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69节

  “我打算请总部至少调动4万人负责我们东侧防御,7团、8团负责配合;请总部调动至少4万人配合我们西侧防御,1团、2团、3团作为主力参战。”

  “各民兵部队、各游击队则是分散四周,负责封堵鬼子可能的穿插部队。”

  “第三阶段,封锁及反击阶段,截断鬼子弹药补给,伺机反击敌人!”

  “9团负责秘密北上,配合晋察冀军区伺机截断同蒲铁路北侧;386旅负责阻拦运城、临汾之敌并伺机截断同蒲铁路南侧。”

  “咱们将第一军及来袭的鬼子部队封死在晋中、太原附近,截断他们的弹药补给。在双方发动消耗战的情况下,一旦后勤被断,则鬼子攻势就会大减,那时候,咱们就可以伺机发起反击了!”

  说完这些,张云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看着大家问道:“大家的看法呢?”

  台下的众人纷纷陷入沉思。

  刘长青在旁边首先问道:“司令,请求援兵的时间是否来得及?我们周边似乎没有这么多兄弟部队。”

  张云解释道:“目前鬼子虽然抽调了大量兵力,但是这些兵力仍然集结在北平附近。如今咱们独立支队威名赫赫,又有火力要塞支撑,鬼子需要海量的弹药物资,也需要较长时间的战争准备。我估计鬼子还没这么快发起攻击,咱们至少还有2-3天的时间应对。”

  “如今根据地内公路畅通,且咱们还拥有近百辆汽车和大量马匹,附近和顺、辽县、武乡、榆社等地兵力都可以抽调过来。我会建议总部将其总部附近的兵力南移,以填补空档,然后从平原根据地抽调部分兵力填补总部空档,以梯度递进方式,完成兵力调整。”

  “另外,我打算负担此次抽调部队的所有弹药及后勤补给。这些部队仅需要携带轻武器就可以,火炮、炮弹及粮食供给等完全由咱们后勤部负责。”

  旁边一直旁听的邢志国听完后,顿时有些心疼的嘴角抽抽。

  按照张司令的筹划,算上从总部协调抽调的8万援兵,那他们就要负担包括正太军分区在内超过14万部队的后勤补给,而且还是消耗战情况下的补给。这一次,恐怕军分区仓库要伤筋动骨了!

  ……

  张财神云,敢这么豪横的部署,自然是有他的底气的。

  随着云烟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弹药和武器产能越来越多,虽然独立支队消耗量变大,供给总部的弹药数量也在增多,但是正太军分区仓库的库存仍然也是水涨船高。

  截至目前,在独立支队驻地、几处物资中转站等,独立支队已经储备了大概200万发山炮和步兵炮炮弹、160万发防空炮炮弹、900余万迫击炮炮弹、5000万发子弹等。

  另外,经过近一年多的快速列装,八路军各部队迫击炮、步兵炮、山炮等武器保有量持续提升,现在各地部队对重武器的需求已经不像过去这么急迫。毕竟火炮机枪还是很耐用的,历史上八路军、解放军收集来的很多火炮直到退役都没能把炮管寿命消耗完毕。

  因此,原本造多少就被总部运走多少的火炮如今已经不像过去那么紧张了,云烟厂生产出来的很多火炮目前都储备在军分区根据地里,等待后续安排。根据军分区统计,至少有120门山炮、近100门步兵炮,以及200余门重型迫击炮,数百门82迫击炮以及8门105毫米榴弹炮目前在库,完全可以拿出来应急。

  这些储量庞大的弹药和火炮,都是正太军分区的资产,是张云应对此次作战的底牌之一。

  底牌之二么,自然是张云缴获加成系统里的火炮和弹药了。虽然目前看,系统缴获加成得到的武器弹药数量已经远远比不上云烟厂产量,但是用来应急还是十分有用的,也是近300门火炮(相当于60万发炮弹)、数千发万子弹呢。

  整体上看,独立支队是不缺弹药的,仅仅是缺人罢了。

  不过,考虑到非系统认可部队消灭鬼子是不能“缴获加成”的,为了防止此次消耗战“亏本”,张云也打算耍一个花招。如今独立支队的大部分士兵都会玩迫击炮,他打算直接从独立支队各部队抽调人员,安排到来援部队中充当火力炮手。

  这样一来,虽然守阵地的大部分是外来增援部队,但是火炮消灭敌人时可就是系统默认的部队了!

第432章 调兵遣将

  张云的防御计划,虽然看上去极度保守,却也极为稳妥,能够规避鬼子的绝大部分阴谋,自然获得的大家的一致认可。

  此次鬼子有飞机、有大炮,还有15万精锐的部队(伪满洲国军相比华北伪军确实精锐很多,但是比鬼子仍然差距很大)和一个极为精明的指挥官,那自然要扬长避短,发挥工事优势和弹药多多的优势,就跟鬼子玩自身最熟悉的火力战消耗战。

  毕竟独立支队的这些团营级军官们大都跟张云一样,也是一两年就从底层军官晋升了上来,自身经验历练的积淀还很不足,虽然指挥小型战斗毫无问题,但大家也不会自信到可以和鬼子精锐部队中的职业军官们比拼大规模激烈战斗中的临场决断。

  像李大团长那样有“战场直觉”式的灵性,能够轻易在指挥能力上碾压鬼子军官的八路军军官毕竟是少数人,是八路军部队通过残酷牺牲,百战余生中慢慢筛选出来的。独立支队没有经过这样残酷的淘汰,自然也无法让这些有灵性的军官们冒出来。

  不过,独立支队也不是特别需要这样有灵性的军官。

  现代工业化战争模式早已脱离了极度依靠指挥官能力的时代,脱离了一个诸葛亮压制三军的时代。在国家机器的全力战争支持下,大兵团作战更看重的是整体战略的推演,而非单独一个诸葛孔明的临阵指挥。相反,足够的兵力才是大兵团作战最大的优势。只需要足够多的合格指挥官和足够多的合格兵员、装备,就可以有效抵消“天才”、“优秀指挥官”的作用。

  很快,在军分区参谋和军官们的共同商议下,张云提出的这套方案迅速完善成型,并报给了总部。

  ………………

  八路军总部里。

  老总和参谋们看着张云报来的这份方案,都差点被气乐了。

  作为情报的提供方,老总等人更早了解到敌情,并已经连续苦思冥想的一两天,想要制定一份既可以保住云烟兵工厂,又可以尽量避免发生消耗战、阵地战的防御计划。

  什么山区平原联动、南北两个根据地侧击、安排部队强行夜间穿插分割,积极开展攻势防御等等,总部都做过推演,但考虑来考虑去,仍然觉得战场区间太小,鬼子数量太多,且占据制空权优势,无论怎么排兵布阵都风险太大,一时间无法确定应对的战略。

  然后,总部就收到了张云发来的方案。

  作为八路军的常胜将军,有名的财神,张云的方案自然得到了总部的充分重视,但等老总等人抱着学习的心态研读后,就差点心态破防。

  这不就是八路军应该极力避免的消耗战么。

  我怎么记得一个多月前,张云同志还劝我不要开展这样的作战方式呢?!

  副总参谋长看着老总有些气乐的脸色,连忙打了个哈哈掩护道:“哈哈,老总,我看张云同志的方案虽然有些简单,但也有些大巧不工,大智若愚的机锋在里面呢!”

  “不管这个方案合适不合适,但张云同志提出的一点特别正确。目前咱们八路军各个根据地实现了贯通和联系,我们自然可以临时大规模抽调其他根据地部队支援此次战场。”

  “这对我们的整体战略态势改观很大啊!”

  “此次作战,咱们完全可以临时从兵力充足的冀南地区抽调部分部队过来,然后以张云同志介绍的梯度调动方式,将根据地中心地区的数万部队腾出手来,参与此次防御作战。也可以安排晋察冀抽调2万人南下参与作战。”

  “这样一来,我们部署此次防御作战的兵力就可以大幅增加,兵力排布上也不至于捉襟见肘,相反,我们甚至可以形成对鬼子的局部兵力优势。”

  听到副总参谋长的话,老总本来有些闷气的脸上慢慢平静下来,而后再次认真的对照着地图看起了方案。

  思虑了良久,老总才叹了口气说道:“张云同志的这个方案,从战术逻辑上讲,肯定是没问题的!”

  “山地地形限制下,鬼子的机动性受到了严重影响,重型火炮也大都失去了作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有什么阴谋诡计,我只要发挥工事优势,与你打山地阵地战,就可以从容应对。”

  “面对这样稳重的应对,不管筱冢义男还是冈村宁次,除了派出部分穿插部队外,恐怕也不得不把兵力压上去打阵地攻防战。”

  “不过,正太军分区的弹药仓储数量,我们心中大概是有数的!”老总看着地图,有些心疼的说道:“如果按照张云同志的这个方案,超过14万部队,甚至可能更多,以阵地战方式与鬼子缠斗,那恐怕是一场极为夸张的消耗战。”

  “一战下去,就可以打出咱们部队两三年的弹药消耗量。”

  “打这么一仗,恐怕就把正太军分区的巨大弹药储备打空了。不值得,不值得啊!”

  “应该会有更好的办法!”

  听到老总有些生气和心疼的原因,副总参谋长反而放下心来。他看了看周边的参谋,有些小声的对着老总说道:“张云同志既然提出要负责此次作战的物资,那我们只管放心大胆用就是,正好也锻炼一下中心根据地部队的枪法和炮兵技能。”

  “况且,好像每发动一次大型战役,张云同志物资缴获的数量也能上一个台阶。”

  “我想,他应该是不会心疼的。”

  “倒是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提升总部兵工厂的修枪能力了,毕竟这可是十多万鬼子,十多万条枪呢!”

  “不知道打完这一仗,还能剩下多少好枪……”

  ……

  老总和副总参谋长讨论了一会,最终还是决定同意张云的方案,并立即向各个周边根据地传达了调动命令。

  其实,如果可以抽调14万人参与此次防御作战的话,老总还有一个较为激进的思路----直接指挥部队一部防守,一部趁机偷袭太原,然后安排386旅和晋察冀封死介休及沂州等地。

  这样虽然可能牺牲会大很多,但是却有可能将鬼子围歼在山西晋中及山区之中。而且一旦功成,说不得就可以收获太原这样的大城市,甚至有可能直接将鬼子驱逐出山西。

  但是这样的攻势太险了,不说太原这样的大城市能不能快速顺利打下来,驻蒙军、华北各部队、甚至关东军都有可能南下,而晋绥军、中央军的态度也不能不考虑。

  如果局势演化成那样,那还不如张云的方案般,硬生生把鬼子耗走、耗死!

第433章 调兵遣将2

  随着总部下发了张云的方案,周边根据地的八路军部队们都行动了起来,以梯度调动方式迅速向正太军分区附近集结,准备共同应对这一次的严峻挑战。而同一时刻,华北方面军的鬼子们同样也在调兵遣将,秘密准备着此次前所未有的攻势。

  山海关附近车站里,从东北方向开过来的火车一辆接着一辆,大量的关东军部队及伪满军秘密进入北平,并暂时在北平西苑基地休整。与此同时,大量的装备物资也逐步从关外调入了进来,整个北平车站里,很多火车上都装满了覆盖着伪装布的重装备及弹药。

  这一次,为了彻底解决华北事宜,消弭八路军的战斗力,冈村宁次确实是下了大本钱,从关东军那边征调了大量的装甲车、坦克以及各类型的火炮。

  关东军作为鬼子最为精锐的部队,其装备的火炮数量为鬼子陆军之冠,不仅数量众多,更是类型丰富,功能各异。为了能够有效压制独立支队的火力要塞,鬼子华北参谋部参照旅顺战役的经验,精心的从关东军抽调了大批压制类火炮,包括九一式105毫米榴弹炮、九二式105毫米榴弹炮、九五式75mm野炮、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九九式105mm山炮等等。

  更让人心惊的是,很多弹药箱上都画着骷髅头或者船锚标志,这是鬼子从东北携带来的毒气弹和更让人心惊的细菌弹。此外,鬼子还准备了大量燃烧弹和部分重型航弹。

  正如张云担心的那样,鬼子在进攻计划中确实已经对攻克火力要塞做了准备。虽然火力要塞地处深山,可以免疫绝大部分重型火炮,且同样对防毒、防烟、防爆等都做了精心的部署,但不得不说,这种互有准备的攻防战对防御方来说仍然有较大风险。

  毕竟,久守必失从来都是战争的规律。

  …………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里,冈村宁次此时尚未察觉到他精心准备的攻击计划已经泄露,仍然悠然自得的盯着地图,琢磨着此次攻势,期待着自己能够短时间内消灭或者重创独立支队,摧毁八路军兵工基地的美事。

  如果一战功成,那他就可以进一步彰显自己的功勋,提升自己在派系中,在天蝗心中的地位。

  正在琢磨着美事时,参谋长笠原幸雄带着一个参谋走了进来,向着冈村宁次汇报道:“冈村阁下,目前21师团、27师团抽调的3个步兵联队已经达到了石门,正在隐蔽休整。”

  “32师团的木村兵太郎中将带着其210步兵联队、搜索32联队、工兵32联队约1万人,秘密进驻了阳泉。不过,据木村兵太郎中将汇报,其已经扣押了霍乱军心的青山一朗少将及少量独立混成第4旅团军官,并打算将这些人押送到石门,以免影响其统一作战指挥。”

  本来轻松自得的冈村宁次闻言转过起头来,有些奇异的问道:“怎么回事,阳泉发生了什么情况?”

  笠原幸雄有些悻悻的说道:“根据木村兵太郎所说,青山一郎少将认为将过多兵力放置在阳泉城中是自取死路,要求将32师团布置在外围狮脑山等阵地上,或者独立混成第4旅团撤离阳泉,由32师团负责统一防御,底下部分第4旅团的军官们也前来声援,被宪兵扣押。”

  冈村宁次闻言,有些凝重的看着地图上的阳泉地区,说道:“如今两万蝗军据守在一座小城之中,确实风险很大。不过,独立支队是八路军核心部队之一,一旦被攻击必然会得到八路军其他部队的多方支援,有必要对其发起突然性猛烈打击,以加快进攻节奏。”

  “阳泉城内的近两万兵力,就是此次作战的奇兵之一!”

  “为了达到进攻的突然性,阳泉目前不适宜向外展露太多兵力,以免引起独立支队的警觉。”

  “告诉32师团木村兵太郎中将,立即妥善处理独立混成第4旅团并确保指挥权。全军拟定于2天后全面发起攻击。至于青山一郎少将及那些有异议的军官,可以由宪兵暂时押往石门待查!”

  “是!”笠原幸雄回应之后,躬身退下。

  作为参谋长,笠原幸雄的级别虽然略低于冈村宁次,但其实不必这样低声下气,奈何冈村宁次可是大本营当权派派系首领之一,他作为前司令搭档的参谋长,可得罪不起这样的实权派。

  …………

  随着鬼子的逐步调动,冈村宁次的作战计划也逐步露出水面。

  目前正在北平集结的关东军28师团2万余人及近7万伪满军,正在乘车前往太原,将经晋中向东攻袭;驻蒙军26师团一部、108师团一部将沿着正太铁路西段,向阳泉方向进军,中途再转而向南,沿着山本一木之前的作战路线从南侧向独立支队进攻;阳泉32师团一部、独立混成第4旅团直接从阳泉向西南进攻独立支队驻地。

  同时,21师团一部、27师团一部以及110师团一部则是从石门出发,沿着正太铁路方向向西进军,从而截断太行、五台地区八路军部队联系,牵制其他地区八路军部队来援。

  整体上看,从东北过来的28师团及伪满军是此次作战的主力。这些部队在过去几年拥有成功剿杀东北抗日联军的经验,且具备不俗的战斗力以及完善的武器装备。特别是关东军28师团此次专门加强了炮兵部队,携带有大量压制火炮,足以击破独立支队可能的外围防御。

  此外,同样是28师团,目前装备有大量毒气弹和细菌弹,以准备和攻克应对独立支队的火力要塞。

  …………

  鬼子的兵力正在逐步调动到位,而八路军各部队的调动也已经基本到位。

  在太行山东侧,张云命令冀中22团团长丁伟为东线总指挥,协调配合晋察冀地区2万余援兵、赞皇、井陉、元氏等县部队,以及独立支队7团、8团,共约4.2万余人,应对石门方向的鬼子部队;

  命令野战1团、和顺支队、辽县支队、沁县支队、武乡支队以及总部直属部队等4.5万人,先行赶往距离晋中地区距离平原约15-20公里的山区,进一步加固工事,完善坑道建设。同时,防空部队也安排了部分防空炮、防空机枪等在附近驻扎,以提供有限防空掩护。

  榆东、昔阳、寿阳等地部队和游击队,则是分散到前方20公里范围内,一边侦察敌情,一边大量安置电爆反步兵雷等,以便阻击敌人进军。同时晋察冀军区的部分部队也向南移动,以策应战场,随时开展对正太铁路的破袭。

  386旅,则是守好介休、平遥、祁县地区的山区,防止鬼子从这里穿插过去,同时也做好出击准备,以截断同蒲铁路。

  此外,则是第一阶段的重头戏。

  张云已经集中了野战2团、3团、炮团,以及防御驻地的4团及5团炮兵一部,战车部队、重炮兵部队,总部特务团等部队,准备提前发起对阳泉的攻击。

  先敌一步,彻底消灭阳泉城内的鬼子部队,拔掉这个嵌入根据地的钉子!

第434章 开端

  民国29年11月,下旬。

  此时已经是深秋,天地之间一片枯黄,夜间温度已经降的很低,山间的夜色尤为清冷。

  不过,在寒冷的夜色中,在凄冷的山风里,晋中榆次东侧的群山之中,已经抽调和运动到位的武乡、辽县支队战士们,正在热火朝天的挖掘着战壕。

首节上一节169/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