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为什么你的缴获这么多 第22节

  其他:电台1部,布匹9780匹、作坊机械设备2532件、纺车1346部、药品980kg、防毒面具240具……

  看样子等回到驻地,必须尽快建立兵工厂、民工厂,一方面要把作坊机械设备调变成小型关键军工和民用设备,利用缴获的铜、铁、炸药等物资大量生产子弹、炮弹、手榴弹以及步枪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差,把缴获物资无声无息的套现到生产出来的弹药里。

  不然,套现之路只会任重道远,光靠打打据点怎么可能“缴获”如此大量的弹药物资啊。

第51章 追击残敌,暗助旅部

  又过了十几分钟后,鬼子战斗机的航空油料已经不足,随即停止盘旋后径直向太原机场飞去。

  看到飞机已经飞远,防空观察哨哨声响起。按照陈大旅长的部署,772团、新一团一营、独立团一营的战士们立即冲出阵地,轻装前进,沿着山路向着105联队残兵追去。

  2000多386旅主力部队的战士们,手里握着压满子弹的步枪、机枪,腰上揣着满满的手榴弹,身上携带着超过40发的备弹,抛下其他一切不必要的装备,满怀信心的追击着敌人。随着部队前进的迫击炮炮手更是提着迫击炮,携弹手背着炮弹箱,快速跟在队伍后面。

  不过是1200多失去火炮和大部分重机枪的残兵败将,目前拥有着足够的子弹和手榴弹、迫击炮炮弹的386旅主力已经对其形成了火力优势。

  近三千人的部队快速行军,显的异常壮观激昂,已经走出防空洞的张云,通过望远镜观察时都有些感到热血沸腾。他还看到了李云龙团长一马当先,走在了新一团所有战士的最前面。

  好吧,这其实是违背部队干部战斗原则的,但是李云龙李大团长永远喜欢冲在第一线。

  386旅部队虽然被鬼子的战斗机阻挡了一些时间,而且鬼子走大路,速度更快一些,但是鬼子携带了近200名伤员,拖累了行军速度。更何况,一向喜欢打伏击战的陈大旅长,早就给鬼子前方设置了多重伏兵,打算请鬼子好好的喝一壶。

  等后面主力部队跟上去了,那小鬼子估计更是喝不完兜着走,被狠狠的收拾一顿。

  虽然眼热这样的大场面,但是张云目前手里连同炮班也不过60余名战士,并且炮弹已经基本消耗殆尽,显然不合适再去凑这个热闹。

  正好,386旅剩下的战士们已经开始进入县城,帮助救火、安抚群众并开始收缴战利品,张云索性打开地图页,仔细研究着鬼子指挥部废墟后面存放武器弹药的仓库。

  在鬼子联队长下令销毁武器弹药后,鬼子士兵已经损毁了因为大量阵亡而富余出的枪支和多余的炮弹等物资。但因为之前张云的精准炮击,鬼子的武备仓库发生了倒塌,反而将大量子弹箱等掩埋在废墟里,鬼子顾忌炮击并没有来得及将这些物资清理出来销毁。

  等到飞机来了,鬼子们心急突围,也没有去专门销毁这些弹药物资。

  所以,张云的缴获加成系统才能在“占领”后获得如此多的武器和子弹、炮弹等(破损武器被张云设置成2:1自动兑换成正常武器)。

  张云仔细回想前世了解到的抗战历史,等4月25日反九路围攻彻底胜利后,129师各部队除了部分留守人员外,大部队很快都会向河北北部、河南南部平原地区进军。

  而陈大旅长,将带着772团、新一团、独立团追击鬼子残敌,并沿着正太路一路打到石家庄附近,并随后沿平汉线南下,转道清路沿线,袭击漳河以南、道清路以北地区的县城和车站。再然后,陈大旅长带兵进入平汉路东,转战冀鲁豫平原。直到1939年3月,因为鬼子再次准备大规模扫荡晋东南核心根据地,386旅大部队才回归太行山。

  再之后,才到了《亮剑》开始的苍云岭战斗。

  换句话说,在386旅远征到回归太行山这中间10个多月的时间里,张云的386旅独立支队其实是远离386旅大部队的。这10个月里,除非八路军总部将386旅独立支队划为地方部队,否则张云将会获得10个多月的自由发展时间。

  这将是张云奠定根基、飞速发展的10个月!

  但是,这也是张云无法利用缴获加成系统帮助386旅的10个月!

  这两天,陈旅长亲自把张云带在身边,教给他很多军校里的科班知识,包括部队后勤、战役组织、兵种协调等。虽然张云来自后世,从纪录片里学来了很多零碎且高级的知识,但是显然不够专业、完整。短短两天,在陈旅长的贴心指导和现场演示下,张云的军事能力得到了快速成长。

  几天的接触,让张云深深感受到陈大旅长满满的人格魅力,而且,《亮剑》世界里,李大团长、孔二愣子等人的鲜明性格,也让张云很是喜欢。张云已经渐渐融入了386旅这种大集体的氛围里。

  如今386旅大部队即将远行,陈大旅长甚至会在远征中多次中毒,作为有挂之人,张云又岂能吝啬些许弹药物资呢?

  目前辽县县城鬼子刚刚撤退,短时间也不会回来,且辽县处于根据地腹地,交通便利,正是套现物资的好时候!

  下定决心,张云盯着地图页鬼子存放武器弹药的仓库心念一动间,从缴获空间拿出了毛瑟自动手枪20支,配套手枪弹1万发,7.92毫米弹40万发(其中尖头和圆头弹各一半),捷克式机枪20挺,步兵炮炮弹680发、41式山炮炮弹540发、82毫米迫击炮炮弹6000发,TNT炸药1吨,黄金100kg,随后放置到已经倒塌的仓库底下。

  算上之前和顺多次战斗的缴获,估计386旅这两天共得到各类子弹110余万发、各类机枪40余挺、各类炮弹一万余发,黄金115kg,至少短期内应该弹药经费不缺了。

  之所以没套现步枪和重机枪,是因为386旅目前不缺武器,而且重机枪机动性差,占用编制多,不适合远征部队大量配置。而张云打算在后续10个月里迅速扩编,有必要尽快积攒步枪等武器,为自身以后的发展做准备。

  完成了物资套现,张云心里放下了一些思绪,感到了些许轻松。

  他走出了防空洞,带着炮班、1班老兵等部队慢悠悠的走到辽县县城,走进了鬼子指挥部废墟,跟他的侦察兵完成了汇合。

第52章 旅长震惊,全歼鬼子联队

  当张云带人走到鬼子联队指挥部废墟的时候,旅部的好搭档周参谋长,正在鬼子指挥部后面武备仓库的废墟上,指挥着士兵们慢慢的挖掘着。

  

  左边这个就是周参谋长

  本来,在进入县城后,战士们收拾被炮弹炸死的鬼子尸体时,就发现了大量被故意破坏的步枪。

  随行指挥的周参谋长判断到鬼子已经提前销毁了武器弹药,虽然失望却也认为很正常。毕竟鬼子是有准备的突围而去,怎么可能把武器弹药留给敌人。

  但当他们走到鬼子指挥部,发现了自称新兵排侦察兵的战士,并报告了鬼子武备仓库因炮击倒塌但弹药未来得及被销毁的消息。

  周参谋长当时就激动起来,那可是联队武备仓库!

  自反九路围攻以来,包括386旅在内的八路军大部队持续作战,虽然战果斐然歼敌很多,但是损失也颇大,特别是武器弹药,如泼水般消耗众多。偏偏鬼子很是精锐,还喜欢在战败前破坏武器弹药,弹药消耗大于缴获,让八路军负责后勤的部门很是头疼。

  1938年4月20号的这个时候,八路军弹药储备已经逼近红线,因为目前各地尚未建立兵工厂,其武器弹药一靠国民政府拨付,二靠战争缴获,三靠收缴和购买民间弹药。

  截止目前,八路军共获得国民政府、阎锡山等拨付弹药170余万发(1937年152万发,1938年4月5日拨付20万发),并从当地土匪、恶霸手中缴获了不少弹药,通过拾取中央军、晋绥军遗弃弹药等也获得了部分补充。但是经过忻口战役、平型关战役、反八路围攻、反九路围攻等战役,八路军弹药消耗也十分巨大。

  平型关战役时,八路军人均弹药还有近50发。到了现在这个节点,人均弹药已经下降到了15发。注意,是部队人均弹药,实际上八路军总部为了应对后续恶劣局面,要求各师、旅必须储备一定弹药,战士们实际战斗时人均不足5发!

  如果能够缴获联队级别的战斗储备物资,那将会极大补充八路军弹药库存,极大改善战士们的持续作战能力!

  所以,当张云赶到鬼子指挥部时,就看到周参谋长亲自带人指挥,用着简易的杠杆等搬开仓库(大户人家的堂屋)废墟上的木头、砖块等,慢慢清理着废墟。

  好在张云仅仅向着鬼子仓库发射了6发炮弹,炮弹把屋顶炸塌后整体塌了下来,清理了部分砖石横梁后,就已经发现了下面整齐排放的子弹箱、炮弹箱。负责清理的战士直接用撬棍打开一个箱子,看到了里面整齐排列的6.5毫米有坂步枪弹。

  “好,好,好!慢点、慢点,别着急搬箱子,先把周围的砖瓦都清理了,我看周围还有很多箱子。”周参谋长这时候已经激动坏了,他安排别的参谋去负责安抚百姓,然后就亲自在这里指挥着,一点一点的清理统计缴获的武器弹药。

  张云也被拉了壮丁,被安排负责统计和保卫工作。

  好吧,有啥统计的,大部分都是我放进去的!张云心里暗暗嘀咕,但是也让大宝带人拉开警戒线,和王大川一起,一箱一箱的统计着搬运出来的物资。

  ……

  和顺辽县交界处,陈大旅长举着他心爱的蔡司高倍望远镜,观察着被前后夹击的105联队鬼子残兵。经过路上的两次伏击战,目前鬼子仅剩下不足七百人,而386旅大部队已经跟了上来,将鬼子围困在公里周边的一段山坡上。

  鬼子正在负隅顽抗,依托周边地形,顽强的抵抗着八路军大部队的围攻。双方针尖对麦芒,打得异常激烈。

  “轰”、“轰”、“轰”,旅部82毫米迫击炮炮兵正在不断的轰击着鬼子的临时阵地,772团各营已经挡在了鬼子前后两面,担任着最艰巨的围困和反突击任务,而独立团一营、新一团在两位团长带领下,向着东西两侧制高点运动,并将在那里建立重机枪阵地,用火力压制敌人。

  “告诉部队,运动要快,火力要猛,以杀伤鬼子为最主要任务。”陈大旅长看了看天色,距离傍晚还有至少3个小时,他担心鬼子的飞机会再次过来,不得不督促部队加快行动。要是鬼子空军多次来援,部队别说聚歼鬼子,恐怕都不能全须全尾的从阵地上撤下来。

  “是”,旁边的参谋点头,然后安排通讯员迅速去传达命令。

  这时,突然后方周参谋长的通讯员赶了多来,向着旅长报告。

  “报告旅长,周参谋长急件!”

  “哦,辽县是出了什么事情了么?”陈大旅长有些奇怪,因为周参谋长可是一个稳重的人,这才分开半天时间,怎么会向他送来急件。

  “是缴获物资,辽县缴获了大量弹药,周参谋长特别交代要尽快告诉您。”通讯员高兴的回答,将手里的报告递给了旅长。

  旅长打开一看,顿时震惊!

  “缴获步枪45支、王大盒子手枪3支、毛瑟自动手枪20支、捷克式轻机枪20挺,九二式重机枪5挺!”

  “缴获6.5毫米有坂步枪弹27万发,7.92毫米圆头弹20万发,7.92毫米尖头弹20万发,7.62毫米手枪弹1万发,7.7毫米重机枪弹5万发、步兵炮炮弹725发、山炮炮弹602发、82毫米迫击炮炮弹6000发、TNT炸药1吨!”

  “缴获罐头、药品若干!”

  “缴获大黄鱼320根!”

  旅长握住信件的手都有些抖了,这么大的缴获量,这,这将是八路军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弹药缴获。

  诚然,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的缴获也非常丰富,但主要是粮食、罐头、军大衣等军用物资,枪支弹药很少。至于其他战斗,缴获的枪支武器数量不少,甚至也缴获过步兵炮等武器,但是子弹炮弹整体上是亏的,消耗的比缴获的多!

  陈大旅长眼睛狠狠的盯着信件上“82毫米迫击炮炮弹6000发”,心里一算,加上之前张云他们在和顺缴获的炮弹,那就是拥有近7000发了。

  奶奶的,劳资都这么富裕了,那还节省啥炮弹!必须趁机尽快把这个105联队灭了,免得一会鬼子飞机把这些小鬼子救走!

  “命令,独立团、新一团停止运动,让民兵部队、游击部队等所有部队都顶到阵地上!”

  “迫击炮连3分钟后集火覆盖鬼子前沿阵地,把所有携带的炮弹都打出去。炮火一停,所有部队都冲上去和小鬼子搅和在一起。告诉部队,不要节省子弹,能用机枪就用机枪,能用手枪就用手枪,尽快结束战斗!”

  几分钟后,炮声震天、硝烟弥漫,火光覆盖了鬼子临时修建的前沿阵地,将鬼子炸的晕头转向。随着激昂的冲锋号响起,在数十挺机枪掩护下,近3000名战士从四面冲上了山坡,迅速淹没了鬼子的阵地!

第53章 战事平息,回归驻地

  临近傍晚,聚歼鬼子105联队的战斗已经平息。

  平辽公路旁的山坡阵地上,已经看不见还活着的鬼子,反而到处是八路军战士们在四处归拢着战利品。

  考虑到鬼子飞机可能来袭,旅长安排772团、游击队等先行撤离到周边的山上,安排新一团、独立团的战士们负责打扫战场。

  “这个就是鬼子联队长黑森川一郎么?”李云龙带着张大彪站在一个被机枪打了好几个窟窿的鬼子尸体前,研究着鬼子军服的领章,顺手从尸体手里拽出来握的紧紧的指挥刀。

  “没错,这就是大佐的领章,鬼子之前是军服上缝着肩章,今年开始都换成了领章,”张大彪因为跟鬼子有着血海深仇,天天都研究着鬼子,对鬼子军服的变化了解的很是清楚。

  李大团长拔出指挥刀,试着挥舞了两下,“嗯、嗯,不错,这佐官刀看着挺唬人,不过不如咱老李的大刀结实好使。”

  “团长,今天这一仗干的舒服啊,我刚才连续劈死了3个鬼子,”张大彪也是个大刀高手,听团长说起大刀来,也忍不住笑意。

  今天这一仗,是他进入八路军以来打的最痛快的一仗。部队先是炮火急袭,将鬼子的前沿火力迅速摧毁,然后3000多人在众多机枪掩护下一拥而上,以5:1的比例打起了近身战。本来大家就是主力军,熟悉拿手白刃战,更何况是5、6个人打一个,很快就把鬼子淹没消灭了。

  “说起这个来,我才一肚子气。你小子跑到我前面,把我面前的鬼子都砍了,害的劳资举了半天刀才砍到一个鬼子。旁边独立团那个叫沈泉的更阴险,一手拿刀一手拿着手枪,见到鬼子先来一枪,奶奶的,胜之不武啊!”李云龙顿时满腹怨念,旅长安排了这么大的场面,他竟然只捞到了一个鬼子。

  “咱们原来对迫击炮炮弹都数着用,怎么今天旅长这么舍得,是不打算过了么?”张大彪有些奇怪,感觉今天不像是陈旅长的风格啊。

  “难说,难说,嘿嘿,打扫完战场,咱老李去旅部问问就知道。”李云龙颠了颠手里的佐官刀,“这刀正好可以送给旅长作为礼物。”

  ……

  辽县县城里,周参谋长已经从兴奋中清醒过来。他在通知旅长后,也立即用电台汇报给了师部,随后带着张云赶到了辽县边境,迎接了129师师部领导们的到来。

  在这里,张云看到了《亮剑》世界里的刘师长、邓书记、倪参谋长等人,混了个脸熟,但也没有碰撞出什么火花。毕竟现在的张云只是一个副团级干部,手下也不过一个营级独立支队。

  随后,就是喜闻乐见的分果果环节。

  消灭鬼子联队后,作为129师主力,陈大旅长也迅速回师,与129师师部汇合并做了全歼鬼子联队、缴获大量弹药的报告,全师上下欢欣鼓舞。

  一方面,鬼子联队被成建制消灭,极大震慑了太原的第一军司令部,司令香月清司中将也因此被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责难。在正面战场还在战斗正酣的情况下,山西鬼子暂时放弃了进军山区剿灭八路军的企图,给八路军留下了宝贵的发展时间,也为张云留下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另一方面,按照YA的要求,全师马上就要远征,突然有这么大笔的弹药进账,简直是雪中送炭,喜出望外。八路军作战缴获要归功,于是总部也知道了这件事,全军各部队纷纷请求拨付部分弹药,纷纷扰扰好不热闹。

  但这些热闹,深藏身与名的张云都没去关注,毕竟他级别还不够,他的部队也不在远征队伍里。

  作为独立支队的队长,他现在最关注的就两件事。

  我的邢副团长在哪里?

  我独立支队的连排级军官在哪里?

  于是,在请示旅长后,张云带着大宝、王大川等人干脆离开了师部前往总部医院,去探望慰问正在养伤的邢副团长及未来军官们。

  本以为是个英雄识英雄,英雄惜英雄的场景,没想到却遇到了让他啼笑皆非的一幕!

  之前张云安排刘长青回转驻地时,专门叮嘱要后勤班老唐高规格去探望、慰问这些未来的连排级军官,并尽可能接走他们回驻地养伤。

  作为山西本地见过世面的中老年汉子,老唐显然对高规格有着自己的见解。

  他不仅带了20多个后勤班的新兵,挑着驻地中带来的牛肉罐头、药品等物资,还采买了红糖、鸡蛋等慰问品,贴上红纸盖上绸子,成箱成堆的送到了总部医院772团重伤员床前。

  更让张云感到哭笑不得的是,他竟然还花钱聘请了当地办喜事的戏台班子,吹吹打打的来到医院,邀请这些战士们前往独立支队就职。

  好吧,虽然闹得这些年轻的红军战士们满脸通红(长征途中红军将领的平均年龄仅25岁,战士平均年龄不足20岁),但是也让大家感到了诚意满满。

  这些772团的重伤员本来就是年轻人,大家原属于主力部队,没想到打硬仗负伤后,旅部却让他们前往新成立的386旅独立支队就职,大家还是稍微有些情绪的。

  但没想到,独立支队的唐班长亲自带着礼物来到床前,挨个嘘寒问暖,送吃送喝,更是雇了戏班子来请人,这让这些质朴的年轻老兵们深深感觉到了独立支队对他们的认可和重视。

  于是,张云刚到医院,就得到了众多重伤员“认可度+90”的状态加持,十分融洽的聊在了一起,迅速完成了张云尽快熟悉连排级军官、也让连排级军官熟悉支队的目标。

首节上一节22/231下一节尾节目录