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177节

  榆次游击队消耗子弹1.6万发,迫击炮炮弹1023发,毙伤鬼子至少500人;

  昔阳民兵部队消耗子弹4万发,迫击炮炮弹1233发,毙伤鬼子至少700人。

  之所以无法确定人数,自然不是因为“真男人从不回头看爆炸”,而是游击队无法回到之前战场附近核实战果、获得缴获,以免被鬼子趁机围攻。

  不过无所谓,对深入山区打仗的鬼子来说,增加一个伤员甚至比损失一个士兵负面影响更大,士气损失更多。

  更难得是,虽然毙伤鬼子数量这么多,但是游击队的损失却不大,仅有几支小部队在混战中动作太慢,被鬼子架起了迫击炮反击,密集的炮击造成了游击队30余人的伤亡。

  可以说,至少在防御作战第一阶段,游击队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

  相比晋东山区的游击乱战,太行山东西两侧正太铁路沿线的战斗则显得激烈的多。

  从太原出来的108师团、26师团部队,沿着正太铁路沿线向东进攻,一开始进展迅速,但随后就遇到了野战1团的沿途阻击。

  这一次,1团参照之前386旅的河谷战斗,广泛采取了工兵布雷、炮兵远程炮击、火箭弹兵近程埋伏等战斗,将沿着铁路线进攻的部队阻挡在了寿阳和阳泉交界地区;晋察冀军区的部分部队也南移参战,配合着对进攻鬼子进行了伏击和远程炮击,也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同样的,东侧总指挥丁伟部署其冀中22团主力,在晋察冀军区部队的配合下,采取同样的作战方式,阻挡住了110师团及37师团等沿着正太铁路进攻的部队。

  根据两边部队报告,他们通过提前挖掘的防空炮位,以120毫米重型迫击炮不断向沿线的鬼子进行轰击,取得了重大战果,预计毙伤日伪军3000余人。

  根据各部队报来的作战报告看,鬼子部队曾经占据了正太铁路沿线的一些山头,并打算以此为基点建立防线,但是在两侧部队海量重型迫击炮炮弹摧残下,沿线进攻的鬼子兵们损失惨重,不得不向后退去。

  整个上午,围绕正太军分区,各地部队都在密集的与鬼子进行缠斗,超过150万发子弹、20万发炮弹(含防空炮炮弹)消耗了出去,但是缴获的弹药数量,基本为0。毕竟各个战线都没有实现对鬼子的围歼作战,在大量飞机和火炮掩护下,鬼子部队可以从容的将阵亡士兵的武器弹药及士兵尸体带走。

  这也是八路军不愿意打阵地战的原因。

  消耗太大,缴获太少,在没有完善的弹药补充攻击情况下,完全是得不偿失的战略。

  什么的武器装备,决定什么样的战术。百团大战之所以在后来被很多将领批评,其实不仅仅是因为提前暴露了实力,引起了鬼子和国民政府的警觉和围剿,也是因为这一仗把八路军打穷了,人均弹药数量几年之内都没有恢复到战前水平,使得后面八路军部队难以再次发起攻势战役。

第453章 战线僵持2

  “150万发子弹,20万发炮弹。”

  一直跟在张云后面“观摩”作战的副总参谋长陪同张云研究了战局后,顺手从桌上拿起军分区参谋上报的弹药消耗情况和后勤情报报告,一不小心就看到了上面标注的弹药消耗数据,顿时感到了一阵阵的牙疼,啊,不,是心疼。

  子弹消耗数量也就罢了,这个炮弹消耗数量,它正经么!

  如果算上昨天晚上消耗的近10万炮弹,正太军分区仅仅在过去的16个小时内就消耗了近30万发炮弹!

  这可是炮弹,是生产价格极高的炮弹!

  根据他从总部兵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测算,一发82毫米迫击炮炮弹的生产价格大概6-10银元,大概价值100-150斤粮食;

  一发120毫米迫击炮炮弹,价格大概是82毫米迫击炮的4倍,价值500-600斤粮食;

  一发75毫米山炮炮弹,价格大概是82毫米迫击炮的3倍,价值400余斤粮食;

  一发105毫米榴弹炮炮弹,价格更是高达120银元左右,足够买两千斤粮食了。

  肉多味美的红星牌肉罐头,是总部参谋和各地军区干部们的最爱,大家都藏着掖着不舍得吃,但是一发120毫米迫击炮炮弹,就够数十盒罐头,足够总部参谋们好好的开一顿荤了……

  此外,还有价格更贵的纵火弹、烟雾弹、照明弹……

  哪怕是属于列强的鬼子,尚且支撑不住在中国战场的巨大消耗,更别说是仅仅控制乡村地区的穷八路了,也唯有常胜将军张司令,拥有着这样可以豪气的资本!

  ………………

  中午过后,激战继续。

  太行山东侧山区里,按照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命令,鬼子110师团和21师团部队在简单休整后再次向西发起攻势,试图突破正太铁路沿线八路军的阻击,驰援阳泉地区。

  “哒哒哒,哒哒哒哒……”

  “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

  在21师团62步兵联队的联队长山木新成指挥下,鬼子步兵们以轻重机枪为掩护,向着正太铁路沿线的山头发起了仰攻,试图占领部分山头,夺回地形优势。后面110师团的野炮兵联队,同时配合友军发起了攻击,向着山头的阵地进行了持续的炮击。

  沿线山头上,则是冀中22团暂代团长李弥派出的阻击部队。不过面对一个联队的连续进攻,他却仅仅安排了1营的2个连600余人分别驻防几个山头上,以稀稀拉拉的轻重机枪和步枪迎战敌人。

  不过,虽然看似防御部队仅有2个连队,但是在后方的山林中,来自晋察冀军区的数千的部队已经构建了纵深防御工事,并修建了部分永固防空防炮炮位。丁团长专门汇聚了40余门九四式山炮,40余门120毫米重型迫击炮入驻其中,为前线部队提供火力支撑。

  “区域坐标12143,急速射,急速射!”

  阵地上的炮兵观察员,通过拉来的野战电话线,向着后面的炮兵指引道。

  话音落下后不久,“呜~呜~呜!”的炮弹轰鸣声从两侧山区传来,随后无数黑影落下。

  大量的重型迫击炮炮弹落在了阵地前方的鬼子头上,将正在攻击的部队笼罩在弹片和沙尘中。

  “轰”、“轰”、“轰”……

  “正中目标!继续延伸,向后延伸!”

  眼见鬼子前锋被覆盖炮击,炮兵观察员脸上顿时兴奋起来,继续高呼指引炮弹延伸。

  很快,更多的炮弹从两侧飞来,再次落到了阵地前方的鬼子附近,更加密集和混沌的烟尘飞起,弹片分散间,让鬼子齐刷刷的躺下了一片,鲜血很快就染红了周边的土地。

  “八嘎!”看到前线的巨大损失,联队长山木新成怒骂出声,立即安排参谋请求炮兵和空军支援。

  处于步兵部队身后的110师团野炮兵110联队,测算了炮弹方位后,试着向着远处八路军炮兵阵地进行了反炮兵作战,上空中盘旋的几架飞机也加入了对地面的进攻。

  可惜,早早依托山体构建掩体的炮位展现了良好的防空效果,在鬼子的炸弹和航空机枪扫射中,在鬼子炮兵们的炮击中,山炮和重型迫击炮炮兵们继续状态稳定的开展着炮击。

  鬼子的飞机反而吸引了负责防空作战的德什卡机枪手们,大家齐刷刷的举起枪口对着天空中的战斗机追逐起来,试图击落这些低空作战的战斗机。

  顿时,鬼子的飞机不得不拉升高度,再也无法应付下方的炮兵阵地了。

  正在战场上激战正酣的时候,一队扛着火箭弹的炮手则是悄悄的运动到了距离鬼子110师团野炮兵联队大概五公里的山顶附近。炮兵们根据精准地图以及侦察情况,确定了鬼子野炮兵联队的具体位置,然后计算出了火箭弹攻击角度,随后小心翼翼的安装和调试起了单发导轨。

  一切准备完毕后,火箭炮炮兵们也不敢耽搁,立即按动发射点火器,向着鬼子发起了攻击,48发108毫米火箭弹向着数公里外的鬼子炮兵阵地飞去。

  没有理会火箭弹能否打中,也来不及收回滚烫的导轨,火箭炮炮兵们借助火箭弹尾焰浓烟的掩护,迅速依托山体的遮掩,逃离了发射阵地。

  十多秒钟后,40多发火箭弹密集的落到了鬼子炮兵阵地及周围。虽然这些火箭弹经过几公里的飞行,已经散的很开,精度受到很大影响,但是仍然有十多发火箭弹精准的覆盖了鬼子炮兵阵地。

  巨大的爆炸声中,无数的弹片飞舞,顷刻间毙伤了一百余鬼子炮兵,摧毁了4门火炮,并引爆了两处弹药存储车。

  鬼子炮兵阵地立即乱做一团。

  眼见阵地被发现,且受到了不小的打击,110野炮兵联队不得不暂时放弃火力支援任务,紧急变更阵地,徒留近千鬼子步兵在山上,继续遭受重型迫击炮炮弹的覆盖炮击。

  没多久,眼见前面部队损失殆尽,鬼子不得不再次放弃了突破企图,向后退却休整。

  东线,暂时陷入了平静。

第454章 战线僵持3

  山西大地,阳光普照,秋色渐浓。

  晋中东侧的山区林子里,一片枯黄。

  在这枯黄之中,无数的茶绿色人影穿梭其中,沿着山间的崎岖小路,迎着前方不时传来的枪炮声,慢慢向前推进。

  这些茶绿色人影,自然是从东北过来的伪满洲国军。

  作为最早成立的伪军部队,伪满洲国军的军服同华北地区上的伪军显著不同。他们的军服由日本人制定的,有着浓重的旧日本军队的风格,同日本军服比较接近。军服基本为茶绿色妮或者棉布,军帽和战斗帽的帽章为旧日本陆军的五芒星型,使用满洲国国旗的黄、黑、白、青、赤色的五色章,军衣的胸和腰拥有口袋,正衣袖章的设计、正肩章与正帽等都继承了旧日本陆军军服的特色。

  伪满洲国军,也是鬼子唯一允许拥有重武器的伪军部队,按照他们的装备编制,每团都配置了数门火炮和数量不少的重机枪。虽然这些火炮和机枪都是小六子扔给鬼子的辽造火炮和重机枪,但也可以看出鬼子对这支部队的优待和信任。

  不过,鬼子对这些伪满洲国军部队也并非完全信任,该部队的大部分中高层军官都由鬼子现役军官担任,武器弹药发放也均由鬼子后勤部门负责。这些军官在监督监视士兵思想动态的同时,也负责部队训练和指挥,以期提高部队战斗力。

  经过近8年的培养,这些伪满洲国军确实也不负鬼子的期望,虽然战斗力仍然孱弱,被关东军的军官们各种花式嘲讽,但也是所有伪军中唯一可以配合鬼子正规作战的部队,既参与过对东北抗联的围剿,还入关参与过对冀东八路军的战斗。

  历史上,鬼子覆灭前,一度将伪满洲国军部队扩编到了30万人,并参与了对苏作战。但是随着苏军迅速歼灭关东军,这些伪军部队也基本被苏军打残打散。其中大部分散兵游勇做了土匪,剩下大概7万余人被国民政府收编,并被消耗在与东北解放军的战斗中。

  虽然鬼子军官认为伪满洲国军战斗力有些孱弱,但是也认可其中有几支能打的部队,均是原东北军中投降鬼子的旧军阀部队。这些部队以利益、姻亲等方式捆绑,相对团结且敢于为了利益搏命,训练时间也更长,具有相当的战斗力。

  也因为这些部队能打,赢得了关东军的部分认可,此次鬼子才专门抽调了这些能打部队入关作战。

  …………

  关外能打的部队,在关内却不一定能打!

  虽然这些伪满洲国军在围剿东北抗日武装中出了不少力,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被鬼子认为可堪一用,但为了苟活而背叛民族的人,又怎么可能真的为鬼子英勇赴死。

  因此,别看这些伪满洲国军们平日里显得对鬼子忠心耿耿,剿杀抗日武装时各个积极,但是当他们发现前方作战的关东军部队伤亡颇重之后,这些二鬼子心里早已经慌了神。

  “师长,不能再往前走了。再往前走,咱们就进入战区了!”

  “那时候,咱们可就真的和八路军干仗了!”伪满洲国军吉林警备军的一个营长偷偷的找到师部,拉着师长的胳膊满脸着急的说道:

  “这伙八路军可不一般,装备比蝗军还好,炮打的比蝗军还猛,关东军蝗军爷爷们对他们都无可奈何!”

  “刚才我们跟着去前线搬运伤兵,死的关东军蝗军可不老少,蝗军司令们正在恼火呢!”

  “之前跟着进攻的国军部队,损失也不小,刚才我看到第12旅的部队死的一片一片的!”

  “师长,咱们在东北能算一个人物,就靠着这帮弟兄们啊。咱们军长来的时候可是说了,打仗要灵活,不能把兄弟们都送了。不然以后鬼子就不会再把咱们当盘菜了!”

  师长闻言,先谨慎的看了看周边,才同样满脸苦涩的说道:“我又不是傻瓜,怎么会不知道这个道理!”

  “可是蝗军安排咱们出战,后面还有这么多眼线监督,咱们哪里能拒绝啊!”

  “只怕咱们刚刚拒绝,蝗军转眼就把咱们都给毙了!”

  “一会,还得让咱们兄弟们自己机灵点,看到八路军就赶紧卧倒,别都死在了前面!”

  还没等这些二鬼子们思考清楚,这支本来负责后勤路线防御的部队终于赶到了前线。

  然后,他们看到了让他们难忘的一幕。

  山林之中,到处是弹坑,随处是尸体。之前对他们不可一世的蝗军爷爷们,不少人横尸一地,更有不少人在阵地及临时医院中哀嚎。

  二鬼子们的腿开始颤抖起来。

  娘的,鬼子这是带着俺们来送死了么!

  …………

  前文说道,9万日伪军兵分平三路,硬顶着游击队的持续袭击,不断向着晋中山区挺进。经过4个多小时的跋涉后,他们前进了16、17公里,接近了正太军分区设立的永备防线。

  然后,他们如洪水遇到堤坝般,被死死的挡在了防线之外。

  这是一场正规的阵地攻防战。

  也是一场火力水平严重超标的攻防战。

  作为抗战期间装备最好的关东军部队之一,此次入关的关东军28师团绝非浪得虚名,不仅加强编入了大量压制火炮,且同样加强了数量不少的山炮和“小钢炮”,火炮装备水平极高。

  而此时,负责正前方防御的部队不是独立支队,而是总部调来的武乡支队、辽县支队。本来这些八路军部队火炮数量不多,奈何张云不仅给这些部队提供了大量82迫击炮、轻重机枪和步枪,还专门从独立支队抽调了大量炮手,组建了临时的山炮营、重迫击炮营,依托提前建好的防空炮位,构成了支援前线的火炮阵地。

  本来就被游击队袭扰伤亡而憋了一肚子气的28师团,与以逸待劳并被加强炮兵的八路军部队,在这里展开了针尖对麦芒般的激烈战斗。

  28师团鬼子,共汇聚了42门山炮、40余门步兵炮及小钢炮,向着军分区阵地发起了猛烈炮击;这边八路军部队毫不示弱,不仅进行了反炮兵作战,伺机攻击了鬼子的炮兵阵地,还对着刚刚到达的鬼子部队进行了大规模的炮击。

  八路军部队早已经建立了稳固防线,并提前做好了防炮防空准备,可以凭借防炮洞等规避敌人炮火,并伺机发起反击;关东军鬼子不仅专业素养更高,士兵们可以依托反斜面躲避火炮,并有不少飞机助战。双方部队你来我往,炮弹如雨滴般打来打去,却均无法打破僵持局面。

  最激烈时,关东军鬼子们带领伪军部队发起了“荣耀突击”,以飞机为掩护,冒着独立支队炮兵营的炮火,向着阵地发起了冲击;来援的八路军武乡支队、辽县支队战士们也打出了真火,冒着鬼子的炮弹和炸弹,在阵地上顽强阻击敌人步兵的冲击。

  飞机在轰炸,地面防空火力在怒吼,鬼子在炮火中突击,八路军战士们在炮火中阻击,机枪步枪你来我往,双方的炮兵也都以最快的速度发起炮击,企图将敌人扼杀在炮弹中。

  关键时刻,鬼子甚至动用了毒气弹,向着阻击阵地开展了毒气攻击,但是八路军战士们早有准备,提前准备了防毒面具,而炮兵也向进攻的鬼子投射了燃烧弹,制造了一片火海,将不少冲锋的鬼子烧成了焦炭。

  仅仅半个小时的激战,双方手段尽出,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产生了不小的伤亡。

  最终,随着鬼子弹药消耗过大,输送不济,主动撤离战场,这场激烈的攻防战才终于告一段落。

首节上一节177/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