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都是为了大汉! 第349节

  还没完。

  刘邈又来到战马旁边,摸着战马侧面垂下来的一个布袋。

  这自然不是真的布袋,而是“布马镫”。

  如今马镫已经是流传开来,但这样的“布马镫”并不是为了战事而服务,仅仅是作为辅助骑兵上下战马的一个工具。

  刘邈指着“布马镫”:“将此物也一并拿下!”

  左右虽然不解,却还是解下这个马镫,带着与刘邈浩浩荡荡的前往西面的冶城。

  冶城随着金陵不断的发展,早已不是刘邈第一次来时,只有孤零零光秃秃的一座小城。

  相反。

  如今的冶城,周围人来人往,城南、城东门前,都已经设有集市,用以贩卖出售冶城中锻造的铁具。

  随着之前宿铁之法的出现,冶城的铁器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有了弥足增长。外加有大量百姓迁徙到金陵后需要农具,以及各项手工业发展起来之后,对铁器的需求也超越了任何时候。

  供需关系的平衡与扩大,使得如今的冶城在金陵几乎是仅次于城南市肆的繁华之地,导致刘邈等人从北门进入冶城的时候,还引发无数百姓观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邈刚一进入冶城,立即就看到一个熟悉的人。

  “嘿!你小子还在呢?”

  刘邈指着一个工匠和周围人介绍:“就是这小子,当年把尿撒在水里,然后做出了第一把宿铁刀!”

  那工匠又是不好意思又是惊奇:“陛下还记得草民?”

  “当然记得!”

  刘邈还询问对方:“你师父呢?”

  “师父走了。”

  刘邈顿时沉默:“节哀。”

  “不是不是!师父是离开冶城了!他说现在干私活比在冶城里干赚的多多了!”

  “……”

  “混小子!”

  刘邈刚才还有些伤感的心情瞬间无影无踪,随后直接将箭簇、马槊、布马镫一并丢给他。

  “把你师父也一并叫来,就说来活了!”

第357章 马镫 马鞍与弯刀

  随着冶城诸多老前辈重新聚集冶城,冶城的气氛逐渐火热起来。

  几名已经“上岸”的老师傅早已不是一副短衫打扮,而是也穿上了丝制的衣物,脚上穿着皮制的靴子匆匆赶来。

  看到这些人,刘邈也是迫有种老友重逢的喜悦。

  “老孙!老李!老赵是不是?”

  几个老师傅眼睛也是瞪的老圆:“陛下还记得我们几个?”

  “忘不了!”

  刘邈笑眼盈盈的看着已经腰上、肚子上已经带上赘肉的几人:“富贵了?”

  “嘿嘿,托陛下的福!”

  “少来!朕又没帮你们打铁!”

  刘邈到了几名老工匠身前,还捏了捏对方圆滚滚甚至有些下垂的肚子:“如何?现在不打铁了?”

  “偶尔打!不过不在冶城打了!在外面开了个铺子。赚不赚钱的倒无所谓,主要图个清闲。”

  “扯淡!什么赚不赚钱的无所谓?朕看是外面赚的更多吧!”

  几人都是憨笑,而刘邈也是忍俊不禁:“有多大本事吃多少饭!你们能在外面混的更好是你们的本事!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

  “不过朕现在是遇到了急事,所以才过来求你们帮忙!到时候耽误你们多少钱,朕直接补给你们!”

  “陛下言重了……”

  “少废话!劳有所得懂不懂?你们要让朕自己把舌头咽回去不成?”

  而此时,一开始那名靠着一泡尿而闻名于冶城的小工匠终于是将之前资历最老的老工匠给带了过来。

  对方一看到刘邈,也是急匆匆的过来行礼:“陛下!”

  “不必多礼!”

  刘邈朝对方看去,见他的须发虽然也是苍白了一些,但透过衣物,依然能够看清其身上狰狞的腱子肉块块隆起,显然还没有扔下锻铁的看家本事。

  “朕今日请诸位来,主要还是为了装备一事!”

  刘邈简单说了一番自己的诉求

  “这箭,要能破甲!”

  “这马槊,要轻!还能杀敌!”

  “这布马镫,要换成铁的,要能挂在战马两边,让骑兵能够踩稳,射箭!”

  刘邈毫不客气的将三个东西摆在这些经验丰富的工匠面前,这也使得这些工匠都是摩拳擦掌!

  因为谁都知道,上次那靠着一泡尿锻造出宿铁刀的工匠也是足足拿走了一千金!

  而且在襄阳的时候,刘邈给了改良水排的韩暨与改良织机的诸葛亮各自千金的消息也已经传遍工匠圈子!

  刘邈,有钱那是真给!

  韩暨、诸葛亮可以说距离大家太过遥远,那凭借那泡尿走上人生巅峰的工匠也就在自己身边!

  下一个成为千金富豪的机会就在眼前,众人如何能不兴奋?

  首先最简单的便是铁马镫。

  这东西无非就是布换铁,缝改焊。在这些手艺无比娴熟的老工匠手中,很快就打造出一副实物交给刘邈。

  刘邈将这对马镫放到战马上,但战马却一个劲的尥蹶子,让骑兵根本站不上去。

  “这马有毛病吧?”

  “要不宰着吃了今晚加餐?”

  “好啊好啊!陛下等我!我这就去拿刀!”

  就在刘邈和周泰商议要不要将这匹不听话的战马送到锅里的时候,张辽赶紧上前来取下马镫,然后一脸幽怨的展示战马背上勒出来的一道伤口……

  “……”

  刘邈右手化拳,重重砸向自己左手的掌心。

  以前是一块布,现在是两块铁,而且这两块铁还是绑在一起的,战马可不就会难受嘛!

  又找来一副马鞍放在战马背上,并且将左右两侧的马镫各束几股绳索,将其压力转换到厚实平坦的马背上,马儿这次总算是乖巧的俯下身来,让骑兵在自己身上为所欲为。

  “总感觉还差点什么!”

  刘邈在看到骑兵骑马的时候,总感觉有些不对的地方。

  如今有了马镫的存在,骑兵总算不用左右摇晃,但是前后的摇晃却是不可避免的。

  再想到昔日自己等人从河东骑乘战马一路狂奔回南阳时的场面,刘邈顿时倒吸一口冷气,觉得自己两腿之间还在火辣辣的疼!

  直到此时,刘邈才注意到,如今的战马,还都是低桥马鞍,而非后世已经成熟的高桥马鞍。

  低桥马鞍,名为马鞍,但骑在这上面,因为前桥和后桥十分低矮的缘故,所以骑兵的身躯依旧会前后摆动,无法起到固定的作用。

  刘邈当即令工匠将马鞍的前后桥一同加高,并且将中间的鞍板加宽,形成一个符合人体工学的完美弧度,随即再让骑兵上马奔驰。

  果然!

  有了双边马镫外加高桥马鞍,骑兵在马背上完全是稳如泰山!

  其屁股稳稳卡在马鞍的前后桥间。别说是在上面射箭,就是做些什么不可描述的事情,那也是绰绰有余啊!

  一众工匠以及张辽、周泰都颇为叹服的打量着刘邈新设计出的高桥马鞍:“这么简单的东西,我等怎么就想不到呢?”

  “还不是因为你们皮糙肉厚,所以习惯了?”

  刘邈对上次将大腿内侧磨破的事情还是耿耿于怀!

  “你们一个个的,都想着吃苦耐劳,隐忍痛楚,就不知道动动脑子改进一番?”

  刘邈始终相信,吃苦耐劳没有半点好处!

  只有逃避吃苦,才能够让生活水平突飞猛进!

  不过即便如此,刘邈也没有将功劳独享。

  拨了一千金,均分给了方才打造出马镫的几名工匠,使得剩余人眼睛都直了许多!

  “继续!”

  马镫、马鞍的事情已经解决。

  之后便是马槊。

  马槊的笨重也使得这些工匠直皱眉头。

  这些老师傅只能是围着张辽:“将军到底要打造什么兵刃?”

  张辽犹豫道:“就是那种修长一些,轻盈一些,锋利一些,好用一些,最好还能灵活一些的武器?”

  “???”

  一众工匠诧异的看着张辽。

  有几个冲动的,甚至想要将锤子递到张辽手中:“来来来!我看你怎么给我锤一柄修长一些,轻盈一些,锋利一些,好用一些,还他娘灵活一些的武器!”

  张辽也知道自己这个要求未免有些太过为难这些工匠,只能是眼巴巴的看向刘邈……

  “唉!”

  刘邈也是无奈的瞅了张辽一眼。

  甲方哪有你这样当的?提要求也不能瞎提不是?

  刘邈摸着下巴:“其实,没必要全整到一起。”

  要来一柄环首刀,刘邈拿在手上朝着一架烧的通红的火炉砍去。

  “当!”

  随着一声轻响,环首刀被坚固的火炉磕了一下,随即就改变了方向,同时也带着刘邈的手划到了一旁。

  “春秋时期,作战多用宝剑。”

  “直至先汉,环首刀才成为主流兵刃。其原因就是剑身冗长,很容易卡在敌人的甲胄、身体上,导致在战场上丢失武器,从而被他人砍杀。所以环首刀才会只开锋一面,并且使刀刃带上些许弧度,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而骑兵一般都在高速冲锋,直来直去的进攻,也会使得兵刃更容易卡在敌方身体中,导致在战场上丢失武器。”

  “所以,不妨将兵刃铸成弧形弯刀,用以两军厮杀!”

  如果是一百年前刘邈说出这样的要求,恐怕也遭到和刚才张辽一样的遭遇。

首节上一节349/3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