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第34节

  “好了好了,哎呀。我身边可没剩几个亲近人了。”陛下也是轻叹了一声:“朕就两个亲兄弟,一个天南一个地北。儿子又在四处巡查,剩下那些个不成器的东西看着也是心烦意乱,唉……田恩,你可还记得三十年前你我下江南时的样子?”

  “陛下……”听到这惆怅之语,老太监声音哽咽:“这些年陛下受苦了。”

  “我受什么苦,皇帝若是受苦,那天下早就反了。只是这年纪大了,总是惦记那过去的日子。”皇帝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沉思片刻:“你说朕去洪都府寻我那弟弟玩上几日可否?”

  “啊这……”

  这太监哪里敢开口,如果说好,陛下去了。到时文臣跳出来指责,他必要成为那个背锅的人,哪怕陛下视他为手足,也免不得一个杖毙的下场,罪名就是蛊惑人君。这要说不好,扫了陛下的性子,哪怕陛下性格温良不会多说什么,但颇有微词也属实必然。

  太监不好当的。

  “去,宣工部尚书觐见,朕要亲自下江南视察水利。”老头这会儿突然好像是雄起了一般:“让他应付去,这江南朕是必下不可。”

  “是,老奴这就为陛下去宣他来。”

第68章 背后有高人

  皇帝要南巡水利,这件事可大可小,这里头最头疼的自然是工部尚书,他听到这个消息头皮都在发紧,这里头可不光是他要背锅的问题,还有就是……

  怎么说呢,就是这自古以来这水利便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有的时候修不如不修,但不修上头的钱又下来了,钱到了但那地方就是没法修,这玩意不要人命么。久而久之这工部里头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回扣网络,那当真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动不得分毫。

  可这一南巡不就露馅了么?可他还不能反对,一反对更完蛋。所以这被召唤来的工部尚书坐在那头疼如杵,恨不得现在天降暴雷把自己跟皇帝一起劈死算了,免得受那折磨。

  皇帝见了那工部尚书倒是一言没发就是看着他笑,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就走了,这手莫名其妙生生把这工部尚书给弄蒙了。

  可谁知道这第二天早晨上朝的时候这才展现出这皇帝老狐狸一面。

  这早朝时,文武百官分列两边,皇帝不紧不慢的拿出一封奏折坐在龙椅上笑道:“今日这尚文啊给朕递了一封折子,说是朝廷兴修水利已十七载,如今略有小成,便邀请朕去畅游那鄱阳湖,朕欣然应邀了。诸位爱卿,意下如何啊?”

  满朝大臣的脸都扭到了工部尚书的身上,心说:“这傻卵子是不是发烧烧糊涂了?这种事也是能干的?他自己不知道这里头的猫腻?主动邀请皇帝南巡?是全家活腻歪了?”

  行,既然您老人家活腻歪了,那就别怪他人送他一程了。

  这话一出来,有那跟他不对付的,上来就开始给这工部杨尚文唱起了赞歌,那是一通吹得天上有地下无,仿佛就像是这杨尚文过了一天突然变成了天下第一能臣。

  这就该说不说了,当敌人开始对着某件事大唱赞歌的时候,那就说明这件事一定是错的,这工部杨尚书这一下可真是要羊上树了,明明天气还很凉爽,但那汗珠子却已经在地上滴滴答答形成了一滩。

  这会儿陛下的高爱卿主动站了出来,躬身对陛下说:“启禀陛下,臣认为此番倒是可以携文武百官一并前往,听说那千里鄱阳烟波浩渺,倒是一处盛景。不如便让那地方的州官为陛下打造一座悬于水上之行宫,以彰显我大魏能工巧匠之高超,还能让这地方上的大小官员瞻仰天颜。”

  高士廉这一开口就把皇帝的眼睛给说眯起来了,他脸上的笑容渐渐的收拢了回去,手上也死死握住了龙椅的把手,胸腔起伏不定,看那样子已是极生气了。

  这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想去可以,但不能随便就那么去了,在鄱阳湖上整个行宫出来是应该的吧?不然皇帝出巡住哪里?还有什么百官瞻仰,这摆明了就是在把皇帝往穷奢极欲上推,而且这出巡用的是地方财政,说一句劳民伤财都不为过,而这地方还正是滕王所辖之境。

  这钱要用完了,一旦出现个什么灾什么难,那地方上的钱就那么多,那不得饿殍千里了?到时候滕王要遭责难、老郭要吃挂落,就连皇帝自己都得下罪己诏。

  高士廉此刻已经观察到了皇帝的表情,但他却仍只是笑道:“其实臣认为陛下久居庙堂也是该出宫走走体察一番了,臣认为尚文进谏得好。”

  现在好了,皇帝算是被架在火上烤了起来,他现在就恨不得一刀把这高士廉给弄了。但这却也只是想想而已,砍了一个高士廉,那这江山都要动荡起来了,铁打的士族流水的君王,从三国之时就已是如此。若是自己真能与天下士族抗衡,哪至于天天在这受这闷气。

  “陛下,我这便差使礼部定制巡查事宜,届时我们还可邀请这异邦使臣,名流才子一起南巡,让他们见识见识这大魏雄风。”

  高士廉!

  皇帝的眼珠子崩的通红,但却没有什么办法,从逼他册立长春公主,再到一步一步的逼他南巡,这高士廉是真的作为士族的急先锋冲在对抗皇权的第一线呐,可他说话办事滴水不漏,着实找不到理由办他。而且他身后的联盟势力庞大,若是再不随他的愿,今年冬日恐怕草原又要叩关攻城了。

  放眼望去啊,这朝中孤立无援,皇帝只能苦笑一声慢慢松开了握紧的拳头:“那高爱卿,你便去督办此事吧?”

  “臣遵旨。”

  听说皇帝下朝之后把寝宫里都给砸了,气得坐在那嘤嘤的哭,但却一丁点办法都没有。不过他也没说就这么放弃挣扎,当天晚上一批快马就飞驰向了洪都府。

  这过了几天,朝堂的风终于也吹到了地方,滕王跟老郭都接到了信,俩人凑到一起这么大眼瞪小眼看了一圈。

  “这他奶奶的。”

  老郭顺口就骂了一声出来,王爷眼珠子一瞪:“那也是我奶奶!”

  不过过了一会儿,两人就平静了下来,坐在那开始唉声叹气,皇帝南巡、水上行宫、文武百官、外国使臣、名流才子。种种关键词看得人是次牙咧嘴。

  “这他奶奶的……”滕王指了指那封密信:“这狗日的高士廉就是存心报复我!”

  “那你能如何是好?想办法吧,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弄不好你我都要倒大霉。”

  老郭的话让滕王闭目沉思了起来:“造大船,多大才是大。多久才能完工,要多少工人花多少银子,这可都是两眼一抹黑啊。”

  滕王也是轻轻摇头。

  而这会儿老郭突然一拍大腿:“对了!有了!!!”

  “什么有了?”

  老郭摇头晃脑的说道:“这江南西道之内有那么一个人善工器、水利、建造,若是让他来,保不齐还真能办出来。”

  “谁?”滕王爷也是好奇:“这辖地之内还有这般人才?”

  “嗯?你不知道?”老郭脸上露出了笑容:“你那女婿啊!”

  “你女婿!”滕王一下子就知道是谁了,但却还是忍不住回了嘴:“不过他那黄口小儿可能行?”

  “行不行的。走,我带你走一趟新平乡。”

  滕王想了一阵,觉得此事可行便也就捏着鼻子认了下来,去一趟就去一趟吧,怎么办呢……

  而这会儿夏林在干什么的?小夏同志此刻正蹲在码头拿着图纸亲自指挥着工人安装“塔吊”,说是塔吊,但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夸张,不过就是炼出来的钢整的那种铁木混合的结构的起重机,难度不高,但可以极大的提高装载效率。

  这会儿天气晴好,阳光夺目,夏林在码头晒了七天,往那一蹲便像是个昆仑奴一般的黝黑,但这“塔吊”今日可就要收尾完工了,他必然是要盯在这里的。

  “那边拧紧一点,支架一定要固定死!”

  他在那喊着,而这会儿赵大快步的跑了过来蹲在他的身边:“大人,唐小姐回来了。”

  夏林一听立刻起身:“你在这盯着,我回去瞧瞧。”

  他快步的来到斗富弄中唐小姐的小院,一进门就见唐晚秋在那摆弄自己的花花草草,夏林走进去喊了一声:“晚秋回来了。”

  “嗯。”唐小姐起身撩起额边碎发,满脸殷切的笑道:“有个好消息要与你说。”

  “咱们的产品被选中成贡品了?”

  “嗯。”

  夏林哈哈一笑,拍手道:“好好好,我就知道肯定行。这下咱们可算是发财了。”

  唐小姐坐了下来为夏林斟了一杯茶水:“咱们那茶叶在京中已是供不应求,之前可没有这般火爆。”

  “那是,谁不想跟皇帝老儿用一样的东西呢,哪怕差点也行。”夏林端起茶水一饮而尽:“晚秋啊,发达了可莫要忘了我啊。”

  唐小姐笑着戳了一下夏林的额头:“整日说些怪话。”

  “好了,你刚回来也累了,晚上我去到酒楼之中给你订上一桌,接风洗尘。你现在先休息片刻吧。”

  “嗯。”唐小姐点了点头:“数月不见,没想到新平乡比之前还要繁华了许多。”

  “会越来越好的。三年这里可能真的要上五万人了……”夏林呵呵的笑了起来:“我也算回答了小王爷两年前给我提问题了。”

第69章 此间乐

  唐小姐真好看。

  虽然她生性要强,也绝少会露出那种女子才会有的娇柔,但好看就是好看,瓷娃娃一般的凝脂肌肤,还有那关中人特有的鹅蛋脸和杏仁眼,与这江南女子完全是不同的风情。

  “这里预算还要再加一点,这样接下来的新产业才能快速盈利,你也知道一旦出名之后就会有竞争对手,新平乡也不能永远为你一个人烧制瓷器。作坊肯定会越来越多,我只能保证你拿到的货是最好的,但不能保证其他人拿不到货。”

  夏林坐在唐小姐身边,即使是在饭桌之上,他们讨论的重点仍是生意上的事情,虽然他们现在关系的确要比之前好了,但想更进一步却是异常困难,很难抓到突破口。

  哪怕是手手摸一下也好,但偏偏这一步就是不知道怎么突破。

  “过些日子我会想办法陆续把唐家其他产业也挪到这边来,一来方便唐氏子弟进入书院学习,二来是周遭还有不少地方可以发展。”

  唐小姐的心思似乎都只是在她的家族身上,并没有给夏林多少回应。

  “唐小姐,你对草原熟悉吗?”

  “草原?”唐小姐好奇的问道:“突然问草原怎么了?”

  “嗯,我打算用棉花和瓜果蔬菜去换他们的肉和油。”夏林靠在那抿着嘴说道:“我们现在这边极缺油脂,特别是动物油脂,还有就是他们那边的毛皮和肉也都是我们缺少的。”

  唐小姐轻轻皱起眉头:“棉花还好说,可这瓜果蔬菜如何是好?路途遥远,到达之时果蔬早已腐烂。”

  “那你说咱们要是能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就能大发一笔横财?”夏林笑着询问道:“所以我打算带一批果蔬先去试试看。”

  “现在?冬日还好说,现在已然入夏,不好办,最多五日就都烂光了。”

  夏林神秘兮兮的笑了起来:“现在还不行,最少得等到盛夏时节,到时我自有妙计。”

  唐小姐满脸狐疑,看着夏林那副神秘兮兮的样子却也是莞尔一笑:“倒是让我期待了起来,也不知你是又想做些什么出来。”

  “我啊,奇思妙想多着嘞。”

  夏林那神气活现的样子引来唐小姐阵阵轻笑,而后她说:“我来时见码头上立了几个怪家伙,那是什么?”

  “明天带你去瞧瞧就知道了,现在饭也吃完了,我送唐小姐回家吧。”

  “嗯。”

  两人并肩走在小巷上,此时刚巧下了些雨,夏林在身后帮唐小姐撑着油纸伞,天气有些微微的冷,丁香的香味弥漫在空气里,也不知是哪家药铺正在炒药。一巷之隔的街上夜市正喧闹,来来往往的货郎正借着天黑收摊之前收敛一批便宜货拉到那些尚未通路的穷乡僻壤去讨个辛苦钱。

  沿街食铺的小贩正在高声吆喝,大多都是鄱阳湖鲜捕上来的鱼,偶尔还有些野味零食。而夏林这条小巷却是幽静且安逸的,只有他们两个人的脚步踢踏在青石板路上。

  “我打算下半年就干两件事,修路和弄肉,我们这需要大量的肉。还要屯一些粮食。”

  “屯粮?”

  突然一阵湿风吹来,倒带上了几分寒意,唐小姐几乎是本能的往夏林的身边靠了靠,但很快就快走一步远离了一些,这个样子让夏林又高兴又难过,但他偏偏也没说什么,仿佛那万千的招数在唐小姐面前都失去了作用,不是她有多精明而是夏林说不出口。

  论精明她可不如那秦淮名妓,然而那秦淮名妓在夏林手上也不过就是三五招罢了。

  “道生?”

  唐小姐见夏林在恍惚便轻声呼喊了他一下,夏林缓了过来,然后哦了一声:“今明两年内会有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蝗灾席卷整个黄河沿岸,从山南一直到山东。到时粮食欠收,饿殍千里,我护不住天下,总归是要想法子护住我这一方水土吧。”

  “未来之事你如何笃定?”

  夏林当然不能说这是他自己小说里的剧情,在原本的剧情里叶良辰就是通过治蝗这件事一飞冲天、飞黄腾达,而如今叶良辰名声不显偃旗息鼓,那原本该治蝗的他自然就要替换成了夏林。

  但不能这样说,那只能跟唐小姐讲科学呗,于是夏林就开口说道:“这北方大旱连续七个月了,蝗虫喜产籽于干土之中,今年许是不会起太大的风浪,但明年待蝗虫破土而出之时就是遮云蔽月之日,你能想象那个场面嘛,岁末……人相食。”

  唐小姐眉头一下子就皱了起来,她幼时曾随父亲见识过一次饥荒的场景,那个场面至今为止让人深深的刻在她的脑海里,夏林简单的五个字直接让她把记忆力最底层的恐怖给勾了起来。

  岁末人相食。

  越想越觉得后怕,她不由得再次靠向了夏林,一只手死死攥住了夏林的衣角。再强的唐小姐终究也就是个不满二十岁的女孩,想到了恐怖的事情自然也会出现反应。

  “有法子吗?”

  “我在努力。前些日子不是让你大量采购苦参么。”

  “嗯,我还记得你要的都是一些毒物,商陆、苦参那些,而且量特别大,我也不知你要作甚。”

  “杀虫。”

  这会儿两人已经来到了唐小姐的门前,外头的雨渐渐的大了,他们就站在屋檐下聊着,夏林没提进去坐坐而唐小姐也没邀请他进屋休息,讨论的事情很严肃但气氛却很微妙。两人的距离处在一个在近一点就贴上了,再远一点就淋雨了的状态,可以感觉到对方的体温也能嗅到对方身上的气味,但就是没法从后头去捏屁股。

  “沙虫?沙虫很贵,需要到岭南去采购,不易储存需要晒成干方可运来,不过沙虫滋味鲜美,熬粥炖汤真的鲜美无比。”

  看着已读乱回的唐小姐,夏林毫无预兆的笑出了声来:“你紧张什么?”

  “没有啊?没紧张。”唐小姐错开了眼神:“是你说的沙虫。”

  “是杀虫,杀死的杀。不过我也不保证有用,只能尝试一下,屯粮还是要囤的,越多越好。”

首节上一节34/4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