嗯,领了粮食,就得自己做了,”

  军营生活李逸觉得还挺新奇的,而李靖以前虽没入军伍,但人家将门出身,对行军打仗,甚至是安营扎寨都是门清,

  两人在平康坊是邻居,现在军营里也是帐篷挨着帐篷,有他在,李逸倒是有不懂的就直接问,很是方便。

  帐篷扎好,天色也近黄昏,

  于是各自开始做饭,

  挖个坑,埋锅造饭,打水、烧火,李逸感觉自己在野炊。

  军营的第一顿饭非常简单,他们领的麦饭,那都是反复蒸晒的,先用热水泡发,然后再水煮,吃的时候加点酱、盐,开吃。

  做为军官,李逸的待遇还是不错的,而且现在还没正式开拨,条件较好。

  等真的行军打仗的时候,经常没时间开火煮饭,要么饿肚子,要么随便嚼点硬的跟铁粒一样的麦饭。

  一般是没有菜吃的,除非在城市周边扎营,后勤能买点菜来,要不然只能路上随便扯点野菜扔麦饭里煮一煮。

  许多普通的士兵,甚至连酱、盐都没,只能发点醋布。

  煮粥的时候,剪一小块在里面煮,就算有盐有味了。

首节上一节91/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