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第331节

第537章 今日无事,撞个大运

  “大运,来一下大运。”

  “叫叫叫,你叫去死呢叫。”

  小豆芽气冲冲的杀了进来:“你最好有事,不然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夏林这会儿站在桌前,桌上是一份地图,他手上还是拿着俩孩子不吃但又弄了很多的米饼在那吃着,低头仔细的看着地图:“我要点数据,你给我提供一下。西北一共有多少人口,越精确越好。”

  “大概上上下下一千四百余万人,不过这当是好些年前的数了,这几年年景好,应当有所增长吧?”小豆芽也走上前来看着地图:“你要作甚?”

  “计算城市容量呗,看看新城建好之后能够容留多少人,又要开垦多少地,以及畜牧区要多少。”夏林把炭条夹在耳朵上,拿着尺子仔细比划了起来:“降水线北扩,这可不是一般的好年景,能不能造一个盛世就看这一下了,而且人口多了,就算是打仗也不会导致人口太过于凋敝。”

  “你这么麻烦作甚,当初在浮梁怎么弄现在就怎么弄呗?”

  “就你还当独孤家掌舵呢,没给你独孤家的大船带沟里真的是运气好。”夏林瞥了她一眼,然后就开始日常pua起来:“你知道一个词叫因地制宜不?每个地区的文化氛围不一样,起点不一样,甚至是权力结构都不一样,这里头还有包括气候、物产、人力资源等等,那都是完全不同的,你用一个地方的模式去套另外一个地方,这不是等着暴死么?”

  “那你说这两地有何不同?”

  看到小豆芽的不服气,夏林倒是笑了起来,他说道:“你看浮梁什么地方,群山环绕,物产、物流限制都极大,所以必须要拓宽航运来保障运输,而它最开始起家的模式就是陶瓷和茶叶这些本地特有的产品,然后一步一步通过吸纳人口、劳力,扩展生产范围,通过往技术上投钱来形成一种产业压制,并跟泉州的海上丝路形成强力捆绑关系,成为海上丝路的源头之一。这才是浮梁的发家史。”

  “那咱们回过头看长安这地方,它其实本身作为西北的核心城市,起步的条件就要比浮梁好太多了,矿产、能源也就是煤炭、畜牧业,再加上当下天气大好形成的农业基础都是浮梁无可比拟的,最关键他拥有天然的工业优势,那就是地广人稀的大西北,大量人口都集中在长安周围这一圈,他们大部分人当下还是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那我们现在就要想办法搞集中化工业,比如纺织业、畜牧业和钢铁和铸造,浮梁的产能你也看见了,其实是根本供应不上的,但长安就不同了,一旦它启动了,这就是一头卯足了劲的巨兽。”

  小豆芽听完之后总觉得哪不对劲,她略微思考后问道:“那你岂不是给自己弄了一个强敌出来?”

  “这就是我叫卓恒过来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军功产业相关我肯定不会往这边拉,先用浮梁技术拉起这边的民生,再用这边的资源反哺回去,把资源网络建立起来,这样大伙儿就都有了投鼠忌器的理由,即便是未来真的血战一场,也不至于把整个产业区付之一炬。”

  “说不定哦。”小豆芽耸了耸肩:“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还有董卓之乱和永嘉之乱毁的洛阳,要毁还不是该怎么毁就怎么毁么。”

  “我也是这么一说,所以我那边不还在一直爬科技么。”夏林一条腿踩在了凳子上:“总得骗骗自己让自己安心嘛。”

  说完他再次看向地图:“浮梁最开始只有一个十字,一横一竖各一里长,而这个新咸阳,长宽都是浮梁的五十倍,五十倍啊,老铁。你知道这样的城市规模,它可以直接容纳数百万人呢。”

  “才这么一点?”

  “才!”

  夏林都快蹦起来了:“你这个才是真心的么?”

  小豆芽咂摸一下嘴:“你看啊,浮梁不过才那么一丁点大,就已经近百万人了。”

  “大哥,你清醒一点。浮梁的百万人不是这么算的,它是把所有这个体系上的人都算在了里头,这里几乎横跨了整个江南道。”

  夏林说完叉着腰叹了口气:“算了,我也不跟你解释太深了。这么说吧,一个城市所能容留的人口不是像你想的那样简单,他有多大就能塞进去多少人。而是要看它的整体发展规模,有多少工作机会、有多少学堂、有多少医院药房、有多少酒肆餐馆、有多少农耕田地、有多少市场商户,甚至就连有多少茅厕都要算在里头的。城市大固然是可以容纳更多的人,但最根本的就是这些人在里头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要能解决,你以为把人划拉到一堆就完事了?”

  小豆芽眉头一皱:“那就建啊。”

  “建?算了,我不跟你解释了,现在天色不早了。”夏林起身看了一眼外头的天:“快半夜了。”

  “嗯,半夜了。怎的?”

  “没事。”夏林伸了个懒腰:“撞个大运就睡觉了。”

  “什么叫撞个大运?”

  夏林扒拉着小豆芽的肩膀:“等会你就知道了。”

  这大运撞上了,大运才知道什么叫撞大运,还撞挺狠……

  不过等第二天大运醒过来,撞大运的人已经不在身边了,一打听才知道他天不亮就出城去到了新咸阳那片的大工地上。

  这会儿长安城的大匠都已经聚集在了那里,准备着手建设新皇宫。但夏林这会儿过来了。

  “都给我停一下。”

  夏林上来就喊停,大匠人家也是有尊严的,本来他们就不太待见这个什么突然空降的侯爷,被这么一喊,这帮大匠自然就有些不悦了起来。

  “不知这位侯爷突然叫停是为何啊?”

  夏林当然知道他的干涉会让这些大匠们不乐意,但他不在乎,只是笑着说道:“当下所有的建设都要停一下,皇宫会全部重来,诸位当下可以去休息了。”

  匠人们一听当时就怒了,他们纷纷围拢过来想要找夏林讨要个说法。

  而这会儿的夏林只是冷冷一笑:“我没有跟你等商议的意思,这是命令。”

  大匠之中有的其实已经年龄蛮大了,这年龄一大再加上在自己的领域里有一定的建树,所以自然有些倚老卖老,他索性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往旁边一坐:“我等奉陛下之名修筑皇宫,断然不能因一黄口小儿之言说停就停。”

  夏林眉目低垂:“我说了,这是命令不是商议。”

  那老头依然无所动,那意思就是他只听李渊的,其他人来都不好使。管你是这侯爷那侯爷的,在他面前都是狗屎,毕竟工部尚书都是他的徒弟。

  “杀了。”

  夏林手一扬,接着后头的士兵就真的要上前杀人,这些匠人自然要保护老祖,冲突一触即发。

  “都杀咯。”

  命令发出的漫不经心,那些工匠都惊了,赶紧拿起了工具准备抵抗。

  这会儿远处传来一句:“刀下留人!”

  夏林侧过脸看去,就见李唐的工部尚书按着帽子一脚深一脚浅的跑了过来,他气喘吁吁的来到众人面前之后,甚至都没问一下夏林,直接上前搀扶起了那个老头。

  “师父,您没事吧?”

  “这人,这人倒反天罡!一言不合便要杀人。”

  那老头颤颤巍巍的指着夏林开始诉苦,接着老泪纵横起来:“我这老东西为了陛下为了大唐兢兢业业了一辈子,到头来却要落得个如此下场……”

  人工部尚书好歹是尚书,自己的老师都这把年纪了,主动请缨为大唐修建皇宫已是不易,如今却被人欺负到了头上,他怎的吞得下这口气?

  于是他先是安抚好自己的师父,转身看向夏林:“夏侯爷,好大的官威啊。”

  “他也杀。”夏林伸手一指工部尚书。

  夏林一句话把这姓于的尚书的下半句话给噎了回去,一时之间竟不知该怎么去骂了。

  “还不动手?”

  夏林眼睛一瞪,周围的士兵竟不知该何去何从,但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嘛,于是明晃晃的钢刀可就举了起来。

  “别别别,侯爷侯爷……有话好好商量。”

  这会儿一直躲在旁边不敢露头的杜如晦终于出来了,他这会儿是一脑门子汗呐,这夏林高低是有点毛病,说他杀匠人还正常,怎么连朝廷的三品大员他都照脑门子上干呐。

  真让他在这把一部尚书给宰了,他怎么样不知道,但杜如晦知道自己的买卖是干到头了。

  “诸位都冷静一下!”

  夏林伸手指向了杜如晦,杜如晦一愣:“我也杀啊?”

  “你早干什么玩意去了?”夏林皱着眉问道:“怎么?我好说不管用是吧?不是说这边筑城都归我管么?怎么着?我第一天过来就给下马威不成?”

  一连串的发问把杜如晦给说得是一愣一愣的,他心里嘀咕着起来:“天老爷耶,让你管是让你管,可没让你上来就杀工部尚书啊……”

第538章 凶残恶霸夏道生

  夏道生,在人家的地盘上横行无度,上任的第一天就把李渊搅合得头晕目眩,这边大匠集体不干了,那边工部尚书跪在自己面前一边哭一边要辞官。

  李渊坐在那就感觉太阳穴的脉搏突突突突突突跳个没完,他现在算是明白为什么自己把这夏道生扣押在这里这么长时间,金陵那边就像死了一样没动静,甚至连个问责都没有。

  哦,敢情那边也送瘟神是吧?

  在工部于尚书跪在下头杜鹃啼血时,李渊侧过头不停的瞄着旁边的杜如晦,而杜如晦这会儿眼观鼻鼻观心,心如止水。

  “说话……”李渊用手怼了杜如晦一下,这才算是激活了这个泥菩萨。

  “啊……这个。于大人也莫要与那乳臭未干的毛孩子一般见识,他那人想必于大人也有所耳闻,那就是个无法无天之辈。这个……这个这个,陛下自有决断。”

  李渊回头狠狠瞪了又把皮球踢回来的杜如晦一眼,然后轻笑一声道:“于爱卿,莫要哭哭啼啼了。你且下去休整几日,待我去与那狂徒好好说说,叫他明白这大唐不比他那田魏,在这里可不能把那田魏的糟粕带了过来。”

  好说歹说,好不容易是把这于尚书给哄回去了,李渊一弯腰脱下自己的鞋追着杜如晦满屋跑。

  “陛下,真不怪我啊。那厮霸道的很,差点连我都给砍了……”

  “不怪你啊!不怪你?你人就在那边,怎的能叫他闹出这等泼天的大事来?”

  “我本来就只是想看看那厮如何摆弄这些又臭又硬的匠人,谁知道他上来便是杀啊……陛下!”

  李渊鞋子飞出,正中杜如晦后脑勺,他啊了一声,便站定在那不动弹了。

  “把朕的靴子给我捡回来!”

  杜如晦臊眉耷目的把靴子递还给了李渊,这会儿李渊直接往台阶上这么一坐,长叹一声:“我一直以为那二凤才会干这种事,没想到还有猛将。”

  “上次他来长安时,陛下可不这般说的,您可是说他稍有不慎就能将天捅一个窟窿出来。”

  “我也不知道他是捅我呀。”李渊这会儿委屈的不行:“这才第一天,我都不知道景泰那小子到底有多喜爱这厮,这都不忍心杀他。”

  杜如晦再次闭嘴,这时他可不敢乱出主意,李渊这老东西喜欢卖人,但凡这会儿他要出个诸如“倒不如咱们一不做二不休把他做掉”的主意,那第二天那夏道生一准就去他那把他屋顶给掀咯。

  李渊这逼养的……

  “你说,当下该如何是好?照实说,朕不怪罪你。”

  杜如晦得了李渊的承诺,这才开口道:“陛下,此子独断专行,最是霸道。在金陵城时,臣听闻他生人勿进,不论是谁都难以靠近。所以臣以为,陛下就不要劳烦了,反正限了时日,他要拿不出东西来,自然有法子政治他。”

  “他是魏臣。”

  “他也是唐侯。”杜如晦沉声说道:“他没有拒陛下封侯,那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既分不了忧,那总该吃罚吧?”

  “嗯……有道理!”

  而此刻大魏的朝廷里,夏林受封唐侯的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正常来说这会儿大家应该是口诛笔伐,不把他的罪恶说的个罄竹难书都不罢休,但事实上并没有……

  朝堂上鸿胪寺上报了这件事,然后所有人都一副“知道了,没别的事了吧”的姿态,即便是景泰帝也是一脸“没别的事就退朝”的样子。

  而到了他们下朝之后,不少人那叫一个弹冠相庆,离皇宫最近的六家酒楼包厢全满,老板都以为是朝廷是不是发了一笔横财,其实没人知道这上上下下的官员都为庆祝送走了一个瘟神。

  他们现在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眼线挂得足足的,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但八卦谁不爱呢?他们就想知道李渊到底能顶多久,也想知道那夏道生能在他长安整出点什么新花样。

  当然了,花样自然是有的,比如当街要干人家工部尚书,这在李唐的早朝上都快炸翻天了,甚至都有人说这是有辱国格。

  “陛下,老臣虽不才,但肯定陛下允我与那狂徒叫阵!我定要将他挑下马来。”

  说话的正是已经有七十三岁高龄的太师徐旷徐文远,他此刻面色涨红,手上拿着御赐的金刀要与夏林决一死战。

  下头那些大臣看着他,笑又不敢笑,但场面着实又太滑稽了,他徐老太师走路都颤颤巍巍了,那把鎏金的刀才三斤重,他拿着就跟肩头扛着泰山一般。

  他要去跟人家二十郎当岁的小伙子单挑喔……

  那不就等于是文财神要跟降龙尊者单挑乜?

  李渊撇过头去,深吸了几口气才平复了自己的情绪,转过头来沉声道:“太师,您年事已高,恐不合适。”

  “陛下,你莫要看老夫老,老夫仍是龙精虎猛,咳咳咳……”徐老太师一阵咳嗽:“断……断然不能叫那个南蛮子……咳咳咳……咳咳……”

  “太师,他是洛阳人,跟您是同乡。洛州偃师人……”旁边有人附耳过去说道:“不是南蛮子。”

  这会儿李渊其实都有点绷不住了,他连忙说道:“来人,搀老太师下殿休息,好生照料。”

  而这会儿一直在角落没出声的武将集团中有人走了出来,他体态健硕,面目黝黑,上前抱拳道:“陛下,末将侯君集,愿替老太师出战。”

  “行了!”李渊手一挥:“都莫要添乱了,你们是真没听过他的名头还是装的?老太师在场朕不好说,他休息去了,朕便明说了,如今大唐初立,各地百废待兴,诸位爱卿若是有人觉得自己治国理政之能有可出夏道生者,毛遂自荐一番,朕定当重用。可有人自荐否?”

  台下顿时鸦雀无声,夏林狂是狂,但强也是真强,虽然不知道陛下用了什么法子留他下来办事,但扪心自问一圈,当然是有不服的,可真要拉到前头跟夏林比划比划的,却是没人敢……

  “朕自是知道他狂妄,所以诸位爱卿,莫要招惹,朕倒是要看看他到底有几分能耐,能在十八个月内给朕重铸咸阳!”

  一句“重铸咸阳”,满朝文武皆是气势百倍,咸阳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始皇帝威服四海之地,是大西北真正的龙兴之地,武德帝重铸咸阳便是有八荒六合一统之心!

首节上一节331/4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