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
“厉害!”
投石车这种东西,虽然并不复杂,却也不是寻常少年能够在家中捣鼓出来的。
能捣鼓出这玩意的,不但本身要有聪明才智,家中也应该是非富即贵才对。
刘邈终于好奇:“你叫什么名字?”
“刘晔,刘子扬,乃是阜陵质王之后!”
原来是你?
刘邈会心一笑,同时也大概明白了刘晔为何称那些投石车能够攻破寿春。
“刘骠骑,这并非普通投石车,而是经我改进后的霹雳车!”
刘晔向刘邈介绍
“霹雳车比之寻常投石车,能够携带更大的石弹,并将其发射更远!”
“寿春虽然城高墙厚,然袁术征召百姓修筑时,并未完全重修。有很多地方还是之前旧时的城墙。”
“只要用霹雳车进攻寿春城墙薄弱之处,就能够将城墙轰塌,助刘骠骑破城!”
袁术竟然还搞豆腐渣工程?
亦或者说,是袁术的工程量太大,逼得麾下的官吏只能用这种方法掩耳盗铃?
刘邈这下对拿下寿春城愈发有信心。
好像摸小猫一样摸着刘晔的下巴:“若真能破城,你想要什么赏赐?”
刘晔闻言,立即匍匐在刘邈身边:“我别无所求,不过是想要跟随在刘骠骑身边,听从刘骠骑的教诲而已!”
刘邈眉头一皱,因为他总觉这话他好像听谁说过似的,让他有股莫名的忌惮……
好在刘邈很快就想起来,这不是自己经常敷衍袁术的话吗?怎么刘晔现在拿这话来对付自己了?
迟疑片刻,刘邈又问了刘晔一个异常关键的问题:
“汝父母尚在吗?”
“父亲尚在,母亲早逝。”
“啧!可惜了……”
怎么又是一个没妈的孩子,当真可惜!
不过刘邈随即就振作起来。
好歹大家都是汉室宗亲,就算没有血缘关系,刘晔也总不可能被别人拐了去吧?
一念至此,刘邈瞬间心安
“走!子扬!去寿春试试这霹雳车威力怎么样?”
“若是能够成功,那袁术也该彻底和这座乌龟壳说再见了!”
第172章 蜜水
“大孝备矣~休德昭明~”
“高张四县~乐充宫庭~”
“芬树羽林~云景杳冥~”
“金支秀华~庶旄翠旌~”
寿春宫室中,有乐师奏编钟、鼗鼓、排箫、箜篌、琵琶。笳与角,笙与竽,琴与瑟,皆合为乐章,奏这首汉高祖妃唐山夫人所作的乐府诗来。
“王侯秉德~其邻翼翼~显明昭式~”
“清明鬯矣~皇帝孝德~竟全大功~抚安四极~”
《安世房中歌》。
乃是歌颂天子功德的礼乐。
在这首音乐中,天子是那样的圣明,天下是那样的安定!
即便偶尔有奸臣作祟,也能够很快将其平定,让百姓继续歌颂天子的恩德。
袁术很喜欢这首乐府诗。
因为他一直以为,这诗中说的,简直就是他自己啊!
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
大山崔,百卉殖。民何贵?贵有德。
安其所,乐终产。乐终产,世继绪。
飞龙秋,游上天。高贤愉,乐民人!
百姓,不就应该像诗中说的那样,围绕在贤德的天子身边,共同迎接太平之世吗?
袁术的指尖打着拍子,随着这首诗渐渐进入尾声。
“美好仪容的准则是承受上天的英明。百姓的安乐可以使子孙永保光荣。恭顺善良,可以受到上天的关照。芳香美好的贡品,能够延长众生的生命。”
“承受上天完美的德性,就像山一样不亏损不崩塌。公平地施舍,恩泽就像云一样,人民就能永远享受幸福。有仪容的准则,有上天的英明。地上的百姓就会安乐,就会永远享受幸福。”
随着最后一个音符落下,袁术缓缓睁开眼睛。
“典乐。”
有乐师受到召唤,来到袁术面前。
“典乐,你觉得朕英明吗?”
“陛下英明。”
“典乐,你觉得朕善良吗?”
“陛下善良。”
“典乐,你觉得朕公平吗?”
“陛下公平。”
袁术悲伤的看着典乐:“那为什么,朕马上就要死了呢?”
“陛下乃是人君,是不会死的。”
“刘邈和曹操的大军就在城外,你怎么能说朕不会死呢?”
典乐顿时满头大汗,伏倒在地上不知如何应对。
袁术又问:“朕总共赐过你多少东西?”
“回陛下……”
典乐有些发懵:“臣记不清了,其中大的几次,陛下赏赐臣宅院、美女、黄金、珠宝、丝绸,可谓厚恩。”
袁术更加悲伤:“你一个负责演奏音乐的典乐,朕都赏了你这么多东西。其他人获得的恩赐只会更多,但为什么他们却不来效忠朕呢?”
典乐额头上斗大的汗珠不断跌落在地面上,好像是直到这个时候还要尽职尽责,向袁术演奏音乐。
“算了,朕又何必为难你呢?”
袁术百无聊赖的挥手,让典乐退下继续演奏。
可就在对方的手放在琴弦上时,一道惊天动地的轰鸣声自城外响起!
紧接着,便是第二道!第三道!
片刻后,就有士卒满脸狼狈的从外面冲入
“陛下!刘邈军用一种威力极大的投石车将城墙砸烂,如今已经冲入城中!纪灵将军正在宫城与刘邈军激战!”
随后又有几名士卒陆续进入与袁术汇报战况。
只是这些士卒进来的频次愈发急促,就好像乐谱中那段嘈嘈切切的杂弹。
直到最后宫室的大门被重重轰开,那四弦齐齐声犹如锦帛撕裂,随后便彻底陷入沉寂。
典乐眼角一撇,仿佛看到有无数身穿铁胄的士卒带着血气涌入这间宫殿,吓的他立即闭上眼睛。
好在他的技艺过于高超,即便是闭上眼睛,手指依旧能够不断演奏,奏出美妙的乐章。
刘邈进入宫室,一直走到天子的玉阶前,才一屁股坐在地上:“这弹的是什么?”
“《相逢行》,仲山没有听过?”
“没有,讲什么的?”
袁术沉思一阵,念起这首诗来
“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不知何年?夹毂问君家……”
狭路中间两相,道路狭窄车难行。
不知谁家一少年,车上有人来打听。
那个人家最易知,容易知道更难忘。
他家大门黄金镶,白玉修建大庭堂。
庭堂里面设酒宴,邯郭女乐供欣赏。
院中桂树飘芳香,庭里花灯极辉煌。
这家兄弟两三人,次子官职为侍郎。
五日一次回家来,路上也自显荣光。
黄金丝绳络马头,群众国观满道旁。
进入大门一环顾,只见鸳鸯各成双。
鸳鸯足有七十二,排列整齐自成行。
听见嗯嗯鸟鸣声,鸣声来自东西厢。
大媳善于织绫罗,二媳善于织流黄。
三媳悠闲无所为,挟瑟慢步上高堂。
公公婆婆且安坐,歌曲未完再弹唱。
袁术唱着雒阳雅音,将这首《相逢行》完整唱完。
刘邈认真听完后,立即点点头:“这诗中的少年人家,听着和后将军家真像。”
袁术眼皮往下,对刘邈这话似乎极为不屑:“不过一寻常人家,怎么比得上我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说的也是,纵观史书,汝南袁氏的富贵,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
袁术听后,这才十分受用的得意一笑。
走下了天子的御榻,袁术驮着自己那一身天子衮服来到刘邈身边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