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0节

  老唐他们又是一阵手忙脚乱,毕竟他们也才回驻地不到两个小时,大量的武器弹药还正在清点统计,并送入之前修建的仓库中,甚至占用了粮仓来堆放武器等。至于粮食、罐头、布匹等,还堆放在晒麦场。

  缴获物资太多了,需要房屋存放;招收新兵太多了,需要营房;而士兵们太疲惫了,需要休息。

  总之,老唐是累并快乐着,如老农民般认真打理着自己的家底。幸好张云他们又带了几吨水泥,新建营房估计会很快,而老兵可以暂时借宿周边乡亲们家里。

  张云、副排长、几个班长和老唐都紧张的忙碌着,直到傍晚时分才把驻地千头万绪的事项基本理顺。

  虽然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合眼,但是张云还是安排副排长和几个班长先去休息。老唐拖着疲惫的身子去安顿慰问新兵,张云则是沿途检查驻地的守卫工作和明暗哨所。

  他可是知道亮剑世界是有山本一木这个偷袭大师的,虽然根据剧情看,现在这个山本大佐还在德国进修。

  直到晚上10点,副排长恢复了一些精神,接替了工作,张云才终于能够安心的睡下。

  他实在太疲惫了。

  第二天上午,张云朦朦胧胧中听到副排长在喊他,睁开眼就看见副排长站在他的床前,手中还端了一碗面条,他身后还跟着一个陌生的年轻农家汉子。

  张云简单洗漱一下,一边吃着混着罐头牛肉的面条,一边询问相关情况。

  副排长刘长青说道:“排长,本来还想让你多睡一会儿,但是这位昔阳县区委的同志找到咱们部队来了,说是传达八路军总部的命令。"

  张云赶紧起身,握了握这位像农民多过像干部的小伙子的手,问道:“同志你好,我是八路军386教导团3营1连3排排长,也是这个新兵排的排长,请问您是?”

  “排长你好,我是咱们昔阳县区委的通讯员,专门负责传达通讯命令。4月10日鬼子扫荡咱们根据地,八路军总部命令昔阳、和顺沿途所有的游击队、地方武装等,要积极袭击滋扰敌人,阻断敌人后勤。”小伙子显然不是军队出身,他有些腼腆的说道:“本来我们都不知道咱县里还有您这样的一支部队,直到昨天我们知道小获庄据点被人打破了,才通过咱地下组织找到您的位置”。

  “哦,是这样,我们是按照386旅陈旅长的要求分散出来发展游击部队的,目前还没到述职时间。按照当初的命令,我们前三个月不用主动参加战斗,以完善组织、发展队伍为主。”

  张云简单解释了一下,然后细细思索着目前的形势。

  据这个年轻的通讯员介绍,这个命令从10号就发出了,他一直奔波全县各个地方传达给地下组织和地区游击部队。

  正常情况下,为了军事保密,八路军总部的命令会通过电台等直接传达相关部队,但八路军太穷,电台只能配置到旅级,旅部接着会通过通讯员点对点传达到各团级部队。至于这种面向所有游击队、地方武装的广泛袭扰命令,只能由地方组织代为传达,反正这种命令也没有太具体的内容,就算泄密鬼子也无从防范。

  通讯员一边介绍着,一边偷偷看着张云碗里的面条。4月这个时节,广大农民同志们一般都是添加着野菜混着洋芋红薯的粗粮填饱肚子,一年到头吃不上几顿细粮,更别说牛肉罐头了。

  整个八路军部队里,能天天吃上这么一碗牛肉面的队伍,也就张云的新兵排了。不说别的,就是旅部、总部首长们,现在也都是顿顿粗粮,什么时候打胜仗了,什么时候才能开开荤。

  张云笑了笑,先安排副排长带着通讯员下去好好吃一顿牛肉面,脑海里则是打开了地图页,对照地图细细思索。

  他眼睛盯着和顺县城位置,眼光在和顺和辽县间的公路上来回游移。

  他知道,亮剑世界并不是真实历史时空,而是类似平行世界的时空,不能照搬历史先知。但是亮剑世界的很多典故都是按照历史发生的,比如百团大战、解放战争等。而铁三角在互相吹嘘时,曾经提到过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的胜利(剧情需要哈,亮剑李幼斌版是从1940年苍云岭开始的)。

  虽然他相信,随着他的到来,后面很多事情都会有积极的变化,越往后战争发展态势变动会越大。但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在4月10号之前,张云其实也就灭掉了一个鬼子小分队和一伙土匪。相关历史还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他记得此次鬼子的九路围攻被八路军反击成功,阳泉和昔阳出发的鬼子105联队,在救援被八路军主力围攻在长乐村的107联队时,又被129师386旅主力阻击+伏击,损兵折将一千余人,狼狈逃回了辽县县城。

  后来,119师部分主力部队、独立游击部队、地方部队等对辽县进行了攻击。鬼子考虑到后勤被断,缺弹少粮,于4月22日狼狈退出辽县,往和顺方向撤退,还一路被地方部队袭扰。后鬼子眼见八路军和部分国军主力逼近和顺县城,干脆放了一把火烧了半个县城后,放弃和顺退回了昔阳和阳泉驻点。

  张云知道,他接到这个命令已经晚了,鬼子大部队早就沿着平辽公路,占领了和顺、辽县。而今天下午(4月16日),最关键的战斗长乐村之战就会打响,他来不及参与到这场惨烈而又荣耀的战斗。

  八路军核心根据在辽县、武乡附近,和顺县城属于敌我交错区域,而他所在的位置严格说已经是敌占区。从这里到长乐村战场,如果不走大路,需要行军数天的时间,等他到了那里,黄花菜都凉了。

  更何况,他也不会去那里。长乐村之战是一场伏击战,也是一场惨烈的阵地战,以勇气和牺牲来获得胜利,八路军牺牲了一个团长和数百名战士。“缴获加成系统”虽然是他的底气,但是并不能完全保证他的生命安全,他仍然会被流弹、炮弹等伤害,那就亏大发了。

  (缴获加成系统最后的条款,如果宿主受到致命伤害,则以清空缴获空间物资为代价,治愈宿主。空间物资越多、愈合越快;如果没有物资,则治愈需要昏迷6个月)

  等再过几个月,最多半年,他手里就会有更多的迫击炮、山野炮,更多的机枪,更多的士兵,那才是他大展手脚的时候。

  而现在,鬼子从辽县退守和顺的路上,以及主动放弃和顺县城等,正是他消灭敌人、“占领”县城、获得“缴获”的好时机!

第25章 短暂休整再出发2

  张云之前其实一直对此次出兵是有些犹豫的。

  敌人105联队虽然损兵折将、伤筋动骨,但是仍然拥有近两千人,编制有3门75毫米山炮、6门九二式步兵炮、24挺重机枪等重武器,还有近100具掷弹筒等,虽然因为多次被八路军伏击,重武器有部分损失,但具体损失情况张云也不清楚。

  打仗最忌讳的就是敌情不明贸然出击。

  但等打完长乐村之战,此次战役的整体态势上就变成了我强敌弱。该联队由于属于孤军深入,后勤不畅,又被八路军主力伏击损失不小,随后被游击部队拖得疲惫不堪。鬼子联队本来想防守县城,却发现缺粮缺弹,很快就会按照太原司令部要求果断回撤。

  这样的态势下,张云就可以利用敌人急于撤退的心理,发挥山西地区山高川深的地形优势,以三门迫击炮为攻击核心,打迫击炮版的“麻雀战”,零敲碎打,多次伏击。

  其他部队玩不起这样奢华的麻雀战,毕竟八路局目前还没建立兵工厂,迫击炮炮弹补充不易,打一发少一发;国军更是省事,本来就是配合八路军作战,多选择出工不出力,有这炮弹还不如卖掉赚钱。

  而张云“缴获加成系统”击毙即缴获,只要能击毙一些敌人,就能回本。如果打掉了敌人山野炮、步兵炮炮兵部队,那更是大赚一笔。

  目的不同,那战术就不同!

  看到小获庄村民受到的苦难,看到同胞们如此贫困仍然积极支前抗日,张云觉的出击的风险还是可以冒的!

  4月16日傍晚,在八路军主力长乐村围歼敌人的时候,新兵排召开了排务会,讨论下一步行动计划。

  在会上,张云传达了八路军总部的命令,以及自己的思考。

  当然,他没说自己知道“历史”,而是给出了自己的理由,提出鬼子大部队目前在和顺以南方向围攻八路军总部所在的核心根据地,而和顺县城作为物资中转节点十分重要。他将带队前往和顺县城周边,积极袭扰敌人运输队,配合主力部队抗击日军围攻。

  副排长、几个班长都是老红军,不仅懂大局,听命令,也从来不惧怕战争,他们早就想跟着大部队一块打鬼子了。大家纷纷请战表示愿意一块出发,去和顺县打鬼子。

  张云按按手,制止了大家的请愿和讨论,他高兴的看到他的排长班长们敢于亮剑、敢于斗争的激昂热情,但也冷静的对大家说道:“你们忘了咱们的驻地现在有多少的物资弹药了么,咱现在也是家大业大了,怎么也得留下人防守。”

  老唐旁边也说:“是啊,咱们现在招募了这么多新兵,这些新兵也得安排部分老兵留下来训练教导。”

  “不,这些新兵我打算带着大部分去和顺。”张云认真的说道。

  “啊”,大家惊讶的看着张云。新兵连枪都打不准,怎么可能会有战斗力……张云之前不惜弹药粮食辛苦练兵,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

  张云向大家解释了他打算采取的迫击炮麻雀战战术,告诉大家,这一战炮兵是核心,老兵负责掩护,新兵只需要负责搬运炮弹并壮一下声势。

  这一次张云打算拿出足够多的炮弹,给鬼子联队下一个“炮弹雨”。炮兵班们既要集火射击,又要东打几发西打几发,防止鬼子的炮兵反击。

  “此次预设的战场距离驻地太远,迫击炮炮弹一枚就七八斤重,要想达到预计目标,必须依靠新兵随身携带给养和炮弹,老兵们就负责炮兵的护卫工作,阻击敌人派出的小部队。此次作战极为重视机动性,带着新兵走就是保证机动性!”

  大家暗暗咂舌,但也觉得这个战术非常有效合理,就是有些放浪费炮弹。不过他们昨天才缴获这么多的炮弹,对以后再缴获炮弹很有信心,因此对排长如此战术也没有什么异议。

  张云看着老兵们认可了自己的建议,也就下达了作战安排。

  “副排长,现在介绍一下咱们新兵情况、装备情况。”

  副排长刘长青一如既往的可靠。他拿出小本本,说道:“排长,咱们昨天在小获庄招收了307名新兵,然后在于家口镇和刘家镇又招了110人,现在共有417个新兵。老战士方面,全排编制171人,前天的战斗牺牲1人、重伤1人、轻伤2人,全都为步兵,现在在岗167人。

  武器方面,目前拥有步枪412支,轻机枪13挺、重机枪1挺、迫击炮三门,子弹炮弹充足。”

  大家听到后,都有些振奋,毕竟如果只算老兵,这样的火力配置,已经快赶得上中央军了。就算把新兵算上去,也超过了386旅主力团的火力配置。

  张云想了想,说道:“那这样吧,从3班抽人补齐1班、2班。然后新兵打散编入三个班,其中1班、2班按照新老比例2:1编入新兵,每个班编入96人;剩下的人全部编入3班,由3班负责编练新兵,并负责驻地的防卫工作。”

  3班长秦盛委屈的说道:“排长,我们3班也想跟您出去打鬼子,我不想留守,战士们该说我没争上主攻了。”

  张云安慰了一下秦盛,然后说道:“咱八路军要求令行禁止、服从命令,咱们驻地这么多物资,必须由善于攻也善于守的部队保护。全排以后轮流防守驻地,排部绝对一视同仁。但是如果该攻的时候攻不好,该守的时候守不住,那可就不怪排里不把水端平了。”

  “是!”秦盛站起来,敬了个军礼。“3班绝对没有孬种,该守就必然守住!”

  张云和大家都笑了起来,然后张云安排老唐也留守,配合3班长工作。让1班、2班利用17、18号两天时间训练新兵队列、武器射击及保养等,尽快熟悉枪械。

  “让1班、2班的新兵尽量拿老枪走,每人备弹30发即可,这次出击肯定给大家换一茬武器;1班、2班每个班携带5挺轻机枪,优先捷克式,每枪备弹500发,其他步兵备弹60发。炮兵班每人挂一个毛瑟手枪自卫,备弹20发即可。

  17、18号两天大家编练新兵,修养精神。19号吃过早饭,1班、2班、炮兵班随我出征。出发的时候,每个步兵仅携带4天的粮食,每人背3发迫击炮炮弹。”

  张云心里早就盘算好了,迅速安排:

  “这样我们出征的人数有炮兵班15人、两个步兵班288人、我和副排长刘长青、3名通讯员,共计308人。

  侦查小队,要先派四人提前出发,沿平辽公路两侧侦查地形;大部队出发后,老张,你要带着剩下3人在前头开路。”

  “明白”,大家齐声喊道。

  第2天,也就是17号早晨,晒麦场上再次热闹起来。副排长刘长青、1班长大宝、2班长老胡、3班长秦盛纷纷带队,按照之前的命令编练新兵。排里特意要求每名老兵对接2名新兵,用两天时间把新兵训练出个基本的模样来。

  也幸好,一个多月前缴获和买到的布匹不少,老唐早就让乡亲们做了很多的新军装,所以两天之内,所有新战士们已经穿上了崭新的军装,并把枪玩的有模有样。当然,就不要指望有什么好的枪法了,能打响就行。

  新兵们已经知道两天后就要出征的消息,但因为不过是去邻县,没有发生特别恐慌的情绪。反而是为了在战场上生存,大家都十分用心向老兵学习战场知识,特别是询问百战余生的长征老兵。

  一时间,整个部队都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

第26章 短暂修整再出发3

  19号早晨,东方见白、雄鸡起鸣。

  来自太行山上的寒风轻轻拂过小王村,吹去了笼罩在田间的薄雾,也带来了每天的晨曦。

  此时,小王村驻地兵营的食堂里,后勤班和炊事班的战士们已经都集合起来,热火朝天的给大家准备丰富的早餐。

  部队马上要出征,必须让大家吃好了这关键的一餐,一向抠门的老唐从仓库里端出了大量的面粉、罐头。炊事员们把一盒盒的牛肉罐头打开,咣咣的倒在锅里,简单滚一滚,混上点野菜,再泡上新烙的大面饼,就给同志们做了一碗丰富的牛肉泡饼。

  等所有战士们洗漱完走入食堂,都吃的满嘴流油,开心不已。

  随后,步兵1班、2班、炮班的战士们来到晒麦场,后勤班早已经等在那里,给战士们分发弹药。

  随后近300名战士手持钢枪,背着被褥、炮弹,肩上挂着武器袋和粮食袋,排列整齐的站成方队,所有人精神抖擞,显得十分精锐。旁边,3名通讯员牵着马,马上同样驮着子弹、粮食等物资,还带着缴获的黄金箱子。所有人都在安静的等着。

  负责留守工作的3班战士们羡慕的看着出征的战士,他们已经知道自己的任务,虽然有些遗憾,但是也从班长那里了解到了守卫驻地的责任和重要。

  张云和副排长刘长青从排部走了出来,没有再说什么,大手一挥,“出发!”

  该说的,在两天的训练动员中已经给大家说的很清楚,战士们心里也都很清楚。这是战争的年代,这是反抗侵略的岁月,战争是这个时代军人的宿命,唯有不停抗争,唯有取得胜利!

  老张带着侦查班的三人,在大部队前方1公里处开路,负责排查危险并警戒各路敌人的伏击,包括鬼子、伪军、土匪甚至是“友军”。随后一行300多人沿着平行于平遥公路的小路向前推进。

  两天前,张云已经安排老张派出了两组侦查兵,乔装从小获庄出发,沿着与和顺县城相通的平辽公路向前进行侦查。其后一组侦查兵将停留在和顺县城附近等待部队,另外一组并将继续往前走,到接近辽县后再掉头与部队汇合。

  得益于“缴获加成系统”地图页的规则,目前地图页已经清晰地显示出昔阳至和顺段平辽公路周边五百米范围内的地理信息。

  张云虽然在山西出生长大,但其实一直在大城市打转。而前身更是从苏区过来,一直跟着大部队,仅仅是当时分兵发展时走过这一段山路。可以说,张云实际上仅仅对驻地周边三四个镇子比较熟悉,对和顺、辽县地区的地理环境可谓两眼一抹黑。

  幸好,由于地图页的存在,张云能够很清晰的掌握平辽公路两侧周边地理,而他们走过小路后,这小路周边的环境也已经被记录在系统地图页上。

  山西山高川深,道路崎岖,山脉蜿蜒,可以说到处是险峻之地,是天然的伏击之地,也怪不得八路军前期打了各种伏击战,后面更是扎根山区,充分利用地形,坚持与日本鬼子做斗争。

  如果能够拥有足够数量的粮食、枪支、弹药、药品等物资,山西真的是现代热兵器下最好的防守位置。

  可惜山区产粮少、交通不便、工业发展不起来,加上鬼子和国军的联合封锁,八路军缺粮、缺枪、缺弹、缺药、缺衣、缺人,可以说什么都缺,一直困守山区绝对是没有出路的。所以,后来才有119师主力赴河北、山东,并在冀鲁大地上拉起了数十万大军。

  一边思索,一边默默赶路,张云和战士们饱览了山西西太行山秀丽的景色,也目睹了昔阳县域内荒凉的村庄、困苦的群众,感受到了鬼子对昔阳各地工业矿产的掠夺破坏。

  所有的战士慢慢变得沉默,眼神也变得更加坚定。

  下午时分,他们已经从群山中走出了昔阳县范围,进入了和顺县域内。

  相比于昔阳县沉闷的局面,和顺县下面的村子、镇子却显得有些热闹。

  这里是八路军和鬼子犬牙交错的地方,实际上,八路军在和顺地区乡村里占据了更多优势。这里基本每个村镇都建立了八路军地方组织,很多村子里都张贴着抗日的标语,或者有着民兵部队的存在。所有的一切,让张云他们感到非常亲切。

  张云其实对前身选定的小王村据点有些不太苟同,毕竟那里深处敌占区,周边环境态势非常复杂。初期力量弱小的时候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来覆灭之灾;中期发展好了,鬼子的囚笼政策也成型了,周边鬼子的力量会变得更加强大,可以说,发展步步受限。

  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和顺县境。这里敌我交错,也紧挨着八路军核心根据地。前能出击敌占区“占领”获得缴获,后能退守八路军核心根据地保存力量。

  但毕竟他穿越的时候,前身已经在小王庄扎下据点,也得到了周边村子广大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张云也实在舍不得扔下小王村周边一直支持他们的的百姓们,舍不得现在已经形成的大好局面。

  还有一点,他的“缴获加成系统”要求他必须拥有较大的自由度,毕竟不能告知他人系统的存在。要想足够多的缴获,他就不能当“乖宝宝”,要持续出击鬼子据点乡镇,和敌人斗智斗勇。靠着总部固然安全,但他也失去了部分主导权,不能完全发挥系统的作用。

  还好,小王村向西方向已经是群山峻岭,人迹罕至、难以攀登,虽然向西方向没有足够的良田养活百姓和士兵,但必要的时候,带着群众进入深山,也是保存自己的良好战略。

  如果此次计划顺利,他就能“占领”和顺县城及部分乡镇,获得足够的粮食、布匹、肉类、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等。后续,他将派人去群山里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可以藏兵、安民并能发展军工产业的地方。毕竟他又不靠老百姓的田地活着,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和物资,他就可以带着部队和老百姓在荒山中存活发展。

  突然,队伍前面停了下来,刘长青、老张带着几个扛着长矛的人走了过来。领头的人个头不高,40多岁的样子,腰里别着一把晋造大眼撸子,满是皱纹的脸上爬满了沧桑。

  “排长、排长,这是从刚才路过的村子里追过来的民兵队长,姓王,他说有重要军情报告。”

  张云喊住通讯员,让他通知部队停止前进原地休息,然后上前几步,亲切的握住了王队长的手,“王队长,你好,我是386率补充团3营1连3排的排长张云,不知道你那有什么军情?”

首节上一节10/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