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第346节

  “将军,莫非我这个可汗连调兵都不成了?”

  “成,怎么不成。不过手续复杂了一些,大汗可以效仿中原嘛,设立巡捕机制,以捕代兵也是可以的。当然了,五百人以下的士兵调动还是可以的,您说呢?”

  还说?说个屁,这是完全把西突厥给阉割掉了嘛,一把抓在了他们的蛋上,有归有但用不上了……

  “十一条:此番西突厥侵略中原,造成的损失需自行承担,赔偿数额为三千七百二十八万两纹银,但鉴于西突厥无法支付赔偿,则这笔钱将作为我方对西突厥的借贷,以缓和西突厥民众的生存压力。免息,十五年之内偿还,每年偿还的数额为二百四十八万五千三百两白银,若无可抵偿则可将土地承租于汉民,以租金抵偿债务。”

  “好了,前头都是条款。后头的都是优待政策了。”

  夏林拿出了另外一份东西出来,刚要说话,阿史那大汗便皱着眉头问了起来。

  “何为租于……汉民?”

  “哦,就是西突厥境内适合耕种的土地,您用来租给汉民,一亩地一年三钱银子租金。”

  “可……我们没有那么多耕地。”

  夏林摊开手:“西域山好水美的,耕地多不多那是你们的事,没那么多的地,就想办法嘛,地是死的,可人是活的。”

  阿史那大汗顿时支棱了起来:“将军的意思是说……西突厥还可向外扩展?”

  “那跟我有什么关系,你别往汉民这边扩展就是了,你往其他地方扩展干我屁事,你西突厥不还是个独立国家么,你又没归附中原当傀儡国。不过还是少造点杀孽,我跟你讲,杀人真的不是好习惯。”

  看到夏林坐在那讲的那叫一个仁义,阿史那大汗真是想笑而不敢笑。

  哦,这不是你他娘的一天干掉我七八万人的时候了,那满地的脑袋被你拿去筑京观,你现在搁这跟我讲仁义的话了,但凡是阿史那能打得过,他在这多听夏林一句屁话那都算他修行到家了。

  “剩下的就是一些互惠条件,你自己拿回去看看吧。”夏林将条约推上前去:“若是觉得还满意,明日就签下,接着大营会开拔,直接到西突厥境内去驻扎。”

  阿史那可汗此刻哭笑不得,一个国家竟叫他人军队驻扎,这是何等的耻辱何等的委屈,传出去恐怕千年之后都叫人笑掉大牙。

  但没办法,大汗想活,他知道如果自己不答应这些明显不平等的条目,他甚至都不一定能活下来。

  “放心,亏不了你的。你出去打听打听,我夏道生还是有些能耐的。如果真的觉得自己气不顺,那便克服克服,反正给你打造个塞上江南问题不大,你呢就回去好好钻研钻研,节流是很难了,想点法子开源吧,每年的账还是要还的,可不能赖账哦。”夏林晃着手指说道:“若是赖账……”

  “如何?”

  “卡你粮食、卡你盐巴、截你淡水。”夏林说完起身哈哈大笑而去。

  坐在屋里的阿史那死死捏着手中的茶杯,茶杯甚至被他生生捏碎,碎片刺入掌心,鲜血直流。

  他停顿一会儿甚至都感觉不到刺骨的疼痛,最终满心的悲愤化作了无尽的悲痛,一个五旬老头坐在那竟哭得撕心裂肺。

  “妈的,哭哭哭。老子都没割他的地,哭他娘个锤子。”夏林这会儿在外头洗手,卓恒这在旁给他舀水。

  “师兄,那些条约他都答应了?”

  “他凭什么不答应?他有什么资格不答应?讲道理,不是你师兄我对屠城没兴趣,也懒的去折腾他们那点毛人,老子现在早就下车轮令了。”

  “那的确是有些残暴。”

  “车轮放平!”夏林甩了甩手上的水:“他娘的,他们打进来的时候,可没少干畜生事。哦,对,老子还要他交出这次侵略中原的主要将领呢。”

  “可那是他儿子……”

  “没事,让他扔出来几个给老子交差。”

  夏林说完转身就又进屋了。

  这转瞬而来的第二轮谈判,主要谈判的内容就是关于战犯的裁定,阿史那可汗仍然没有什么发言权,弱国无外交这档子事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他改变不了什么。

  当然了,人家大汗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所以那个小阿史那就姑且算了,但他身边的参将和几个参加战争的将军可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名单列出来一长条,包括那些个汉参都一个不少,但这些人可都是世家派过来的人,有些甚至已经跑了,阿史那也没法子给夏林交人。

  “没事,你把名单给了我,我自然有法子要到人。”

  虽然打仗的事告一段落,但杀人的事可还没完,等着回去看看李渊怎么处理吧,不过这一次他要是不动手的话,夏林就帮他助助力,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周儿如今已经差不多把长安的舆论场给拿下了吧,李世民不在长安,就当下长安那些歪瓜裂枣,那可不是马周的对手。

  阿史那可汗在三天后正式签署的条约,在关隘驻扎两个月之久的绿林军再次开拔了,直接就按照条约上的内容开始朝西突厥进发。

  “卓恒啊,这次你负责驻扎到西域之中,有些委屈你了。”

  “不委屈,师兄。您说过的,天大地大皆为我汉家之地,若能开疆拓土江山永固,将来不论王朝如何轮转,都能给我记下这一笔。”

  夏林笑着递了一个东西给卓恒:“你长大了,不是个孩子了。这个你拿着。”

  卓恒收下后打开一看就愣在了那里:“师兄……这是虎符。”

  “对啊,边军虎符。这三万人是我给你的底子,将来发展成如何,那便看你的能耐了。究竟是走你父亲的老路,还是跟着你的本心走,都是你决定的了。”

  “放心师兄,我知道我该做什么。”

  马蹄生生,车轮滚滚,大队人马便来到了这西域之地的中心,也是西突厥的王庭。

  这里适逢夏日,热烘烘,而且看上去也很贫穷,看轮台之中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样子,夏林就觉得好笑,这么好的一个地方,竟然让他们给治理成了这样。

  “卓恒。”夏林将能给卓恒留下的东西都留了下来:“一定一定要保重,师兄这一走,山高路远,想要再见……恐为经年。”

  要按照卓恒以前的姿态,他是要哭的,但现在的卓恒可是在血与火的军营里历练过的,他只是朝夏林伸出手来:“师兄,胜利之日再相逢。”

第561章 平西大将军

  卓恒驻留在这大西部,回望长安便是三千里,他一个人主持这边的工作,倒不是担心他能力不够而是担心他水土不服。

  不过还好,经过几天的观察,卓恒的能力绝对是拔尖的,他迅速的调整了状态投入到了工作之中,先是给将士们安排了轮休制,然后大幅提高了各级士兵的军饷和待遇。

  只是这地方贫瘠的不是土地而是这里的精神文化生活,士兵休息的时候无处可去,当地的百姓与他们又语言不通,甚至经常会发生冲突,这个事情可不好办。

  “我打算先带人四处去看看,听闻这地方不光有突厥人还有不少色目人,突厥入侵之后这些色目人的日子很苦,我想先从这些人入手。”

  “那你打算从哪方面开始呢?”

  夏林并没有着急走,在这边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毕竟这虽然不算封狼居胥,但绝对也是自汉武帝之后走的最远的一次了,如果冒冒失失的来冒冒失失的去,恐怕会留下一屁股烂账。

  “这几日我走访了周围一些地方,发现突厥人其实是有很强的种族观念,他们视色目人为四等,连牲畜都不如,随意杀辱,这事在色目人之中的怨气很大,若是不平息的话,恐有乱数。”卓恒翻开自己的小本子:“所以我先打算在本地人中寻一些德高望重之人,将他们集合在一起,具体的聊一聊这件事。然后由他们来协调我们和当地百姓之间的关系。”

  夏林摸着下巴沉思片刻:“这个恐怕有点难。他们已经很难信任外族人了。这样,明日你找两个精通本地话的老乡,直接带人去西突厥在本地的衙门,先接管衙门,接管之后你就分三步走。第一步就是把本地人跟突厥人分化开,让他们保留仇恨。第二步就是划出一个范围,这个范围之内,突厥人是没有法权的,在这里容留一些本地的富户,并鼓励他们开办农场和工厂以吸纳当地人前俩务工务农。第三步的话,你就开始给当地的百姓开办夜校和启蒙学校,逐渐开始引导他们往这边靠拢。”

  “好,那师兄是不是可以叫那些工农场主设置一个招人的门槛,比如会简单的汉话或者认简单的汉字?”

  “可以。”夏林用力的点了点头:“这个办法好。之后你占着这块地就不要动了,专心的发展,西域之地可是宝地。你争取把这里发展成丝绸之路的核心中转站。”

  “好,我这就去办。”

  卓恒最牛逼的就是他的执行力,这小子那可是个实干派,说干他就干。而上一个这么敢干的人,还是小辰子。

  不过小辰子跟卓恒还不同,辰子那人心思比较多,喜欢灵机一动,但卓恒非常扎实,这里没有谁高谁低,而是小辰子更适合在大东北周旋于各方势力之中,在那个复杂的环境里没有点机敏是很难活的,跟每一方都要斗智斗勇,把控平衡。

  而在这里,卓恒面对的环境相对简单,但正面压力比较大,他那种稳扎稳打的风格就更具备韧性和抗压能力。

  所以辰子适合当一个开拓者而卓恒适合成为一个建设者。

  大概过去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吧,转眼天气已经从燥热变成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时候,夏林跟西突厥签署的条约才算是递交到了中原双帝的手中。

  景泰帝看着这些条约手都在哆嗦,因为驻军西域的可不是什么大唐军队,那是他大魏的绿林军,这也就是说在他手中虽有李唐割地登基,但却也实打实的开疆拓土了。

  他第二天便下旨,封王卓恒为正四品平西大将军,河套节度使兼瓜州大司马,瞬间跟他老子平了级。

  其他赏赐更是多到吓人,什么赏万金、良田千亩等等,王世充这不就在朝中么,他帮儿子代领赏赐的时候,那都恨不得用鼻孔看人。

  这老家伙们呐,一辈子到头来,最终比的不就是个儿子么,卓恒才几岁?今年他才二十啊!二十岁的人封了四品大将军三等侯,同时领节度使兼大司马,这放眼望去哪一家做到了?

  说话!谁家的子嗣做到了!?

  开疆拓土、封狼居胥,那是他老王家的功劳!别人斗的再凶,能耐再大,到头来史书上也不过就是一句“哎呀,颇有才干”。

  现在王世充都不敢想现在史书上会怎么评价卓恒,更不敢想他这个爹会因为这个崽子被提到什么高度,说不定都会因为卓恒把他洛阳作乱的事情给改成因逼成反,起兵伸冤。

  “诶……那个那个那个……”王世充眼睛都笑得眯起了缝:“陛下,老臣有个事啊。”

  “但说无妨。”

  “这,我家……卓恒年纪也不小了,当下也是该到了开府成家的时候了,成家他说不急,可这个府……”

  景泰帝的确不聪明,但王世充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还能不明白么?就是要给王卓恒在京城里开府呗,开了府就等于是分了家,王卓恒族谱单开一页!

  族谱单开而且是像王家这样的大家,这种诱惑那真的是堪比当皇帝。

  “来人,为义勇侯挑选府邸,指魂常玉公主。”

  王世充立刻跪倒在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不过陛下……常玉公主今年还太小了吧?”

  “等卓恒回来就差不多了。”景泰帝也笑了起来:“你且安生的候着吧。”

  “多谢吾皇万岁!”

  旁边的人不管是政敌还是盟友,看到王世充那个得意的勾八劲儿,一个个都搁那翻白眼。

  政敌还好说,盟友为什么会这样,那其实也很简单,毕竟兄弟过得好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诶,要说这里是不是少了个人?

  对,少了夏林的名字。夏林上奏的时候,所有的功劳他是一点都没要,全部给了卓恒。

  打仗是单雄信和卓恒打的,谈判是卓恒谈的,夏林过去就是凑了个热闹,跟着队伍吃吃喝喝当造粪机器。

  景泰帝什么都没问,因为他心里头也明白,夏林真的不能再累计功劳了,他他妈都快佩六国相印了,而这对一个二十六岁的人来说,着实是有些太重了。

  不过今天既然是赛后复盘,那就不用提那些让人烦躁的东西了。只是这几天好像都是很好的消息,倒是叫人快乐。

  首先是马周那边也传信过来,李唐购买材料物资的一千二百万两银子已经到了,后续还需要很多,这一下就叫整个大魏之内的各类工厂忙碌了起来,一扫之前的颓败之气,一千二百万两银子摊平在了每一个环节之中虽然不多,但它一旦运转起来了就很难停下。

  李唐那边不可能花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说停工就停工,而大魏也不再为没有银子而发愁,两边的就业率都上来了,李唐的银子流入到了田魏,田魏过剩的产能输出给了李唐。

  两边虽是不共戴天之仇,但这会儿还真不能打,两边的百姓还真的就是在靠着对方活着,而且现在双方内部的问题都一大堆。

  听说李唐那边世家闹很凶,各种阴招都使出来了,但别以为这边就好到哪里去,天下乌鸦一般黑,那边闹腾这边一定会帮帮场子,再加上高士廉这会儿正跟他老东家斗的那叫一个如火如荼,金陵城也不太平呐。互相掀底都快把三辈子之前的爷爷曾经骂过一句开国皇帝的事给翻出来了,甚至在扬州还发动了一场四千多人的宗族械斗,死了得有一千一二。

  跟李唐的仗,肯定是要打,但恐怕现在真不是时候。

  至于天下,这他娘的天下眼看就是要大乱了,不管是南北方,这些日子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了一大堆小军阀。

  规模大点的两三万人,小点的甚至三五百人就敢割一镇为据,但问题是大家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实在腾不出手去办这个事。

  绿林军的四十多万最后卸甲归田到只剩下拾万上下,而这十万人能真正有战斗力的都拉去西边了,要么是在跟李唐跳探戈,要么就是在西域卡突厥的脖子。

  剩下两个比较有战斗力的军,就是破虏跟山海了,但破虏去年开始大规模新军整编,今年更是分出了五万人去宁波水师,整个战斗体系就剩下了几万人保护京城,山海精骑更是在李靖死后就逐渐没落了,他家的儿子并不擅领兵,而且还要扼守山海重地,着实也是分身乏术。

  剩下的零零散散那些玩意,指望他们去平叛,还不如指望他们自己别乱。

  哦,王世充那还有五万人可用,而且王世充现在的忠诚度一点问题没有,他当下满脑子就是怎么叫自己儿子出息一点再出息一点,定然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乱来,但他的兵素质有点差的,听说年纪最大都快六十了,本来该当爷爷的年纪现在还在军营里吃大锅饭,可想而知王世充的兵都得是什么战力,毕竟当年他被破虏军打得那叫一个惨,军魂都给打没了。

  再回头看李唐,李唐现在情况可能比田魏还要严重一点,虽然长安城的巫蛊祸乱已经解决,但那些人难道会这样认输?他们主家早就跑了,根本拦不住也不能拦,杀能解决问题,但问题就是李渊不敢杀。

  因为回头看看,他凭什么当这个皇帝又凭什么能跟老东家田魏划江而治,难道真是他文治武功天下无双?靠的不就是五姓七望、北方四十二族生生把他抬上龙椅的?

  而现在这个天下纷扰群雄割据的局面,正是这帮人的杀手锏,什么东周末年东汉末年,本质上根本没有区别。当他们觉得你这个皇帝不能给他们带来好处的时候,总会用这种法子想办法给你掀下去。

  如果在以前,当长安乱起时,便是群而攻时,李渊恐怕真的是得去求着把自家二儿子给呼唤回来才能有一线生机。

  但时至今日,天下之数有了大变局,那小子的出现以一己之力吸引了天下世家的目光和火力,李渊要做的就是等,等他回来,然后大开杀戒。

  其实也不是朝堂里没有人发出疑问,他李唐的事为什么要等一个外人来解决。

  每每此时,李渊心里就会骂。

  什么外人!那是大唐未来皇帝的爹!是现在大唐皇帝的女婿!那能叫外人么?保他儿子的江山,他不是责无旁贷吗?

  所以当夏林跟突厥签订的条约传到长安时,李渊斟酌再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给王卓恒也封了侯,大魏是义勇侯,大唐是奋勇侯。跟大魏不同的是李唐还顺带给单雄信封了一个长信侯。

  也就是说现在夏林的核心团队,包括夏林在内都是在唐、魏都享有侯爵之位的人。

首节上一节346/4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