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都是为了大汉! 第136节

  “第二,伯符你真的有夺取江东的心思吗?”

  面对这个问题,孙策明显没有第一个问题时那样果决。

  可犹豫片刻后,孙策还是对周瑜说了实话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会甘居人下?”

  “我为父亲守孝期间,确实想过将来能否夺取一地成就霸业,以此再不重蹈家父覆辙,被那无良主君坑害。”

  “可自从公瑾那日与我谈心过后,并且在我亲眼看到刘使君治下盛景之时,就再没有了这样愚蠢的心思。”

  “所以……图谋江东的心思,我不敢说没有。可是我绝对没有从刘使君手中夺取江东的心思!”

  “再说……他已经纳我母亲为妾,我母亲也怀上了他的骨肉。无论从礼法孝道来看,他要么是君,要么是父,我孙策怎能做出这种叛君、弑父、负母、绝弟的事情来?”

  孙策目光真诚:“即便如今我的两个堂兄已经背主,可我绝对没有半点背叛主公的心思!不然的话,就让我孙策挫骨扬灰!永世不得安宁!”

  感谢岩宝大王的打赏关心!

第153章 江东平定

  周瑜欣慰的起身,拿起手中信件,直接将其投入油灯中。

  “公瑾这是做什么?”

  孙策此时心乱如麻,完全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地,意在何地。

  “伯符,从现在起,你要一口咬死从未收到过孙贲和孙辅的信件!”

  周瑜眼眸中倒映出吞噬信件的火焰。

  “从今天往后,哪怕是主公,或者是伯母问起,你都不能和别人说起收到过信件的事!”

  孙策迷茫的点点头,可很快就又不解的看向周瑜:“公瑾以为……难道主公和母亲都信不过我吗?”

  “这和他们信不信的过你没有任何关系!无论你的真情实意如何,只要你在这个时候与孙贲孙辅扯上关系,从此以后你必然会被众人孤立!”

  周瑜亲眼看着那封信化为灰烬,随即又问起孙策:“来送信的使者呢?”

  “还在我营中。”

  “立即杀死他们!”

  孙策对周瑜无条件信任,立即回去将人杀死,把尸体处理干净。

  “公瑾,之后应该如何呢?”

  孙策虽然有些痛快,却还是做出决断:“是不是现在要立即率领大军回到江东平定叛乱?好自证清白?”

  “不必!”

  周瑜摇头。

  “若是孙贲、孙辅能够控制住局势,绝对不会现在就写信予你。”

  “同时,若是主公真的控制不住局面,必然也早就将我们给叫了回去,哪能等到现在还没有动静?”

  “陆忠义、张公,他们都是稳重的老臣。徐晃、黄忠也都是主公委以重任的大将!金陵有他们在,完全不用担心。”

  周瑜洞若观火,瞬间就认清了二孙叛乱之事虽然听上去令人慌张,可实则并不是真的危险。

  眼下真正的危险是,二孙叛乱很有可能带来刘邈内部兵权的一场剧烈震荡!

  孙坚旧部毕竟是刘邈麾下兵权架构的核心,此事若是处置不好,恐怕会让本来蒸蒸日上的江东瞬间萎靡下去,平白耽误数年的光景!

  可如今时不我待,哪里能够蹉跎岁月?

  短短两年,袁术退避淮南,吕布夺取兖州,陶谦让位刘备,天子东奔雒阳,曹操重夺兖州,以及掀起惊天波澜的袁术称帝……

  若是真的因为二孙之事爆发了信任危机,让刘邈不信孙坚旧将,让孙坚旧将不信刘邈,真的耽搁几年,却不知道要错过多少事情!

  周瑜此时,与远在潜山的刘邈想到一处!

  绝对不能让二孙的叛乱动摇刘邈与麾下将领的信任,不然这对刘邈集团的大业是致命的!

  故此,周瑜确信自己绝对不能带兵返回江东!

  “伯符,江东之事不用我们忧虑。即便再不济,主公也能调动子义的兵力回去镇压,我们要做的,就是按照主公的命令,继续北上救援刘备!”

  在江东没有完全平定,在二孙的叛乱没有被解决之前,任何多余的动作,都会导致刘邈与孙坚旧部之间的裂缝越来越大。

  周瑜大致理清此事可能带来的危机和后果后,立即断定此事绝对不能自乱阵脚!

  “伯符,走吧!之后的事情都与你我二人无关。”

  “与其忧虑江东之事,不如尽快帮刘备击退袁军,守卫徐州!”

  孙策此时已经没有理清事情的具体逻辑。

  不过无所谓。

  “反正公瑾又不会害我!”

  孙策暂时屏蔽江东的事情,摁住腰间古锭宝刀:“既如此,就先破袁军!”

  

  孙贲、孙辅死活等不来孙策的消息,可朱桓一天天逼近的消息却是接踵而至。

  “朱桓军已到吴县!”

  “朱桓军已到句容!”

  “朱桓军已到丹徒!”

  “朱桓军已到白石垒,与黄忠汇合!”

  “……”

  当孙贲、孙辅听到朱桓已经抵达金陵后,终于是放弃了抵抗的心思。

  “还是领家眷部曲前往淮南吧!”

  兄弟二人秘密召回封锁金陵和围困西洲城的士卒,这不同寻常的一幕立即引起陆康、张昭、徐晃等人的警觉。

  徐晃亲自领几十骑赶往金陵内城,当听说朱桓已经领兵北上的时候立即大喜过望:“如此看来,孙贲和孙辅必然是察觉不对,想要渡江北逃!”

  陆康、张昭也深以为然。

  “我们与元叹安抚金陵的百姓,至于那两个逆贼,可就全仰仗将军了!”

  “喏!”

  徐晃领兵马赶到石头城,果然看到孙贲麾下士卒正在往船上搬运军械辎重,立即飞身前往:“孙贲!孙辅!汝二人放着汉室不去尊崇,放着主公不去侍奉,竟然去侍奉伪帝汉贼吗?”

  孙贲、孙辅没有想到徐晃来的这么快,仓促间就要离开。

  可城中还有许多士卒未曾上船,眼看孙贲、孙辅就要离开,赶紧跳下水去趴着船身,不断哭喊道:“将军难道不要我们了吗?我们跟随将军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将军竟然要弃我们于不顾吗?”

  孙辅见状,生怕船翻,立即抄起船桨重重拍打周围要来扒船的士卒,惊起滔天水花

  “松开!快松开!难道要我们大家死在一起吗?”

  不少士卒脑袋上都重重挨了几下,随即便两眼一翻沉入水中,只留下一圈圈逐渐变小的水泡。

  孙辅自己重重砸向这些士卒,还命令已经登船的士卒一起将这些水下的士卒给拍落下去!

  有士卒本来已经都举起船桨要拍下去,可当看到水中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庞时,终究不忍下手……

  “快划船!还在等什么?”

  孙辅眼见船只有倾翻的迹象,情急之下竟然直接用船桨打向船上的士卒:“快走!”

  没上船的也挨打,上了船的也挨打!

  一时间,就连这些跟随孙氏十数年的老卒也都怒视着孙辅。

  孙辅被众人看的有些害怕,这才想起自己的兄长,于是赶紧躲到孙贲身后,不敢去看。

  孙贲此时心力俱疲,眼看徐晃就要追上自己,终于是心中最后那口气都泄了个干净。

  “嘭!”

  “兄长,你这是干什么?快站起来!”

  孙贲此时竟然直接对着这些麾下的士卒们跪下,并不顾孙辅的拉扯,朝着这些士卒重重磕了三个头。

  “诸位都是跟着我,跟着乌程侯走南闯北的兄弟!现在我孙贲却因为一己之私,将诸位卷入到这样的事情来!”

  “是我孙贲对不住大家!可诸位应当也知道!我孙贲就这么一个兄弟!实在是不能让他折在这里!”

  孙贲又朝着士卒们磕了个头,并匍匐在地

  “还请诸位看在十余年同袍的份上,将吾弟送往江北!到时候,我孙贲袁愿意以死谢罪!”

  孙辅此时呆若木鸡,连忙拉着孙贲:“兄长说的这是什么话?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

  可孙贲始终不愿起身,孙辅也只能趴在孙贲身上嚎啕大哭。

  “是我害苦了兄长啊!”

  左右士卒虽然厌恶孙辅,可一看到跪倒在甲板上的孙贲,终究还是起了恻隐之心。

  水中的士卒认命似的松开死死抓住船身的手指,船上的士卒也奋力划船,让船只终于离了渡口进入水中。

  徐晃眼瞅着船只就要从淮水进入长江,立即令士卒放箭。

  可惜乱射一通后,船只依旧走远,让徐晃焦急又无可奈何。

  “公明!”

  就在徐晃着急的时候,上游忽然传来一道喊声。

  正是朱桓与黄忠乘坐舰船,从白石垒快速赶来!

  一见有船,徐晃立即指着前面,都顾不得自己的战马和半身都已经淹入水中:“前面船上的就是二孙!不要走了他们!”

  朱桓与黄忠,一个出身吴郡,一个久驻长沙,都是水战的好手!

  见徐晃指明方向,二人立即乘舟前往,冲着前面那艘船紧追不舍!

  两艘船没过多久就一同驶入长江。

  长江边上有不少捕鱼的渔人架着渔船好奇的打量着两条船只,不知道这是在做什么。

  朱桓见状立即朝这些渔民大喊:“前面船上的是背叛刘扬州,投靠袁术的叛贼!还请助我拦住他们!”

  “叛贼?”

  “这两天金陵的事是不是他们弄出来的?”

  “娘希匹!敢叛刘扬州?揍他!”

  陆续有渔船驶来,让孙贲孙辅都大惊失色!

  “混账!这可是战船!你们敢来撞?”

  “撞的就是你!”

  如今金陵周边生存的渔民,大都是从淮南迁徙而来的百姓。

  先不说刘邈安顿他们的恩泽,单单是对袁术迫使他们背井离乡的愤恨就足以让他们不畏生死的冲撞上去!

首节上一节136/3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