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都是为了大汉! 第258节

  “虽然江东的战马,大都是主公从曹操和袁绍手中要来的,但他们显然也不可能将太好的战马送到南方……或许不至于是残次品,却也并没有这么多的良马。”

  “如此,这组建重骑一事,恐怕并不容易!”

  刘晔不愧是自己一个人在家里都能捣鼓出“霹雳车”那种神器的大才。

  仅仅观察了一阵,就立即点出刘邈的两个问题。

  若是不能解决兽皮还有战马,纵使江东的冶铁、锻造工艺兴许已经和河北持平,甚至已经超过了河北,但依旧做不到和袁绍那样量产重骑。

  “……”

  “那也得搞!”

  幽州战场上,那重骑兵的威力已经彰显。

  作为如今战争中,几乎是唯一能够一锤定音的战略兵种,就算刘邈不用,那也绝对不能没有!

  尤其将来的战场注定是在中原这块极为平坦并适合骑兵冲锋的战场上,有没有重骑兵对战事的影响实在太大。

  重骑兵,一定得搞!

  如今袁绍刚刚击败公孙瓒,还需要时间消化幽州,这就给刘邈争取了发展的时间。

  “兽皮……我等会将孔明也找来,让他也想想主意。”

  “战马……实在不行就让人去关中,去凉州花高价买。”

  “此外……”

  刘邈忽然斜眼看了一眼吕布,这眼神让吕布立即大骇:“吾麾下也没有好马!”

  “将军说笑了,赤兔倘若都不算好马,那这世上恐怕就没有好马了。”

  即便刘邈并不怎么懂马,但在看到吕布那匹和小山一样的赤兔依旧是垂涎三尺。

  吕布的神情更是不太自然:“可赤兔只有一匹!”

  “谁说只有一匹了?”

  刘邈提醒吕布:“将军难道忘了,刚刚从幽州拉来的那三千匹母马?”

  “让赤兔辛苦一些,三千匹应该也要不了多少时间!”

  “……”

  此时吕布看刘邈的眼神都有股子寒意!

  这哪里是将赤兔当做种马?

  这分明是想要赤兔的小命啊!

  三千匹小母马?那不得把赤兔压榨成“”了?

  就连刘晔都看不下去,赶紧劝阻刘邈:“主公,不至于!真的不至于!”

  “而且母马怀胎就要一年,幼马也要长到四岁口齐之后才能骑乘,哪里能赶上和袁绍的战事?”

  坚持规律的刘晔心狠手辣的断绝了刘邈那不切实际的念想,赶紧将刘邈赶了出去,免得刘邈等会又出什么馊点子。

  “呼!”

  刘邈到庭院中洗了把脸,也意识到自己貌似有些太过急功切利。

  不得不说,袁绍这一次忽然的战事给人太多的意外。

  无论是后勤的调动还是临场的调度,袁绍在此战中都表现出一个霸主级别诸侯的素质。

  尤其是那藏着掖着的重骑兵,让刘邈现在都还寻觅不到什么方法能够应对。

  或许有,但显然不是在一年内,甚至是更短的时间内可以倒腾出来的。

  现在唯一的应对之策,就是同样搞出重骑兵来!

  可南方少牛、少马的劣势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让刘邈已经是开始束手束脚,不知从何处开始前进……

  “南方,果然是有着天然的劣势。”

  一旦脱离了长江,还有汉水、泗水、淮水这些水网体系,缺马就成为了战术的最大制约。

  本来机动性在中原战场上就不如袁绍,到时候若是被重骑兵给盯上,那就彻底成了死路一条!

  刘邈思索着应该如何解决组建重骑兵的两个难题时,诸葛亮也进到了庭院当中。

  “孔明气色不错啊!”

  “臣本就是琅琊人,自幼生活在此地,故此气色自然不错。”

  “少岔开话题!孔明知道我说的是何事!”

  刘邈来到诸葛亮身边,局促一笑

  “新给你娶的几房小妾,不错吧?”

  “咳咳咳!”

  一向稳重的诸葛亮猛的咳嗽起来。

  关靖在护送公孙瓒家眷来到青州后,刘邈便上表天子,让其子公孙续继承公孙瓒的爵位,并对其余子嗣加以官职,算是完成公孙瓒的托付。

  至于那些没有子嗣的妾室,也都被刘邈赏赐给了麾下将官。

  其中自然就有诸葛亮。

  当时刘邈恨不得将公孙瓒的小妾女儿全塞给诸葛亮。

  毕竟刘邈可是说过要给诸葛亮一个交代的。

  要不是诸葛亮极力推脱,以及其兄长诸葛瑾的严防死守,警惕的保护着诸葛亮,生怕自己这个弟弟被刘邈给带坏……那诸葛亮的妻妾数量恐怕就要超越刘邈成为第一了!

  可惜最后,刘邈也只能是将公孙瓒的女儿强塞到诸葛亮的床上,并且嘱咐诸葛亮:“年轻人,不要把心思都放在建功立业、匡扶汉室上!先生他十个八个孩子难道不好吗?”

  所以当刘邈一看到诸葛亮的气色居然不错,立即就知道诸葛亮肯定偷懒了!

  “孔明,老将自己弄的那么累做什么?逛逛女闾,勾栏听取难道不好吗?那交趾的百戏你看过没有?那大象……”

  正在力求将诸葛亮“带坏”的刘邈忽然一愣。

  “大象?”

  诸葛亮看刘邈终于是将话题从自己身上转移走,连忙是追问:“大象怎么了?”

  “孔明。”

  “嗯?”

  “你以前……穿过象皮吗?”

第273章 变轻了,也变强了

  大象?

  对金陵城西市女闾那里的交趾百戏,诸葛亮之前也是与庞统等人一起去看过,自然明白那南方巨兽是什么东西。

  可诸葛亮却不明白刘邈为何要提及那象皮。

  不过等见到刘晔之后,诸葛亮立即明白过来刘邈的意图。

  “主公,是想要用象皮取代牛皮?”

  “可行吗?”

  诸葛亮和刘晔研究一番,觉得此事未必就是异想天开!

  耕牛是农耕必不可少的劳动力,但是大象……却不过用以玩乐的奇珍异兽。

  若是能够用象皮取代牛皮,那想必马铠的原料问题也就能够迎刃而解!

  “既然如此,可让商贾去寻找象皮来试试!”

  很快就有人耗费重金求购到一副完整的象皮,将其带到青州。

  刘晔在试验之后,也是立即给出刘邈答案

  “主公,可行!”

  刘晔极其兴奋:“而且这象皮比之牛皮更加厚实!以其为内甲,效果恐怕更好!”

  最关键的是,用象皮,总归不会对民之根本的农业造成危害。

  而且大象更为巨大,可能一头大象就能造齐两套重骑兵的马铠,反而更加节省材料!

  原料的问题解决,现在便是战马的问题。

  刘邈干脆直接将贾诩、司马懿、庞统等谋士统统叫来,让他们想办法。

  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更别说,这群人当中本来就有一个诸葛亮!

  可对于战马这一南方的先天缺陷,显然不是靠智慧能够补全的。

  众人思来想去,最靠谱的方法竟然真的是刘邈设想的那样,让麾下将领的良马去将那三千小母马给骑了,优生优育,改良下一代……

  “啧。”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的时候,贾诩一声轻微的动静立即引起刘邈的注意。

  “文和有什么想法大胆直说就是!”

  现在,正是你贾文和应当出手的时候!

  贾诩眼神微眯,轻轻道出:“臣是凉州人,曾见过一些安息国的商贾运来些胡人的甲胄。”

  “那甲胄用铁环套扣缀合成衣状,每环与另四个环相套扣,形如网锁……虽看似轻薄,却能做到铠如环锁,射不可入啊!”

  贾诩显然是另辟蹊径。

  眼下既然不能解决战马的问题,就解决马铠的问题。

  既然袁绍那版马铠太重,那减轻其重量不就可以了吗?

  而刘邈也猛然惊醒!

  贾诩说的,不就是锁子甲吗?

  这玩意传入华夏后,经过改良,还延伸出了另外一个甲胄种类山文甲!

  刘邈一拍大腿!

  “是了!”

  “袁绍用牛皮,我们就用象皮!”

  “袁绍用扎甲,我们就用锁甲!”

  “如此,马铠的重量必然减轻!也就不需要担心战马的质量不如袁绍了!”

  袁绍有牲畜有战马是不假。

  但是刘邈这边,却有着贸易和技术!

  刘邈立即让贾诩、刘晔先行返回金陵冶城,与工匠一同商议山文锁子甲的锻造。

首节上一节258/3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