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周黑着脸笑道:“道生没有在夸你。”
这几天拜年好忙哦,明天开始陆陆续续恢复正常更新。
第503章 干就完事了
都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四个人凑在一块整个计划方案就迅速能够补全。
之前夏林跟老张的方案被完全推翻,因为他们那样一折腾,其实最多也就是能让京兆府进行翻案大调查,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而当下要把事情闹大,马周这给大伙儿讲了个故事。
“我幼时县中总有人放羊,羊便溺无度,叫人十分烦躁。常有人与牧羊人言之,但那牧羊人仗着子嗣在县中乃是小吏,依旧我行我素。有一日便有人烦不胜烦,便在那人牧羊之地竖起一块牌子,上书‘此处不得牧羊’,但收效甚微。过了些日子,气候炎热,臭味弥漫,于是有人便去找了县里的秀才,问问他如何处置。”
马周说到这里端起茶水喝了一口,还咬了一下包子,停顿半晌后说道:“秀才说,只需在那牌子上写下一段话,此处再无后顾之忧。”
“什么话?”夏林好奇的问道。
“老子偏要在这放羊,有能耐你把我羊都宰了。”
许敬宗听到这里一拍大腿:“好!真是妙计啊!”
夏林跟老张也琢磨出味儿来了:“好好好,的确是顶好的妙计。”
马周笑道:“对,顶好的妙计。只是一块牌子,自是收效甚微,但若是加上这一句话,便自然把事情交给了有能耐处置此事之人。”
“后来呢?”老张好奇的问道。
“至此之后,那牧羊人再不敢在那处放羊了。”马周脸上带着几分笑意:“虽然真遇到事情不会如此简单,但这其实是个非常好的想法与思路。”
许敬宗笑道:“是啊,直接去说的话,京兆府恐怕也不会有太多动作,倒不如给他来一个倒行逆施之法,逼的他们不得不出招应对,能接下来算是朝廷的政绩,若接不下来,那可就要能者居之了。”
老张仰起头颇有几分担忧:“他们能接下来?”
“接个屁。”马周没好气的说道:“京兆府是什么位置,大家都懂。前些日子政局巨变,整个京兆府上下气候不连贯,大量案子积压推迟,加上时时刻刻又有新案子,之后又因为种种原因新案变旧案,如今的京兆府早就是疲于应付,更何况如今他们之内勾心斗角之风比往日更茂,处处掣肘,甚至还不如之前。”
“哦!我明白了。马相这头给京兆府施压,然后便会有人推举夏道生替京兆府办事,而等陛下回来之后马相再参夏道生一本,告他一个罔顾国法,夺权参政。好好好,一根筋变成两头堵,马相能当宰相不是没有道理的。”许敬宗朝马周竖起大拇指:“佩服佩服。”
“佩服什么呢,你许延族的能耐我还不知?行了,莫要嘲弄我了。”
这会儿老张开口了:“那总是需要有人竖起这块牌子。所以之前我与道生说商量的事情,其实也不能完全废掉。需要一件事来证明京兆府的无能和道生有能耐解决当下的问题。”
“对。需要一个大案。”马周点了点头道:“这件事我们先行通个气,三日内我们便把事情办了。”
四个人一拍即合,许敬宗跟即将出场的李义府负责策划一场能够把京兆府逼到绝路的陈年老案的翻案计划。老张负责把事情的舆论效果放到最大,给京兆府形成一个巨大的舆论压力。
夏林则扮演豪气干云的青天大老爷,这对能力要求很高,但大伙儿似乎对夏林都很信任。
最后就是马周了,马周要配合在朝堂上给京兆府施压,而在京兆府耐受不住时,夏林这时再直接强行从马周手中接管京兆府,这样既能够全面夺权也能给马周这里留下一个楔子。
当然这件事肯定马周是要吃两道的,毕竟他要给皇家一个交代要给臣工一个交代也要给百姓一个交代。
夏林则是这件事里的核心人物,他是要被两边堵的,但恰恰他就要的是这两边堵,只要他不能封赏,皇帝安心、群臣安心、夏道生自己也安心,唯独不忿的便是百姓,但还是那句话,要对普通百姓的力量有绝对信心但绝对不能对他们的智慧抱有希望。
事情计划好,那便开始操作。李义府也很快就出现在了夏林的视野之中,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本该是朝气蓬勃的样子,但夏林看到他的第一眼便觉得这人身上乌云盖顶,透着一股强烈的阴霾之气。
真不愧是许敬宗的徒弟,身上那股子“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气质真是拿捏得恰到好处。
而经过这两位天下一等一的阴人反复的策划,他们终于是找到一件十分适合夏林上手的案子。
案子讲的是京畿道乡下大宅上下十七口的灭门大案,夏林听到之后第一个想法就是戚家十三口灭门惨案和常公子的天生神力。
但当他跟着许敬宗仔细研究案情之后倒是觉得这件事恐怕真的不那么简单,灭门案这种事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严惩不贷的重罪,但这件事却被压在了京兆府两年之久。
死者一家本是扬州府周边的富户,但不知怎的就被人灭了门,上至八十三的太姥爷下至襁褓之中的婴儿都无一幸免,只是在灭门之后这家人并没有财物的损失,唯一损失的财物倒是那几个犯人应当是在厨房里给自己下了烫面吃。
这可谓是嚣张至极的犯罪,但为什么京兆府就是死活不肯将这个案子拿出来着重审查呢,这是第一个疑点。
第二个疑点就是从呈交上去的讯息来看,京兆府似乎在故意掩盖什么事情,卷宗里头缺失了三页,这导致证词和供词明显前后不够连贯。
第三个疑点就是虽然这户人家一夜之间死了个精光,但他家并非没有旁亲,可案子被压下之后没有一个亲属前来询问此事,甚至于就连这户人家的家产田产和贵重物品统统被没收时也没人前来嘀咕一句。
有这三个疑点,夏林觉得这个案子大概就是他由武入文的通道和阶梯了。
“明日你们便请来这户人家的亲戚去京兆府击鼓鸣冤。”
“大人,恐怕难。这户人家的亲属有的在出事之后隐姓埋名,有的远走他乡,总之十之八九已经不在京畿道了。”
李义府的话让夏林顿了一下,他好奇的问道:“你就是延族说的暗黑系天才是吗?你怎么就不用你的脑子好好的思考一下?”
“大人……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我说有就有,没有也有。我说没有就没有,有也没有。”夏林的手指咔咔的敲着桌面:“叫你安排你便安排,安排到位之后,我便自然有办法让他们作实这门亲戚,你给我记住了,找些可靠的人。”
“是!我这边去办。”
李义府出身寒微,不是什么贵族,他在拜入许敬宗门下时也不过十三四岁,在市井之中摸爬滚打多年,倒也是知道了许多道理,而且还跟市井上的那些所谓的江湖人士有着不少的交集。
“明日你便去京兆府击鼓鸣冤。”
李义府拉着一位市井上的朋友小声密谋道:“最好是能带上你家那个跛脚的老太太,哭的越惨喊的越凶,你能得到的就越多。不管你到底是什么,你只需要一口咬定是这户人家的亲戚便好。”
“可小李啊,这样我们会被乱棍打出的,大魏的规矩是要先高到县里。”这大哥也是个实在人:“若是这般越过了县里直接去京兆府……这个罪过我们担待不住。”
“嗯,你们是担不住,但有人能。你办就是了。”李义府拿出一个荷包,里头装着的是七百两银票:“够你十年花销了。”
那人拿起荷包看了一眼,顿时喜上眉梢:“多谢李爷!”
“莫要这般样子,明日你知道怎的办就好。”
“放心,闲来无事我与我那老娘可是常去赚那哭坟的钱,这等小事还不是手到擒来?”
李义府瞥了他一眼:“若是办砸了,你可就有大灾祸了。”
“放心,李爷便放一百个心。”那人笑道:“对了李爷,我哭谁家?”
“周,那户人家姓周。嗯……你便说是他表亲,可恨周家满门被人害死至今无人伸冤。”
“好!”
第二天一早,这人便带着家中的老娘来到了京兆府门前,两人那演技真的可以说是哭坟专业选手,哐哐跪下就是哭,哭完就咚咚敲那门口的大鼓。
这京兆府本来这些日子就忙到前后脚不沾地,现在突然来了两个叫花子在那敲鼓,衙门中的小吏气冲冲的杀了出来,满面怒容的指着他们说道:“你们是哪里来的人,可知擅自敲鼓该当何罪!?”
还别说,这大哥娘俩儿还真挺敬业,那叫哭得一个上气不接下气,整个人都处于一种快要断气的阶段,说话自然也是说不利索,只能断断续续的听见什么灭门、什么周家之类的话。
自古以来百姓就是好事儿的,一见到京兆府衙门口上有热闹看,他们甚至可以放下手上的活儿簇拥过来就为了看一个究竟。
眼看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那小吏也有些着急了,挥舞着手中的钢刀:“去去去去,都散了,这有甚好看?”
而这会儿那大哥将心一横,跪着搓上去一把抱住那小吏的大腿:“我周家大哥死得好惨啊!他们一家被灭门了好些年却一直得不到一个交代,我娘亲的眼睛都快哭瞎了,日日夜夜说着不知死后怎么面对地下的祖宗……”
“松开……你给我松开。”
见这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泪都在往自己身上蹭,这小吏也是着急了,他呼喊着:“有事情去找你们县里,这是京兆府,不是你们哭天抢地的地方!若是再不离去,可莫要怪我不客气了。”
这一番说辞可是叫下头的人议论纷纷起来,而随着京兆府里来上班当差的人渐渐的多了起来,衙役终于是赶到了,他们例行公事一般的开始驱赶这对母子。
“等一下!”
突然就在人群之中一个声音响了起来,顿时在场无数双眼睛就看了过去,接着就见夏林一身素白的衣裳,拿着一把扇子,头戴着紫金冠就走了出来。
紫金冠呐,就算小吏再没有见识也知道这能束紫金冠的人是个什么身份,那可都是皇亲国戚呐,而且档次还不低,皇帝的表姨夫的二姑奶奶的八儿子也沾上皇亲国戚,但叫他胆敢戴戴紫金冠试试。
而这戴紫金冠之人走上前来,来到衙役和小吏面前,冷着脸说道:“百姓有冤屈,为何不给伸冤?”
“这位……不知道您是?”
小吏的眉眼一下子就变了,他深吸一口气陪笑道:“您可能不知道这里的规矩,他们要击鼓鸣冤,除非是有天大的冤屈,否则都要先让他们县中递上折子,等府尹大人批判了才能作数。若是天底下的人都如此,京兆府那不就成了市场了?”
这戴紫金冠之人不是别人,正是今天过来打表演赛的夏林,他此刻听完之后冷笑一声:“好一声规矩。”
说完他上前三步走,一脚将那衙门口的鸣冤鼓给踹翻了出去,小吏大惊:“这……这是太祖武皇帝说设,你……”
“不管什么太祖圣祖,既然它立在这里没有用处,那掀了便是!”
话音落下,百姓之中一片叫好之声,而那小吏这会儿非常为难,他张了张嘴,然后哭笑不得的表情显得有些滑稽。
“去,与你们府尹说,若是今日他不给我个交代,我便坐在这不走了。替我传句话过去,就说我夏道生平生最是嫉恶如仇,平日见不到便罢了,今日倒是叫我见了,我可就一管到底了!”
听到夏道生三个字,小吏的脑中如惊雷炸响,他一边作揖一边朝京兆府内小跑而去,而外头的百姓听到夏林的话,那气氛不就带起来了么。
而这会儿老张也出手了,他手底下的人开始在城中散播这个消息,并且金陵时报的人都已经来了,瞬间拉爆了京兆府的压力。
京兆尹这会儿听完这件事,直接起身大声问道:“他在京兆府外头!?他要作甚!?走,带我出去瞧瞧!”
第504章 一个人的力量当然不行
不得不说,京城里来了个夏道生就如同往那个鲫鱼池里扔了条十四境大鲶鱼,原本风平浪静的温顺如今倒是三日两日便有了些许沸腾的热血。
百姓当然不觉得有问题,就是这朝中的官啊,那真的是如坐针毡。皇帝在这还好办,至少能压得住他,不行找滕王爷告告状也不是不可以,但如今陛下率兵御驾亲征,王爷卧病在床,郭达北归探亲,剩下个马周代天子之职。
马周能管得住他夏道生么?显然是管不住的,而这个混世魔王又不是什么消停的人物,隔三差五的就要出来作乱一次。
这不,风水轮流转,先是宗正寺,如今又到了这个京兆府。
京兆尹快步走了出来,他脸上虽然带着不悦,但他是真害怕夏林在这动手揍他。其实这会儿他心里多少也有些憋屈了。
这官儿当的,嘿……从三品下,都快要位极人臣了却被一个毛头小子给按在这动弹不得,人家谁见了他京兆尹不得客气客气,即便是陛下也不会如此不顾颜面。
但谁知今日却让这么个不讲理发的小子给叫上门来。
他出门之后第一眼就看到被踹翻在地鸣冤鼓,这鼓可是京兆府的门面和象征,而如今它就这样滚落在一旁的污水之中,周遭还有不少的百姓在那指指点点,那是一下一下直戳心窝子。
想当年他十七岁被家中保举为官,从撰写小吏开始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快四十年了,几时候受过这等委屈。
但没法子,碰到这么个痞子,没法治它。
府尹大人一看也没法儿了,于是索性把袍子一撩便坐到了夏道生旁边,用那种家里长辈唠家常的语气说:“夏大人呐,夏驸马……你说的这个事,我心里头都知道了,一定办,等忙完这一阵一定办!”
“什么一定办,这都几年了,我刚听人娘俩说了,他家表亲都快投胎两轮了也没见你们办啊。”夏林一呲牙露出的那种专横独断的表情:“哦~~~我是知道了,你这怕不是也就应付应付交差得了,陛下的事抓紧办,当官的事快点办,等到了百姓的事就等等办呗?”
此话一出来周围的人都哄笑了起来,而这会儿京兆尹也是脸色为难的看了周遭一圈,然后无奈且尴尬的笑了笑。
放平时谁这么开口讽刺他,他必是要翻脸的,但对于夏道生的行为,他倒也展现出了极大的宽容。
“你今日说破大天都没用,我非要在这等一个公道。你要么就现在把这个事给办了,你要是办不成,那我就来办,你去把他家的卷宗给我掏出来!”
听到这里府尹大人的脸都绿了,这个事上哪说理去?什么叫京兆府办不成就给他夏道生办,这差得十万八千里的事呢!真要把事给他办了,自己的乌纱帽可就真保不住了。
“夏大人,莫要如此荒唐。胡闹也要有个度。”
府尹大人拂袖起身:“许是京兆府颇有失职,但却还轮不到夏大人在这里指手画脚,我一直颇为敬佩……”
他话都没说完,夏林起身走了……
他走了……
他一走,京兆尹但是屁沟子都夹紧了,而夏林没走两步转过身来:“老贼诶,你搁这给我戴帽子。行,我给你留面子,咱们等着瞧!明日早上朝堂上见,文化人的事儿咱们文化上解决!你给老子等着!”
夏林说是这么说,但他的话跟文化都不沾边,不过他的态度和发言却换来了周围那些糙人的满堂彩。
而京兆尹站在那脸上变得煞白煞白的,他瞬间不知怎么去接这一招了。思考了好久,京兆尹这才想起了马周。
“还有这等事?”
马周这会儿正在批阅各地发来的奏章,听到京兆府的委屈,他倒也不着急:“你怎的会捅了这个马蜂窝。”
京兆尹也是哭笑不得:“我哪敢招惹这位爷爷,是他主动上门的。年轻气盛,好打个不平,我倒也能明白,只是……这个事他干的太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