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标叹了一口气,这泼天的富贵,任凭哪一个帝王也不愿意错过,只可惜这件事情的难度太大,正如李善长所说,如果没有足够实力的话,那么这种办法就完全是取祸之道。
想到这里,朱元璋哈哈大笑了起来。
“不管怎么样,他毕竟是咱的臣子!”
“只要他不掌管权力,就绝对逃不出咱们的手掌心!”
“今后带着你那几个弟弟好好来转一转,若是能够学到些东西就更好了!”
“尤其是朱棣,天天不是抓个鱼就是摸个鸟,这样下去,未来能有什么出息?”
“将来这些人全部都是藩王,都是你的左膀右臂,得让他们多学一些正经的东西!”
太子朱标听到之后点了点头,自己的这些弟弟确实需要让他们学一些东西了。
和历朝历代的太子不一样,太子朱标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弟弟夺嫡的问题。
在自己还是吴王世子的时候,自己就已经被当成继承人来培养,更何况自己身边的势力如日中天,几乎朝堂上的文臣武将皆是以自己为首。
朱元璋更是对他极为看重,从来没有想过让其他人继承他这一个位置。
除非他自己出了什么问题,否则的话,未来继承那一个位置的人一定是他没有丝毫的悬念。
这时太子朱标仿佛想到了什么一般。
“父皇,丹书铁券的事情极为重要,但是这一件事情若是全部都交给韩国公一个人去做的话,说不定会引起那些人的愤怒!”
“因为这一件事情,那些怀西子弟可是对韩国公李善长极为敌视,若是这件事情仅仅只是让韩国公一个人去做的话,说不定会引起众人的敌视!”
朱元璋听到之后皱了皱眉头,虽然他确实想让李善长和这些淮西勋贵走得远一些,但是若是因为这一件事情,将它陷入危险之中就有些不值得了。
想到这里他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说道。
“这件事情就由你来做吧,我相信你能够做好这些事情的!”
听到这话之后,太子朱标点了点头。
当天太子朱标回到东宫,一旁的太子妃常氏很是疑惑地说道。
“太子殿下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难道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要处理吗?”
正常这个时候太子朱标都要去处理许多的事情,像如今这么快回来的时候还是第一次。
这时太子朱标将今天在韩国公府所发生的事情有选择地告诉了常氏,常氏听到这一个消息之后,心中极为惊讶。
只见她想了想后说道。
“太子殿下的考虑是对的,如果这一个消息传出去之后,到时候针对韩国公的人就更多了,这件事情不能够让他一个人背着!”
此时的常氏仿佛想到了什么一般。
“太子殿下放心,回头我就去找哥哥,还有舅舅,相信他们一定会理解这件事情的!”
太子朱标见太子妃常氏如此明事理,心中还有一些羞愧。
“说起来倒是孤的不是,毕竟郑国公的爵位是岳父大人好不容易在战场上拼命得来,如今就这么拿下了,孤心里面实在是有些羞愧!”
然而这时太子妃常氏嫣然一笑说道。
“避一下这话说得可就不对了,我父亲征战沙场,如今的荣誉可是开平王,至于那郑国公是我哥哥常茂,我哥哥只不过是承袭了这一个位置,并没有立多少的功劳,这个丹书铁券放在他手中确实有些不太合适!”
“虽然自从父亲去世之后,我常家和那些将门的联系少了许多,但是不管怎么样,终究还是有一些关系不错的,到时候我等必然会联系他们一同上交丹书铁券!”
太子朱标松了一口气,如今这样的话,那么这件事情就算得上是解决了。
“辛苦爱妃了!”
此时郑国公常茂,永昌侯蓝玉,以及其他和常家交好的一众勋贵都被请到了东宫太子府。
对于太子妃常氏的请帖,这些人都很是疑惑,但是能够将这么多人全部都聚集在这一个地方,则说明这件事情肯定小不了。
等到太子妃常氏出来之后,一旁的郑国公常茂急忙说道。
“妹妹,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旁的永昌侯蓝玉也急忙说道。
“是啊,外甥女儿,你将咱们这么多人都给找过来,事情肯定不小,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告诉咱,咱给你做主,就算是太子欺负你,咱也会找他要个公道!”.
第十九章 憋屈的蓝玉
第十九章憋屈的蓝玉
太子妃常氏听到这话之后笑着说道。
“舅舅,大哥放心,太子殿下待我很好,今日找大家来是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几人听到之后都很是疑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事情。
只见这时太子妃常氏说道。
“诸位都是我大明的功臣,手中握着丹书铁券,除非是造反之类的大罪,否则的话都可以免死一次,诸位觉得这样的权力如何?”
众人听到这话之后都愣了一下,面面相觑,不知道太子妃说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而此时的永昌侯蓝玉愣了一下说道。
“这是朝廷给咱们的恩赏这有什么这些东西可都是咱们用命换下来的,难道有什么不该吗?”.
然而这时太子妃常氏却耐心地说道。
“诸位手中有了丹书铁券,就相当于有了一层保障,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自然不用担心什么,这个不是一件好事!”
“长此以往的话,只会越陷越深,这丹书铁券可以保一次的命,不代表能够一直保命,所以你本宫看来不如诸位将这丹书铁券交上去,反而会免掉祸端!”
众人听到这话之后一片哗然,每个人的眼神当中都是不舍。
这丹书铁券好是好东西,不光是自己地位以及功劳的证明当成传家宝传下去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要是就这么因为这。
太子妃红口白牙一句话给交了出去,实在是有一些不甘心。
即便是永昌侯蓝玉心中也有一些不舍。
“外甥女,这就没什么必要吧,这丹书铁券可是咱们好不容易得到的,大不了咱不用不就成了吗?”
“何必要将这东西给交上去,我可是要将这东西当成传家宝传给我家那浑小子,指不定未来有用处!”
太子妃常氏叹了一口气,很显然想说服这些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知道诸位的想法,但是诸位想一想,以陛下的脾气,要是真的你们犯了很大的事情,你觉得这丹书铁券可否能够保住你们的性命!”
“这东西非但不是什么恩赐,反而还是一个祸患!”
一旁的郑国公常茂仿佛想到了什么一般。
“妹妹,这是哪位的意思?”
太子妃常氏听到之后点了点头。
“不止如此,而且这件事情还是韩国公答应的,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这件事情应该也是由韩国公来牵头!”
郑国公常茂听到这话之后叹了一口气,就连陛下和韩国公都已经同意的事情,那么这件事情就已经是定局。
若是魏国公,徐达回到应天府,以他的性格和脾气自然也会跟随陛下。
那么这件事情既然已经成了定局,他们反不反抗都没有了多大的用处,只见这时郑国公常茂站了出来说道。
“太子妃说得对,这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可未必是一个好东西,既然韩国公都将这东西上交了,咱们也交吧!”
蓝玉听到这话心中极为不爽,怎么又和那李善长有关系。
不管什么事情,只要是和李善长有联系,就没有什么好事情。
见他骂骂咧咧地说道。
“李善长那个老家伙都已经老糊涂了,他懂个什么?”
“你别管他,他上交那是他的事情,反正咱就是不交!”
太子妃常氏叹了一口气,果然自家这舅舅的脑子就是不好使,虽然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政治头脑几乎为零,连自己的哥哥郑国公常茂都已经看出来的事情,他竟然什么都没有看出来。
想到这里太子妃常氏直接将永昌侯蓝玉拉到里面,然后耐心地将这件事情给解释了。
等到永昌湖蓝玉得知这件事情是陛下的意思之后虽然心中不满,但也只能够憋着毕竟陛下可是他最怕的几个人之一。
喜人健身为刺头的永昌侯蓝玉都已经答应了这一桩事情,就知道他们的反抗没有任何的用处,于是一个个地也都同意了。
等到他们全部都离开之后,这时郑国公常茂疑惑地说道。
“这李善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最近和他有关系的事情倒是不少,如今这件。
事情竟然也同意了,他就不怕将淮西子弟全部都给得罪个干净?”
太子妃常氏摇了摇头。
“说实话,不只是咱们,就连太子殿下都搞不清,李善长究竟想的是什么,不过好像陛下对于韩国公赞赏有,想必韩国公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减少陛下对他的忌惮!”
“若是哥哥有时间的话,或许可以去韩国公府拜访一番!”
“虽然咱们郑国公府已经不怎么和他们有太多的联系,之前是为了避嫌,现在韩国公李善长也不掌握什么权力了,那么咱们也就没有什么好顾忌的!”
郑国公常茂听到之后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朝会之上,一众大臣聚集在大殿内,胡惟庸在众人的簇拥之下,有些春风得意。
在他身后不远处,杨宪满脸愤怒地盯着他,似乎要将他吃了一般。
胡惟庸也感觉到了杨宪的表情,眼神中满是不屑。
就这家伙也想和自己对抗,简直是自取其辱。
这杨宪酷吏的名声就注定他走不远。
虽然陛下喜欢用这样的人,但是这样的人完全就是将朝堂上下的人全部都给得罪了。
未来也注定会成为朝堂之上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做自己的对手。
而此时刘伯温经过之前那一件事情之后也没有缓过来现在初定型的内阁之中就属于自己的权力大了。
此时他有一种自己就是曾经李善长的感觉。
若是李善长的话,或许能够和自己掰一掰手腕,可惜啊,那人离开朝堂了,这正给自己一个机会。
如今到了这一个位置,再也没有人能够限制他,在这朝堂之上,当真是寂寞如雪。
等到朱元璋到达朝堂上之后,胡惟庸就开始将各种各样的事情汇报出来,甚至许多的事情。
已经做了一些预案,就差决定了。
众人皱了皱眉头,很显然此时的胡惟庸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丞相。
不得不说,胡惟庸的能力确实不错,许多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
就在这时,外面的太监前来汇报说是韩国公李善长有重要的事情前来禀报.
第二十章 大型撕伞现场
第二十章大型撕伞现场
朝堂上的一众大臣听到这话极为怪异,这韩国公李善长不是已经离开朝堂了吗?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还想要重新回到朝堂之上?就连胡惟庸也皱了皱眉头,当初自己将李善长给拉拢过来,就是希望能够借助李善长的名声来替自己拉拢淮西勋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