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95节

  薛军连刘弘基五千人都拦不住,看来确实要崩了。

  李世民高兴,今晚要放开吃烤包子,李逸自然就全力满足他,李靖也被他拉着一起,

  虬髯客张三和侯君集负责宰羊,李逸李二郎负责调馅,杜如晦和李靖跟着一起包包子,

  刘黑子负责烤包子。

  李逸见人多,便又干脆让张义全再去借了两口大锅来,重新垒了两个灶,做手抓羊肉饭。

  胡萝卜、羊肉、大米都有,搭配赤水大葱,

  做起来也简单,但味道却是一绝,口感层次丰富,味道鲜美独特,米饭吸收羊肉和香料的味道,十分软糯浓郁,而胡萝卜又增添了清新甜味。

  当饭焖好,

  本来吃烤包子都吃饱了的李世民,尝了两口后,便要给他来一大碗。

  李逸给他盛了一小碗,再从锅里舀了一小碗清炖羊肉汤。

  泾州之围已解的李世民心情大好,胃口也是大开,愣是又吃了两小碗手抓饭和一大碗羊肉清汤。

  李逸也是吃饱喝足,

  还克扣了不少食材,

  偷偷往空间里放了不少孜然、胡椒、食盐,甚至还往里塞了点羊肉羊骨、大葱胡萝卜,

  反正这大锅饭做的,他们也看不出来。

  再说,哪有厨子不吃不拿的。

  老话说的好么,厨子不偷五谷不收,裁缝不拿衣裳不整。

  三年大旱,都饿不死厨子。

  他这忙碌了半天,给自己补充点食材,天经地义么。

  刘黑子和陈良倒是也跟着沾了光,今天也算大吃一顿,烤肉包子、手抓饭、羊肉汤吃到饱。

  李逸把那两个小瓦坛子交给陈良,

  “这里面种的洋葱,可是个宝贝,你的任务就是看好它们。”

  陈良望着两个切下的洋葱头,根已经埋在土里,露出一点切口,

  “阿郎放心,我走哪带哪,绝不会丢了。”

  刘黑子还不放心,“阿郎,要不还是给我来背着。”

  “那你们一人带一个瓦坛子,”

  现在两个洋葱头,以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将来说不定御宿川也要多一个天下闻名的特产,御宿川水洋葱,跟华县赤水大葱齐名呢。

  兄弟们有月票的支持一下。

第94章 我的女人,不卖

  高城。

  李逸骑马跟随李世民进入了这座军事要塞,

  战场形势对李唐越来越有利,薛举死后,薛仁杲继位,虽也想有所作为,但他陷在泾河一线进退不得。

  虽也曾用郝瑗之计斩杀刘感,歼灭三千唐军,但此后却再无进展。

  摇摇欲坠的泾州城得到了刘弘基的有力增援,且有了万石粮食补给后,军心士气大震。

  相反,

  唐军这边,李世民派秦州总管窦轨收复了陇州,击败了仵士政。

  又派刘世让兄弟率兵接连收复了泾州数座被陇右军占领的县城、城寨,而薛举军面对唐军的这种反攻,表现的非常无力,每每未战先怯,主动弃城撤退。

  大决战,已经一触即发。

  高城中,

  诸将一起向李世民请战,认为大反攻的时刻到了。

  “敢言战者,斩!”

  李世民坐在上首,却只用了五个字回复诸将。

  李逸坐在下首,觉得李世民这次还是比较谨慎的,上次李叔良就被薛举断粮撤退的假消息骗了,折了一个骠骑将军刘感。

  会议后,

  李逸跟李靖结伴回自己住处,他们身为行营参军,在高城里分到了一间屋子,待遇还是非常好的。

  而许多士兵,都被部署在城外。

  李二郎听说不许出兵,就跟他爹抱怨,都这种时候了还怕啥,全军杀过去,不直接就胜利了。

  “那薛仁杲连刘弘基五千人都打不过了,我们现在高、长武,还有泾州加起来有四万多人,在灵武还有上万人马,九原还有个张长逊,这不是随便打吗?”

  李靖却对儿子直摇头,

  “让你平时多读点兵书,你天天只知舞刀弄剑,你这点本事,在军中顶多做个引战的队正而已,”

  “无逸,你怎么看?”李二郎不服气,问李逸。

  “我觉得殿下的计划很稳妥,现在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上,进可攻退可守,越往后拖,薛举就会粮草越困难,陇右军士气也会越低,尤其是这已经八月了,天凉了,

  再拖下去,寒冬很快就要到来,陇右军初夏时来的,他们还穿着单薄的夏衣,这入冬后,他们可抗不住。”

  唐军现在立于不败之地,

  最稳妥的策略,就是敌不动我不动,虽然这样也给唐军很大消耗负担,但怎么也强过对手。

  薛仁杲要么主动来攻,冒险一战。

  但唐军有坚城要塞,占尽便宜,正好以逸待劳。

  若是薛仁杲撤退,

  那唐军就可以衔尾追击了,

  撤退可不是那么好撤退的,从泾州撤回陇右,要翻越陇山,沿途又无补给,士气低落,很容易就会变成溃败,

  那时就可能一溃千里,被唐军一个倒卷珠帘,把整个陇右都收复了。

  薛秦这种新兴割据势力,本身就没什么根基,一旦主力覆灭,那整个势力就会雪崩,根本不可能继续抵抗。

  李靖对李逸的分析挺满意,

  “李参军在这方面很有天赋啊,那你觉得薛仁杲会怎么选择?”

  李逸笑笑,

  “他其实根本没的选,他现在撤也没用了,只能冒险放手一搏,必然会来攻,这是唯一的一线生机,现在撤,来不及了。”

  “你多学学无逸,”李靖对次子道,一脸的恨铁不成钢。“还有个情况无逸刚才没说到,河西李轨,已经接受陛下册封,遣其弟李懋入朝,”

  李轨占据河西,在陇右背后,现在李渊来了个远交近攻,认李轨为从弟,册封他为凉王、凉州总管,又封其弟为大将军,

  这一招还是很厉害的,李唐把薛仁杲主力拖在东边,那李轨必然就会趁机落井下石,出兵攻打陇右。

  别说薛仁杲粮草难继,就算他有充足的粮草,他也没法一直僵持在这,再僵持下去,后院起火,陇右可就要丢了,到时也是个死。

  李逸知晓这仗历史上李世民赢了,

  现在听了李靖说的这些,让他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或许胜利要不了多久就会到来。

  在高城里安顿下来后,李逸便开始去打听罗三等罗家堡来做役村民的消息,不过他之前在万年县也只打听到罗家堡前后两拨来做役的村民,分别在泾州、长武等地服役而已,

  现在高城、长武城聚集了许多军队,还有许多被留在这边超期服役的民壮。

  想找到村民们,也并不容易。

  还没找到罗三,

  倒是有人先来找他了。

  “在下秦州参军姬温,表字思温。”

  一个身着青色圆领官袍的年轻人找到他,见面自报家门。

  李逸一下子便明白对方是谁了,

  姬素君的兄长,姬氏家族的嫡长子,也是当朝民部尚书窦的六女婿,之前他就打听到姬温在秦州任职。

  他老丈人窦原是扶风太守,

  “在下行营参军李逸,表字无逸。”

  两人互相打量着对方,

  李逸叫来刘黑子,“给客人煮茶。”

  姬温三十左右的年纪,身材瘦高,跟姬素君倒是有些相似之处,人还算英俊,但看他现在仅是个从八品下的参军事,混的还不如李逸呢。

  姬家是真没落了,

  他虽娶了窦女儿,但看的出,可能也不是很受丈人待见,否则不至于才从八品下。

  “你应当知道我为何而来!”姬温开门见山。

  李逸点头,“素君在我那,有段时间了,人还好。”

  姬温仍是板着一张脸:“我知道素君是陛下赐你的,只是她是我姬家人,我要接回去,当然,我不会白接走,我给你一匹马。”

  李逸听的心里不舒服,

  “这五年,素君在掖庭宫受了很多苦,你们姬家这五年怎么就没有人去帮她?”

  姬温冷脸:“这是我们姬家的家务事。”

  李逸笑笑:“其实接素君出宫那天,我就问过她家里情况,想帮她联系家人,告诉她出宫的消息,但你知道她什么反应,她一开始根本不肯说家中情况,

  后来,

  她跟我说了家中情况,但却也过再不想回姬家,也不想有什么往来了。”

  这话让姬温立马红温,怒瞪李逸,

  “我给你两匹马,突厥好马,价值最少五万钱。”

  李逸呵呵一笑。

  “我不会把素君当成牲口一样卖掉。”

  “再加两匹,或是给你十万钱!”

  李逸直言:“我虽非名门大家出身,可现在并不缺钱,”

  “素君现在跟着我挺好的,当然,若是她愿意回姬家,其实我也愿意成全,放她还良,送她回家。一文钱,都不需要你们给。”

  姬温一脸不屑的样子,“你想要多少,就出个价吧,我姬家虽不如从前,但也不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就能来踩两脚、讹一笔的。

  我丈人是当今民部尚书窦公,扶风窦氏,一门煊赫。”

  “姬参军,你也不用拿你丈人家势压我,我还是那句话,等回长安后,你可以来我家见素君,要是她愿意回家,我不会强留。但若是她不愿意走,你就算搬出窦家也没用。”

首节上一节95/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