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19节

  在偷袭珍珠港之前的1941年底,鬼子拥有了300余万正规部队,600余万预备役部队,10艘航母,2万余架现役飞机(先进战机2700余架),1800余辆坦克,4000余门火炮。

  虽然这是鬼子为攻击美国而穷兵黩武疯狂扩军的力量,但是不可否认,这已经是世界级工业强国的军事力量,是目前八路军难以企及的力量。

  如果是1930年前的中国,尚可以与鬼子一战。但鬼子占了东北三省后工业迅速发展,一骑绝尘,而国民政府名义统一中国后却自废武功,关闭了大量兵工厂和重工业企业,中国人民遭此灾祸,真是无可奈何。

  ……

  等了好一会,副总参谋长有些振奋,却又有些忧心愁愁的走了出来,径直与张云等人汇合,慢慢离开了集市。

  一路上,副总参谋长有些眉心紧锁,似乎有些心事。

  大旅长和副总参谋长关系极好,自然不会客气,直接问道:

  “怎么回事,出了集市你这就忧心忡忡的,是发生了什么事了么?”

  副总参谋长看了看大家,认真的说道:“秋收已经结束了,正太军分区粮食丰产,老百姓家中余粮颇多,难得一番安稳气象。”

  “我刚才看到,贩卖布匹的人数量颇多,就连卖菜的百姓都买了些回去,还有很多孩子在旁边嬉戏,手里拿着冰糖葫芦和油饼等零食。这说明咱们根据地粮食、白糖、布匹等物资很是充足,而老百姓手里有粮有钱,自然肯为孩子添置零嘴。”

  “张云同志真不愧是咱们的福将,对老百姓是有大功劳的!”

  说到这里,副总参谋长脸色有些振奋,但随即又转为严肃道:“但是,我刚才询问了粮价,明明秋收已过,粮食价格竟然没有下降,反而略有上涨。”

  “卖粮的老百姓说,是因为前来收粮的商户颇多,竞相提价,他们自然也提高了价格。”

  “我刚才又问了几家前来购粮的商贩,据他们所说,华北大水时洪水过境,河北、山东等地粮食减产绝产众多,当地粮价已经上涨了3倍……”

  大旅长吃惊道:“3倍?老百姓本就粮食减产,吃食不足,粮价这么涨,当地老百姓还有什么活路!”

第283章 东出太行1

  3倍的粮价!

  对于缺粮无粮的华北老百姓来说,恐怕要掏空家财,甚至是卖儿鬻女,才能度过这个冬天。

  此时刚刚过了秋收时节,因为华北老百姓手中尚有一部分余粮和收成,他们仍然还可以坚持一段时间。但是随着冬季的到来,老百姓手中的储备粮食恐怕会逐步消殆尽,到了今年年底或者明年春天的时候,饥荒恐怕会到处弥散,华北地区必然是一番哀鸿遍野,人间惨剧。

  想到这里,大家心里感觉到了沉重。

  如今的华北地区是鬼子、八路军和国民政府三方角力割据之地,控制区域犬牙交错,鱼龙混杂。

  总体看,鬼子控制了大部分的城市、铁路沿线和资源矿点,而八路军和国民政府残部则是控制了乡村地区和部分核心区的县城。

  如今华北遭灾,恐怕三方势力控制下老百姓的都会面临很大困难。

  鬼子残暴无良,今年6、7月份还故意掘开河堤,以水为兵,侵袭根据地,看见老百姓受苦受难,说不得更是求之不得,拍手称快。

  国民政府残部更不用说,他们盘踞在鬼子还未涉足的部分区域,不思融入群众隐藏自己,开展广泛的敌后抗日斗争,反而到处横征暴敛,四处敛财,搞的控制区域天怒人怨。

  而我方势力控制区域广大,乡村众多,又被鬼子以水代兵,遭灾严重,华北地区缺粮问题也十分突出。

  这时候,副总参谋长才若有所思的转头向张云诚恳的说道:“张云同志,今年咱们山西根据地粮食丰收,老百姓生活也算宽裕,而华北地区人口众多,受灾严重,恐怕需要从山西地区调粮”

  “本来不想这么早动用你的粮食储备。但现在看今年冬天我们至少需要15万吨的粮食才能勉强维持平原根据地老百姓的口粮。我打算从民间征粮及购粮5万吨,另外10万吨粮食需要先动用咱们正太军分区的储备粮。”

  “到了明年秋收之后,总部会从平原调粮食,将亏空给补上!”

  虽然张云知道,从今年开始一直到1942年秋收,华北地区的粮食产量都会因为持续的天灾而维持在低位,届时总部恐怕是拿不出粮食来弥补这个缺口,但是现在也不是顾及这个的时候,救助老百姓更为重要。

  回过神来,张云点了点头很爽快的说道:“没问题,我会给后勤部沟通,尽快按照您的计划做好运输计划,先把粮食调配和运输过去,帮助咱们冀中、冀南的老乡们度过这个关口,这个灾年。”

  ……………………分割线……………………

  救灾需要刻不容缓,因此在决定相关事宜后,副总参谋长和大旅长也不在开展调研,而是立即带着警卫部队回归自己的岗位。副总参谋长押解着张云再次“缴获”并上交的两吨黄金和数十万银元回归总部,大旅长则是赶回了386旅旅部,部署已经有征兆的反顽作战(晋西事变)。

  张云也没有闲着,马不停蹄的赶回了无名山驻地,立即召集军分区后勤部工作人员,部署这次赈灾粮食的运输计划。

  运输赈灾粮食,绝不是简单的一件事情。

  民国期间农业生产本来就是看天吃饭,十分依赖自然,如今年月兵荒马乱,土地抛荒严重,所有的粮食盈余都实属不易。更何况华北遭灾,大宗粮食关系到数十万甚至数百万人的性命,更加弥足珍贵。

  平汉铁路西侧的平原根据地还算好些,毕竟大部分区域都在我方控制之下,赈灾粮食运输和拨付问题都不大。只要粮食到位,很快灾情就能缓解,总不会出现饿死人的问题。

  但往平汉铁路东侧的平原根据地输送粮食则十分麻烦。如今鬼子依托平汉铁路,基本截断了山西太行山根据地与冀中、冀南根据地的物资流通。平日里当地游击部队和交通线战士可以趁着夜色,寻找鬼子铁路防线上的漏洞,持续小批量的运输武器弹药、药品设备等一些关键物资,但是要想运输大宗粮食却绝对是一道难题。

  如今华北地区的鬼子部队数量颇多,如果鬼子发现有大宗粮食试图过境,那恐怕顷刻间就如同闻到腥味的猫儿般蜂蛹而至,说不得就是一场围绕粮食运输的大战。

  有粮,也不一定能送过去;送过去,也不一定能保住,这才是此次平原根据地赈灾的最大难题。

  “算了,先把粮食运往总部所在的长治附近吧,这些问题可以让总部去头疼。”

  张云心里暗暗盘算,想着把跨越铁路线的问题交给总部去解决。

  但是,张云脑海中却不断浮现出后世抗日纪念馆看到的那些惨绝人寰的灾年照片,那是无数的同胞在哀嚎,无数的人民在死去……

  “这该死的世道!”

  “看样子,我有必要亲自带队去趟冀南,”张云暗中下定了决心。

  粮食跨铁路线运输问题对总部来说也是难题,但对张云来说却还有别的方案----他的缴获空间现在粮食存量已经超过了850万吨,完全可以在平汉铁路西侧“缴获”一波。

  ………………分割线……………………

  随后,张云找到了后勤部老唐,先行部署了粮食运输方案。

  按照张云的想法,后勤部老唐会主动对接总部后勤部张万和部长,由总部在长治附近建设一批临时粮食仓库,暂时贮存此次运输过去的赈灾粮食。

  而军分区后勤部则是负责安排运输队,分批分段的将距离总部最近的辽县仓储区10万吨粮食慢慢运输过去。

  这对军分区后勤部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幸好,过去大半年里,总部安排设立在军分区的财经学院等早早为军分区培养了大量的后勤人才,在这些人才的支撑下,此次运输应该不是问题。

第284章 东出太行2

  带队东出太行,前往冀中冀南地赈济灾民,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冀南、冀中地区有很多我军部队在和鬼子作战,但是平原地区鬼子军力强大,我军部队很难正面交锋,因此都是以团、营级甚至更小的编制对敌人进行游击战、运动战,以抵挡鬼子对抗日根据地的侵入。

  与鬼子部队周旋作战,无异于与野兽共舞,稍有疏忽部队就有可能遭遇不小损失。

  而张云既然打算以“缴获”方式获取大批量的粮食,必然会与鬼子持续交战,还需掩护运输运粮的群众,无疑会很容易暴露部队的行踪。

  独立支队火力强大,作战特点突出,恐怕很容易就被鬼子认出来。而一旦鬼子确认独立支队进入平原地区,恐怕华北方面军司令多田骏会疯了一般以大量部队持续围堵,试图将独立支队消灭在平原上。

  真发生了这样的情况,就连张云自己都有可能陷入重围。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更何况张云自觉自己有金手指在身,可以为部队提供更多的物资,不能轻易进入这样的险境。

  对照地图思考了良久,对如何在冀中冀南与鬼子周旋,张云还是没有太好的头绪。

  毕竟张云在作战指挥上仅仅算算是合格,而抗战历史上,有不知道有很多抗日名将、开国将帅等,都在平原地区吃过鬼子围堵扫荡的亏。

  那些名将尚且如此,张云又怎么敢说自己有什么策略可以万无一失。

  ……

  不,其实是有一条万无一失的策略的!

  只需要换个思路。

  张云仅仅是打算在平汉铁路以东地区“缴获”粮食等物资,以赈济灾民,那干嘛要深入冀中冀南根据地的核心区,直接对着鬼子重兵保护且物资流动频繁的平汉铁路下手就是。

  只要在铁路周边缴获物资,然后请总部协调冀中冀南根据地的部队和群众前来运粮就可以。张云要做的,就是打破鬼子的铁路车站并“缴获”大量粮食,然后挡住铁路南北方向鬼子的支援部队,掩护群众运粮。

  这样一来,独立支队的大部队完全不需要跨越铁路线去平原地区与鬼子周旋,而是依托太行山周边作战。作战过程中鬼子一旦大兵压境,部队就直接暂时撤回太行山,暂避锋芒,然后换个位置继续作战。

  这种策略,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与鬼子持续而密集的大战,不仅需要大量的炮弹和子弹,还需要调动数量不少的部队。

  但正好,这些条件张云都具备!

  虽然在9月的驻地攻防战中,独立支队弹药耗费巨大,炮弹子弹的储备缩水了不少,但是张云空间里缴获加成的弹药完全弥补了作战的损耗,完全可以再次与鬼子大战一场。

  想到这里,张云顿时豁然开朗。

  ……………………分割线……………………

  驻地军营的大会议室里。

  张云正在召集独立支队两位支队长及各团团长共同商议细化此次作战的部署。

  相比于山体工事里逼仄且昏沉的大会议室,这个依山而建,仿造陕西窑洞般的会议室更明亮,更通透,也因此更受军分区高层们的喜欢,很多临时会议都会这里召开。

  此时太阳西斜,斜射进来的阳光明亮,照的会议室里亮堂堂的,让人倍感舒服。而包括刘长青、邢志国以及10个团长们,全都围观着张云摆出的河北山西地图。

  “司令,咱们又要去河北作战么,是不是又要再次破袭石门?”

  一团长张苗看着地图,有些兴奋的问道。

  上次部队破袭石门,与鬼子狠狠的打了一仗,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大家还都牢记于心。而这一个多月里,独立支队仅仅是惯例性的破袭了正太铁路及晋中盆地等沿线,鬼子抵抗微弱,大家都有些求战心切了。

  张云笑着回道:“石门那里目前鬼子兵力颇多,且也没什么好的目标,此次咱们不去石门。”

  说罢,张云简单介绍了一下目前冀中、冀南地区的灾情,随后说道:

  “总部判断,目前华北地区粮荒严重,如果不能从山西地区调离粮食过去,恐怕冀中、冀南根据地的群众入冬之后就会陷入饥荒。”

  “按照总部要求,军分区决定启封辽县仓储区域的10万吨存粮,安排后勤部运输队伍向总部运输,随后输送到平原百姓手里。”

  “如今鬼子严密防守平汉线,围绕铁路线建设了大量的据点,基本截断了铁路两侧的物资交流。咱们的粮食运往总部容易,可总部运往平汉铁路以东可就难了。”

  “如今灾情如火,其他部队很难正面突破铁路封锁线,正是我们独立支队用兵之时。”

  “我决定,对邢台、邯郸附近临近太行山的平汉铁路进行破袭,掩护运输部队直接运粮过去,同时也缴获部分物资,贴补灾民所用。”

  “对这个战略构想,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

  张云的话音落下,3团长秦盛就有些大大咧咧的回答道:“我们3团没什么看法,只要咱们的炮弹够用,司令说打哪里,咱们就打哪里,保证把鬼子打的嗷嗷叫。”

  秦盛说完,又有几个团长附和起来。

  邢志国队长看着地图,有些保守的说道:“平汉铁路可不是咱们长期破袭的正太铁路,那里已经地处平原地区,鬼子兵力众多,调动也很快速,可不是好打的。”

  “是不是先请示总部再说。”

  张云笑着安慰道:“邢队长,此次作战毕竟需要和平原根据地联动作战,待方案确定后,军分区会报总部请求批准的。”

  “另外,平汉铁路虽然地处平原,但是部分路段距离太行山支脉山体不远,仅有10公里左右,最近之处甚至仅有6公里。”

  “我们背靠群山,利用夜间破袭铁路并掩护运输部队,就可以与鬼子狠狠的斗一斗。”

  “有了太行山群山山脉的掩护,我们就可以进退自如!”

第285章 东出太行3

  经过大家的反复的共同细致研究,综合考虑地形因素、部队弹药运输及后勤保障距离、冀南根据地部队的运输安全问题等,张云决定将破袭地点定于邢台北部内丘县附近。

  内丘县,地处邢台市北部,太行山脚下,其县域西部就是太行山的东部山脉,东面则是华北辽阔的大平原。根据张云的实景地图显示,太行山最东侧的山体距离经平汉铁路约13-15公里,而更东侧的山体平原交界连绵丘陵距离平汉铁路却仅有6、7公里。

  这样的独特地形,独立支队可以将部队较为方便的隐藏在层峦叠嶂的山脉之中,无论是前进破袭作战还是后退撤回山区都比较方便,可以很从容掌握战斗的主动权。然后部分火炮可以放置在山脉脚下,可以放置在丘陵之上,达到直接威胁平汉铁路线的目的。

  唯一需要特别担心的是,内丘县距离邢台市距离很近,距离石门也仅有70余公里,势必会造成鬼子援兵会来的很快。那么如何挡住邢台、石门方向的鬼子援军才是此次作战的关键。

  之前彬山元任华北方面军司令时,鬼子的支援部队大都靠铁路来援,汽车和装甲车数量有限。如今独立支队崛起,已经影响了鬼子的华北攻略,因此大本营加大了对华北装甲部队及运输车辆、战马等机动载具的配置力度,同时新任司令官多田骏还大肆推动“囚笼政策”,围绕平汉线修建了数条平行于铁路的公路。

  这样一来,鬼子的援军辐射面会广很多,依托铁路和公路,依靠装甲车、汽车等载具,对铁路据点及车站的支援速度和力度都比之前要大的多。这也是多田骏对“囚笼政策”的信心所在。

  对于这个问题,张云也思虑颇多。一方面,张云打算请求总部安排地方游击部队、民兵部队等,以“铝热剂燃烧盒”方式多重破坏平汉铁路,先断掉威胁最大的铁路支援。另一方面,则是继续发挥独立部队火力优势,以夜色为掩护,趁其不备,跟公路来援的鬼子狠狠的拼一拼火力,挫一挫对方的锐气。

  此次独立支队的炮兵将仍然是当仁不让的主力,除了最常见的九四式山炮和120毫米重型迫击炮以外,张云还打算配置16门射程达到13.2KM的苏制M1939式76毫米野战炮、4门射程达到19KM的鬼子的105毫米野战加农炮做压制作战(不是之前驻地配置的那些,毕竟山路难以运输重炮,张云打算以特殊渠道的名义,在战场附近直接套现,并在使用后深埋隐藏,以待下次再用)。

首节上一节119/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