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211节

  旁边的战士们同样毫不客气。轻机枪手端起捷克式,轻松打出了三四个短点射,击倒了前面的敌人;而步枪手则是端起加兰德步枪,更是一枪一个,直接点中几十米外的鬼子。

  短短十多秒内,特务营两个班组20余名战士,就凭借着这套集合了美、德两国先进装备的配置,打出了极为猛烈的火力,将正前方四五十个毫无防备的鬼子士兵击倒。

  突然而来的枪声,让其他方向逃窜的鬼子们更加慌乱,他们忙不迭的向着更远方向的山石逃去。

  这个过程中,战士们继续凭借着捷克式的短点射以及加兰德步枪的点射,又消灭了远处逃窜的10多个鬼子。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鬼子也反应过来了,并发现了这处伏击阵地。虽然鬼子剩下的4辆装甲车和七八辆汽车已经向后开了很远,但是鬼子们却凭借着车载机枪等,向着特务营班组所在的山石方向进行了压制射击。

  一时间,大量的子弹击打在山石附近,崩飞了不少的尘土,1名战士还被击中了胳膊,血流不止。

  眼见敌人已经占据了掩体,后续已经很难再占到便宜,特务营护送部队的排长也不在跟鬼子纠缠。趁着炮击还在持续,鬼子装甲车及步兵不敢动弹,给伤员紧急包扎后,他们直接以山石为掩护,交替着向后退去。

第533章 岩松义雄的震惊

  随着北线击退鬼子骑兵,南线摧毁鬼子装甲列车及大部分装甲车、汽车及大部分车载士兵,独立支队北部战区顺利的挡住了鬼子的第一波攻势,并取得了极为亮眼的战损比。

  蓦然遭遇了这么大的损失,让鬼子们也很震惊,暂时停止了对阳曲地区的攻势,并开始重新整理部队,筹划发起第二波的攻势。

  前线消息传来,张云稍微放松的笑了起来。

  很好,多了这一两个小时的空闲时间,不仅战士们可以有更多时间再完善一下工事,顺便还可以将“补充”的4门火炮送到阵地上去,并补充前线消耗的弹药。

  这一夜,还很长。

  而战斗,也还有很多。

  …………

  第一波攻势惨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太原的第一军司令部。

  骑兵旅团损失巨大,却毫无进展;装甲列车及装甲车队还未到达阵地前沿,就莫名其妙遭遇了地雷和炮击,基本全军覆没。这样的结果,让履新的岩松义难、楠山秀吉两人都有些震惊和难以接受。

  不论是第一军司令岩松义雄,还是第一军参谋长楠山秀吉,都是大本营或者说冈村宁次新调任第一军的将领,以便收拾晋中攻防战后第一军陷入战略被动的残局。

  这其中,岩松义雄是地道的中国通,还是晋绥军老总的旧识,其主要任务就是策反劝降晋绥军,以打破现在的僵持局势。而楠山秀吉,则是冈村宁次为岩松义雄准备的真正指挥作战的搭档,具有丰富的作战指挥经验,是一个难缠的战术指挥官。

  过去一个多月来,楠山秀吉将第一军这两年与八路军特别是独立支队战斗(惨败)的战斗报告看了很多遍,自认为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八路军的强大,了解到了独立支队破袭和作战的特点,也因此,才针对性制定了放弃晋中、攻其一路的防御作战思路,并采取了南北对攻,互相策应的战术。

  同时,为了尽可能避免重蹈此前作战中蝗军难以攻克八路军阵地因而损失惨重的覆辙,楠山秀吉趁着八路军分兵破袭的良机,又采取了以快打慢,尽快出兵抢占有利地形的思路,安排北部骑兵旅团、南面装甲车队立即发起攻势,牵制八路军部队修筑工事,尽可能降低八路军的防御能力。

  可以说,楠山秀吉自认已经将独立支队研究了比较通透,同时也已经将手中的资源发挥到了极致。

  但是,这样严谨的组合拳,却在一开始就遭遇了惨败,这着实让岩松义难、楠山秀吉两人有些措手不及。

  “岩松将军,看样子我们的计划一开始就遭遇了泄露。”认真思考后,楠山秀吉有些凝重的说道:“我们本打算以快打慢,尽可能攻击独立支队破袭部队于无备状态,但现在看独立支队北线部队的部署比我们还快,比我们还准。”

  “骑兵旅团也就罢了,毕竟骑兵运动起来声势太大,很难隐藏住自己的动向。但是装甲列车从太原出发,经加速后到阳曲县附近也就一个小时左右,而敌人不仅提前掌握了我们的兵力部署,还专门设置了针对装甲列车的陷阱。”

  “这说明,我们的攻击部署一开始就遭遇了泄露,使得敌人可以轻易的应对部署。”

  “如果不是我们内部混进了奸细,那至少太原火车站、兵站等重点点位,就必然有八路军的眼线,且这些眼线还拥有电台!”

  岩松义雄深以为然的点头。

  不过,就算知道太原城里混进了八路军的眼线,但他们暂时同样无可奈何。

  清理晋绥军、国民政府及八路军谍报人员,是蝗军情报部门以及宪兵队等一直在做的事情,且之前也有很大的进展。但是随着八路军连续破袭晋中地区,甚至火力急袭太原北城,使得整个山西地区人心浮动、暗生波澜。很多中国老百姓虽然表面上顺从蝗军,但是转头就有可能成为八路军或者国民政府的眼线,为他们提供情报。

  这种眼线,是很难排查出来的。如果闹的狠了,逼迫太甚,说不得会逼得更多人暗中通敌。

  “八嘎,中国人为什么不投降!为什么不能像朝鲜人那样,轻易的服从帝国的统治!”岩松义雄有些愤怒的说道:“为什么要继续在这个古老的封建国度沉沦下去,而不是加入帝国的大东亚共荣圈!”

  楠山秀吉默然。

  这样拥有悠久历史并曾经辉煌过的民族,怎么可能轻易会臣服。

  如今英美等国政治转向支持国民政府,只怕等这些国家的援助到达,中国人的抵抗会越加激烈吧。

  也许,就像大本营说的那样,只有彻底将英美都势力都驱逐出亚洲,才有可能击碎这些中国人的骄傲,让他们被帝国所同化。

  “将军,事已至此,多想无益。”楠山秀吉安慰道:“还是继续部署进攻吧。”

  “虽然太原北部的八路军部队先我们一步进行了部署,并击退了我们第一波攻势,但是也暴露出其部队兵力不足、炮兵火力也不足的现实。”

  “不然的话,为什么要提前埋雷击毁装甲列车呢。本来只需要使用大口径的榴弹炮,就可以轻易击毁列车的。”

  “我推测,此次敌人并未携带之前使用过的105毫米口径大炮,且其他炮弹携带量也不会特别大。”

  “毕竟这里距离敌人的驻地距离实在遥远,山区之中搬运炮弹和火炮绝不是易事。”

  “下一步,我们要尽可能抽调太原城内的火炮,特别是射程较远的火炮,凭借着方便的铁路运输后勤,尽可能营造出对八路军的火力优势,尽可能对这一路八路军进行杀伤。”

  “将军,这两年来,我们第一军陷入了对战独立支队不胜的魔咒。此战,哪怕并不能彻底击败他们,只要在炮兵上占据一定的上风,就有可能会极大打击八路军的嚣张气焰,鼓舞蝗军的士气啊!”

第534章 总部的担忧

  “张云同志那边怎么样了?”

  “老总,刚刚接到张云同志的电报,鬼子的第一波攻势已经被打退。北线鬼子骑兵旅团被9团轻易重创,击毙鬼子骑兵900余人,摧毁坦克5辆,缴获马匹260余匹;南线太原鬼子派出的装甲列车已经被独立支队工兵炸毁,跟随其后的装甲车及汽车部队也被独立支队炮兵精准炮击,至少摧毁了8辆坦克和22辆汽车,毙伤鬼子250余人。”

  “而在取得如此战果的同时,独立支队竟然没有一人阵亡,实在是奇迹。”

  “另外,独立支队8团部队以及寿阳、阳曲两县游击队,已经基本完成了全县乡村地区的破袭,控制了全县的公路,目前正在准备发起对县城的攻势。”

  长治郊区的八路军总部里,老总和副总参谋长等人正在研究着地图,共同关注着独立支队破袭太原北部的作战。

  老总点了点头,稳重的说道:“鬼子的第一波攻势是一次快攻,只要有所准备,挡住应该是不难的。”

  “真正的考验,是敌人的第二波攻势。鬼子必然会集结一大批力量,以便形成对张云破袭部队的兵力优势和火力优势。”

  副总参谋长认可的点了点头,说道:“老总判断的没错,目前情报侦察得知,鬼子部队正在太原周边以及沂州附近重新集结,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会发起新的攻势。”

  “虽然第一军的鬼子部队因为之前的晋中攻防战兵力大损,直到现在也没有补充到位,但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太原方面肯调兵,鬼子还是能从晋中、沂州、大同等地抽调数万兵力的。”

  “不过,刚才我已经按照张云同志的要求,紧急联系晋察冀军区,指示他们立即动员游击队部队向沂州、大同附近的铁路发起破袭,尽可能截断同蒲铁路的运输,尽最大努力降低鬼子的运力。”

  “此外,如果独立支队野战8团能尽快攻破阳曲县城,就可以释放出近7000人的机动兵力,那张云同志手中的力量就不至于捉襟见肘,局面就会有很大改观!”

  老总闻言点了点头,再次走到地图前,打量着晋中、太原以及周边的兵力部署微微沉吟,随后有些叹息的说道:“没想到,这一次鬼子竟然舍得直接放弃晋中大部分地区,然后集中兵力攻击北路破袭部队,使得北路面临的局势很是严峻。”

  “现在看,正太军分区在晋中破袭取得的成果已经够多了,张云同志完全可以在太原附近山区里吸附住鬼子的兵力,防止其调头南返,不必执著于与鬼子兵力的交锋。”

  “那样一来,张云同志就会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主动位置,而不是像这样必须谨慎防备着鬼子的连续进攻。”

  “如今他们周边仅有不足1.7万人的部队,且后勤保障困难,如果真的被鬼子突破南北任意一处防线,那局面可就被动了!”

  老总的话虽然不太中听,却也从战略主动权的角度提出了张云此次的“失误”。

  目前张云将两个团各自封堵南北两侧鬼子部队,固然能够保障部队对太原北部的破袭计划不受打扰,但也让7团、9团处于与鬼子持续交战的状态,且需要以弱势兵力迎战源源不断的鬼子部队。这样的局势下,独立支队7团、9团已经很难脱离与鬼子部队的战斗,非得狠狠的打一仗不可。

  但张云之前上报的计划中,此次作战是以破袭为主,且晋中、太原北部地区的几处战线需要互相策应,本就未做与鬼子大规模交战的准备。

  这也是刚才总部紧急联系晋察冀军区破袭铁路的原因。之前东出太行,张云可是早早有总部沟通,提前协调各地区游击队做好了铁路破袭准备,根本就不给鬼子快速支援的机会,可不是今天如此的匆忙动员。

  听完老总的叹息,熟悉老总脾气的副总参谋长自然知道,老总这不是生气,而是有些担忧张云和其3个团部队的安危。张云,可是老家和总部精心保护的特殊人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不过,副总参谋长前期与张云接触更多,对张云的为人性格更加熟悉。他深知张云不是一个冒险的性子,向来不打无准备的仗,不打难以打赢的仗,而是习惯以力压人,以火力取胜。如今张云既然打算部署兵力坚决挡住鬼子的攻势,必然是有他不为人知的把握。

  “如今总部刚把阳曲县划归正太军分区,且正太军分区也是第一次常规破袭太原北部,如果这么轻易放弃作战,恐怕部队士气都会难免低落,想来张云也是对此有所顾虑。”副总参谋长安慰着老总。

  “况且,独立支队各部队刚刚完成了换装,其单兵火力得到了极大的增长,正是需要实战检验战斗力的时候。”

  “张云同志此次选择全力阻击南北两线的鬼子,想来也是有这方面的顾虑。”

  “别忘了,张云同志的部队,可从未出现过缺少弹药的时候,想来这次也是不例外的!”

  老总听完副总参谋长的话,也只能默默点头,随即部署道:“给晋绥军区发报,让他们今夜也动一动,向着沂州北部、大同等地发起一些袭击。”

  “如今老家的兵工厂产量也上来了一些,并重点供应边区与晋绥军区。他们的部队如今发展的不错,弹药供给也算充沛,正好也趁着大同、沂州地区空虚,好好的跟鬼子练一练手!”

  副总参谋长淡淡一笑,安排参谋去发报了。

  老总不愿意主动干扰张云的作战指挥,以免引起张云的误会,但是为了配合其太原北部的作战,却连夜急电两个军区部署协同配合,这也算是对张云和独立支队的偏爱了。

  不过,现如今八路军90%的火炮、60%的炮弹、45%的子弹以及30%的枪支都由张云“缴获”提供,且发展出了八路军唯一一支重装部队,这样的“财神爷”,又如何不受到大家的偏爱呢!

第535章 第二波攻势

  对于老总的担忧以及两大军区配合联动,远在太原的张云此时自然是不清楚的。

  要是知道了,恐怕都会有些受宠若惊。

  他哪里会想到,只是开展了一次日常的破袭攻势,竟然惹得总部老总和两位军区司令帮他处理善后,牵制敌人的援兵。

  张云本身并不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相反,手握金手指的他,一向喜欢保守作战,通过发挥兵力及装备优势来欺负鬼子。

  虽然有些对鬼子部队的连续攻势有些担忧,但张云对于挡住鬼子的后续攻势并取得最终的胜利,还是有很大把握的。

  这不是张云盲目自大,而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独立支队各部队其实都握有各自的杀手锏,可以有效抵挡和反制鬼子的炮兵。

  应对太原方向鬼子的南线部队,携带了3000发的重型火箭弹,还有数万发的炮弹。虽然这些重型火箭弹打的不算太准,但是射程足够远,如果采取以量取胜覆盖攻击的话,仍然可以担负起反炮兵作战的重任,说不定还有意外收获;

  而应对沂州鬼子的北线部队,则是张云临时加强的4门苏制M1939式野战炮。虽然该炮重量较大,让部队花了很大功夫才运到柏子山东侧的一处低矮山头附近,但该炮射程高达13.4公里,凭借着山体高度差,其可以将炮弹轻松打到14公里以外。这样的射程,已经超过了鬼子列装的大部分火炮,在精准地图的辅助下,足够担负起北线反炮兵作战的重任。

  另一方面,则是目前的第一军鬼子其实有些色厉内荏,名不副实,装备情况大幅度恶化。

  根据总部情报部门内线探知,其实现在第一军的鬼子部队火炮装备数量很少,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重型火炮和炮兵。

  至于原因么,说起来有些搞笑。不说在上次的晋中山区攻防战中,第一军本就是作战主力,在持续的鏖战中炮兵和装备损失数量都不小,且未得到了有效的补充。更重要的是,攻防战前,冈村宁次凭借着自己的人情,从关东军那里抽调了大量的压制类火炮参战。结果这些火炮在战斗中并未发挥多大作用,却接连在八路军386旅等部队破袭中损坏和摧毁。

  这一下可是捅了马蜂窝,惹得鬼子大本营震怒!

  这些压制火炮,是鬼子为了应对西伯利亚苏联红军而准备的,都是射程较远的重型火炮,其装备生产和补充速度都不算快。如今苏日双方虽然都有意媾和,但是双方其实又互不信任,都在交界地区部署了大量的装备和部队。

  突然之间,关东军数量不菲的重型远程火炮被摧毁,且难以尽快补充,如果被苏联侦察得知,很可能会破坏目前苏联红军与关东军的均势僵持局面。万一苏联方面突然觉得机会难得,发起全面进攻,恐怕会直接影响帝国的命运。

  因此,大本营对此极为恼怒,勒令背负此次战败责任的第一军司令筱冢义男,尽快向关东军补齐这些装备,以备不测。

  根据总部的一些内线情报,这段时间里以来,很多第一军的炮兵部队及装备被抽离并运往了外地。张云推测,如今第一军内部的火炮数量并不太多,且大部分都是步兵炮、山炮等关东军看不上的火炮装备,短时间内第一军鬼子并不会补充得到压制类火炮。

  也就是说,虽然目前张云手中3团2营的部队和火炮数量并不充足,但鬼子的兵力和火炮数量同样也是大不如前,且缺少关键性的远程火炮。

  没有飞机、缺少大炮的鬼子部队,哪怕人数多些,张云同样毫无畏惧!

  ………………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太原、沂州地区的鬼子部队终于重新集结和重组,并准备向着南北两线同时发起攻势。

  在沂州方向,虽然晋察冀、晋绥军区的地区游击部队已经开始了破袭作战,并陆续截断了同蒲铁路,牵制和阻击了鬼子的后续部队,不过鬼子们却赶在游击队动手之前,提前完成了第一波兵力调动。

  此次鬼子抽调了独立混成第3旅团3个步兵大队以及驻蒙军第26师团独立步兵11联队、独立山炮兵第12联队约8000余人到达了沂州,并与之前的骑兵旅团进行了重组,形成了一个约1.2万人的攻击集群。

  太原方向,没有游击部队的骚扰,鬼子重组和调动部队更加顺畅,共抽调108师团一个炮兵联队、一个步兵联队,独立混成第九旅团3个步兵大队,独立混成第16旅团2个步兵大队,共计1.4万鬼子部队。另外,太原鬼子还压迫着约万余名伪军参与作战,形成了一个拥兵2.4万人的日伪军攻击集群。

  可是,正如张云判断的那样,哪怕是太原地区,也已经没有射程很远的压制性火炮。

  眼看兵力既然已经到位,且曲阳县城已经岌岌可危,很可能很快陷落,后方亲自指挥作战的第一军参谋长楠山秀吉立即命令两侧部队同时对攻,以尽可能降低八路军抵抗能力,尽快突破八路军防御阵地。

  双方随即在柏子山以及阳曲太原交界山区附近爆发了一场激战。

  鬼子的第二次攻势开始了!

  ……………………

  柏子山阵地上,硝烟弥漫,烟尘横飞。

首节上一节211/2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