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44节

  商量好了细节,张云安排军分区参谋们详细做了一个作战计划,而后报给了总部和师部、旅部。

  随后,就开始了战前的部署。

  张云先是安排了侦察营战士提前安排侦察兵到太原城周边的山区里“点亮”实景地图,而后安排情报部门开始调查太原北部军营情况,以寻找发起攻击最有利时机。

  而后,张云还专门调动了丁伟团长的补充2团从井陉方向向太原方向东侧山区移动,一方面补充2团可以作为此次突袭部队的战略支援部队,另一方面也可以协调突袭部队与晋察冀军区的部队联动工作。

  虽然总部还未批复此次作战,但是张云已经将架势摆好,准备给筱冢义男一次别开生面的教训。

  ………………

  长治,八路军总部里。

  老总和副总参谋长笑呵呵的看着张云报上来的方案,脸上都露出了笑意。

  老总笑着说道:“张云同志平时和鬼子作战一般都是谋定而后动,很少有情绪化的时候。他虽然用兵不算老道,却异常保守稳重,作战计划大都综合考量了大局、后勤和部队协助难度等,因而每次作战基本上都是以多打少,以强打弱,很是大占便宜。”

  “相比之下,此次他的计划就很有意思了。”

  “太原城北的兵营,充其量不过是一个鬼子联队驻扎,哪怕是有些储备物资,但是也不值得专门绕行这么远去破坏。相比之下,如果在平时的大破袭时可以专门针对某个方向进行突破,如晋中、临汾等,说不得就可以取得歼敌一个联队甚至更多的战果,风险还相对较低。”

  “此次,张云同志恐怕是被筱冢义男连续两次对独立支队驻地指挥中心下手激怒了,非要舍近求远要打筱冢义男老巢太原的主意。”

  “他这是生气了啊!”

  副总参谋长笑着点头道:“鬼子山本特工队要进行斩首作战,反而整个折了进去;鬼子的飞机对独立支队驻地进行了轰炸,根本也没有产生什么效果,还被打下了几架。相比之下,独立支队基本没有产生战损,其实是占了便宜的。”

  “不过,此次鬼子第一军司令筱冢义男办的事情确实有些恶心,要不是张云运气好提前发现了端倪,说不定其指挥部就有很大风险。”

  “所以,张云同志有这么剧烈的反应确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看,还是尽快批复他的作战计划吧。我可是听说了,他现在已经开始调动人员物资了,迫不及待的要对第一军进行报复,哪怕舍近求远,都要给筱冢义男所在的太原城弄点动静。”

  “咱们啊,就静等独立支队的好消息吧!”

  “相比之下,我更关注咱们正在制定的反斩首预案。咱们现在也没法保证,鬼子还没有类似山本特工队的部队,或者如独立支队提醒的那样,穿着咱们的军服混进来的部队。”

  “这样的部队,简直是防不胜防啊!”

第351章 你也报复我也报复4

  正如老总和副总参谋长所说,张云制定的这个计划,明显有舍近求远蓄意报复的倾向,而为了实现这个报复目标,却需要协调两个军区,调动6万部队,还会浪费很大一部分物资和弹药。

  正常情况下,总部怎么可能会批准这样的攻击方案。要知道,此时就连总部老总们都自动降低伙食和后勤保障标准,以尽可能储备物资应对后面的艰难局面。

  但是,张云那神乎其神、不讲道理的缴获数量,早已经让自己成为了八路军中的“例外”。如今国难当头,政治斗争不断,国民政府针对明显,老家的形势其实算不得太好,张云已经成为部队不可或缺的物资供应方。

  因此,不管是老家还是总部,大家都很有默契的将很多本应该加在张云身上的束缚拿掉,给予了张云自主发挥的最大舞台。

  于是,总部很快就批复了张云的攻击计划,同时也电令晋察冀军区配合作战。一场华丽的烟火秀,即将在太原城区北侧的军营中上演。

  ………………

  过去的这大半年里,别看丁伟的部队不显山不露水,但是每次军分区破袭作战时,丁伟的冀中22团都会独自负责石门方向的阻援和破袭任务。

  弹药和物资补给由军分区提供,作战消耗由军分区承担,但是冀中22团破袭作战和阻击作战中得到了缴获物资,张云却从来没有做过上缴要求。

  本来军分区提供的物资就已经很是充足,丁伟这个战术高手指挥下部队作战缴获数量也是不少,部队粮食、弹药及各类物资均是不缺,冀中22团成为了晋察冀军区过得最滋润的一支部队。

  如今,冀中22团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拥有4000余人及近百门火炮的加强团级部队,成为了太行山东侧地区响当当的部队了。

  此外,丁伟自己还非常懂团结同志和收敛锋芒,经常性向军区司令部上缴物资,也会向各个交好的旅团级干部们赠送武器弹药,因此目前的丁团长也是晋察冀地区的大红人,很多军区干部都很配合他的要求。

  此次,按照军分区的命令,丁伟直接带着冀中22团一个营千余人的部队,直接向西前进,将在盂县与寿阳县西侧交界之处双凤山附近暂时驻防,以守护住军分区突袭部队的后退通道。

  虽然他仅仅带了千余人,但是对此任务倒也是信心十足。

  且不说他这个营的火力比过去一个团还强,还占据山上的防御要点,更重要的是,在他的请求下,晋察冀军区在周边还部署了至少3个团的部队和大量游击部队可以互相策应。

  他其实最核心的作用,是帮助大宝、老张两人协调好与周边晋察冀部队的配合,以免因沟通不畅造成额外的损失。

  …………

  花了两天时间,丁大团长带着部队终于赶到了预定位置,与已经等候在这里的独立支队特务营、侦察营及民兵部队汇合。

  “丁团长,辛苦了啊。几个月没见,你这是胖了啊!”老张带着大宝迎了过来,很是熟稔的对着丁团长开着玩笑。

  “哎,是啊,我那里半年多天天小酒喝着,军区的罐头吃着,没事就去找石门附近的鬼子晦气,打打鬼子出出气。这小日子太舒坦了,一不小心就胖了。”丁大团长摸了摸肚子,有些苦笑的说道。

  “倒是你们,感觉没怎么变啊。”

  旁边的大宝开心的说道:“我们也壮了些呢。”

  “张司令说,部队战士们还是壮一些好,可以储备更多能量,也能完成更多任务。咱们八路军战士们,确实瘦了些,得补补。”

  丁伟和大宝他们闲聊了几句,而后看向了他们身后那放置在民兵和战士脚下的无数圆柱,有些惊奇的问道:“这些,不会就是200毫米火箭弹吧!”

  “我记得之前游击队扛着走的108毫米火箭弹没这么大吧。”

  这时候,一直在旁边看热闹的炮团一营长王承柱才接口道:“没错,丁团长,这是咱们的200毫米火箭弹。”

  “200毫米火箭弹重量很大,必须抬着或者搬着走。为了防止在山区行进过程中火箭弹弹体变形,我们此次专门给每发火箭弹都配置了一个弹筒,既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也会充当发射架使用。”

  丁伟团长蹲下身来,摸了摸这硬邦邦的圆筒,看了看里面硕大的弹体,有些感慨的说道:“没想到,这么先进的东西,竟然是咱们兵工厂的最新产品。”

  “张司令,果然能人所不能啊!”

  “我这段时间看军分区下发的欧洲战场战报,欧美列强国家在战争的刺激下,武器装备发展很快,新武器新装备层出不穷,战术革新也很快。”

  “咱们必须紧紧的跟上这波发展潮流,哪怕暂时装备跟不上,思想也必须跟上。不然这些洋鬼子和小鬼子们都在进步,唯有我们止步不前,早晚还会有更大的祸患。”

  “此次,张司令的突袭战术,虽然从成本上看不算划算,却可以极大的震慑敌人,迫使敌人更新防御举措,分散前线的物资储备,变相的降低了前线鬼子的防御能力。”

  “其他军分区的部队,都会受益这样的改变。”

  “这就是新武器、新战术、新思路给战场带来的变量。”

  老张和王承柱听着丁伟团长若有所思,唯有大宝在那里憨笑道:“这些事情,都是司令和丁团长你们这些聪明脑袋想的,我就想把司令交给我的任务完成好。”

  “不过这年许,咱们的装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在单兵装备上感觉比鬼子还要强一些,打鬼子是越来越轻松了。”

  此言一出,大家对视一眼,都呵呵笑了起来。

  确实,一年来,八路军部队越来越好了,战斗力也越来越强了。

  虽然国际局势很是严峻,正面战场形势也很是僵持,但是大家内心深处却不由的燃起了胜利的信心。

第352章 再现的火力急袭

  等丁团长的冀中22团到位,整个火力突袭的大戏就已经接近了开幕。

  很快,丁团长就联系了晋察冀军区以及周边各部队,迅速协调好了晋察冀盂县游击队和3个团级地方部队的防御配合工作。随后,他安排一营长李弥负责冀中22团的阵地防御,而后亲自带着警卫排跟随着老张、大宝等人前出到了太原东侧山区里。

  他打算亲眼见证太军分区特有的火力急袭,看看这款“走在国际前列”的武器密集发射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场景。

  …………

  从天空鸟瞰山西,太原城位置独特,处于山西正中位置,又被吕梁山、太行山包夹其中。其中东侧群山因为紧挨着太原城,被当地人称为“太原东山”,包含台骀山、乌金山、龙角山、堑沟等众多山岭。

  太原东山是太原城的东部外围屏障,居高临下俯视整个太原城,扼守晋中盆地的咽喉,也是太原城防御的必守之地,驻防太原的鬼子自然也在这里放置了一个大队的“重兵”。

  不过,正如鬼子在中国战场面临的处境一样,太原东山区域广阔,山岭纵横、小路众多,鬼子部队又怎么可能防御的过来。因此,鬼子仅仅是占领了太原东山最靠近城区的几处山体,并构筑了数十型机枪碉堡和小炮台,凭借着机枪和步兵炮封锁了东山地区向太原城进攻的路线。

  另外,鬼子还安排了一个团的蝗协军守在了东山脚下,以割断城内群众与东山地区的游击队的联系。

  可是,鬼子的这些部署,根本影响不到独立支队的突袭行动。

  这么远的距离,鬼子的前沿侦察部队很难提前发现,更别说前方还有当地游击队帮护掩护。

  而张云根据侦察兵点亮的实景地图信息,构建了太原兵营及发射阵地的准确坐标;后方炮团的参谋们根据张云提供的详细坐标及火箭弹弹道性能,计算了火箭弹各个参数并反馈给了前方炮兵;前方炮兵们按照参数,将火箭弹部署完毕。

  太原东山的密林里,500具偌大的圆筒在山体各个角落伪装并排布开,炮兵们搭建了大量的联动发射装置,做好了发射的准备。

  一切就绪,现在,就等最后的突袭命令了。

  …………

  1940年5月17日,夜。

  正太铁路沿线数公里外的一处联合指挥部里,张云带着刘长青等人以及军分区参谋等在了这里。

  根据太原地区的地下组织和情报人员的侦察,每天入夜之后,负责防守太原城的鬼子独立混成第16旅团第82大队、第83大队、炮兵队、工兵队将会回归太原城区北侧的军营休整。

  这个军营是太原城最大的兵营,是太原防御的重要驻兵地,不仅修建的兵营宿舍众多,还建设有自己的军火库、物资仓库等。另外太原火车站的部分重要物资也会放在兵营附近的仓库里。

  按照火力突袭计划,火箭弹部队将在20:45分,准时对这处兵营进行覆盖攻击。考虑到火箭打的准头误差太大,为了防止误伤太原城的无辜老百姓,炮兵们将目标集中对准了兵营靠北区域。这样虽然可能会浪费一部分火箭弹,却可以尽量避免火箭弹击中城中的居民区。

  在火箭弹发射后,突袭部队将迅速撤离,而军分区各地破袭部队将立即开始对各区域的破袭。这都是每半月例行的战斗,大家也都很熟悉攻击节奏,可以有效击破敌人的据点和阵地,牵制住第108师团、第36师团、第37师团以及独立混成第4旅团的部队,掩护突袭部队撤离。

  很快,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接近了20:45分时,刘长青再次与情报部门确认了鬼子兵营的情报,未发现鬼子提前撤离的迹象。

  滴,滴,滴……

  秒针终于指向了12点方向。

  张云点了点头!刘长青立即拿起电话,通知通讯部门向着各部队发出了攻击信号。

  …………

  太原东山的山林里,老张、大宝,王承柱、丁伟团长都守在通讯兵那里,平静的等待着攻击命令。

  电报机器突然滴滴的响了起来,传来了一段有规律的乱码。

  电报员听着耳机,立即站起来汇报道:“营长,丁团长,已经收到军分区司令部发来的开始攻击信号!”

  老张、大宝、王承柱、丁伟团长四人对视一眼,重重点头!

  “准备了,全员准备撤离!”老张向着外边的部队命令道。

  王承柱也没有废话,直接走到了指挥部外,向着天空中打出了三发红色信号弹。

  几秒钟后,整个山林中四处都在冒着刺眼的白光,将整个山林照耀的亮如白昼。

  一发又一发重型火箭弹,呼啸着冒着刺眼的光亮,拖着长长的白烟,向着西侧的天空中疾飞而去。

  短短10多秒内,500发重型火箭弹全部腾空而起,如同逆行的流星雨般,向着远方扑去。刚刚还亮如白昼的山林立即就黑了下来,仅有几处被尾焰撩着的灌木和丛林还有着微弱的火光,周边的一些战士自发的灭起火来。

  老张、大宝、丁伟等人都在后面看着这壮观的一幕。

  “这些火箭弹击中目标需要多久?”丁伟眼中望着这些远去的火光,问向周边的王承柱。

  王承柱说道:“这种重型火箭弹发射时最高可以达到300多米每秒,大概需要1分钟才能击中敌人。”

  “目标区域太远,咱们看不到效果的。”老张在旁边提醒到:“该撤了,我估计太原的敌人会疯掉了!”

  几人点头,而后立即收拾起各自装备准备开溜。

  ………………

  这场流星雨是如此的耀眼和壮观,自然让让太原城周边的很多人都发现了。

  “快看,那是什么!”

  “快看,东边的天空,那些亮线是烟花么?”

  “这是哪家的败家子,往天上打了这么多烟花!”

  “怎么越来越近了?”

首节上一节144/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