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废除宰相,老朱懵逼了 第34节

  两人听到这话急忙点头如捣蒜。

  于是将他们知道的事情全部都给交代了出来。

  太子朱标毕竟还有一个人得个名声,这件事情说出来,说不定他们还有着一点活路。

  如果等到以后陛下来过问这些事情,恐怕他们的皮都能被扒下来。

  很快,这两人就已经将口供给写好了,太子朱标看着手中的口供,心中极为震惊。

  本来以为牵扯到的官员就这么几个,可是如今根据这人交代的事情,这朝堂上以及各个布政使司的官员恐怕根本就没有几个干净的了。

  这可是一件极为恐怖的事情,若是将他们的供词传出去,这朝堂之上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太子朱标抹了抹汗水。

  此时他将目光看向一旁的刘伯温。

  刘伯温也被这事情震惊到了,虽说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些猜测,但是得知事情的真相更让他大为震惊。

  这下可麻烦了,出了这样的事,请陛下必然会将这应天府将这整个官场杀得血流成河。

  朱标看了一眼一旁的刘伯温说道。

  “刘先生,此事事关重大,若是将这两人抓到昭狱,恐怕会打草惊蛇,可否让这两人先待在御史台¨ˇ ?”

  刘伯温也知道这件事情的不同寻常,看样子太子殿下并不想直接将这个事情告诉陛下,这是一件好事,他没有理由拒绝。

  刘伯温点了点头同意了这件事情。

  太子朱标心中极为纠结,不知道究竟该如何处理此事最为合适。

  经过一番思索之后,他直接来到了韩国公府。

  或许以韩国公的能力应该知道这件事情究竟该怎么办?太子朱标又敲开了韩国公的大门。

  李祺得知朱标又来到了他们的府邸,心中一阵郁闷。

  难不成他们又犯了什么事情不成,最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感觉什么事情都和他们家扯上了关系。

  这不因为天香楼的事情,他才刚刚被临安长公主教训了一番。

  “原来是太子殿下,难不成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和父亲大人今天没有出门,一直在家里面待着,总不能又出了什么事情了吧!”

  太子朱标见驸马都尉李祺的样子,心中有些尴尬。

  如今的李祺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生怕这时候还会出什么事情,到时候就解释不清了,朱标急忙说道。

  “驸马误会了,今天我来这里是有些事情想要向韩国公请教,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李祺听到这话之后松了一口气。

  “原来是这样,吓了我一跳,我父亲正在睡觉。

  毕竟我父亲年龄大了,今天又经过如此折腾!”

  “我现在就将父亲叫醒,还请太子殿下稍待!”

  太子朱标听到这话心中有些不忍。

  如今的李善长已经辞官在家这个时候自己。

  还要麻烦他当真是不太合适,可是现在除了李善长之外,自己还真的想不到究竟可以和谁商量这件事情,想到这个地方之后,他笑着说道。

  “¨~ 不必了,反正今天孤也没有什么太多的事情,那就在这一个地方等待吧!”

  驸马都尉李祺听到这话心中极为震惊,不管怎么样太子。

  朱标都是军儿,他们是臣子。

  这样会不会有些不太好?只见这时太子朱标笑着说道。

  “今天在这里没有君臣,在下只是以晚辈的身份前来拜访的!”

  此时李善长待在自己的房间里面开始浏览系统空间,这段时间系统确实奖励了他不少的东西,只可惜里面有不少没有太多的用处。

  除了延年益寿丹之外,还有其他几个治病的丹药。

  目前这些都可以作为自己保命的手段。

  尤其是太子朱标和太孙朱雄英,这两人实在是可惜了。

  若是这两人不死,对于大明来说,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只要自己到时候略加出手,将这两个人的性命保住,然后再活到朱元(赵好赵)璋去世。

  等到朱元璋去世之后,那完全就是自己的天堂了。

  有了之前的这些功劳在,只要不造反或者是有什么不该有的野心,其他的事情都不用担心。

  这时他突然间听到外面一阵嘈杂,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此时他看着外面的侍女问道。

  “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外面如此嘈杂宋!”

  那侍女听到李善长的话急忙说。

  “回老爷的话是太子殿下来了,正在府中作客!”

  李善长听到太子朱标来到了这个地方,心中极为惊讶,太子朱标还是能够拉拢一波的,等到朱元璋驾崩之后,自己未来安稳的生活可就靠他了。

  李善长来到大厅,看到李祺和朱标,两人正谈笑风生。

  “原来是太子殿下到访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第五十四章 选官制度皆有法

  第五十四章选官制度皆有法

  太子朱标见李善长来了,不由得眼前一亮。

  “韩国公言重了,今天在下是有事请教,贸然来访,有唐突之处,还请赎罪!”

  李善长笑着摆了摆手。

  “想必今天殿下来此肯定有重要的事情,不知是何事?”.

  太子朱标叹了一口气,从怀中掏出赵御史和刘御史的口供。

  “多亏了韩国公提供的方法,现在我已经找到了郭桓犯罪的事情,如今韩国公此事也正是这个原因,说起来也是巧合,那郭桓并非针对韩国公,而是想要趁此机会转移注意力,以防止粮草失窃一案被翻出来!”

  “除此之外,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想要借此机会取代杨思义成为户部尚书!”

  驸马都尉李祺听到这话顿时眼前一亮,心中极为兴奋。

  “太好了,这件事情总算是调查清楚了,这样就能够还我们清白!”

  此时李善长听着太子朱标的眼神这太子朱的眼神中并没有丝毫的喜色,很显然他并没有感到高兴。

  李善长仔细思考了一番,貌似郭桓案的影响非常大,正是因为这一次郭桓案。

  使得大明的官员损失惨重,甚至朱元璋将侍郎以下的六部官员737全部斩首。

  而各地的地主和十二个布政使司的官员都被牵连,影响极为巨大。

  若是结合这方面的事情就能够推断出来,想必太子朱标是担心这件事情的影响太大。

  如今大明已经废除了科举制度。

  一次性杀了这么多的官员,大明竟然会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况,这对于大明来说才是最危险的事情。

  李善长目光紧盯着太子朱标说道。

  “想必太子殿下担心的是这件事情牵连太大,会使得我大明的官场过于动荡,影响国力!”

  太子朱标听到这话心中极为意外。

  韩国公不愧是韩国公,竟然一下就猜中了自己的心思,想到这里他点了点头。

  “确实是如此。

  这件事情的影响实在是太大。

  以父皇的脾气,说不定会株连成千上万的官员!”

  “再加上那些不计其数的地主商人,说不定会动了我大明的元气!”

  李善长听到之后点了点头,那些地主商人倒不是什么太大(cecg)的问题。

  他们损失了一批自然会有一批再次顶上,麻烦的是这些官员若是有科举制度储备一定的官员倒还没有这么大的问题。

  可问题是现在的大明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官员储备。

  如今的这些官员有不少都是之前推荐上来的,再加上一些前朝的官员。

  实在是经不起损失,到最后朱元璋为了解决这件事情,竟然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给斩了。

  “这一个案件涉及极广,参与此事的官员绝对不在一个少数,这里面有一些人确实死不足惜,但是也有一些人情节较轻,若是将他们给处理了,恐怕会非常麻烦!”

  “而且恕我直言,虽然科举制度确实有不少的弊端,但是如今的举荐制度也好不到哪里去!”

  太子朱标叹了一口气,如今大明的情况他又岂能不知道,不过除此之外,他实在想不出来究竟还有什么更合适的办法。

  “不知韩国公可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此事!”

  思考一番后,韩国公李善长摇了摇头。

  “没有!”

  “相比较举荐制度,科举制度会更加公平一些!”

  “举荐制度只会使得朝堂之上派系林立,而且那些被举荐上来的哪一个不是有些身份地位的人?”

  “至于那些寒门子弟,则是彻底地被断绝了上升的空间,这对于大明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当初科举制度之所以能够取代九品官人法,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给了寒门子弟上升的可能性!”

  “而如今则是又将这一种可能性给断绝了教育资源无法做到真正的公平!”

  “既然如此,倒不如采用两种方式选取官员,一种是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考试,只不过这内容之中需要改变一番!”

  “除了那些圣人典籍之外,也需要增加一些其他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处理政务方面的事情,需要格外重视!”

  “另外除此之外还可以招揽一批特殊的人才,比如专门擅长兴修水利之类的,有些人虽然不擅长治理政务,但是却极为擅长水利的,或者是擅长计算账务的,这些都可以单独选拔出来!”

  ……

  随后李善长将自己的想法全部都说了出来。

  听到这些之后太子朱标不由得眼前一亮,不得不说,这样的办法确实是最适合如今大明情况的。

  虽然现在有大明律。

  但是真的按照大明律办事的人并没有几个。

  尤其是像杨宪这样的官员,基本上都是从重处理。

  久而久之,大明律在天底下人心目中的作用也就没有这么大了。

首节上一节34/2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